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季羡林采访回顾一:那年夏天 与先生面对面的两个小时

2020-12-28 13:45:01
相关推荐

《布衣鸿儒·季羡林》片头

近日在家整理书籍,看到季羡林先生签名的那本《病榻杂记》,当年采访他的场景一幕幕重现。突然有些恍惚,一切都还历历在目,而那次采访,竟然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任职于山东卫视《数风流人物》栏目,作为编导,采访拍摄并制作了三集人物纪录片《布衣鸿儒·季羡林》。

季先生送我的签名书

至今,我的新浪博客里还保留着那条拍摄记录——“2007年7月24日下午3点,北京301医院,采访季羡林先生。”

那一年,季先生96岁。之所以郑重记录,不仅仅是因为先生本人重量级的文化地位,更是因为这次拍摄来之不易。

由于采访联络事宜牵涉到北京大学、301医院等多个部门,推进过程无比曲折,从选题确定,到片子制作完成,前前后后花费了大概一年的时间,单是进入301医院拍摄这一件事的申请和确认,就进行了足足半年。

在等待的时间里,我几乎读遍了季先生出版过的所有书籍,陆续采访了他的朋友、学生、秘书等许多周边人物,并且尽可能地去到季先生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实地拍摄——故乡、小学、中学、大学、住所……

印象最深刻的,是北大朗润园,季先生住在一楼,家门口是一片荷塘,荷塘里的莲子是先生当年亲手撒下的,人们称之为“季荷”。因为去拍摄过太多次,我们竟在不知不觉中,从残叶枯黄拍到了荷花满塘,真真是走过了四季。

我与季先生的合影

曾经设想过见到季先生的无数种场景,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当我们带着一台便携式DV,穿过重重关卡和层层安检终于来到先生面前,他的第一句话竟是道歉,他说:“我这腿站不起来了,只能坐着迎接你们了。”秘书告诉我们,季先生听说有家乡的记者要来,早早就端坐在桌前等待了。

先生一边让秘书倒水,一边关切地说:“你们进来很不容易吧,外面有好多解放军站岗。”那一刻,突然觉得,这个在别人眼中光环闪耀的老人,内心住着的其实是一个朴实又单纯的少年。

他曾在书里写过,“这里的病人确乎都是首长,只有我一个文职人员。一个教书匠,无端挤了进来,自己觉得有点滑稽,有时也有受宠若惊之感”。

事实上,季先生对自己的认知一直相当清醒。他曾在《病榻杂记》中坚辞三顶桂冠,他写到,“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泰斗”的桂冠摘下来!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他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病榻杂记》封面

这样的坦荡和真实绝非纸上抒怀,它融于先生的一言一行,如此生动,又如此鲜活。那影响潜移默化,绵延至今。

正因如此,在这么多年之后,我依然可以清晰地回忆出那个下午,先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那里面有先生的回忆和触动,喜悦和感伤,有谦逊与骄傲,也有思念与遗憾。

于我而言,那已经不是一次单纯的采访,而是对生命质量与重量的全新感知,对存在价值与意义的重新考量。

采访季先生

见到季先生的那个夏天,他已经在301医院住了四年,其间,他经历了心肌衰竭、左腿骨髓炎、心脏病等多重疾病,他常打趣说,我现在是四个半人,半聋、半瞎、半瘸、半拐。但在他眼里,这些根本都不算病。

我们一坐下,他便笑着说,“我其实没有真病,我是个假冒伪劣的病号。” 秘书说,季先生眼睛不好,但他每天依旧早早起床,摸索着稿纸的边缘一行行写着文章,听到这里,先生说“现在还能写,脑筋还行,不太糊涂。”

说起写作,他说,“我的记忆有个特点,当时的房子,当时的树木都摆在眼前,我记的不是故事,而是画面。”为了让老人亲眼看一看那些无数次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我们把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大量影像制成了相册。

接过相册,季先生的手就不曾离开过,但他的眼睛却有些力不能及了,他几次戴上眼镜、拿起放大镜又几度摘下,摇着头说:“没有用,这些镜子没有一点用!”那语气里的落寞和无奈,让人心疼。

季先生看相册

季先生看吐火罗语照片

可是,当听说有两张是吐火罗语照片的时候,他又一次戴上眼镜拿起放大镜,一直看,一直看。当他终于抬起头来,竟说了一句:“这照片,好像放倒了”。那一刻,我无法形容内心的振颤。在层层叠叠的镜片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什么是对学问的执著与挚爱。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思绪就会潮水般涌来。那一日的采访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小时,却通过一本相册,与先生一起,回顾了他沉浮起落的一生。

对于那些发生在他生命里的往事,我们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他平淡语气中丰沛感情,可是他决不会有任何超越本色的阐发,对我们引申出来的所有意义,他总是老老实实地更正,他总会说,我没这么想过,我没那么高尚。但他也决不会故作谦虚。他说,我自认为还是个好人,一辈子没害过人。

如今,斯人远去,但那些触动过我们的珍贵瞬间,不应该被遗忘。

在这个有越来越多的人贩卖焦虑的时代,季先生就像我心中的锚,让一颗被汹涌大潮裹挟的心,由动荡回归平静,看清自我,看清方向。

那么,就用此篇小文,作为锚定人生,重拾记忆的序幕吧!

作者:当惹雍的理想国本名:刘培曾于山东卫视任职七年曾经的电视记者、纪录片编导如今投身民宿业但对文化的关注和对美的追寻从未改变读书、旅行、生活愿若净湖当惹雍措,映照心中理想王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书包的自述 四年级作文编童话故事 关爱父母的作文300字 友情篇作文 草船借箭缩写350字作文 我的舞蹈之路作文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800字 由景及人的作文 人生三乐作文 2017江苏高考语文作文 懂你作文600字初二 对快餐的看法英语作文 己所欲亦勿施于人作文 难忘的乡村生活作文 一篇观察作文200字 我的同学的作文400字 西湖一游作文 美丽的什么400字作文 在路上的作文600字 我爱读书作文三百字 假如我是科学家作文 不一样的爱作文600字 关于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有关谎言的作文 摘葡萄作文100字 欢乐谷英语作文 那种温暖作文 观察动物和植物的作文 大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