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那年夏天 宁静的海》:最温情的陪伴存在于无言中

2020-12-28 13:50:01
相关推荐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是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的作品,在1991年上映。20年来依然热度不减,在豆瓣有着8.4的高分。电影的情节异常简单,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沉默”的,只有旁人零星几句台词。因为本片的主角是一对情侣,都是聋哑人,男主叫茂,女主叫贵子。这部电影的拍摄难度可想而知,没有台词,人物的情感都要靠表情和眼神来传达,就是因为这样才更让人心潮起伏。

北野武不用多说,日本殿堂级导演,他曾说:我的所有电影里面都有沙滩的场景,我一直搞不明白进化论以及地球上任何的生命形式都来自于大海的理论。于是,我决定把一切的杀戮都放在这块生命开始的地方。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简单到可以用“学冲浪”三个字来概括。其中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一切发展都在预料之中。故事中几乎没有对白,主要的情节是男主茂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捡到一个冲浪板,从此便爱上了冲浪,而女主贵子就默默陪在他身边,静静的在沙滩上看着他,时而忧愁,时而欢喜。

在贵子的陪伴下,茂也尽心尽力的学习冲浪,最后获得了一个小的奖杯。全篇的情节单一,单一到固定的两人在固定的时间在固定的地点。随着久石让那令人心驰神往的音乐,让人重新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虽然没有沟通,但真情就在这无言中传递。

在影片的最后,本以为故事到此结束,却发现最精彩才刚上演。随着海面上冲浪板的摇晃,响起了主题音乐Silent Love,这对无声的恋人以往的画面伴随着节奏不断跳跃闪现,之前那宛然朴素的美瞬间消失,沉默的爱情蕴含的热烈温暖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激动之余早已热泪盈眶,心里尝到了久违的爱情愉悦。

今天我就从故事内容、表现手法、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部电影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在第四部分我会结合影片谈谈对于真实世界的意见思考。

01、 从故事内容分析:虽然聋哑,但青春的气息依然在无言中传递;人生的苦涩不再是遗憾,而是生命留存的印记

男孩茂在垃圾清理场工作,随着师傅挨家挨户的去收垃圾,工作单调乏味,但对早已习惯了安静的茂来说,也算是一个本分的工作。直到一天他捡到一个被人遗弃的冲浪板,随后便欣喜的拿回家里修好。在第二天的工作结束后茂就带着贵子去海边进行练习,由于缺乏经验,第一次下海没过多久就被海浪冲了回来,只能趁着浪小时灰溜溜的扑腾几下。

同时,女孩贵子就乖巧的坐在沙滩上,把男孩脱在沙滩上的衣服叠好,然后就坐在那里静静看着。从此以后,几乎每一天都是相似的,女孩尾随着男孩来到海边冲浪,日常被人嘲笑,但平淡的生活却因为冲浪而变得与众不同。又一次练习中,冲浪板彻底坏掉了,男主拿着工资终于买到了一个崭新的冲浪板。

夏日的午后,茂总是会拿着冲浪板去海边,而贵子总是那样微笑着陪伴,即使被人嘲笑也依然不离不弃。稳定的长镜头加上“安静”的对白,这些情感上的冲击不像是重击,而是如小锤一般一点点的敲打,直至让人动容。

有一幕是由于冲浪板太大,男孩没有跟女孩一起上公交车。女孩因为男孩不在身边,有点魂不守舍,满车的空座位,却因固执一直站着,眉头紧锁之间尽显担忧。

另一边,男孩也因丢下女孩一个人坐公交车不放心,抱着冲浪板一直追赶。女孩终于忍不住,下车往相反的方向跑去。当两人见面后,没有沟通,没有拥抱,只是单纯的四目相对,便一起回家。

以我的观点,在聋哑人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安静的、沉默的,相比俗世中人的落寞显得更加纯净、洒脱。男孩和女孩的爱情带来的不再是感动,更多的是震撼。

不得不承认,看完北野武的这部电影,有些用影像能达到的境界很难用文字企及,反之亦然。整部电影虽然与海有着密切的关联,但仔细回味却发现镜头从来没有深入到海里,仿佛每个人都是生长在海边的孩子,大部分与海的相处都停留在海岸线上。

02、从表现手法分析:表情、眼神是时代充满仪式感的感情回归,也是这部影片最有魅力的情感载体

96分钟的片长,北野武用一个又一个的长镜头,一步再一步的拖着观众进入他精心准备的世界。影片中的长镜头有两种,一是人,二是大海。但相似的拍摄手法却给人千奇百态的感受,不来自于画面,是来自于内心的情感和向往。

从电影开始的长镜头,蓝色的大海和白色的帆船,这是茂的视角,他和同事一起坐在垃圾清运车内,镜头定格在男主的面部,没有任何言语和表情,但从他对大海长久凝望的眼神中能深刻感受到他强烈向往。

终于,在一处待清理的垃圾桶里,茂看见了那个冲浪板,又是一组长镜头,之后在车开出百米后停下,茂从车上下来,跑回来捡起冲浪板,茂的忧郁、纠结展露无遗。

其余的长镜头还有很多,贵子陪茂一起去海边,走过长长的海堤岸,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虽然是同样的场景,但一个接着一个的长镜头让观影人在相似的情境中能感受到两人之间朴素情感的传递,一次比一次浓烈。在贵子坐在海边看着茂的时候,几组长镜头也给到了特写,依然没有语言,但眼神和表情却传递出越来越浓厚的爱。

在我看来,长镜头的魔力其实就是在展示摄影机的记录功能,通过人、物、景、光、色五种,在加上一些音乐元素,便产生了无尽的诗意,进入特有的青春美学境界。

巴赞曾说:电影之所以感动,其核心原因在于它记录了“原始的现实”,从而产生一种影响我们的“原始心理冲击力”。

也许这便是本影片的最有魅力之处,让观众每次观看都能体会新的情感。在这里不得不再次称赞一下久石让的配乐,漂浮在大海的波涛声之上,演绎着茂和贵子丰富的内心世界,激动,沉重,欢愉。如果本片传递的感动是十分的话,那其中五分可能都来自于音乐。

03、从情感表达分析:电影中两人不需要任何言语,只要注视着彼此就已经相互理解,日本的“物衰”文化也在此体现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作为北野武的第三部影片,在某种意义及上展现了他在生活中不可能去做的事情。两个主角之间没有任何的甜言蜜语,也没有难舍难分的庸俗情节,只有静谧的爱意,如同平静海面下的暗涌。

影片对白稀少甚至可以归类为默片,给人一种貌似什么都没讲,但就是心潮暗涌,如鲠在喉。这样任性又极端的做法,可能是北野武自己内心的解读,这也许就是他想象中爱情该有的样子。除此之外,长镜头的链接让本片更像是一部“照片式电影”,唯美的画面总是在特定的时刻停留,不仅有男主茂的深沉,还有贵子白皙清纯的依恋。

这部电影无疑在北野武的作品中是极其特别的存在,故事中展露了他纯粹平和的一面,后续的电影也都延续了这种纯粹平和,同时又存在忧郁与治愈两种情绪。

我不喜欢生动的颜色,只需要灰色调,或者蓝色调,就像阴沉的混凝土。

这部电影在延续唯美、含蓄的背后,也含有日本传统的“物衰”文化。“物衰”是日本电影中常见的表达意向。《源氏物语》中提到过:“物”是认知感知的对象,“衰”是认知感知的主题。“物衰”其实是指在接触外界事物时内心油然而生的一种凄美体验,可理解为触景生情。

在我看来,影片中情感部分的内敛是最令人赞叹的。若隐若现的平凡爱情已经见过太多,而本片呈现的方式却让我耳目一新,丝毫不觉得庸俗。女孩每次默默的跟在男孩后面,帮男孩叠好衣服,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这份爱与美好,就连最后的离别也处理的恰到好处,简洁含蓄并且意味十足。

04、基于《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男孩茂在爱上冲浪后细心学习,在女友的陪伴下,感染周围人的同时,也取得了虽然小但足以安慰心灵的奖杯,谈谈几点对现实的启发

①即使生活充满苦难,也要依然热爱

聋哑人的世界如果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是体会不到那种心酸的。在影片中男主茂因为聋哑的原因,能找到一个清理垃圾的工作已经很不容易。在人生乏味的情况下,茂虽然有时候总是静静的发呆,但当他看见贵子和冲浪板,眼中就会流露出久违的欣慰。

放在现代来看,同样的孤独普遍弥漫在每个人的世界里。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与外界交往。像茂一样,由于生活的打压和人情冷暖而一度陷入沮丧、焦虑之中,终日在电脑和手机中沉迷,不肯走出自己舒适的区域。

其实,人世间总是有很多困难,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即使你深陷孤独也要相信:只要依然热爱,世界就会给你正向的反馈。当我们面临陌生的环境,也许会受到排挤与嘲笑,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人总要心平气和的去应对未知的世界、工作和生活。

②培养自己的一项兴趣爱好

影片中茂第一次见到冲浪板就深深热爱上了这项运动,爱好让单调乏味的生活再次萌生出了生气。在工作之余他总会找时间从杂志上去学习冲浪的技术,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下班后可以前往海边练习。

就如一句名言所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根据吸引力定律,当你专注于一件事的时候,有同样兴趣的人和事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影片中茂也是一样,一方面由于茂对冲浪的热爱认识了冲浪教练并顺利加入冲浪队。另一方面随着茂对自己兴趣的深入,原本嘲笑他的人也渐渐加入了冲浪的队伍。由此可见,一个采取积极行为的人总是会感染他人。

反观,如今我们很多人早已没有了爱好,或者说唯一的“爱好”就是手机,时代如果像这样一直发展下去,那以后所有的人都是千篇一律,生活也会失去本来的快乐。

人生漫漫,既然要遇到的人和事穷奇不尽,谁也不能预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那我们就要找一项可以持续贡献价值的事情,毕竟不能让自己像一艘没有帆的小船在大海中随波逐流。我们要以热情和和兴趣做帆,不断自我成长,以爱好为方向寻找属于自己的绿洲。

③找一个彼此相爱的人

在影片的最后,女孩像往常一样来海边看望茂,但是她只看到男孩的冲浪板孤单的飘在海面上。也许是女孩早有了心理准备,没有大悲大痛,女孩乖巧的收拾好男主的衣服和冲浪板回家了。

女孩把与男友的合照贴在了冲浪板上,抱着冲浪板,送它去见它的主人。女孩为自己的这段感情画下了句号,虽然你为了冲浪偶尔冷落了我,但我依然会陪在你的身边。

有人说,电影到最后才是真正的开始,没错,北野武描写的爱情总是那么安静。在如今爱恨情仇的电影时代下,这部影片却真正的表现出人们渴望的“爱情”。在如今的时代,爱情已经成了奢侈品,车子票子才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理由。

但是这样的情感生活却是畸形的,这代人早已忘记什么是最真实的情感。虽然很难,但仍然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彼此相爱的人,以感情为基础建立的亲密关系才更长久。

总结一下:

看完《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心中五味杂陈,不仅有对爱情美好的向往,还有对影片结局的猜想,贵子最后会何去何从?也许电影的魅力之一就是能成为人们幻想的载体。人类理想中的爱情可以在电影中呈现,而在现实中是否存在就不得而知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祖国作文100字 五彩的世界作文 我的未来作文600字初一 杨利伟英语作文 作文一件难忘的事情 写堆雪人的作文 游海洋馆作文400字 我的志向作文200字 扬长避短的作文素材 倾听内心的声音作文 写姥姥的作文600字 时代发展作文 大自然的作文100字 小学作文如何批改 黄昏的云彩作文 沧州名人植物园作文 动物园400字作文 快乐旅行作文 小猫你真逗作文 元旦联欢会的作文 我学会了小学作文 安静的力量作文 2022高考语文作文 跨越作文600字 关于放风筝的作文350字 日出景象作文100字 校园一角作文400字写景 六级作文模板万能 战胜自己的作文600字 成长作文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