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弘扬好家风 家和万事兴

2020-12-27 22:35:01
相关推荐

纪念徐帅诞辰117周年

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和“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的指示要求,依托太原市档案馆珍贵馆藏资源,文化局及美术馆等重点收集整理了一批传统经典和红色家规家训,共同举办了“弘扬好家风,喜迎十九大”展览。徐帅的红色家风介绍就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在这次“弘扬好家风”展上,观众络绎不绝前来驻足观看。

红色家风,是一种特殊的家风,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老党员、老干部建立和倡导的家风,是向上、向好、向善的家庭风气、风格与风尚。红色家风彰显的是信仰坚定、忠诚老实、廉洁自律、艰苦朴素、甘于奉献、严守纪律的优良作风。它不仅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也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安身立命的“压舱石”。可见,红色家风是我们党员干部定其家、正其身的精神养料,是奠定我们子孙后代健康成长的思想基础。传承红色家风,可以正作风、塑政风、兴党风、促民风,它不仅可以带动下属廉洁从政,还可以带动家人廉洁齐家。相反,如果丢掉了红色家风,沾染了不良家风,我们就很有可能像徐向前元帅所说的那样:“千百万人的流血牺牲就会付之东流 。”

在徐帅家风展前观看的观众

今年是徐帅诞辰纪念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在家中排行老六。原名徐象谦,字子敬。父亲是晚清秀才,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徐帅的父亲去世后,他老家的房子一直无人居住。上世纪50年代,由一位本家住着。当时有人想修一下,徐帅得知后,就告诉说:“用公家的钱给个人办事,不符合共产党员的行为准则。”所以,直到徐帅逝世后,当地政府才开始维修村里的故居。徐向前是出自黄埔一期的元帅,是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人,是一个个性最为隐忍的元帅,是唯一会织毛衣的元帅。徐帅是山西五台人,家乡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养育了徐帅,始终把山西的传统历史文化深深地扎根于自己的行为和道德准则里。

徐向前元帅的雕塑

据徐帅的子女回忆文中得知,他小时候最先背下来的文字,就是这家训:“襁褓失母,兄文厚、文达祖负抱而耕。文源祖以报恩,誓其子孙焉:布谷催耕,兄泪盈盈,有弟无母,无母孰哺?负我来耜,抱我弱弟,以适于南亩。苗既硕,弟何小,兄也顾之,劳心草草。弟既长,兄已老,弟也事之,私心未了。滹沱浩浩,潭水一掬,决潭益沱,毋乃不足,曰予世世子孙,惟兄之子孙,是亲是睦,敢或侮之,神其不福。”徐帅长期积劳成疾,尤其上世纪50年代病情较重,但生活上绝不要过高的照顾。只要能保障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除此以外的待遇他们都一概予以谢绝,他们曾退回多余的汽车,也曾退回配发的新地毯。组织上考虑徐帅多病需要加强营养,拨给他们一些补助金,他们都命人退回。上世纪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他们经常让管理人员挖一些野菜和摘些树叶来吃。挖来这些野菜后,黄杰同志告诉炊事员如何加工,有时还亲自下厨择野菜、做粗粮,告诉炊事员如何粗粮细做。管理人员从徐帅的健康着想,有时买来点牛羊肉改善伙食,他总是严肃地说:“全国人民都很困难,毛主席和周总理带头不吃肉,我能吃得下吗?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国家有困难,百姓有饿死的,我们不能有丝毫的特殊啊!”但凡徐帅说的,黄杰同志都委婉地告诉管理人员坚决照办,但为了照顾徐帅的身体,稍好一点的食品她都先留给徐帅,而后是子女,而她本人从不讲究。

徐帅心灵手巧、爱好广泛,通摄影、喜戏曲、会乐器、能缝补、善手工、爱读书、好书法。徐帅平常话不多,生活简朴,不讲究吃穿,一生说五台话,爱好山西饭,平生没有官气,给人的印象比较“土气”,人称“布衣元帅”。战争年代他曾自己缝补衣服,还自己动手织了件毛背心,而且一穿就是30年,最后成了徐家压箱底的宝物。他去世后,这件毛背心才捐给了博物馆。

徐帅在太原前线

徐帅是一位平民元帅,喜爱养动物。长征时,年轻的徐向前骑马挎枪,威风凛凛,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马背上还有一只猴子。这只猴子在长征中陪他走了很久,也给战士们增添了不少的乐趣。徐帅喜欢听和唱粤剧、河北梆子、晋剧,与粤剧名家红线女和晋剧须生果子红是朋友。自己还会弹扬琴、拉二胡,对摄影艺术也很在行,不仅自己拍摄照片,而且自己还动手布置暗房,配显影液、定影液,很多早期珍贵的照片,都是他自己拍摄、放大、洗印的。喜欢动手的徐向前表达爱情的方式也与众不同。许多年前,朋友送给他两根竹木拐棍。看到竹木拐棍比较光滑,手持和着地都有些不便,他便找到一些胶条,在家中一点一点缠好,又在两根竹木拐棍底下安上一个橡胶头,使其不易打滑。一根留做自用,另一根作为礼物送给了妻子黄杰。有一年,黄杰过生日,细心的徐帅问她:“过生日了,你要什么礼物呀?”黄杰想了想说:“我也不要别的了,就是你当元帅以后,我从来没看见过你穿元帅服什么样,你就穿上让我看一眼就行了。”对这个出人意料的要求,徐向前答应得很痛快,他麻利地穿上元帅服,站在老伴面前,模特般地展示了一番……从此以后,那件象征着他一生荣誉的元帅服就再也没有穿过了,一直静静地压在徐家的樟木箱里。

青少年生活的苦难和革命战争岁月的艰辛,养成了徐帅和黄杰同志粗茶淡饭的生活习惯。徐帅的四世祖兄弟三人,名徐文厚、徐文达、徐文源。徐文源襁褓丧母,全靠两个哥哥抚养,种地的时候把他抱到田里去,有时背着他耕地。徐帅是北方人,而黄杰同志是南方人,但日常的饭桌上,大多是徐帅老家山西的家乡饭,经常吃的是莜麦面做的莜面卷、小米粥、窝窝头、和子饭。无论是艰苦条件下还是国家经济发展时期,他们总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让人采摘嫩柳叶、榆钱、榆树叶、马齿苋、萝卜缨等等,弄来当菜吃。他们住的房子,陈设很简单,修缮房子,必须经他们批准,从不铺张浪费。近20年没有粉刷的墙壁,已经变了颜色,营房部门提出贴墙纸或粉刷,他们不同意。会客室里的沙发,横木已断了,修了多次,服务处要更新,他们也不同意。沙发套补了好几块补丁,直到1985年,实在不能用了,他们才同意换新的。公私分明,不属于生活待遇的部分,绝不沾边。在家里,他们自己有一个小木箱,里面装着锤子、剪子、钳子、螺丝刀、钉子等工具,常常自己动手修理用具,大家都称这个箱子为“百宝箱”。他们还有自己的“针线包”,自己亲手织毛衣,缝扣子,补衣服。这两位老革命家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了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元帅西行,教诲在耳,斯人已逝,家风犹存。

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家庭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民风才会更加淳厚。要持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更加注重家庭建设、家教引导、家风培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用千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徐帅是家风建设的表率和模范,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践行者。他们不仅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建立不朽功勋,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依然初心不改、继续前行,严格要求自己、始终艰苦奋斗,为祖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人民兢兢业业、殚精竭虑,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身体力行教育和影响子孙后代,使其“永远听党话、始终跟党走”,建立了极好的家风、家训、家规,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红色家风故事。非常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传承。

传承红色家风能够让家庭成为涵养美德、陶冶情操的心灵归宿,能够支撑起全社会的良好风气。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多地接受红色基因教育,并自觉地应用到家风建设中来,切实加大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和革命传统的宣传、教育力度,让红色家风渗进根植到每一个家庭。只要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够自觉地传承和弘扬红色家风,红色基因就会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蔚然成风!只要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够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让我们的每一个“家庭梦”融入“中国梦”,我们的人民就会幸福、国家就会强盛、民族就能复兴!

(后记:此文根据徐帅的秘书及子女的回忆文字整理,在此感谢他们为弘扬徐帅丰功伟绩所做的积极工作。)

作者简介:胡立成,笔名虹雨,五台县陈家庄乡东峪村人,医教世家之后。文化传媒人,品牌创意人,抗战红色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宣传人。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国际摄影协会会员、文字友情新媒体总编、中国网特约编辑、《旅游作家》专栏作家、山西新闻网慢游山西专栏作者、国际摄影杂志记者等。曾多次在全国刊物上发表并获奖。 邮箱:879921678@qq.com

文化主张:文化必须以实践为主,以博览群书,以体验生活,文化乃民族之精魂,文化乃祖国之瑰宝,文化乃世界之大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共度美好时光作文 五年级作文多少字 冬天里的温暖作文 攀登作文600字 我的母亲作文300字 小学生作文起步 我的伙伴作文600字 大爱无声作文 母爱作文600字初中 情感类作文600字 生命最珍贵作文 我终于成功了作文 打女生屁屁作文 打屁股家法作文 以奋斗为主题的作文 放假啦作文 六年级下册三单元作文 劳逸结合作文 孝敬长辈的作文 知行合一的作文 你是我的骄傲作文 关于兵马俑的作文 小学毕业作文600字 写景作文550字 幸福很简单作文 水上乐园作文300字 你是我的眼作文 写人的作文开头和结尾 我长大了300字作文 科幻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