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生的所有失败 都叫偏执

2020-12-26 19:30:01
相关推荐

作者 东方赢 跨越式发展理论创始人

来源 跨越式企业(ID:dfy82853236)

人生所有的失败

都叫“偏执”

网上曾流传一个有关雷军的段子:有一天雷军去寺庙问一个和尚,说为什么我这么好的手机,买家还要给我差评?我不服!大师笑笑说你把手张开,然后在雷军手上放了个炸弹,并且点燃了,这时雷军赶紧吹灭了,说,大师,我知道你这是寓意我这款手机差评是因为火到爆了?大师笑笑说:不吹,你会死…

小米成也思维,败也思维。

互联网与智能手机早期的“风口” , 成就了前几年的小米辉煌。成功使雷军变得自大 , 将战略级的互联网思维与片面的 “风口理论” 吹到无以复加的顶峰 , 成为一种新的商业迷信。使他固步自封 ,错失了持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变革的良机。而他的对手华为、OPPO却反其道而行之 , 从线下进行战略降维打击,一举超越小米。

这是不少公司老板的通病 , 将某一次创业的成功战略与商业模式,升级为一种自大的指导思想与顶峰及迷信。实际上阻碍自己与时俱进,这是在给自己挖坑。因为任何成功及相应的战略与商业模式,都是局域的,都是阶段性的,都会最终被取代的。

导致雷军犯错的思维误区就是一种“偏执”。他后来也公开承认了偏执于所谓互联网思维的误区,开始转向线上与线下同步经营发展。

雷军应该是属于那种绝顶聪明的一类人。他都掉入了“偏执”的坑里,我们此等凡夫俗子又怎么能避免“偏执”思维的错误?

偏执,是一种固执的片面看法与片面行为。

有意思的是,每个人都不认为自己偏执,而是认为别人偏执。但实际上没有不偏执的人。

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的“偏执”无所不在,还往往视而不见,固执己见。俗话讲,碰到南墙才回头。但有的人碰得头破血流也执迷不悟。

每个人迟早都要为自己的偏执买单,付出代价,代价便是“做人失败”与“做事失败”。

可以讲,人生的所有失败都叫偏执。

真正的成长

是心智模式的升级!

别把“偏执”当坚持、当自尊了。

有一种说法"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其本意是强调“坚持”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人们坚持的东西,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而那些不正确的坚持,便是有害的偏执,是需要避免与破除的偏执。

我概括了几个主要的“偏执”问题,大家看看自己有没有:

(1)成见。人们一旦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民族、国家形成一个坏看法或好看法,就会在以后都以偏概全,形成相应的坏态度或好态度,并难以改变。(2)偏狭。由于受狭隘经验或空头理论的局限,只想到一种方法与一个路径或一种生活方式,而不知道或不理解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与路径或更好的生活方式。(3)片面。做策划与做事情时,易犯顾此失彼、考虑不周的错误。(4)僵化。即固守一时成功的做法,不能与时俱进。(5)短视。一是指战术短视,有些事情虽然战术上正确但战略上错误。二是指战术层面自我设限,不求进取,看不到绩效突破提升与方法改善的可能。这种人的口头禅是“不可能”。

如何破除“偏执”?

只有心智模式的升级,才能使我们看清与避开生活与工作中各种偏执陷阱。

一个人,一个组织,真正的成长,不是职位的提拨,不是财富的增长,而是心智模式的升级!

曾在网络看过一篇文章,文章观点说“真正的成长是认知的升级”,大意是讲:只有从战术认知提高到战略认知,才是一个人的成长。我认为他的看法有问题,也是一种偏执。战略认知的提升属于专业能力范畴,顶多算“进步”,谈不上“真正的成长”。

只有心智模式的升级与成长,才能达到与拥有高级的智慧与灵魂,并在其导引下,破除“偏执”,少犯错误,少害人少害己,才能从成功走向成功,从物质丰盛走向心灵幸福。

下面我从三个角度谈谈心智模式的升级。

从“低级价值观”向“高级价值观”升级

但有些人宁愿去死

也不愿意心智模式升级

人们对他人产生成见、偏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其价值观层次不高有关。他们没有达到“利他”价值观这个高级层次,有着比较严重的自私心态,忽视他人或其他群体的人性存在与内心感受,因此缺乏同理心与同情心。

并且,这种自私的低级价值观,还会成为人们在事业中作出正确选择的心理障碍。

最近一年,我们机构也随大潮流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主发原创文章。因文章写得有些质量与特色,招徕不少其他公众号要求转载。

前来申请转载我号文章的一些小号,他们文章阅读量很少,粉丝也很少,但他们还很小气。有的提出,在转载我们文章时,要求把原创作者姓名与文章来源登在文章的尾后,而不愿登在文前;有的则不愿意显示与链接文章来源。我们对这种申请,都加以拒绝,因为我们艰辛的原创劳动没有得到尊重与对等的回报。

我们的小编去查看这些小号发的文章,发现大多都是从网络上抄来的老掉牙的陈旧内容(转载这种內容无须署名,无须授权)。因为他们的小气,得不到原创作者的合作,难怪他们的公众号难以吸引粉丝,做不起来。

而与我们长期合作的一些拥有十几万或上百万粉丝的大号,其做法同那些小号恰恰相反。他们以大量转载原创文章为主,内容新鲜精彩;并且非常开明,满是善意,不仅在转载原创文章时在文章前后都显著标注作者和来源,还在他们公众号提供链接,让读者直接找到原创媒体。所以他们得到大量原创者的支持,我想这是他们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我的一个熟人,也一直想借自媒体打开一条赚大钱的新路。但他没有牛逼的原创技能,只能靠转载那些无名的网络老文章混日子。

我劝了他好几次,让他转型,多转载些原创文章。因为这样做需要注明作者姓名和原创媒体网址,还要显示文章来源。他怕粉丝因此去关注别人家的媒体,怕吃亏,他不愿意付出与成就别人,便宁愿内容缺乏吸引力也一百个不愿意转型。

两个月前,这位熟人因为粉丝和阅读量持续下降,彻底失去了信心,因此放弃了他的公众号。

可见,格局与价值观的高低影响着事业的成败!因为“利他心”的高级价值观可以打开人们通往正知、正见、正行的大门,而自私的低级价值观则会关闭这扇门,剩下就是各种偏执。

但一些人宁愿失败也不愿心智模式升级。

从“顺思维”

向“逆思维”升级

早些年,我到蒙牛集团去做管理咨询的时候,曾在其管理层力推“跨越式发展理论”中的核心思想一一“逆思维”。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是位具有“逆思维”的老板。他在2001年底提出蒙牛未来五年要达到年收入百亿元的目标,而当时蒙牛年销售收入只有3亿元。

当时很多人不相信蒙牛凭现有的条件可以做到。

牛根生要求员工这样“逆思维”:“不问我的一双手能干多少件事,惟问移泰山需要多少双手;不问我的一口锅能煮多少斤米,惟问劳千军需要多少口锅;不问我的一盏灯能照多少里路,惟问亮天下需要多少盏灯!”。

他进一步指导管理层:从目标出发,反向推演,步步链接;倒推资源配置,倒推时间分配,链接战略战术,链接方法手段……

在牛根生倡导的“逆思维”文化指引下,地处偏僻的蒙牛团队,突破各种思维“偏执”,其使命感、眼光、魄力、学习力、创新力及相应的战略战术,都达到当时行业一流水平。经过五年奋斗,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从行业排名末尾跃升到行业前列。

而不少人一辈子都囿于“顺思维”,缺少“逆思维”,所以难有大作为。

具有“顺思维”的人,用现在的有限性束缚了他未来发展的无限性

釆取“顺思维”的人,往往把自己头脑中存在局限性的片面的思维,当成正确选择,并固执己见。考虑问题只能从他现有有限的条件与有限的思想水平出发,要么只看到眼下有限的的能力与资源条件及困难,你给他大一点的目标,他就说不可能;要么只看到战术层面的目标,不能适应战略的需要;要么只看到赚钱的战略目标,无视社会需求与人生价值的需要。

用“逆思维”破除偏执。釆取“逆思维”的人,心中有个小宇宙

釆取“逆思维”的人,在內心中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层次健全的思考体系(见以下列表),并且拥有哲学层次的价值信仰与社会使命感。

第一层次,哲学与信仰主要涉及世界观,人生观,核心价值观。我在跨越式发展理论中提出一个观点,茌人类社会游戏规则中,最有力量的不是物欲贪婪与谋略,而是创造性的贡献。而拥有这种力量的人格与事业,才是真正的事业 , 才是能够兴旺发达、基业长青的事业。我把这种事业称之为“真业”即真正的事业。这才是人生三大最高价值“真业、自由、大爱”之一。第二层次,事业理念事业理念是指导人们进行战略与战术创新、选择的特定事业理论与管理理论。如常规的企业发展理论、企业跨越式发展理论及各种专业理论等等。而那些卓越者,在吸收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事业理念体系。第三层次,战略思维战略选得好,可起到选择大于努力的效果。第四层次 , 战术思维这一层次即对战术设计与选择的思考。

逆思维: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战略与战术结合

思考重大问题时,要按照以上四个层次进行从上往下逆向思考,上级层次的思维指导下级层次的思维;每一个下级层次的思维,都要服从上级层次的思维。

思维层次越高,价值越高,品德越善良,意志越刚毅,视野越开阔,知识越系统,选择余地越大,发展机会越多。

而“顺思维”则反之。因为受动物本能的影响每个人的思维天生处于最下级层次,站在下级层次进行思维,而忽略或违背更高级思维的指导,这是是本能习惯。因此,这种思维是偏见与狭隘心态的根源。

逆思维:穷尽假设

以前,我的一家上海客户想购并一家公司。谈到最后,谈不下去了,因为收购价格压不下来,而按此价格他公司现有实力不够,差距很大。

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便找我咨询。我飞到上海,了解有关情况后便出了个主意:釆取“承债收购”。因为收购目标公司负债大于净资产,只要通过改变负债契约关系,把债务承担过来,将净资产折成股份,便可完成收购。于是,我这个客户用零现金支出便获得了价值几千万的企业综合资源。然后,投入优秀的管理团队,改善被收购企业的战略与管理。后来,用这个公司赚来的钱还清了它以前的全部债务。

很多时候,人们陷入困境或发展不佳时,缺少的不是资源,而是缺少开放的视野与想象力、学习力。

逆思维:均衡

做到“均衡思维”也很不容易。常常与人交际时,一不小心,讲话照顾了这个人而得罪了另一个人。做事时,尽管很仔细,还是难免顾此失彼。

古代圣人孔子,把“均衡思维”看得很高,他把这个思维称之为“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考虑问题正反两面都要想到,认为过犹不及,这也是儒家核心伦理观之一。

我在研究跨越式发展理论时,发现让企业快速成长不难,使企业平稳发展也不难,难的是又快又稳的跨越式发展。所以,我在跟企业家们讲跨越式发展理论课时,首先着重训练他们包括“均衡思维”在內的逆思维。

从“单层思维”

向“双层思维”升级

我在商界这么多年,参加过不少商务谈判。我发现不少谈判者都难免犯同样一个错误。他们往往由于冲动或情境压力或想展示自己的决断力,急于在现场作出决策;而事后又感到决策存在偏见与偏向,考虑不周全,因此而后悔。

人为什么会犯偏见与偏向性思维错误呢?

这与大脑思维方式有关。大脑思维分为“潜思维”与“显思维”。

“潜思维”是本能性思维活动,基本上不受人的控制。它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即经验性、直觉性判断为主。

而“显思维”是受我们人为控制的运作,是一种更趋于理性化的思维方式,由于它要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加工,所以其动作速度比“潜思维”要慢。

几乎人人都存在以下这个问题:由于我们的“显思维”缺乏足够学习与足够修炼,它就懒于思考复杂问题,经常走捷径,容易受“潜思维”的影响,其结果是:思维简单肤浅,不具科学性,容易产生偏见认识和错误认知。

前头提到的那些谈判者现场拍板而事后后悔,就属于这种问题。

如果能够按以下几个方法,充分调动“显思维”和“潜思维”双层思维的分工合作,将会使我们的思维变得非常高效,避免偏执,达到均衡周全的思维水平。

(1)使显思维得到最大可能的开发、学习与训练,达到深度思考。如前面谈到的二个思维升级就属于这个范围。(2)在从事创意活动和重大决策时,给显思维以足够的、安静认真的个人思考时间,不要受到干扰,不要急于做决定。(3)保持持续专注的思考。(4)釆取聘请咨询顾问,征求良师益友意见,成立可行性研究小组与不可行研究小组等多种方式。让别人帮助你避免与破解偏执。(5)加大激活与充分利用潜思维,释放潜能。如古代名诗人李白,善于借酒引智,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称。(6)显思维与潜思维相互应证。

被雷军奉为榜样的乔布斯,年轻时便不远万里到印度学习宗教,寻求高级心智模式与人生的终极价值。通过他自己的独立思考 , 由此形成了他在现世中,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指导自己的人生哲学与思维方式,类似于我前面提到的几个方面。

他在领导美国苹果公司期间,每临大亊,都要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安坐。

此刻,让心静下来,避免物质私欲的短视与外部喧嚣的干扰,使“潜思维”与“显思维”进入深层与广阔的境界,聆听最高智慧的声音,从中获得正确的指引。

作者简介: 东方赢,跨越式发展理论之父,真业心学倡导者,曾担任大型实业公司总裁,出版著作《企业超速成长》《跨越式战略》,2007年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微信公众号"跨越式企业”出品人。阅读量逾千万的作品有《对员工宽容的公司都死掉了》《靠谱是怎样炼成的》等多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猫咪的作文 我的老师作文批语 关于我的妈妈作文 新闻作文50字 以和平为话题的作文 人生有四气作文 移动支付的作文 诚实做人的作文 祖国的变化作文600字 安全消防作文 介绍猫的英语作文 高考万能作文素材 又是一年教师节作文 植物妈妈有办法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端午节作文 作文100字 五年级作文第六单元 描写三潭印月的作文 写植物的作文700字 描写冬天的小学生作文 新的一天作文600字 一件事作文800字 关于花的作文800字 小动物作文评语 作文我们的学校怎么写 关于写梅花的作文 描写乡村风景的作文 新学校新同学作文 小鸟的自述作文600字 南澳一日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