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万物皆有裂痕 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大美宏村

2020-12-27 18:00:01
相关推荐

彩色协里

协里属于古徽州地区的自然村之一,行政区划是隶属于黟县的宏村镇。从宏村到协里步行也就2--3公里。这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特色徽韵乡村部落。

火红的秋叶,粉黛的民居,红黄绿黛交织成的画卷,宛若一幅江南水墨!

这里的秋色让人流连忘返,已成为摄影及户外爱好者的必到佳地!

青山绿水环抱着古村落,慢慢升起的炊烟,更为这画卷增添了生活气息!

沿着这条蜿蜒的公路从宏村走到协里我们一路走一路拍一边感叹:原来中国最美公路在这里

每个摄影人走过这里都要定格下这美丽瞬间

千年西递

西递: 据史料记载,西递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一座保护得十分完好的古村落群。

西递的标志是这里的牌楼,也被叫做牌坊。这座牌坊是为了纪念一位叫作胡文光的官员,他做了许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老百姓的好事,当时的百姓们当然是不会忘记这位对他们有恩的人,所以之后才有了这座功德牌坊。

西递村建在一片丘陵的缓坡之上,背靠蜿蜒群山,面向大片的绿色田畦,那田畦一片片构筑得非常精细,有圆形的、方形的、半圆形的、月牙形的、三角形的,仿佛七巧板一般。

诗人们描绘的桃花源景象跃然入眼

村外的明镜湖,一群鸭子在水中嬉戏

历经岁月的洗礼,满目疮痍,一片沧桑!

长长的青石板小路,两边林立的白墙,行走于此间敬畏之情油然升起!

胡氏宗祠 是族人商议家族大事之地,兼作族人举办婚嫁喜事,教斥不肖子孙的场所。

追慕堂,建于清朝甲寅年间(公元1794年)为明经胡氏廿四世祖胡贯三,追思慕念祖父丙培公,父亲应海公一生、崇文尚义,乐善好施而建。

二重门 内门的门楼建的好精致、好讲究

和宏村一样有很多学生在街头巷尾写生

巧遇株洲市第八中学美术班的学生在此写生

年代久远的“古来桥”,条石筑成,灰浆勾缝,古朴健壮。

与篁岭的晒秋不一样,这里是边晒边卖。

石城日出

山顶上,山沟里,红叶竞相争艳,似红霞缭绕,灰白的民居与枫林交相辉映,形成了秋季婺源石城乡村别样的风光。

暮色中的石城程村

太阳冉冉升起,晨雾缭绕,红叶与白墙交相辉映!

烟幕弹在空中爆炸后留下的痕迹

人文菊径

整个菊径的拍摄以人文为主。

清清溪流上古朴的单孔桥,老者牵着迟暮的老牛姗姗而过,一幅宁静恬淡的田园风光画面跃然眼前。

我们团队的幽幽赶紧换上红色连衣裙冲上桥头当起了我们的模特

农家做饭摆拍

这个不是摆拍 真诚的充满幸福感的微笑

打铁摆拍

樟村,在思溪延村的不远处,这里有中国最长的板凳桥。每天清晨,水面上铺满薄薄的一层雾,板凳桥在雾中矗立着,此时是拍摄板凳桥的最佳时间。

这个被称为“田园牧歌”的地方,其精髓就是村后那幽静的河面、碧绿的草坪,以及一座婺源最长的木板桥,不深入其中真的很难体会到这种美。樟村背山面水,山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黑白黄绿相间,给人一种朴素淡雅的美感。

板凳桥

板凳桥

是不是感觉有一点乌本桥日落的影子

甲路纸伞

甲路纸伞是江西省甲路镇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

一把小小的甲路伞古朴、轻巧,看似简单,但要制作一把上好的甲路伞,是件不容易的事。手工制作不用说了,首先要选好材料——竹子、皮纸、桐油、丝绸……最关键的是竹子,伞的骨架是用竹子削成的。竹子质地坚硬极富有弹性,不易折断;直接来源于大自然,淡雅,环保。

手工削好的伞架必须进行严格的高温蒸煮,太阳暴晒及烘烤。接下来是装键、裱皮纸、绘伞花、修卷上油、穿花线、结顶,近三十道工序。

艺人们在伞面上还精心勾画出栩栩如生的花鸟、姿态优美的仕女、山明水秀的风景等图案,使雨伞不仅成为美观大方、晴雨相宜、经久耐用的生活用品,而且为很有欣赏价值的传统工艺美术品。

甲路纸伞的品种有色彩艳丽的花伞,朴素大方的黑油伞,色泽光亮的透明伞等多种。

篁岭晒秋

晒秋常识普及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篁岭,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东北部,经典的徽派建筑,也是著名的“晒秋”文化起源地,更是一座距今近六百历史的徽州古村。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

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村落“天街”似玉带将经典古建筑串接,徽式商铺林立,前店后坊,一幅流动的缩写版“清明上河图”。

篁岭古村既是自然的宠儿,也是人文的杰作,更是造物主遗落在人间的一块美玉。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画家和摄影家的创作乐园。

每年的六月六,是中国传统的“洗晒节”,也是篁岭的“晒秋节”。篁岭通过晒秋节举办,形成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游客来篁岭可以看晒秋,拍晒秋,也可以住下来体验晒秋,体验“朝晒暮收”、晒台“话桑麻”的田园生活,体验“晒秋人家”的农俗乐趣。“篁岭晒秋”是一种文化体验,一种精神产品。

一张全家福为我们的行程画上圆满的句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突破自我作文 西湖美景作文 二年级优秀作文 优秀作文100字 告别作文600字 成长作文700字 选择作文800字 优秀作文片段 有你真好的作文 童年作文300字 日记作文400字 北京故宫作文 给闺蜜的小作文 关于新年作文 高考满分英语作文 写人500字作文 读书作文400字 成长类的作文 过年作文300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抗美援朝作文 满分作文800 幸福作文400字 关于爱情的作文 难忘的经历 作文 五年级上册的作文 喜欢的食物作文 真了不起作文 做好自己作文 饺子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