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安路一小:晚报凝聚亲情寒假

2020-12-28 02:25:01
相关推荐

庚子鼠年不寻常,寒假骤然延长中。

可能不少家长、老师会陷入焦虑中,就是对于那些学霸来说、居家学习也绝对是个崭新的挑战。不过,在笔者熟悉的上海市高安路第一小学,焦虑正在被更加合理的寒假生活所打败。而打败焦虑的法宝,正是年年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新民晚报》及《东方体育日报》和《新民周刊》。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1956年在徐汇区成立的高安路一小,从校长到老师(不局限于语文老师)一直有订阅《新民晚报》的习惯,而把晚报版面上的好新闻和好文章(主要是副刊夜光杯刊发的散文、随笔和文史知识普及小品文)引入课堂,更是重要的教学补充手段。如八十多高龄的社会学家邓伟志先生的女儿曾经就读高安路一小,那时邓先生的家就在天平街道,离学校很近。有一回,邓先生对我和高安路一小滕平校长就深情地回忆到:晚报在改革开放后复刊不久,他就成为撰稿人,教过他女儿的老师就常常把他的文章在课堂上朗诵,并让孩子们自由讨论。这种学习方式特别好!

我、滕平校长和邓先生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滕平本身还是语文老师,尤其推崇夜光杯副刊,她还强调朗诵佳作时要做到声情并茂。那么,佳作的选择权在谁手里呢?一般是在班主任老师手里,有时候教研组组长或年级组长等老师也会直接推荐。我以前倒是呼吁过:让孩子们或中队(每班都是一个中队)自主选择佳作诵读。不过,老师们往往并不愿意“放手”。这回,超级寒假的突如其来,则让孩子们有了居家自我选择《新民晚报》佳作的充分权力和亲情交流时间。

作者(左)去年十月和滕平校长合影,手中为七十个版面的国庆新民晚报特刊

在高安路一小,不少学子家庭是三代同堂为《新民晚报》忠实读者的。如二年级一班的孙梦琪同学,她就是还在科技幼儿园大班时,就受外公外婆的启蒙接触晚报。她的外公曹宝祥和外婆郑秀岐都是地道的上海本地人,一方面阅读晚报是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希望小孩子不要忘记自己是上海人。但这小孩子的父亲是江苏人,又在南京工作,她老是觉得自己是长三角人,喜欢读晚报上的长三角一体化的新闻报道。这个寒假里,外公外婆和外孙女都发现:伴随着头版的抗疫报道,科普类文章多起来了、夜光杯也是如此。

孙梦琪同学寒假里跟外婆学会了包饺子

2月10日,孙梦琪同学一家精读和讨论的文章,就是当日晚报夜光杯刊发的《对“野味”坚决说不》。我也读了这篇文章,内容涉及公众对痴迷“野味”的批判。孙梦琪一家虽然从不食用所谓的野味,但这不妨碍全家深入探讨。最后,孙同学是这样代表全家三代总结的:“不知是因为巧合还是别的原因,就因为今年的鼠年,所有人都在家过了一个特别安静的年。归根结蒂,这是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袭扫了武汉,并迅速蔓延到全国。而此次新冠肺炎发生的主要根源是由我们人类自己引起的。长期以来,人类滥食野生动物,引起野生动物的集体反抗,所以这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如果人和动物能够和谐相处,各自不违背大自然的规律,那么我们与所有动物一定能组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孙梦琪同学还告诉我:“每次从晚报上看到上海白衣天使宣誓出征湖北的报道,心里就会非常难受。因为这些伟大‘逆行者’的医护人员也有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孩子。当我们都在家与亲人欢聚一堂时,而他们却要在一线战场上,艰辛地抗击着疫魔!”读着这感言,我突然觉得小朋友长大了。

孙梦琪同学和外公一起读《新民晚报》

对于孩子们来说,我一直认为阅读晚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了解国家大事,还有持续性地增强人文素养的价值,这一点也得到了很多高安路一小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如三年级五班的楼博岳同学喜欢读夜光杯上的文章,写出来的作文也慢慢地具备了些夜光杯的气质。尽管这个早春二月特别地寒冷,但居家的他在题为《找春天》的文中这样描绘:

有一天,我兴冲冲跑到院子里,开始找春天。我走过“叮叮咚咚”的小溪时,她仿佛对我说:“听啊,春天来了,就在我这儿!”我加快脚步,来到了一大片迎春花前,一朵朵迎春花就像一张张笑脸,你挤我碰,从枝条上挂下来,一串串连在一起,既像一片金黄色的瀑布,又像在天空中绽放的礼花,她们仿佛对我说:“看啊,春天在我这儿!”正在这时,一丝丝的春雨落在我的脸上,像毛线一样细,又像棉花一样柔软,舒服极了,好像在告诉我:“春姑娘回来啦!”我冒雨继续向前走,看见了一排排桃树,花骨朵儿害羞地躲在叶子里,就要开放,仿佛在对我说:“春天马上要来啦!”终于,我找到了春天!

爱晚报、读夜光杯的孩子,比我还要乐观!楼博岳同学还告诉我:“其实哪怕在家里,春天也无处不在,你只需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是啊!春天应该不远了。这种信念还表现在书法作品上!

也是高安路一小三年级五班的周博源同学,就是突出的例子。这个活泼、阳光的男孩,毕业于天平德育圈的另一个主力单位——徐汇区机关建国幼儿园。教育家张敏薇同志曾经长期担任这家“金牌”幼儿园的园长,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就是她提炼出来的闻名全市的教育格言。周博源在幼儿园大班时就开始了书法学习,我在调研时见到过他,张敏薇现在还记得周博源和我对答自如的神情。那时侯,张敏薇园长已经在全市率先组织了幼儿水墨画社团,因为,家长们对自己孩子也有传统文化素养上的要求。周博源从那时起就练起了书法并坚持到如今,他在家里比较关注星期天夜光杯、因为经常会刊发孩子的书法作品和绘画佳作。目前的周博源擅长写篆书,还糅合了些许钟鼎文的风格呢。同时,他也常常注意夜光杯上对于唐诗的介绍,尤其对李白、汪伦的作品和交往佳话的分析文章等,他还熟悉杜甫的不少名句。他为武汉抗疫所写的作品则是:中国必胜!

周博源同学和他的书法作品《中国必胜》

当然,抗疫不是这个寒假的全部生活内容,体育仍然是孩子们的挚爱。高安路一小是姚明的母校,现役中国女篮队长邵婷也是其杰出校友,学校篮球文化底蕴深厚,几乎班班有篮球队。如学校篮球队叫“小姚明篮球队”,二年级二班则叫“小鳄鱼队”,且这个班的中队还在新中国七十周年华诞之际被天平德育圈授牌为“东方体育日报”中队。

该班李思昱同学就是学校篮球队的队员,他和目前幼儿园大班的妹妹都是《东方体育日报》的热情读者。因为东体,兄妹俩有说不完的篮球话语。如哥哥很自豪地告诉妹妹李思涵:“中国女篮二分险胜上届奥运会亚军西班牙女篮,真是激动人心!因为西班牙女篮实力很强,中国女篮最后突破重围体现了竞技场上顽强拼搏的精神。特别让我兴奋的是女篮队长邵婷表现出色,真正起到了带头作用。而且她和姚明一样,都毕业自高安路第一小学,是我们的校友和自豪。”他还向妹妹这样表态:“我要向邵婷大姐姐学习,希望今后能在学校篮球队里刻苦训练、勇攀高峰!”确实,体育的激励魅力是不可替代的。

中国女篮队长、七号邵婷为高安路一小杰出校友

李思昱同学和妹妹李思涵都是东方体育日报的粉丝

与此同时,在学校大队部的鼓励下:东体中队的小才女乔梓曦同学代表大家给邵婷大姐姐写了封致敬信。

她在这封长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欣喜之情:“我们大家都知道,姚明主席和您都是高安路一小的校友。老师跟我们讲过许多关于姐姐您的故事。姐姐不但打球打得好,读书成绩也非常优秀,是一位女博士!我也和姐姐一样,爱打篮球,也爱学习。所以呢,我是从二月六号开始就在电视机前关注比赛了。二月九日,我和姐姐、爸爸一起第三次观看比赛直播,当终场的计时器响起,替补席上的女篮姐姐们也一起冲到篮球场中央,所有的人都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我激动得忽的一下就从沙发上面蹦起来,好像自己打赢了比赛一样!”

乔梓曦说最紧张的是第二场比赛。因为“领先西班牙队整整13分了。但紧接着,西班牙队突然‘发力’,又把比分反超为62:61,我的心秤砣似地坠下去,握紧的拳头里都是汗。关键时刻,还是邵婷姐姐挺身而出,利剑一般地攻入篮下,一记漂亮的反手上篮2+1,奠定胜局!第三场对战韩国队,其实之前连胜两场,奥运会的入场券已经拿到了。但最后一场,女篮姐姐们打得一点儿也不含糊,不但胜了,还是大胜,最终以100:60的漂亮比分为这次出征交上完满的答卷。”

乔同学还告诉邵婷姐姐:“我能清晰地看见胜利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但胜利却来的不容易。这次因为我们国家正在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女篮姐姐们失去了主场之利,这是之前备战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比赛的对手又都是强队,尤其是英国和西班牙队,都出现了被对手领先的揪心时刻。面对强大对手的时候,想要打胜仗,就要有具备一种信念,永不言败!”

乔梓曦最后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怀着必胜的信心,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战胜!我们一定能赢!”

东体中队的乔梓曦同学在家中读报

金海岸工作室

【来源:新民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批语怎么写 打屁股的作文1000字 包饺子作文350字 偶遇作文开头 优秀写人作文大全 简单也美丽作文 初中游记作文600字范文 细节描写作文200字 我喜欢雨作文 厚积而薄发的作文素材 我们班的俗世奇人作文 河南风景作文 关于网络诈骗的作文 2018河南高考作文 关于花开花落的作文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作文 三年级作文海鸥 pte作文 作文开国大典 特殊的一天英语作文 芷江风雨桥作文 写泥鳅的作文 青年的使命作文 我的梦想英语作文120字 向什么学习作文600 法律伴我成长作文 关于奋斗的作文题目 关于成长的作文开头 遥控汽车的作文 如何做蛋炒饭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