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帮晚辈带孩子 分担家务 我的父母是“老漂”

2020-12-26 02:35:01
相关推荐

原标题:我的父母是“老漂”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文军认为,近些年异地就业人数的增加和流动人口的增多,导致随迁老人数量增多。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年轻人养育孩子、照顾孩子的时间周期被拉长,“老漂族”群体会扩大。

如今,不少老人为了帮助子女照顾下一代、分担家务而漂泊异乡,他们被称为“老漂族”。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52.2%的受访青年坦言自己的父母是“老漂族”,帮晚辈带孩子、分担家务被认为是“老漂族”出现的最主要原因。64.8%的受访青年担心“老漂族”没有了原来的熟人环境,人际交往存在困难。改善“老漂族”生活,61.6%受访青年希望社区多组织老年活动,帮助“老漂族”融入新环境。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青年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0.0%,二线城市的占47.3%,三四线城市的占18.1%,城镇、县城的占3.3%,农村的占1.2%。

52.2%受访青年坦言自己的父母是“老漂族”

金晴(化名)是北京某高校的一名辅导员,老家在湖南。2013年她和丈夫有了孩子以后,两边的父母就轮流过来帮忙带孩子。“我公公和婆婆岁数比较大,去年开始就在老家了,我爸妈一直跟我们住在一起”。今年一放暑假,金晴就赶紧给父母“放假”,让他们回老家休息。

金晴说,在她所住小区的花园中,总能看到上了岁数的老人推着婴儿车,或者带着小孩玩,“有时老人们会坐在花坛边聊天,听他们的口音就知道,很多都是从外地来的”。

调查中,52.2%的受访青年坦言自己的父母是“老漂族”,76.3%的受访青年称自己身边“老漂族”多,19.6%的受访青年表示非常多。

来自山东的冯阿姨目前住在深圳,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她表示自己已经“老漂”3年多了。“2015年我女儿怀孕,我就和老伴从老家过来了,想照顾闺女,帮她带孩子。年轻人没什么育儿经验,请月嫂花费多,还很难找到称心的”。

调查显示,帮晚辈带孩子、分担家务(68.9%)是“老漂族”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其他原因还有:父母跟随孩子,实现一家人团聚(46.1%),子女希望父母体验自己所在地的生活(45.8%),避免父母留在家乡变成空巢老人(43.5%)和便于照顾老人(24.3%)等。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文军认为,近些年异地就业人数的增加和流动人口的增多,导致随迁老人数量增多。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年轻人养育孩子、照顾孩子的时间周期被拉长,“老漂族”群体会扩大。

64.8%受访青年担心“老漂族”在人际交往上存在困难

“刚来深圳没多久,老伴就嚷嚷着不适应这边的生活,听不懂周围人说话。后来他自己回老家,我一个人在这边照顾女儿、女婿和外孙女。”冯阿姨对记者说,现在她每天不到6点就起床做饭,然后送外孙女去幼儿园,回来收拾屋子、买菜,下午要接孩子回家,接着做晚饭。“平时我和小区里的人基本没什么交流,我一个人在家干活时喜欢开着电视,有点声音,就不觉得那么闷了”。

“老漂族”面临着哪些困境?调查中,64.8%的受访青年认为老人没有了原来的熟人环境,人际沟通存在困难,48.3%的受访青年觉得一家人“蜗居”在一起,居住环境不好,48.0%的受访青年担心老人适应不了新环境,难以融入新城市。受访者担心的其他问题还有:几代人生活习惯存在差异,生活在一起有诸多不便(45.1%),没法在异地享受医保等社会保障(32.3%),老人忙于照顾孩子做家务,无法安享晚年(29.8%),老人思念老家,不能“落叶归根”(19.8%)等。

文军分析,目前针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政策多以地域为单位,不能跨省对接,而且不同地区存在很大差别,来到其他城市的老人们会感觉不安稳。另外,“老漂族”在新环境下的社会交往可能会出现问题,“人口迁移不是物品搬移,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作为支撑。一些老人到异地生活后觉得孤独,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社会关系网络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除了家人之外,他们没有更多的社会交往”。

根据调查结果交互分析发现,父母是“老漂族”的受访青年中,58.9%的受访青年表示会让父母再回到家乡,20.7%的受访青年表示不会,19.6%的受访青年表示说不好。

“等外孙女再大一些,上小学四五年级时,我就回老家和老伴一起生活。”冯阿姨说。

61.6%受访青年希望社区多组织老年活动,帮助“老漂族”融入新环境

金晴觉得子女应该帮助父母在新的城市建立起一些新的社会关系,丰富他们的生活,而且要多花一些时间陪父母。“上一天班回到家确实很累,有时就想独自窝在沙发里看电视剧、刷手机,但休息的时候也要注意多跟父母交流,跟他们说说最近的新闻”。

改善“老漂族”生活,调查中,61.6%的受访青年建议社区多组织老年活动,帮助“老漂族”融入新环境,60.6%的受访青年建议“老漂族”的子女帮助父母保持与家乡亲戚的联系,52.5%的受访青年建议子女多抽时间关心陪伴父母,45.2%的受访青年建议完善医保等社会保障的异地报销结算,26.7%的受访青年建议公交、公园门票等公共资源配置给予“老漂族”照顾。

文军认为,改善“老漂族”的生活,首先要完善制度保障,“要建立包容性的社会政策,在不同省之间实现针对老年人社会保障政策的对接”。第二,社会组织、社会支持系统对“老漂族”的关怀也十分必要,政府要引导社会组织、培育专业的社会工作力量,支持服务于“老漂族”群体。第三,社会的宣传和舆论引导也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让更多人关注‘老漂族’,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城市的‘原住民’特别是本地老年人,积极主动接纳‘老漂族’群体,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最后,年轻人在上班、照顾孩子的同时,要多关心父母,“周末、节假日多花一点时间陪老人,如果其他子女不在同一个城市,平时要多问候沟通,这些对老人来说是很重要的精神安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孙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介绍乐山大佛作文 青岛旅行作文 我喜欢狗的作文 自己选择的路作文 新时代的英雄作文 做卫生的作文 教师资格考试作文范文 小学同学作文600字 美丽的风景作文300字 高中英语作文邀请信范文 在奋斗中享受快乐作文 我的家乡50字作文 有一种幸福作文 生活教会我什么作文 我的班主任作文四百字 遥望星空作文800字 50年后的人类作文 英雄的作文素材 努力800字作文 六一儿童节的表演作文 我是一棵小草作文 走进大自然作文 春节作文300字三年级 美就在身边600字作文 描写孙悟空的作文 在欢笑中成长作文 外婆的作文800字 描写雾凇的作文 二十年后的我作文200字 红石公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