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这部恐怖片真够“邪门”

2020-12-26 13:35:01
相关推荐

严格来说,这是一部心理恐怖片,颇有库布里克的《闪灵》的神韵。导演罗伯特·艾格斯在片中将自己的个人美学进一步放大、升级,昏暗的画面配合压抑的氛围,宛如一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纪录片,给人强烈的不适感。但其实最诡异的,还是它的故事本身。

在小嗨观看过的恐怖片当中,有这样一部“邪门”的存在。

全片绝大多数场景都发生在一座孤岛灯塔上,主要角色也只有两个。

狂风暴雨的场景都是实景拍摄,因为拍摄地天气非常恶劣,根本不需要其他设备。

最重要的是,整个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斯莫尔斯小岛事件。

——《灯塔》。

《灯塔》

01

口碑两极分化是必然

在正式安利本片之前,小嗨不得不先提它的导演——罗伯特·艾格斯。

这位恐怖片界的“新秀鬼才”目前仅仅执导了三部长片。

一部《女巫》,一部《灯塔》,还有一部《诺斯费拉图》预计今年上映。

可就是这两部已上映的电影,在为他赢得诸多荣誉的同时还清楚明白地表明了他是一个有着不同寻常的严谨和野心又颇有远见的表达者。

《女巫》

在《女巫》中,罗伯特·艾格斯已经建立了自己强烈的个人风格。

寓言式的故事,极具宗教内涵的隐喻,复古且极简的视听美学。

而在本片中,他对这种个人美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放大和升级。

19世纪新英格兰的一座小岛上,两名灯塔看守人开始了为期四周的守塔工作。

期间两人相处得并不和谐,因为身为老水手又颇有经验的托马斯总是以领导者自居,不仅让新人温斯洛干脏活累活,还不允许他靠近灯塔。

任期结束,原本计划接他们回家的船却没有到达,两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直到疯狂。

《灯塔》

有没有觉得很熟悉?没错,《闪灵》。

主角进入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工作,由于某种不可抗力被迫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进而与家人、同伴产生隔阂,在孤独中逐渐陷入疯狂。

本片在各个方面都颇有《闪灵》的神韵,甚至也将斧头作为了最终的杀戮符号。

这也注定了它不是一部单纯依靠视觉冲击的恐怖片,而是一部心理恐怖片。

《灯塔》

事实也的确如此。

罗伯特·艾格斯延续了自己“温水煮青蛙”的风格,不依托于传统又俗套的血腥暴力和一惊一乍来吓唬观众,而是利用阴沉压抑的氛围配合阴森诡异的细节营造心理惊悚。

全片的第一场戏,足足占用了六分钟。

在这六分钟里,没有一句台词,全凭镜头语言交代人物、地点和人物情绪。

两位主角死死盯住镜头的那一瞬间仿佛打破了第四面墙,令人汗毛直立的精神状态莫名勾起了看下去的欲望。

而且整部电影通篇采用了黑白色调和1.19:1的画幅,昏暗的画面配合压抑的氛围宛如一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纪录片,给人强烈的不适感。

《灯塔》

不过这也直接导致了本片口碑两极分化的必然结果。

毕竟很多人观看恐怖片就是为了寻求刺激,而视觉冲击无疑是最简单且有效的方式。

所以小嗨曾经不止一次地强调过:不是所有恐怖片都适合所有人看。

如果你单纯追求视觉冲击上的刺激的话,本片通通没有。

但如果你喜欢追求心理恐惧的话,本片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灯塔》

02

极大的解读空间造就的恐怖佳片

当然了,走心理恐怖路线只是造成本片口碑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

此外另一个重要原因让人哭笑不得——看不懂。

整个故事看似简单,实则许多观众看完以后却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其实这有情可原,因为全片的剧情基本上可以用混乱无序来形容,甚至很多镜头前后之间根本找不到联系所在。

《灯塔》

两位主角上一秒还兴奋地拥抱在一起,下一秒就相互辱骂、拳脚相待;亲密无间的舞蹈过后,就是互不相让的厮杀。

克苏鲁元素、希腊神话、疯狂的肢体动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场景里会出现什么,也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

这些场景究竟是现实、虚幻还是梦境?灯塔里究竟有什么?举起斧头想要砍人的究竟是谁?

所有的一切都没有解释,罗伯特·艾格斯似乎也并不准备解释什么,反而利用开放式结局结合各种怪诞元素和符号隐喻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灯塔》

正因如此,本片留给观众的解读空间极大。

一个简单的故事、两个被逼疯的人,被挖掘出了无数种可能性,大家各执己见、众说纷纭、互不相让。

自我的救赎、信仰的崩塌、理性启蒙的迷信、将死之人脑海里的幻想......每一种解读都有自己的合理之处,却又都不能把整个故事完全说通。

但如果把自我救赎与将死之人脑海里的幻想结合在一起似乎就能解释得八九不离十了。

《灯塔》

提前说明,一定会有剧透,不想被剧透的小伙伴自觉离场。

你看,年轻看守人温斯洛为什么要来到岛上做这份工作?

片中有过交代,他原本是一名伐木工人,名叫托马斯·霍华德。

在一次工作时,讨厌的同事发生意外,他选择见死不救,结果同事死在了他面前。

受尽谴责的他不堪重负,这才换了身份和名字来到这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

由此可见,促使他上岛的原因是罪恶。

《灯塔》

而且老看守人名叫托马斯·维克,温斯洛的原名是托马斯·霍华德,真的只是巧合吗?

如果不是,那么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

同事死后,不堪重负的温斯洛只身逃到这个无人之境,可最终还是败给了无尽的黑暗、孤独、风浪和食物的短缺。

整个故事,都是他濒死前脑海中的幻想。

幻想初始,他还是那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每天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喝酒不闹事,处处忍让,脏活累活一人全包。

死去的同事的形象被他投射到了托马斯身上,一味命令他干活、非打即骂,自己却整天无所事事。

两人争执时托马斯也曾说过:我说不定只是你幻想中的一个意象。

《灯塔》

温斯洛虽然对于托马斯的所作所为心有不满,但规则和良知告诉他,不能越界。

于是他便借助性来释放内心的不满情绪。

规则和性,也就被具象化成了海鸥和美人鱼。

《灯塔》

片中有很多细节和桥段都是这一解读的佐证。

比如温斯洛每天无休止地在山坡上推行,像极了希腊神话中被诸神惩罚将巨石推上山顶、每每未到山顶就滚下山去的西西弗斯。

再比如最后他在海滩上被海鸥啄食的那一幕,也与因偷盗火种遭受鹰啄肝脏的普罗米修斯颇为相似。

而且这时他的身后空荡荡一片,哪还有什么灯塔?

看到这儿我们再来回味托马斯·维克这个名字——Wake,译为唤醒。

托马斯为何千方百计阻止温斯洛靠近灯塔?又为什么砍坏他逃生的小船?

因为灯塔里的秘密,就是温斯洛将会死去的真相。

《灯塔》

当然了,这只是关于本片诸多解读中的一种,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见解可以互相讨论。

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一部好电影的寓意绝不会只停留在浅显的某一个层面上。

我们每个人都是寻找灯塔真相的温斯洛。

(本文由High电影原创,请勿转载!)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High电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景的作文 牛人作文 关于游戏的作文 中考作文多少分 作文快乐的一天 快乐时光的作文 关于精神的作文 历险记作文 给我的启示作文 高中作文500字 写景400字作文 写景作文300 400字写景作文 语文满分作文 写人作文开头 初三作文题目 草原作文 600字写景作文 朋友作文500字 爆笑作文 曹操 作文 爱国作文题目 600字作文写景 初一下册英语作文 公园游玩作文 300字作文初中 一篇作文300字 兰花的作文 德育作文 人生规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