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欧阳修与石介千年前一场关于书法的论战 留给当今书法人的思考

2020-12-27 14:10:01
相关推荐

相对于建国初期的兰亭论辩,这场论战显得更加纯粹和理性。首先,欧阳修和石介都是“庆历革新”的支持者,在古文运动中,他们也是站在同一个战壕,所以这场论战不涉及政治站队问题。其次, 同为北宋理学思潮中领一时之风骚的先驱者,欧石两人私交甚笃,在才学上也互相欣赏。在石介受夏竦迫害致死后,欧阳修为其撰写的《徂徕石先生墓志铭》,对石介一生从道德担当,到才学文章极尽褒奖。这场论战的焦点,如何看到书法,以及书法之法的问题,两位名公大儒争锋相对,各证其词,精彩纷呈。

欧阳修书法作品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两位当事人,石介(1005-1045)字公操。北宋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提出 “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当然,在常人的知识储备中,和欧阳修相比,石介的量级显得有些不够,但是,熟悉两宋理学的朋友应该知道,提及宋代理学,石介也是个绕不开的人物。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在中国,只要是读过几年书的人,没有不知道这位的。

欧阳修书法作品

介绍完双方辩手,小编开始正式复盘这场辩论大赛。首先是可爱的六一居士欧阳修率先发难,在景祐二年(1035)写下《与石推官第一书》,文中自“修顿首再拜白公操足下,至乃可为忧也(文末附有全文),都是引子,赞誉公操誉满天下,对于这样的大师是不能作寻常之嘘寒问暖状的,要谈点大事,比如“道”种庄重严肃宏大的话题,接下来依然没有直入主题提及书法,而是顾左右而言他“(您的文章)然有自许太高,诋时太过,其论若未深究其源者,此事有本末,不可卒然语,须相见乃能尽。”意思是您的文章虽然读起来很好,但是自许太高,批评现实太过激烈,这些我们见面再聊。接下来进入正题了,“然有一事,今详而说,此计公操可朝闻而暮改者”。真可谓一唱三叹,图穷匕首见,特别是“计公操可朝闻而暮改者”,有一股压倒一切的气势,让人不得不顺从。前面的铺垫做足了,气势也积蓄够了,现在正式进入书法这个主要议题了。

君贶家有足下手作书一通,及有二像记石本。始见之,骇然不可识;徐而视定,辨其点画,乃可渐通。吁,何怪之甚也!既而持以问人,曰:“是不能乎书者邪?”曰:“非不能也。”“书之法当尔邪?”曰:“非也。”“古有之乎?”曰:“无。”“今有之乎?”亦曰:“无也。”“然则何谓而若是?”曰:“特欲与世异而已。”

王拱辰,字君贶,也是北宋名士,诚信状元的故事名扬千古,这里不是重点,不多做阐述。对于石介的字,欧阳修是直观感受是这样的“始见之,骇然不可识;徐而视定,辨其点画,乃可渐通。”,通俗一点的话讲叫鬼画桃符,欧阳修看,还得连蒙带猜。于是发出了三连击:一,是书者不会写字?二,是书法有这样的法则?三,是古人有这样的先例?当然回答都是非也,那为什么要写出这样的字呢? “特欲与世异而已。”即故意要与众不同罢了。但欧阳修是不理解这样的怪异的:“况今书前不师乎古,后不足以为来者法。虽天下皆好之,犹不可为。况天下皆非之,乃独为之,何也?” 当然欧阳修是为了批驳石介,自然不会为他这样的书法找出合理性的理由,只会指责你这样干是不行的,是有害的。作为北宋理学宗师的欧阳修,对于在书法上做了怪异的表率的石介,有什么危害肯定要用最理学的方式给说道清楚的:

古之教童子者,立必正,听不倾,常视之毋诳,勤谨乎其始,唯恐其见异而惑也。今足下端然居乎学舍,以教人为师,而反率然以自异,顾学者何所法哉?不幸学者皆从而效之,足下又果为独异乎!今不急止,则惧他日有责后生之好怪者,推其事,罪以奉归,此修所以为忧而敢告也,惟幸察之。

你石介是教育家,是师者,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书法上也应该为学者所法,不能任性胡来。当然这样的结论已经超越了书法,在理学家的世界里,这是是唯一的指向,才符合重理明道,由技进道,经世致用的理学思想。若是论战就此结束,就失之精彩了。所以石介的回应更让人期待。石介在《答欧阳永叔书》中辩驳到:

今不学乎周公、孔子、孟轲、扬雄、皋陶、伊尹,不修乎德与行,特屑屑致意于数寸之竹、半握秃毫之间,将以高呼?又何其浅也!且夫书乃六艺之一耳,善如钟王,妙如虞柳,在人君左右供奉图写而已,近乎执伎以事上者……噫,国家兴教,置学官,止以教人字乎?将不以圣人之道教人乎?将不以忠孝之道教人乎?将不以仁义礼智教人乎?永叔但责我不能书,我敢辞乎!

理学家的水平就是不一样,石介用站在顶层的视角,俯视万方,理学家大多重道轻术,文,都只能是用以载道工具,何况书法这种文人之末技呢。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这套说辞摆出来,让喜好书法的人斥之为胡说八道,但又无从辩驳,让那些对书法无好恶之感的路人都觉得很有道理。依旧用这个逻辑,只是置换一个更加时代化的内容,仍然很有力量:在这个风起云涌,激昂奋发的时代,你不努力挣钱,买房买车,改善生活争取财务自由,而沉溺于毫末之间,岂不是辜负了自己也愧对家人?一如东汉时期《非草书》的作者赵一一样,他的论点建立在一个大家都必须认可并遵循的圣人之道上面。在石介的论述中,把学书者奉为神圣偶像的钟王,虞柳称之为“在人君左右供奉图写而已,近乎执伎以事上者”,在他的眼里这于以技艺得宠的伶官何异?实在让学书人含愤不已。

欧阳修书法作品

一个人眼里能看到什么,不取决于他所站位的高度,而取决于他目光的方向。所以欧阳修在《与石推官第二书》中的陈词,让我感到这样的论战永远也无法说服对方,但能让更多的吃瓜群众感受到谁是更有道理的。

夫所谓钟、王、虞、柳之书者,非独足下薄之,仆固亦薄之矣。世之有好学其书而悦之者,与嗜饮茗、阅画图无异,但其性之一僻尔,岂君子之所务乎?

在欧阳修看来好书法与嗜饮茗,阅图画无异,只是个人偏好罢了。但这并不是他晚年对待书法的态度,也还没认可书法的独立价值。所以,小编并不以为这是欧阳修以退为进的战略,在当时,他应该就是这样的书法观。28岁的欧阳修,刚刚步入仕途,正欲展鲲鹏之志,实现心中的道统。书法不是他人生的目标,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书法有法,不能胡来的坚定态度:

然致于书,则不可无法。古之始有文字也,务乎记事,而因物取类为其象。故《周礼》六艺有六书之学,其点画曲直皆有其说。扬子曰“断木为棋,完革为鞠,亦皆有法焉”,而况书乎?

与石介的论战到此结束,就欧阳修而言,对书法的领悟却只是一个开始。后人从其文集中整理出《试笔》《笔说》《集古录跋尾》等关于书法的篇章,合集为《六一书论》,是宋代较为系统和完备的书论之一。《集古录跋尾》有云:“学书不必惫精疲神于笔砚,多阅古人遗迹,求其用意,所得宜多”。主张学书学其意, 到达“从法学之”,到“以意求之”的境界,是宋代尚意书风的发轫。

喧嚣已尽,嘈杂难止,如今的时代,在如何看待书法,以及书法之法的问题上,仍旧众说纷纭。当我们沿着这些铿锵的文辞,去重新回味这场千年之前的论战,对这两个关于书法的根本问题是否有了更清晰的轮廓呢?

欧阳修书法作品

后文附上

《与石推官第一书》

修顿首再拜白公操足下。前岁于洛阳,得在郓州时所寄书,卒然不能即报,遂以及今,然其勤心未必若书之怠,而独不知公操察不察也。

修来京师已一岁也,宋州临汴水,公操之誉日与南方之舟至京师。修少与时人相接尤寡,而誉者无日不闻,若幸使尽识舟上人,则公操之美可胜道哉!凡人之相亲者,居则握手共席,道观欣,既别则问疾病起居,以相为忧者,常人之情尔。若闻如足下之誉者,何必问其他乎?闻之欣然,亦不减握手之乐也。夫不以相见为欢乐,不以疾病为忧问,是岂无情者乎?得非相期者在于道尔。其或有过而不至于道者,乃可为忧也。

近于京师频得足下所为文,读之甚善。其好古闵世之意,皆公操自得于古人,不待修之赞也。然有自许太高,诋时太过,其论若未深究其源者,此事有本末,不可卒然语,须相见乃能尽。然有一事,今详而说,此计公操可朝闻而暮改者,试先陈之。

君贶家有足下手作书一通,及有二像记石本。始见之,骇然不可识;徐而视定,辨其点画,乃可渐通。吁,何怪之甚也!既而持以问人,曰:“是不能乎书者邪?”曰:“非不能也。”“书之法当尔邪?”曰:“非也。”“古有之乎?”曰:“无。”“今有之乎?”亦曰:“无也。”“然则何谓而若是?”曰:“特欲与世异而已。”修闻君子之于学,是而已,不闻为异也,好学莫如扬雄,亦曰如此。

然古之人或有称独行而高世者,考其行,亦不过乎君子,但与世之庸人不合尔。行非异世,盖人不及而反弃之,举世斥以为异者欤。及其过,圣人犹欲就之于中庸。况今书前不师乎古,后不足以为来者法。虽天下皆好之,犹不可为。况天下皆非之,乃独为之,何也?是果好异以取高欤?然向谓公操能使人誉者,岂其履中道、秉常德而然欤,抑亦昂然自异以惊世人而得之欤?古之教童子者,立必正,听不倾,常视之毋诳,勤谨乎其始,唯恐其见异而惑也。今足下端然居乎学舍,以教人为师,而反率然以自异,顾学者何所法哉?不幸学者皆从而效之,足下又果为独异乎!今不急止,则惧他日有责后生之好怪者,推其事,罪以奉归,此修所以为忧而敢告也,惟幸察之。不宣。同年弟欧阳某顿首。

《与石推官第二书》

修顿首白公操足下。前同年徐君行,因得寓书论足下书之怪。时仆有妹居襄城,丧其夫,匍匐将往视之,故不能尽其所以云者,而略陈焉。足下虽不以仆为狂愚而绝之,复之以书,然果未能喻仆之意。非足下之不喻,由仆听之不审而论之之略之过也。仆见足下书久矣,不即有云而今乃云者,何邪?始见之,疑乎不能书,又疑乎忽而不学。夫书,一艺尔,人或不能,与忽不学,特不必论,是以默默然。及来京师,见二像石本,及闻说者云足下不欲同俗而力为之,如前所陈者,是诚可诤矣,然后一进其说。及得足下书,自谓不能,与前所闻者异,然后知所听之不审也。然足下于仆之言,亦似未审者。

足下谓世之善书者,能钟、王、虞、柳,不过一艺,己之所学乃尧、舜、周、孔之道,不必善书;又云因仆之言欲勉学之者,此皆非也。夫所谓钟、王、虞、柳之书者,非独足下薄之,仆固亦薄之矣。世之有好学其书而悦之者,与嗜饮茗、阅画图无异,但其性之一僻尔,岂君子之所务乎?然致于书,则不可无法。古之始有文字也,务乎记事,而因物取类为其象。故《周礼》六艺有六书之学,其点画曲直皆有其说。扬子曰“断木为棋,完革为鞠,亦皆有法焉”,而况书乎?今虽隶字已变于古,而变古为隶者非圣人,不足师法,然其点画曲直犹有准则,如毋母、彳亻之相近,易之则乱而不可读矣。

今足下以其直者为斜,以其方者为圆,而曰我第行尧、舜、周、孔之道,此甚不可也。譬如设馔于案,加帽于首、正襟而坐然后食者,此世人常尔。若其纳足于帽,反衣而衣,坐乎案上,以饭实酒卮而食,曰我行尧、舜、周、孔之道者,以此之于世可乎?不可也。则书虽末事,而当从常法,不可以为怪,亦犹是矣。然足下了不省仆之意,凡仆之所陈者,非论书之善不善,但患乎近怪自异以惑后生也。若果不能,又何必学,仆岂区区劝足下以学书者乎。

足下又云“我实有独异于世者,以疾释老,斥文章之雕刻者”,此又大不可也。夫释老,惑者之所为;雕刻文章,薄者之所为。足下安知世无明诚质厚君子之不为乎?足下自以为异,是待天下无君子之与己同也。仲尼曰:“后生可畏,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是则仲尼一言,不敢遗天下之后生;足下一言,待天下以无君子。此故所谓大不可也。夫士之不为释老与不雕刻文章者,譬如为吏而不受货财,盖道当尔,不足恃以为贤也。属久苦小疾,无意思。不宣。某顿首。

《答欧阳永叔书》

今永叔责我诚是。然永叔谓我特异于人以取高耳,似不知我也。夫好为诡异奇怪以惊世人者,诚亦有之,皆轻浮者所为也,则非行道正人、笃行君子之所为。”虽然这里有点强词夺理,他把道德凌驾于书法上的诡辩:“今不学乎周公、孔子、孟轲、扬雄、皋陶、伊尹,不修乎德与行,特屑屑致意于数寸之竹、半握秃毫之间,将以高呼?又何其浅也!且夫书乃六艺之一耳,善如钟王,妙如虞柳,在人君左右供奉图写而已,近乎执伎以事上者……噫,国家兴教,置学官,止以教人字乎?将不以圣人之道教人乎?将不以忠孝之道教人乎?将不以仁义礼智教人乎?永叔但责我不能书,我敢辞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美好的一天的作文 奇妙的想象作文50字 长征作文 难忘的军训作文 动物作文英语 编写一个童话故事作文 理性思维作文 我喜欢的一项活动作文400字 我喜欢的昆虫作文 北京高考语文作文 描写植物的作文500字 狗忠诚的作文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文300字 作文触动心灵的风景 小狗欢欢作文 有关内在美的作文 小鸟的声音作文 有关老师的英语作文 与端午节有关的作文400字 推车作文 第一步作文800字 姥姥的生日作文 森林防火知识作文 母爱的作文100字 留在心底的歌作文 豆芽的作文400字 英雄事迹作文400字 作文坚持800字 汾河二库作文 吹气球大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