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曹明弟:金融如何助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2020-12-26 11:50:01
相关推荐

2019年9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等文件,并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按照系统推进、广泛参与、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原则,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建立完善绿色生活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推动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任何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能够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的能力,探索和推广支持污染防治、绿色

、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有效融资模式,助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绿色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使得绿色低碳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基本途径和重要内容。

第一,金融助推绿色发展,可直接提升和改善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生态环境。绿色发展要求加强污染物排放的管理,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来自日本、美国和欧洲等9个国家的明确证据表明,PM2.5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风险性增加25%到30%。《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披露的2015年环境保护部调度处置的3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之一为济南章丘市普集镇发生危险废物倾倒致人中毒死亡事件。金融助推绿色发展,将消除潜在的和实际的生态环境风险,能够提升大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降低因环境损害造成的医疗费用和生活负担。

第二,金融能够支持绿色产业扩大就业,提升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绿色发展不仅能够破除资源环境瓶颈,还将孕育新兴业态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新动力,促进经济提质升级。在经济从原来的“黑色”向未来的“绿色”转型中,绿色产业的兴业也能够增加人口就业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收入,有助于中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的研究表明,实施控煤政策对就业的挤出影响不大;如果政策得当,节能、替代能源及相关产业逐步健康发展,还会使全社会就业总水平有所提高。根据相关披露的数据,中国21家主要银行绿色贷款余额从2013年末的5.20万亿元人民币稳定地增长至2018年末的8.23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62%;2018年绿色贷款比同期企业及其他单位贷款增速高6.1个百分点;绿色贷款增量占同期企业及其他单位贷款增量的14.2%。分用途看,2018年末,绿色交通运输项目和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贷款余额分别为3.83万亿元和2.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2.7%,全年分别增加5858亿元和2337亿元。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9.4%,全年增加5954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2.6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年增加2892亿元。金融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绿色转型,同时也带动了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的转变。

第三,绿色金融可以有力地推动扶贫开发工作,采用新方式,树立新理念。中央要求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中国的贫困人口大都位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历史、交通、经济等原因,基础设施不足、工业发展缓慢,反而环境污染近无,自然生态保存较好,山清水秀风光好。近年来,中国在资本市场优化“绿色通道”政策,促进贫困地区优势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已有13家企业通过“绿色通道”政策首发上市,累计募资74亿元,另有66家拟上市企业正在筹备上市工作。陆续开发和上市了苹果、红枣等适合贫困地区大规模种植的农产品期货品种和棉花、天然橡胶等农产品期权品种,期货市场在稳定农业生产、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促进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绿色发展的指引下,引导这些地区积极转换发展理念,发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把扶贫工作和环境保护、经济开发结合起来,把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财富,让贫困地区的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四,绿色金融将推动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伴随着三十年来中国经济超高速增长而来的是资源大量浪费、环境严重污染、生态日益破坏。《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虽然部分污染物指标有好转,但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在监测的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35.8%,未达标的城市占64.2%。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城市(基于2015年PM2.5年平均浓度未达标的262个城市)年平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4%。在开展城市区域声环境监测的323个城市中,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4.0%,较好的占63.5%,一般的占30.7%,较差的占1.2%,差的占0.6%。近岸海域417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74.6%,三类海水占6.7%,四类、劣四类海水占18.7%。根据原中国银监会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末,中国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到8.30万亿元人民币,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1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4.91亿吨。相当于北京7万辆出租车停驶336年,或相当于三峡水电站发电8.4年形成的二氧化碳减排当量。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绿色金融是致力于维护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金融新业态、新领域。解决绿色金融发展痛点,归根到底是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内化到整个社会和机构的意识和行动。即人人都意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到社会和金融机构运行的方方面面,从而自觉为绿色金融发展的机制建设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设计,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通过金融支持绿色项目,从而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贯彻绿色发展,实施环境治理,开展生态修复,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基于中国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而产生的现实响应,而且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惠及每一个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金融不仅促进绿色低碳生产的转型,还助力绿色低碳生活的转变。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变,取决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对绿色生活理念的关注、支持和践行,背后是一个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全社会的绿色发展的理念和行动。市场化条件下,最终的商品价格是由生产企业和终端消费者通过市场均衡机制来共同决定的。如果终端消费者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那么由于对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市场均衡条件下绿色产品的价格将上升,其效果相当于对清洁产品的经济收益提供价格补贴,而金融能够加速均衡的达成和提升其稳定性。

2019年,随着中国绿色金融不断发展和成熟,在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下的融金化绿效力,贯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将推动中国高度不对称的经济、资源和环境区位差异形成新的高水平均衡,促进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落实到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变上来,从而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与高质量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曹明弟)(责任编辑:马常艳)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坚持作文开头 记事的作文500字以上 关于长辈的作文 谜语作文 畅想十年后的自己作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的作 集体的温暖作文 四年级游览顺序作文 爱国抒情作文 成功的要素作文 关于漫画的作文400字 用游览顺序写一篇作文 割稻谷的作文 关于和谐的作文素材 我的老师作文250字 溺水的作文500字 白云山风景作文 宝塔山作文 假如我是孙悟空作文500字 慢下来会更精彩作文 写四川的作文 北京印象作文 优秀高中作文 以励志为主题的作文 我的梦想大学生作文 包粽子500字作文 九年级英语各单元作文范文 下雨蚂蚁搬家作文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英语作文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