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九一八事变前 张学良已经注意到日本要动手了 他为什么不阻止?

2020-12-26 15:50:01
相关推荐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和恩格斯(德)

文章类型/历史见闻

字数|1584,阅读约4分钟

1931年,朝鲜人无视中国法律,在吉林省万宝山私自侵占土地,损害了中国农民的利益。吉林省政府随即发布“1273号指示”,明确指示朝鲜华侨未经我当局许可擅自进入农村,违反公约。县厅奉命派员与公安警察一起阻止朝鲜华侨出境。这本身就是一个简单的土地纠纷。吉林省有礼有节地处理没有问题,但这一举动让日本人嗅到了机会。1931年7月2日,日本警察胁迫朝鲜人不要离开中国,蓄意制造中朝摩擦。由此,日本在朝鲜国内强烈煽动朝鲜的“反华情绪”。7月5日,在平壤的中国人37人被打死,93人受伤。

七月六日,张学良从时任国民政府外交部副部长王家贞处得到绝密情报。据情报显示,为解决国土狭小带来的困难,日本正试图“迅速在大陆建立国家基础”。具体实施方案是“以朝鲜为根据地,以朝鲜为与中国人冲突的先锋,日本武力侵华,全力支援”,王家贞的绝密情报已明确告诉张学良,日本人要进攻中国了。万宝山事件只是在侵华前做舆论铺垫。

此时距“九一八”事变76天,张学良已经察觉到日本人要进攻东三省。他在与蒋介石的电文中也反复强调,“从万宝山事件和朝鲜人的反华动向来看,毫无疑问,日本推动其大陆政策,有急于侵略满蒙的意图”。但令人遗憾的是,张学良早已意识到日本人的咄咄逼人态势,却没有采取实质性的防范措施。那么,张学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首先,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后,与南京政府达成了默契。1930年11月至12月,张学良出席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与蒋介石商定东北外交完全由中央处理,内政应征询张学良意见。在这一基调的影响下,东北政委遇到地方交涉的重要案例,都会先请示南京政府。因此,张学良在对日外交上小心翼翼,时刻与南京政府保持一致。因此,张学良在对日外交上屡屡被动。

其次,张学良深受蒋介石“不抵抗”的影响。1931年,蒋介石发布《告全国将士启程剿匪书》,开始“围剿”中央苏区红军。张学良也在题为《复蒋介石电》的帖子中附和,称“学良再发……为获奖之师,但君左之令,乃从之”。在这种共识下,蒋介石不断向张学良灌输“现在不是对日作战的时候”。于是,在抗日问题上,张学良和蒋介石都倾向于不抵抗。为此,张学良还致电东北政委“对日不战,只能据理力争,停止人民的抗日运动”。

再次,“九一八事变”前,张学良本质上是军阀。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存他的力量。张学良深知,日本关东军装备精良,单兵素质远高于东北军,又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支撑。张学良明白,甲午战争结束后,全国上下都必须投入到战争中去。单靠东北,只会做出“不必要的牺牲”,还可能“扩大事态”。

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下,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就已经注意到日本要动手了,但为了不给日本任何口实,他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防范措施。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三省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被敌人彻底打败。于是,背负“不抵抗将军”骂名的张学良开始不断反思“不抵抗政策”,想回东北老家。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将军给了中华民族一份完美的答卷,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对外团结”!。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因为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文化作文 我的天空作文 七年级作文600字 同学情作文 写长城的作文 打扫卫生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怎么写 七年级600字作文 故乡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70词 最喜欢的动物作文 坐飞机作文 做手工作文 放假作文 天安门作文 我长大了的作文 万里长城作文 英语建议信作文 一年级作文100字 假期作文400字 中国文化作文 关于书籍的作文 春节作文200 研学之旅作文 写食物的作文 关于美景的作文 传统文化英语作文 一封家书作文 春天的美景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