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书 让我的教育人生丰盈起来!|我与人民教育70年

2020-12-28 06:25:01
相关推荐

2020年5月,《人民教育》将迎来创刊70年。藉此时机,《人民教育》杂志及微信公众号将推出“《人民教育》创刊70周年笔谈”和“我与人民教育70年”栏目,既为历史留一份印记,也为美好的未来鼓劲。近期,我们收到了多篇“我与人民教育70年”的读者征文,今天选登的这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作者22年来与《人民教育》朝夕相伴,不断收获专业成长的故事。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也期待《人民教育》陪伴、滋润更多的校长、教师成长,让教师的教育生命蓬勃起来!

回顾22年教育时光,蓦然回眸,原来我一直都在《人民教育》这本期刊的引领下,追寻着,努力着,用一双“隐形的翅膀”在飞翔,实现着我的教育之梦。曾经一幕幕岁月梳妆的记忆,沉淀在心底,定格成教育人生的永恒,一份执念和不舍时时叩击着我的内心,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01

初见倾心 如饥似渴

1998年的秋天,我从张掖师专毕业,分配到一个偏远的乡村学校——甘州区沙井镇寺儿沟学校,离城30多公里,离家有70多公里,学校有小学和初中,没有教学楼,只有10多间朴素的平房,40多个老师,我带初中语文,兼任班任工作,星期一到星期五我都陪伴在学生身边,离家远,交通不便,时常回家不可能。每到周末,作为一个外乡人的孤寂和无奈便涌上心头。有时学校就我一个人,我在学校最北面的幼儿园住着,周末的晚上,月亮挂在枝头,我就追问自己:我在追寻什么?我渴望的教育是怎样的?一种莫名的惆怅和迷惘涌上心头。

既要带好班,又要上好课,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小老师来说,内心有些惊慌失措。我感觉到知识的不足,应该及时学习前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实践经验、班主任经验等来充实自己,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有一次,学校的报刊收发员正在分类整理学校报纸期刊,准备分发。我刚好路过,我很好奇,走过去一看,其中有一个很大的牛皮纸信件,上面写着“人民教育”四个大字,我一下子来了兴趣,想看里面装着什么宝贝。杨师傅一下子急了,说:“小刘,你不能看!“为啥呀?”他很郑重地说:“全校只有一本,只有校长才能看!”我爱不释手,但还是放下了。

回到宿舍,还想着这本《人民教育》,在上学的时候,曾听老师们说过,《人民教育》是教育界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上面都是教育大家的文章,对老师专业成长帮助很大。现在自己是个新教师,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应该多学习先进教育知识,来完善自己,怎么办呢?我想到去问校长借。但又想到校长也许不高兴。杨师傅说了,那是校长才有资格看到呀!内心忐忑不安。

周末到了,下午,正在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校长走过来,温和地说:“小刘,我们这儿工作条件艰苦一些,工作适应了吗?周末回家吗?”我停下手里的活,高兴地说:“谢谢校长关心,这儿挺好的。周末不回家了,离家太远了!”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你还年轻,不回家了就多看看书吧!增长知识呀!”我突然想到了那本《人民教育》,鼓起勇气对校长说:“校长,您那儿是不是有一本《人民教育》呀!”校长说:“有一份,全校只有一份!你想看吗?”我只是微笑着,校长看着我,拍拍我的肩膀,说:“走,到办公室去取!”当我拿到那本渴慕已久的《人民教育》时,我的内心是多么激动啊!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98年《人民教育》第8期。当时,《人民教育》每月只有一本。那个周末,我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先进的教育思想,等到读完,我竟然写了一万多字的摘抄和心得笔记,到星期一上班,我及时把期刊还给了校长。校长说:“这么快就看完了?”我笑着说:“嗯,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呀!校长,以后我还能借阅吗?”校长微笑着对我说:“好!没问题!”从此,我总是期待每期《人民教育》的到来。

02

与之为友 成为习惯

2003年,我调入了张掖七中,当时,《人民教育》改为半月刊后,内容更丰富了,只要有时间,我总要阅读,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曾经有老师开玩笑说:“《人民教育》是校长看的,你看啥呀,想当校长啊!”我只好一笑了之。无论春夏秋冬,每当夜阑人静之时,静静对视这本伴我成长的挚友,心里流淌着教育温润的文字,我的内心是快乐和幸福的。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看着学生那渴求知识的虔诚目光,那一声声真诚的问候,我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在孤独和寂寞里,与《人民教育》为友,是教育人生最美的风景。

2017年的秋天,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我终于见到了《人民教育》的总编余慧娟老师。甘州区教育局组织了一次与《人民教育》交流学习活动,我有幸作为《甘州教育》的编辑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在这次交流活动中,我对《人民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

《人民教育》的编辑老师认真听取了老师代表对《人民教育》期刊的建议和意见,并与老师们交流了《人民教育》的办刊宗旨理念、教育思想以及现代教育发展等问题。他们侃侃而谈,谦和乐观,见解独到,思想深邃,听完他们的发言,我的内心很激动。是啊,《人民教育》见证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很庆幸能与《人民教育》一生相伴。

03

朝夕相伴 伴我成长

回顾22年教育的日子,不知从何时起,在《人民教育》的熏陶和浸润下,我开始喜欢上了读书和写作。在《人民教育》的殿堂里,我认识了当代许多大教育家,于漪、叶澜、魏书生、李希贵等,这些教育前辈都是我仰望的星空和奋斗不息的力量。通过孜孜不倦的阅读和积累,我开始在教学中实践探索。

从2004年开始,我尝试着写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到现在已经写了200多篇。平时认真备课,上课,反思,辅导,陪伴学生,我和学生们一起成长,分享教育的成功与喜悦。与老师们一起学习研讨,曾经尝试和实践“情景教学法”、作文“五评”教学法等,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开展课题研究,并在省市区获奖,收获颇多。

2018年秋天,我调入张掖四中后,面对课堂改革,我通过学习《人民教育》课改文章,大胆实践现代诗歌教学音乐欣赏模式“五步教学法”“大阅读—朗诵教学法”等,及时总结教法,提高教学的实效。虚心学习,再反思,再提升,心里只想着把每一节课上好,不要辜负了学生家长的期望。在班级管理中,积极学习和推广魏书生先生的班级管理思想,带出优秀的班级,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22年,有许许多多的感动和不舍,我学会了用手中的笔记录每一次感动,曾经在《人民教育》《甘肃教育》《未来导报》《教育学文摘》《甘肃日报》《张掖日报》《黑河水》《诗刊》《甘州诗词》等期刊报纸发表文章多篇。

在22年教育时光的路上,《人民教育》让我的教育人生丰盈起来,让我的生命蓬勃起来。使我真正懂得,教育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得见自我,要让孩子站立在校园的中央,要让孩子真正站立起来,健康快乐的成长,使他们有自尊,有自信。

我坚信,《人民教育》一定会有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一个仰望教育天空的团队,会有绵绵不断的思想源泉。一个追求诗和远方的教师,生命永远生机勃发。带着《人民教育》一起出发,以阳光的生命态势,怀揣一份梦想,一份坚守,一份执着,默默地等待花开,漫长的等待后,必将是花开四野,让芬芳飘满生命的每一个季节。遂想起诗人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在教育的沃土上,我愿倾其一生,生命无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老同学作文 我们的家乡更美了作文 英语关于文化的作文 作文集模板 社会生活作文素材 摸爬叉作文 我们班的淘气包作文 我的愿望作文400字5篇 我的新学校作文开头 六一节的作文200字 防溺水优秀作文 暑假作文200字 感谢什么作文400字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 法语四级作文 以慈善为主题的作文 我的闺蜜作文400字 我为什么要努力作文 放下的作文素材 庆祖国70华诞作文 忍让作文600字 烟花作文200字 广州一日游英语作文 事的作文200字 关于动作的作文200字 用现在进行时写作文 原来是他作文 美丽的西山作文400字 韵律操比赛作文 网络利弊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