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伟大妈妈的绝境反击:为救女儿 自尊不重要 美女变成女汉子!

2020-12-28 21:10:01
相关推荐

我们永远也无法想象到一个母亲,为了孩子,到底有多坚韧。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年轻妈妈为了救身患癌症女儿,一年多来的艰难历程。

立秋第二天,天津下起了中雨,气温急转直下。32岁的张宁冒雨送完中午高峰期的最后一份外卖,带着大病初愈的大女儿萱萱到街上买秋裤。

“还化什么妆啊,都没有希望了”

在河北农村老家,张宁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美甲店,丈夫是当地工厂的电工。七年前,大女儿萱萱降生。这是一个普通而温馨的家庭,尽管家境不算殷实,一家人对女儿都疼爱有加,为其创造最好的条件,教她读书、写字、舞蹈、画画、溜旱冰,一起去公园、游泳池。

生病前的萱萱,留着长发,喜欢跳舞

萱萱在儿科病床接受治疗

张宁说,女儿刚患病时,自己没有睡过一晚安稳觉,经常从噩梦中惊醒。在梦里,医生不断告知萱萱的血小板含量偏低,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张宁带着萱萱来到天津市肿瘤医院

张宁带着萱萱沿街乞讨

在张宁的记忆中,很多不认识萱萱的陌生人在捐钱时落下了眼泪,“也许他们也有过不曾为人知的困难和坎坷,能体会到我们的难处。”这让她想起在老家为孩子筹钱时遇到的一位老乡。老乡妻子走了,外孙女也得病走了,家里留下一个脑瘫的孩子,给萱萱捐了20元,在捐款箱前哭了好久。

“也许这些善款在当下不能解决什么,但我知道这背后承载了很多,代表希望,也代表一个陌生人用他们最值钱的东西关心着孩子。”张宁说,不管多么困难,自己和丈夫都会带萱萱走下去。

萱萱的愿望手册

“电动车不停,

女儿的生命就有延续的希望”

今年6月,萱萱在天津肿瘤医院进行第二次干细胞移植手术,一家人在医院旁租房子。日子过得异常拮据,1600元的房租也快拿不出来了。张宁决定把孩子交给奶奶,和丈夫去送外卖,赚钱养家还债,“因为这份工作比较灵活,女儿有情况可以随时赶回去。”

为了兼顾家里的二宝,张宁和丈夫不得不进行分工:自己专职跑,丈夫兼职跑。每天早上,丈夫都会一早去到医院,陪同奶奶和萱萱,张宁安顿好二女儿,9点准时出门,开始一天的接单任务,一直忙到晚上10点以后。做外卖员的一个多月里,她奔波往返于三十多个小区、六七十户商家,在将近二十八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穿梭移植近千次,跑了三千余公里。

张宁在喂萱萱吃饭

仲夏炙热难耐,热气自下而上升腾,张宁羸弱的身躯套在一件不合身的骑手服中,裸露在外的白皙皮肤被晒得黝黑,嘴唇也因长期暴晒而干涸皲裂,以前的美女妈妈成了不折不扣的女汉子。

被晒得黝黑的张宁

为了赚钱,张宁大部分时间都在奔跑。不管是几十瓶饮料还是两只十多斤重的大西瓜,她使出抱娃的劲儿,二话不说提着上楼。等不及电梯,她就三步并作一步,比电梯提前到达十多层的住宅楼。

张宁在雨中送外卖

张宁几乎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送外卖这条路上,在7月的31天内她送出近八百单,依然不敢停下来喘口气,夫妻俩如今每月总收入五千到八千元,而有时萱萱在移植舱一天的费用就高达六千元,“电动车不停,女儿的生命就有延续的希望。”

乖巧的女儿,

让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为了治疗,萱萱刚长出来3-4毫米的头发,张宁经常狠心将其剃掉。女儿也很乖巧,一点也不抗拒。哪怕因此被很多人嘲笑、将自己误认作男孩,萱萱也十分坦然。

萱萱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跑起外卖来,张宁的时间不由自主,经常是中午给女儿送饭,不到十来分钟就赶着派送下一单。有时候更是只能将饭放到移植舱的传送口外。对此,萱萱偶有怨言,但比其他孩子都要坚强。

“下胃管不哭,领去做手术不哭,出仓后也很乖。”张宁说,萱萱年纪尚小,却懂得体恤父母,表现出同龄人不具备的成熟,看到她掉眼泪,还安慰说“别哭了妈妈,哭有什么用,能把病看好啊?”

“在路上求医因为抱着、背着孩子,有时(我)累得喘不过气来。萱萱会说妈妈累了,放她下来,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我问她地板凉不凉,她说不凉,妈妈你休息一会。”即便每天既忙且累,仿佛活在刀刃上,但在张宁眼里,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可以,我希望打一辈子工换来女儿平安健康。”

萱萱术后康复状态良好,在征得医生同意的情况下,出移植舱仅用了23天,比其他人提前了一个多月。十多天前,眼见费用跟不上了,张宁便带萱萱出院回到出租屋。

在这场与命运的博弈中,

不愿轻易喊停

得知张宁的遭遇后,张宁所供职外卖公司的骑手之家及员工互助基金分别资助了3万和2万,“水滴筹”募捐已增加1万余元。

如今七岁的萱萱每天都会拿着练习册做题,特别渴望上学。但张宁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尽管“基本已临床痊愈”,萱萱仍需在家观察半年以上时间,不定期到医院输血输板。自己唯有抽出空来教她小学知识。

“跟白血病不同,神经母细胞瘤的干细胞移植是自体移植,比异体移植的复发率高。”张宁转述医生的建议,进行干细胞移植后,正常应该走免疫治疗,降低肿瘤的复发率。但目前国内该技术尚不成熟,需到新加坡、美国,一次费用即近50万。

张宁透过移植舱的玻璃窗给萱萱点赞

在这场与命运的博弈中,张宁不愿轻易喊停。她跟丈夫商量,等以后钱挣够了,就带孩子到国外做免疫治疗。母亲听到了,让她别做梦,张宁觉得有梦就有希望,万一梦成真了呢,萱萱一旦治愈了,也可以给更多病友带去希望。

“现在孩子身体健康一些了,如果再出现什么状况,我们两口子可以赶紧挣钱,想办法。”如今,尚有30万的外债等待着张宁和丈夫。对于未来的路,张宁说他们将走一步算一步,“又想赚钱偿债养家,又想管孩子,所以未来会继续留在天津。不管时间长短,情况会好转的。”

大家为这位伟大的妈妈点个赞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花 作文旅游 350作文 世界作文 春节作文作文 春节.作文 作文 感 作文美丽 美丽 作文 描写作文 作文有哪些 六年级作文作文 自己的作文 喜欢作文 《成长》作文 作文一篇 作文 家乡 《爱》作文 作文朋友 作文小学生 的故事 作文 故事的作文 的人作文 作文的结尾 英语一作文 作文的开头 中考作文作文 的作文400字 的故事的作文 你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