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咬一口这家店的“鲜肉汤团” 终于找到久违的味道

2020-12-26 18:15:01
相关推荐

上海的汤团,色白皮薄,软糯馅鲜,是当地人青睐的美食之一。

从前,汤团是过年吃的东西。我小辰光过年,最不喜欢吃的恰恰是汤团。阿拉姆妈(沪语:我妈妈)只做猪油汤团,油是油得来,甜是甜得来!做起来还复杂得不得了,绝对不像现在到店里买团面粉回来包包那么简单。那时候,做汤团,是要讲“流程”的。

鲜肉汤团

第一步,浸米。第二步,磨米或舂米。第三步,沥干米。第四步,包汤团。第五步,煮汤团。第六步,才轮到吃汤团(这六步中还不包括做芯子的步骤,见《猪油汤团》)。没个几天几夜,想吃汤团,做梦!

可我却喜欢那种有着年味的感觉,而且最喜欢磨米。问邻居家借来石磨,放米和水到石磨的洞洞里,逆时针慢慢地磨啊磨,米浆就会流到布袋子里。日子也就随着这磨石的转动,而流淌不停。岁月往事,许多都记不得了,唯有这磨石,盘在了心头,横亘而缭绕……

拌鲜肉汤团的馅料

那时候,有石磨的人家不多,到了年景,多数要问隔壁邻居借。借不来的时候,姆妈也会让年少的我,背上米袋子去专门舂米的人家舂米。舂米的队伍排得很长,好在舂米的速度很快。我记得舂米的人家是石库门的,舂米的人脚踏木杠,在天井里一上一下,犹如我们童年白相(沪语:玩)跷跷板,看着也觉得好玩。

那时的人家,过年一般做芝麻汤团,芯子是黑洋酥(黑芝麻粉、绵白糖和猪油的混合物),一口下去,既油且甜。我天生不怎么爱吃甜食,也不怎么爱吃糯米。正月初一,早上起来吃汤团,对我是一件蛮痛苦的事情。不吃又不行,团团圆圆的日子,少了汤团可不行。

鲜肉汤团是长大一点后才吃到的,蛮喜欢。

小小的汤团,历史也很久远。据《上海通志》记载:“面团业。初有馄饨、汤团担,摊主肩担走街串巷。光绪十九年(1893年),永茂昌业主从安徽到沪制糕团叫卖,宣统元年(1909年)在乔家栅路开设永茂昌汤团店(今乔家栅),经营帮汤团、浇头面、馄饨,以汤团品种多、馅多知名。

包鲜肉汤团

宝山县志:“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城厢石皮街开设宝山汤团店。……声名远扬,市区常有人专程前来品尝。1956年后并人合作饭店,特色渐失。”

所以我才会寻遍上海,就是想为上海小吃,留存点记忆。或许有一天我会离开上海,离开这片我深爱的土地,而上海小吃,是我的记忆,和抹不去的乡愁。

为吃一只上佳的鲜肉汤团,我曾经寻访过不少有名的汤团店,其中就包括四川北路上的“四新”。一个外乡人,若是经过四川北路,一定不会留意“四新”的门。即使找到门,进了门,门里竟然无店“四新”的门面,小是小得来!进门,看得见的只有一排楼梯。若是有食客刚吃好从楼上群拥而下,对不起,进门的食客必须贴住墙壁,让楼上的人先下。否则,上面的人下不来,下面的人也上不去。吃只汤团,像打游击战!

包好的鲜肉汤团

上了楼,倒是豁然开朗。楼上蛮大,20世纪80年代的风貌依旧,沪语声声,在店堂里徐徐回旋。如今上海好吃的汤团店不少,最著名的当还是“盛兴”、“美新”、“四新”等这些老店。上佳的汤团,看着要圆圆的,挺挺的,润润的糯米汤团嘛,吃上去总是比较糯。绝佳的汤团,轻轻咬一口,到嘴有一种滑滑的、腻腻的感觉,上好的糯米,就是这个味!比如“盛兴”、“美新”、“四新”,我把它们简称为“三星”,不过味道均达“五星”。三家店均有八十年左右的历史!

最好吃的糯米,要有一点黏牙,更要有一点微弹。而鲜肉汤团中的内,咬上去要有点颗粒感,更要有一点紧韧!

鲜肉汤团

咬下一口后,鲜肉汤汁会慢慢从软软的口子流出来,这个时候你得用嘴巴去嘬。这一嘬,鲜香的感觉油然而入,滋溢着嘴,也滋溢着心。

那种久远的感觉,恰似那个磨盘,缓缓而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篇作文100字 趵突泉作文 游长城作文 逛街的作文 征途作文 健康饮食英语作文 滕王阁作文 a4作文纸 文化自信的作文 家乡的冬天作文 英语作文介绍家人 关于理解的作文 回家作文600字 传承家风作文 妈妈的生日作文 自拟作文 我的乡村作文 挫折作文800字 写北京的作文 污作文 游北京作文 作文法 人生哲理作文 劳动实践作文 我的家英语作文 小金鱼的作文 茉莉花作文 亲情作文开头结尾 仪式感作文 读后感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