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你可能不知道 75亿刀收购案背后的微软 曾是开源文化的“死敌”

2020-12-28 11:35:01
相关推荐

微软正逐渐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对它的成见 来源:Dexter_Yy@豆瓣

钛媒体注:75亿美元收购案,再次标志了微软这家老牌公司的“大转折”。今天的微软,已成为对开源服务支持拥抱力度最大的商业公司之一——但你可能不知道,微软曾经是开源文化的“死敌”。钛媒体「妙史」栏目全文回顾了微软和开源文化的十几年爱恨恩怨,全文 5100 字,值得你耐心读完:

斥资75亿美元,微软在6月正式收购了 GitHub。

在此之前,这个全世界最流行的代码托管平台——说“开源代码共享平台”更易理解——已经累计募集了约 3.5 亿美元的投资,估值在 2015 年超过了 20 亿美元。75 亿美元,可以说是这个技术世界给予“开源”平台新定价。

我们还注意到,这是任期已经四年的微软新 CEO 手上仅次于 LinkedIn 的第二大收购案。

懂的人知道,如今的微软已经和十年前的微软“判若两人”。

时光倒退十年,彼时的微软是开源文化的“死敌”,同整个开源阵营之间相互抗衡【原文“颉颃(xiéháng)”】,彼此将对方视作眼中刺;而如今,针对 GitHub 收购,微软公司 CEO 萨迪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激动的表示:

我们现在在开源上已经 all in 了。

你可以不知道 GitHub,但你不可以不知道开源文化。

截止2018年6月,GitHub 平台上聚集了约2800万开发者,代码库则高达8500万——这一切的起点发生在不到十年前,2007年10月,克里斯·万斯克拉斯(Chris Wanstrath)和汤姆·普雷斯顿·沃纳(Tom Preston-Werner)共同创建了这个社区。

微软对 GitHub 的收购,或许不在于 75 亿美金的高额交易,而在于:十多年前,微软和开源社区还势同水火;今天的微软已然成为对开源服务支持拥抱力度最大的商业公司之一。

死敌

直到七〇年代,操作系统才与硬件分离成为独立的产品。

1971年,AT&T 开发出了了第一款流行起来具有互操作性的操作系统 Unix,但是到了七〇年代末,微电脑的专属操作系统才正式问世。在80年代早期,微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上被两大势力垄断,一方是以苹果、Commodore 和雅达利为代表的硬件制造商,而另一方则汇集在 PC 硬件标准的大纛之下。

开放的硬件标准就意味着再也没有单一的硬件厂商能够控制操作系统软件,很快,微软的 MS-DOS 及 Windows 操作系统成了 PC 硬件上的标准操作系统。

到了90年代末期,包括 Linux 和 BSD 等在内能够应用在 PC 上的 Unix 系统不断涌现,在廉价电脑和互联网服务市场上获得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和兴趣,而到了21世纪初,在桌面市场上,Windows 系统开始遭遇到了苹果 OS X 系统的挑战,在服务器市场上,微软又面临着开发成熟且免费的 Linux 和 GNU 系统的侵蚀。

然而,无论 OS X 或 Linux 的声势如何迅猛,它们都没有能撼动根基雄厚的微软,在本世纪初期,Windows 系统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了耸人听闻的95%到98%,而 OS X 的份额仅仅在1%到3%之间,至于 Linux 与 GNU 则只有可怜的不到0.4%。即使到现在,根据各种统计口径的不同,Windows 在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份上的额依然维持在至少八成以上。

比尔·盖茨在1990年手持 Windows 3.0

从一开始,微软采用的就是软件授权模式,它将廉价而相对简单的终端用户授权介绍给商业软件,随后,微软又逐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价格定价及价格歧视策略,它们的授权类型包括软件数量、包括学生、家庭用户、企业等的不同消费者群体和 OEM 硬件销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系统的易用性,微软又在其中捆绑了 Office 套件、互联网浏览器及多媒体应用,基于这一系列的操作系统服务及生态搭建,微软在其消费者群体中建立起了强大的厂商锁定(Vendor Lock-in)效应,使得用户难以摆脱对其产品服务的依赖。

因为十分注重代码安全和隐私,部分大客户或政府部门对 Windows 系统会怀有疑虑,微软则推出了共享原始代码(Shared Source Initiative)计划,有条件地向上述用户开发代码。

与一般开源不同的是,微软不允许使用这些代码的用户改动或将这些代码用于自己的产品中。

这一系列捆绑让微软遭遇了包括美国、欧洲等司法机构的垄断调查及诉讼,但它最后都化险为夷,并借助市场自由竞争的天然便利环境和舆论继续不断巩固自己在市场上的领先优势和地位。为此,微软还以 GPL 会威胁软件生态系统为说辞游说政府及公共资金支持的研究抵制 GNU GPL,

1998年,标有“微软机密”的被称为万圣节文件(Halloween documents)的11份内部备忘录被曝光,文件建议利用在微软内部被认可的市场营销 FUD(fear, uncertainty, and doubt,恐惧、不确定及怀疑)原则对付开源软件。

微软内部认为,开源软件对协议标准的应用是其能够进入服务器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通过拓展旧协议和开发新协议、降低协议及应用的易用性可以有效阻止开源软件。

尽管对其抱着敌视的态度,但是微软不得不承认,开源软件是长期可信的,FUD 策略并无法用来诋毁它。微软的调研也证实,开源软件能够获得增加商业回报。微软认为开源软件尤其是 Linux 操作系统视作对自己在产业内地位的主要威胁,尽管在公开场合总是对开源软件嗤之以鼻,但在私下,微软却认为它是一个棘手的劲敌。

和 Windows 系统相比,让微软如临大敌的 Linux 格外年轻。

林纳斯在TED2016上 来源:Linux

在1990年发布 Windows 3.0之后一年,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才开始着手开发 Linux。在问世二十年后,开发者才终于推出了第一个面向微计算机的 Unix 系统,到1992年,林纳斯决定基于 GNU GPL 来对 Linux 进行授权。

Linux 的大多数系统工具都来自 GNU 项目,但Linux 本身就是一个新操作系统的内核,而自由软件基金会及其创始人之一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则将此系统称作 GNU/Linux。GUN GPL 授权下的软件必须是自由复制、分发和改写的,其源代码也必须是开放及免费的,同时,除非遵循 GUN GPL 授权,否则开发者不得在衍生品中使用 GUN GPL 版权代码。

Red Hat 是著名的开源软件公司,这家成立于1993年的公司在2017财年的营收高达29亿美元,Red Hat 最重要的营收来源是用户订阅服务,通过支持、培训及一体化服务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使用公司的开源软件产品,订阅服务收入在公司总收入中的比重高达88%。

自90年代到21世纪初,微软同整个开源阵营之间相互颉颃,彼此将对方视作眼中刺。

在2001年,时任 Red Hat 公司 CTO 的迈克·蒂曼(Michael Tiemann)批评微软操纵市场上用户选择软件的权利。他表示“真开放比看似开放更好,真信任比看似信任更好”。

这番话并非无的放矢,就在这之前不到一个月,2000年才开始担任公司 CEO 的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还对 GNU GPL 大加责难,声称“Linux 就是个把它碰到的一切都变成专利的癌症”。

在这一年,纳德拉已经成为了微软云端和企业事务群的执行副总裁。

此时,克里斯·万斯克拉斯还在高中厮混。

年轻人

克里斯·万斯克拉斯在2009年的 Startup Riot 上 来源:paulstamatiou

在2005年,扎克伯格选择从哈佛大学退学。

同年,克里斯从辛辛那提大学英语专业辍学。

在校期间,两个男孩子总是日以继夜地在宿舍里写程序。在选修了一两门编程课后,克里斯甚至动起了主修计算机科学的念头,他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编程里,最终发现他完全可以以此为生。

和大多数人一样,克里斯小时候也很喜欢电子游戏,甚至憧憬自己去做游戏,直到知道了需要多少数学专业技能之后,他才放弃了这一愿望。上高中的时候,他则深深钦佩着那些建立网站去组织网上对战的游戏玩家。在退学时,父母没有任何失望,克里斯也没有对失败的担忧,他唯一担心的是去旧金山在 CNET 工作得不顺利,那样他就只好会去和母亲住一起了。

工作是如此繁忙,克里斯要付出全部的投入不能有丝毫懈怠,为此他甚至不得不注销了自己的《魔兽世界》帐号。在2007年,他和普雷斯顿结识,两个人合作开发一个业余项目用来解决线上协作难题,他们此前经常混基于 Ruby on Rails 社区。

这个项目最开始是为了改进版本控制系统 Git,尽管用户可以在上面在线合作,但是这个工具用起来实在太糟糕了。同时,两人又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最终,他们打造出了一个能够提供优秀用户体验的协作工具。

在2008年,GitHub 终于问世了。

GitHub 著名的吉祥物章鱼猫

iStockphoto 上的著名设计师西蒙·奥克斯利(Simon Oxley)为 Twitter 设计了经典的小鸟和机器人形象,GitHub 之后也找到了他并购买了其设计的章鱼猫造型,在将其命名为 Octopuss 后,GitHub 又找来插画师设计了章鱼猫的衍生造型。其后,众多 Octopuss 变种造型的流行让它成为了史上最知名的公司吉祥物之一。

在搬进办公室之前,GitHub 的员工只能通过私密聊天服务 Campfire 来沟通,后来,GitHub 的一百五十多名员工拥有了一个大约1.4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环境。在 GitHub 里,并没有一个正式的产品经理。

到了2008年3月,GitHub 已经拥有了2000名用户,将近一年之后,这个社区里已经有了超过46000个公开的代码库,其中1/7以上至少 fork 过一次。到了2010年7月,GitHub 上的代码库达到了100万。而在2011年前5个月里,GitHub 超过 Sourceforge、Google Code——当然还有微软的 Codeplex——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在2013年初,GitHub 宣布其用户超过了300万,而在不到十二个月时间里,其托管代码就从五百多万增加到了一千万。

然而,到了2014年,这家公司却陷入了麻烦。

朱莉·安·霍瓦斯(Julie Ann Horvath)在2012年加入了 GitHub,当时是团队里唯一的女性员工,在离开公司后,她声称遭到普雷斯顿和他妻子特蕾莎的不公平对待。尽管起初 GitHub 官方否认了这名工程师的指控,但是经过内部调查后,他们尴尬地发现霍瓦斯的指控都是确凿无疑的。

克里斯与普雷斯顿 来源:Inc.

更早之前,一名叫梅丽莎·萨瓦丽妮(Melissa Severini)的公司创始成员就因为和特蕾莎之前的分歧不得不在签署了一份非贬低协议(non-disparagement agreement)后离职。到了2017,对 GitHub 内部性别区别对待的企业文化的指责再次出现,一名女性员工表示自己并没有感觉到公司真正在意解决这些工作中的骚扰。

最终,普雷斯顿不得不从 GitHub 辞职。

公司内部风波不断,外部也面临着挫折。2014年12月初,GitHub 因为拒绝撤下用户的自杀指导手册被俄罗斯政府列入黑名单,但是仅仅过了一天,俄官方就解除了对 GitHub 的封禁。到了月底,因为用户发布的支持 ISIS 内容,GitHub 和其他31家网站被印度政府封禁,十天之后,GitHub 才被印度方面解禁。

尽管如此,GitHub 还是在2015年成功获得了2.5亿美元的 B 轮风险投资,此时,该平台上的用户超过七成都在美国之外。

直到成立后四年,GitHub 才在2012年从安德森·霍姆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获得了第一笔投资,一开始,克里斯和普雷斯顿早期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融资的问题,他们反而为自己设置了一个收入随营收增加而递增的日程表,同时,他们也尽力保持较慢的支出和招聘节奏。事实上,普雷斯顿自己是学数学的,他和克里斯对风险投资几乎一无所知。

最后,他们终于醒悟过来,不再将 GitHub 当做一个生活方式生意(lifestyle business),他们不再将盈利拿来用作自己的消费而是进行再投资,仅仅一年时间里,GitHub 的员工数量就增加了将近四倍。

我们对风投非常警惕……他们总是想让走那条他们知道如何行得通的路子,那当然有用,但那也许和你自己想走的路子相悖。

普雷斯顿在2014年曾经这样回忆自己对投资者的心态。

就在 A 轮融资消息宣布前两天,普雷斯顿的第一个孩子问世了。

新战争

彭博社获得的 GitHub 内部文件显示,该公司在2015财年的营收为9500万美元,亏损则为2700万美元。在2016财年前三个季度,GitHub 的营收已经超过9800万美元,然而其亏损却增加到了6600万美元。

这家公司一直尝试着向企业客户卖出自己的高级编程工具,但是,他们渐渐发现这些公司的 CIO 们更愿意通过与专业人员接触,于是在2014年的时候,GitHub 开始考虑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

但这时候,情况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2011年成立的 GitLab 是和 GitHub 类似的代码托管平台,在2013年时,这家公司将产品分成了面向消费者的 GitLab CE: Community Edition 和针对企业客户的 GitLab EE: Enterprise Edition 两大系列。

到了2014年,GitLab 宣布采用开发核心(open-core)商业模式,为企业客户提供专属授权和功能。GitLab 的优势正在于企业客户,而且它们的价格更加低廉,这家公司的 CEO 锡德西吉布兰基(Sid Sijbrandij)就指出两家公司之间的最大不同就在于 GitLab 是为企业设计的。

在2016财年前三个季度里,GitHub 大企业年度经常收入(Annual Recurring Revenue)为7000万美元,而自助服务收入则达到了5200万美元。GitHub 截至2014年9月的 ARR 为7000万美元,截至2015年9月的 ARR 为9000万美元,截至2016年8月的 ARR 为1.4亿美元。

到了2017年8月,在2012年退位让贤给普雷斯顿之后,克里斯再次选择了辞去 CEO 职务,在此后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GitHub 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直到被微软收购前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 CEO 人选。

与此同时,另一家公司则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在2016年,微软推出了兼容 Linux 的 SQL 服务器数据库软件,已经从微软 CEO 任上卸任的鲍尔默则表示他“爱”这项举措,距离他将 Linux 称为“共产主义”和“癌症”过去了过去了十五年而已。

在鲍尔默就任 CEO 的十四年中,微软股价下滑了四成以上。

纳德拉对 Linux 一直抱着开放友好的态度

就在2014年,纳德拉正式接替他成为微软公司历史上的第三任 CEO,此时,运行在 Azure 上的操作系统中有1/5是 Linux。事实上,在2011年时,微软甚至一度跻身Linux 3.0五大公司贡献者之列,上溯到2009年时,微软就因为向 Linux 贡献了20000行设备驱动代码而震惊了整个开源社区,到2017年时,微软已经是 GitHub 上贡献代码最多的公司。

而就在2008年 GitHub 刚问世的时候,微软其实就已经开始转变自己对开源软件的态度。时任公司平台技术战略和开源软件实验室总监的山姆·拉姆齐(Sam Ramji)——现在,他在 Google Cloud Platform 担任执行副总裁——一直在微软内部大力呼吁增强开源软件和闭源软件互操作性。

山姆·拉姆齐设想的微软开源战略 来源:ZDNET

拉姆齐关注的是在 Windows 系统的基础上完善开源软件生态,鼓励包括 Windows 操作系统、SQL Server 及.Net 在内的 Windows 栈和免费 Linux-free 或 Windows 系统为中心的 LAMP (Linux、Apache、MySQL、PHP)栈的共存。实际上,微软将开源软件同独立软件开发商软件等量齐观,吸引前者为 Windows 系统开发软件。

微软官方明确自己的开源战略是“聚焦于帮助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在多样化的技术世界里取得成功”。

回到2014年,纳德拉上任后不久就将 Windows Azure 易名为 Microsoft Azure,仅仅半年以后,他就在旧金山的一个云计算活动上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微软爱 Linux”(Microsoft Loves Linux)。

在微软公司里,开源技术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

LinkedIn 和 Bing 是 Kafka 两个最大的用户;到目前为止,Azure 上大约有1/3的 VM 运行的时 Linux;在 Azure 上,同时还有 Hadoop、Spark、Postgres 还有 MySQL;Chef 不止在 Azure 同时还在 Office 265和 Bing 上管理着数不胜数的节点。而微软也将其机器学习工具 LightGBM 和 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CNTK)在 GitHub 上开源了。

而包括布伦登·伯恩斯(Brendan Burns)、盖博·门莱(Gabe Monroy)、安德斯·海尔斯伯格(Anders Hejlsberg)、埃里希·伽马(Erich Gamma)、罗斯·嘉德勒(Ross Gardler)等在内的一大批开源社区元老级人物也纷纷进入了微软领导公司内部的软件开发。

从未有一家公司像微软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在公司战略上发生了如此激烈而颠覆式的变化。

在微软2008 财年中,总营收为604.2亿美元,其中商务部门的收入高达189.37亿美元,客户端部门收入为164.72亿美元,服务器及工具营收则为131.89亿美元,在线服务部门的收入只有32.14亿美元(连娱乐和设备部门营收的四成都不到),是当时微软五大业务中营收最低的。

六年之后,到了 2014 财年,微软总营收达到了868.33亿美元,设备及消费者部门营收为376.74亿美元,商务部门收入则高达495.74亿美元,其中,包括企业服务、Office 365及 Microsoft Azure 等商业云服务在内的商务其他部门的收入则达到了75.47亿美元。

在2017财年,微软公司的收入为899.5亿美元,更个性化的计算业务(More Personal Computing)收入为387.73亿美元,生产力及业务流程部门(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的营收达到了304.44亿美元,而已经将 SQL Server、Windows Server、Visual Studio 和 Azure等服务器产品及云服务还有企业服务整合起来的智能云业务收入则达到了274.4亿美元,其中 Azure 的同比增幅高达99%。

还是在2014年,微软将.NET 开源,到了2015年,它又将 CoreCLR 开源,到了2016年,它则收购多平台移动开发公司 Xamarin并将其 SDK、命令行工具等予以开源,在这一年,微软甚至加入了 Linux 基金会。而在2017年,微软和 Canonical 则共同将 Ubuntu 带到了 Windows 10上。

真相就是,云服务正成为微软未来战略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而现在,仅仅只有微软和苹果两家公司在硬件、软件和云的连通和生态建设上取得了领先优势。

微软正全力投入到云计算业务上,而在云计算环境中最炙手可热的即是开源系统和软件。Azure 业务 CTO 马克·拉西诺维(Mark Russinovich)对此评价道,如果我们不支持 Linux,那我们就成了 Windows Only,而这没有任何用。

在十年时间里,微软已经从 2008 年时一家以 Office 业务(商务部门)和操作系统(客户端部门)为主要营收来源的以授权模式为核心的公司,实现了逐渐转型。在今天,尽管 Windows 系统相关授权依然时微软公司最重要的营收来源和商业模式,但是,云服务在整个公司营收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4,而在纳德拉上任前,这块业务在微软收入中的比重只有约3%。

对微软而言,开源系统和软件的意义价值就在于,为开发者在云端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通用开发环境。

开源状态下,开发者不必再在操作系统、桌面移动系统这些问题上浪费时间精力,Azure 和 GitHub 在云端的结合意味着,广大开发者可以在微软的云端中开发并运行应用,而我们都清楚,应用生态的繁荣才是保持促进微软竞争优势最关键的地方。

在2018年苹果公司的 WWDC 上,GitLab 与 Xcode 10整合 来源:GitLab@Twitter

显而易见,微软和开源社区的冷战在漫长的对抗中最终渐渐消弭下去,两方之间的爱与恨终于画上了一个华丽更多象征意义的句号。但是,一场新的战争正逐渐拉开其帷幕。

VSTS(Visual Studio Team Services)和 GitHub 的整合并不会一蹴而就,后者的 Electron 框架在未来的命运实际上也引起了开发者的担忧和怀疑。

全美最大的50家公司中有一半以上都在使用 GitHub,49%的 Fortune 100公司也在使用 GitHub 的服务,而其中不乏和微软构成利益冲突的苹果、Google、Amazon 等公司。

那么,对微软和 GitHub 来说,他们如何自证能够保护这些客户的数据和隐私安全呢?别忘了,微软还是臭名昭著的 PRISM 计划的参与者之一。

无论是从企业商业利益还是开发者/公民个人隐私来说,外界都有太多太充分的理由来质疑杯葛微软收购的 GitHub。

就在收购消息宣布后,大批用户涌进了GitLab

我不想再打老旧的战斗了,我想和新人来战。

在2014年,纳德拉如此表示,他还说,如果不求新,就无法存活下去。

他说的都是对的,唯一的问题是,无数的历史经验从来只证明了一个道理,旧战争的结束往往只是将新战争的爆发推迟而已。

微软的下一场战争又将在何时何处爆裂无声呢?(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钛媒体主笔 胡勇,编辑/葱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青春我做主作文600字 春天来了作文400字左右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500字 一次难忘的旅行作文400字 生活需要勇气作文600字 给自己的一封信600字作文 一句话的力量作文600字 伴我成长半命题作文600字 我为自己点赞作文600字 除夕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微笑面对生活作文600字 坚持就是胜利作文600字 书香伴我成长作文800字 知心的话儿告诉你作文 快乐的春节作文500字 20年后的我作文400字 吃团圆饭作文300字 六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多彩的活动作文300字 寒假我学会了什么作文 欢欢喜喜过春节作文 走亲访友作文300字 400格作文纸打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人生处处有风景作文 身边的温暖作文6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洗碗作文300字三年级 关于春节的英语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