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两个自杀明志的古人:一自刎 一投江;一以勇著名 一以文传世

2020-12-28 20:55:01
相关推荐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杀而死的人很多,但因自杀被千古传诵的却只有两人:一个是自刎于乌江的项羽,一个是自投汨罗江的屈原。项羽被人传诵的是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和英雄气概;屈原被传诵的则是“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的做人操守和代表楚辞最高水平的文章。

项羽带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而西"纵横天下,眼看霸业将成时却被围困垓下,四面楚歌,因而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的英雄末日的悲壮故事。他带人突围前,曾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乌江边,项羽原本可乘乌江亭长的船渡江,以图东山再起,但他因感“无颜见江东父老”,只让他的“骓”马上船,自己却于乌江边自刎了。曾有许多人猜测,如果他东渡乌江,历史是否会有改写的可能?其实这只是那些同情悲情英雄的人的一种自我安慰式的设想罢了,历史是没有如果的,历史的剧本也许本来就是这样的。

项羽一生的英勇和英雄气概,其实用三场战役就足以概括:第一是与秦军的巨鹿之战,项羽以三万破三十万,从而扭转整个战局;第二是与刘邦的彭城之战,项羽以数万兵力击溃了刘邦及各路诸侯联合军56万人,再次以弱胜强;第三是东城快战,这是项羽英雄末路之战,也是项羽表演个人英勇战斗力的一战,以28骑破几千大军,仅损2骑,其战绩堪称奇迹。正是因项羽这种勇冠天下的英雄气概,才让他屡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不断创造奇迹。然而历史的大势是不可逆的,个人的英雄主义,在历史的大势中注定也只能扮演一个悲壮的英雄人物而已。

与项羽相比,屈原只是个羸弱的文官。如果说项羽见证的是古来沙场征战的英勇、惨烈、悲壮,那么屈原所见证的则是古代朝廷的阴谋权斗、残酷内斗和贪污腐化。屈原是个很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希望能用自己的平生所学为国效力,但他骨子里只是个文人,根本难以适应宫廷里的尔虞我诈和各种阴谋诡计,他既看不惯这些权贵的所作所为,又不愿与之同流合污,遭排挤是可想而知的事。他在楚怀王时官就当得很失意,郁郁不得志;到楚襄王时更是被放逐。据《史记》载: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因不忍心看着楚国沦落灭亡,在五月初五即端午节这天,怀石自沉于汨罗江。据说他投江的消息一传开,楚国百姓哀痛异常,蜂拥至江边凭吊。渔夫们驾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丢进水中,说把鱼虾喂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要防止江里的蛟龙伤害屈大夫。从此以后,这种习俗就延续至今。每年端午节,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幼学琼林》里的“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水。”也是因此而来。

屈原传世的作品,大家所熟知的是《离骚》,此外还有《天问》、《九歌》、《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在《楚辞》中,屈原的作品最多,质量最高;因《离骚》是《楚辞》最有名的代表作,故后人又称这种楚辞文体为“骚体”。

屈原与项羽,一文一武,一强一弱,所处的时代也不同,但他们都有自己所坚守的东西,并为此宁愿选择赴死,也不愿有所改变。项羽是宁死不屈的真英雄,故不想窝囊苟活而自刎;屈原是傲骨诤诤的文人,有着高尚的操守,宁愿投江,为不愿与权贵同污。屈原官场失意,却文传千古,正应了这样一句话:“文章千古事,仕途一时荣。”而李清照写的这首诗,则是项羽的写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温馨的一幕作文 关于家乡风俗的作文 绑架美女作文 劳动作文500字 想象作文450字 写物作文300字 盼作文600字 走过才明白作文 写包饺子的作文 我的偶像作文800字 关于爬山的作文 寒冷的冬天作文 三坊七巷作文 写江南的作文 写汤圆的作文 坚持的力量作文 扫雪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元宵节 纸条作文素材 担当作文800字 八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理想信念作文 消防主题作文 高中优秀作文800字 什么真好作文 关于勤奋的作文 关于桃花的作文 介绍学校的英语作文 值得珍藏作文 假期见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