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参与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三位报名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的故事

2020-12-26 10:00:01
相关推荐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题:参与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三位报名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汪涌、姬烨、夏子麟

12月5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全球招募启动。短短几天时间,超过46万名中外志愿者报名应征。

曾经在北京奥运会等多届奥运会从事过志愿服务的王雷、北京2008年残奥会志愿者李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志愿者袁舒等三位应征者,分别成为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招募启动后第一位报名成功的志愿者、第一位报名成功的残疾人志愿者、第一位报名成功的大学生志愿者。

虽然离他们报名已过去了一周时间,但在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见到的他们,脸上仍然挂着报名成功的喜悦。参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服务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小标题)三届奥运会志愿经历让王雷渴望成为北京冬奥志愿者

热爱体育,性格开朗、乐观;应用化工博士的学业背景,又让他认真、细致。有着三届奥运会志愿者服务经历的王雷,在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招募启动后,于几十万报名者中,抢到第一。

生于1985年的王雷,现为一家石油化工集团的高级工程师,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对奥运志愿服务一直充满了热情。

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他作为残奥会主新闻中心新闻宣传助理志愿者,为各国记者竭诚服务;2014年,他担任摄影助理志愿者参与了索契冬奥会;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他又在江陵速度滑冰馆担任礼宾志愿者。

谈及十余年奥运志愿服务,王雷充满着自豪,认为这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正因如此,他更渴望能够成为在家门口举办的这届冬奥会的一名志愿者。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我第一次参与志愿服务,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奉献的快乐。此后,我就仿佛着了迷,每一次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就像是翻越一个里程碑。通过服务奥运、助力冬奥,不仅仅实现了自我价值,更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展示了中国志愿者的风采。”

北京奥运会后,王雷开始活跃在各项志愿服务中,并积极投身英语志愿活动、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志愿活动。他还曾担任许多国内外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培训讲师。

对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王雷充满了期盼。他说,为了能够报名成功,他头一天就把需要提供的志愿者简历准备好。志愿者招募启动的当天,他不停地在北京冬奥组委的各种链接平台上刷屏,幸运地成为第一个报名成功的志愿者。

王雷说,已经做好了接受选拔的准备,期盼能够为北京冬奥会贡献力量。

(小标题)残疾人志愿者李楠:期盼在冬奥舞台上再次绽放

在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内,记者见到了坐着轮椅的李楠。她是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招募启动后,首位报名成功的残疾人志愿者。

她说,那天早早守在电脑前“拼速度”,是因为太爱志愿事业,更爱这种奉献的快乐。渴望在报名成功后,还能被选中,延续自己的奥运志愿梦想。

在冬奥组委三楼的小会议室里,细心的李楠向我们展示了她收藏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志愿者徽章等倾注着情感的纪念品,并讲述她的奥运志愿者之路。

42岁的李楠从小学习舞蹈,曾在国内的舞蹈比赛上获过奖。然而,2003年的一场车祸导致她高位截瘫,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但残酷的打击,并没有让李楠失去对生活的憧憬和信心,经过康复后,李楠成为北京望京街道残联温馨家园的常客,并逐渐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

2008年北京残奥会期间,李楠成为承担对外接待讲解任务的一名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李楠收获颇丰。她说,接触到的每一位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在经历过生命的低谷后,他们无一例外都站了起来,迎接挑战。残奥会赛场上那一个个拼搏的身影,一幕幕动人的画面,震撼着她的心灵,让她从此坚定地投身志愿服务事业至今。

听到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消息后,李楠就决心要成为一名北京冬残奥会的志愿者,成为一名“双奥城”的双奥志愿者,期盼再次将志愿者的微笑绽放在冬奥舞台上。

(小标题)清华大学学生袁舒:志愿服务帮助成长

21岁的清华大学学生袁舒,身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志愿者服装出现在我们面前。年轻的脸庞,洋溢着青春,谈吐间却相当成熟和自信。袁舒说,正是通过参加一系列志愿服务,开阔了眼界,成长快速。

袁舒说,已做好了准备成为合格的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并预留了今后两年为北京冬奥会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期待能够加入北京冬奥会志愿者队伍。

据了解,袁舒从河南考到北京上大学后,就一直活跃在学校的志愿服务的最前线,这次更是成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首位报名成功的大学生。

她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文系2016级本科生、清华大学第八届“十佳志愿者”,还是志愿者骨干培养计划“薪火计划”学员,现任清华大学校团委志愿中心薪火组组长、人文学院团委志愿副书记。志愿公益贯穿了袁舒的大学生活,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平时课业繁忙,但袁舒还是会分出时间留给志愿公益,哪怕有时需要往返几个小时路程,或是需要牺牲周末和假期的时间,袁舒也觉得心甘情愿。她说:“志愿公益能让我有机会接触社会,和世界产生联系,为他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通过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获得了成长,也找到了认同感。”

袁舒立足校园,走向社会,组织、参加过多次支教、校内公益项目、社会调研等特色公益项目;她也走出校园,参与到多项国内外大型活动志愿服务,这些都让她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阅历,也让她深感自豪。

作为一名外文系的学生,袁舒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是她参与国际志愿服务的保障。丰富的志愿经历,锻炼了她做事的认真严谨,以及与人沟通和综合协调能力。

袁舒说,对于广大大学生志愿者来讲,服务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是报效国家的一次机会,也是这个时代精神的美好体现。(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运动会作文500字 博览群书的作文 我当一天家作文 初中生活的作文600字 描写池塘荷花的作文 日记形式的作文 衢州府山公园作文 七星公园作文 优秀满分作文600字 我心中的老师600字作文 关于圣诞节的作文英语 家庭教育的英语作文 作文 我的班主任 600字 小学生好人好事作文 考试前准备作文 关于霜降的作文 沪剧作文 对我影响最深的人英语作文 工艺品作文600字 生活中的小妙招作文 精彩的课间作文 老鹰捉小鸡三百字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500 关于勤学苦练的作文 第一次的经历作文 介绍书籍的英语作文 无常作文 肩膀作文高中 亲情类作文中考 找秋天的作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