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什么是“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020-12-27 03:20:02
相关推荐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古琴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只算得上是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气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高深志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熏陶熏陶,这样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幽深莫测,林间流水时而潺潺,时而哗哗,中间不时还夹杂着各类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声音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不知不觉间感到自己的志趣高尚了许多。

由此,他的音乐灵感油然而生,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创作了一曲《高山流水》。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情真意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深山,流水,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中国人玩儿音乐跟西方人玩儿音乐最大的区别是,中国人多是通过音乐来修身养性,西方人则喜欢拿音乐来表现,表演。中国人眼里,音乐,特别是古琴一类的高雅音乐,道法自然,贯通天地,有着穿越时空的感召力,可以直接作用于心灵,让心性澄明,音乐是修身的重要手段。真正的古琴大师不需要表演,不需要弹给别人看,不需要观众和听众,他是弹给自己听的,是自己生命感发的自然流露。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最后,在赴刑途中,他还弹奏过一曲《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嵇康在《琴赋》当中曾道:“物有盛衰,而此(古琴)无变;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温柔敦厚,中正平和,无过无不及,“琴之为器也,德在其中”。

孔子主张用礼乐教化人,他本人的音乐素养也相当高,具有极高的音乐鉴赏与演奏水平。《史记》中有记载:“《诗经》三百五十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

《韶》乐是赞美舜的乐章,是当时的经典古乐。韶,产生于约公元前23世纪舜时代乐舞。后来又先后被称作《箫韶》、《大韶》、《九招》、《九辩》、《九歌》等。孔子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足见《韶》乐的魅力之大。物以类聚,同气相吸,孔子能长时间沉浸在这种高雅的音乐中,说明他的音乐造诣,审美素养,道德修为,都远在一般人之上。

孔子何以如此重视音乐的作用,主要有这样几点原因——

西汉成帝时戴圣所辑《礼记》中,第十九篇叫《乐记》,这里面把音乐的作用说得很透彻。

一,关于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乐记》强调音乐与政治、音乐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它认为:

“使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二, 关于音乐的社会功能,《乐记》主张使音乐与治理朝政、端正社会风气、礼治、伦理教育等相配合,为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服务。它认为: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

“是故先王之政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返人道之正。”

三,关于音乐的美感认识,《乐记》有比较深层的论述。它强调音乐给人们的愉悦感受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它认为: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乐记》认为,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现情的,情来自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乐本》)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乐本》)意思是说,引起悲哀的情感时,发出焦虑急促的声音;引起快乐的情感时,发出舒展和缓的声音;引起欢喜的情感时,发出振奋奔放的声音;引起愤怒的情感时,发出粗暴严厉的声音;引起敬重的情感时,发出直爽庄重的声音;引起慈爱的情感时,发出柔和的声音。

以上这六种情感和相应的六种声音的变化,都不是出于人的本性,都是由感于物发生的,引起哀、乐、喜、怒、敬、爱等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以不同的声调表现出来。反之,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通的,故表达不同感情的音乐也能影响听者的感情,引起听者的共鸣,正如孔颖达在《乐言》疏上写道:“乐出于人而还感人,犹如雨出于山而还雨山,火出于木而还燔木。”

音乐对人的性格的形成能产生巨大影响,《乐记》中就举了郑国、宋国、卫国、齐国不同特点的音乐对人意志和性格的影响的例子:“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魏文侯》)意思是说,郑国的音乐很复杂,使人意志放纵;宋国的音乐很妩媚,使人意志消沉;卫国的音乐很急促,使人的意志烦乱;齐国的音乐很古怪,使人意志傲慢。以上四种音乐,都是以声色丧志而损害品德的。所以不能登大雅之堂,祭祀时当然不能用这些音乐。

《乐记》中还说:“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师乙》)意思是说,《商》、《齐》是两种来源不同、内容也不同的古代歌曲,对人品格的养成有着不同的作用,熟悉商乐的人,遇事而有果断性;熟悉齐乐的人,见利相让而不争。遇事能果断的解决,是勇敢的表现;见利相让是义气的表现。既勇敢又讲义气的性格,除了上好的音乐诗歌的能将其熏染出来,其他的事物对人性格怎能轻易就有这个影响?

孔子到齐国的城门之外,遇到一小儿拿一酒器,与他一起行走,那小儿目光纯洁,心神纯正,举止严谨,孔子对驾车的人说:“快一点,快一点,《韶》乐就要开始了”,孔子到那里就听到了《韶》的演奏。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觉得其尽善尽美,很长时间里,吃肉都感觉不到肉的味道。他感叹道:“没想到听音乐竟然也能让我达到这样的至乐忘我,天人合一的境界!”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游记作文600 关怀作文 环保英语作文 爱祖国作文 作文妈妈的爱 描写动物作文 四级作文模板 四六级作文 蜜蜂作文 作文自我介绍 探险作文 冬奥会作文 新作文 夜景作文 网络作文 说明作文 我作文600字 我喜欢作文 作文满分 关于作文 六一儿童节作文300字三年级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500字作文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作文300字 托物言志的作文600字初一 中秋节的作文300字优秀作文 多彩的活动作文450字 初三新学期打算作文 惊艳老师的作文开头与结尾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400字 我的漫画老师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