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生最大的幸福 是懂得知足

2020-12-29 09:00:01
相关推荐

作者:琳琳柒十二

原创作品,抄袭、洗稿、搬运必究

1、知“错”方能知足

我13年从济南回到了家乡,一个连县城都不如的五线小城。

放弃了那边的好待遇,高工资。回来经营着一个只够解决温饱的小超市。

起初,心里并不知足,想着还要去拼一把。可突然间,父亲生病,将一切计划打乱。

那段时间,每天都陪着父亲化验,输液,检查,看着他一天天憔悴,也看着他一天天恢复。

父亲嘴上说着不怕死,却戒掉了三十多年的烟酒,戒掉了大鱼大肉。

他说:“有些东西想得到,就必须有所舍弃,该戒就戒了吧,现在啥事没有,还挺知足的。”

我父亲明白了,常性便可常乐,知错方能知足。

我也庆幸着,那一刻,他们需要我时,幸好我在。

前一段时间,表哥想让我和他去外地发展,我拒绝了。

如今我的梦想,不再是衣锦还乡,人前显贵。而是享受现在,能多陪在父母身边,看着孩子健康长大,这样就知足了。

很多时候,人们总想着为了将来拼命赚钱、努力奋斗,却忘记了过犹不及,忘记了知足常乐。

到头来,失去现在的拥有,却感慨过去的穷愁。

其实,知足并不是向生活妥协,而是知道自己在生活中的担当。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这便是知足。

2、知足的人,最好命

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刘禹锡被贬至和州为官。当地知县,对他豪不客气,让他择城南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仅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写下了:“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话语贴在门前。

知县恼羞成怒,又让他搬到城北,位于德胜河边。房间小了一半,附近仅剩垂柳依依。他见景生情,于是又写道:“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他还是悠然自得,满不在乎。又把他移至城中一间小斗室。可刘禹锡依旧很满足,还写下了千古明篇《陋室铭》,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其实,知足无非八个字: 顺其自然, 随遇而安。刘禹锡悟透了这八个字,才会有如此通透豁达。

季羡林老先生也是经历一生曲折,才明白知足常乐的。正如他在书中所写:

“我经过山重水复,也经过柳暗花明;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我曾到阎王爷那里去报到,没有被接纳。终于曲曲折折,颠颠簸簸,坎坎坷坷,磕磕碰碰,走到了今天。”

他连续三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称号,自嘲道:“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他的豁达,令人叹服;他的知足,让人神往。

《道德经》曾说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足是一种心态,亦是一种智慧。它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不是拥有的多,而是抱怨的少。

知足的人,从心不从欲。而快乐,也就常伴他们身边。

3、真正的智慧:多一份知足,少一分贪念

杨绛先生曾在《一百岁感言》里说: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它能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

人总是忽视眼前拥有,而关心未来不得,回忆也总是伴随着遗憾。而我们最大的痛苦就是不舍得舍去,不知道满足。

其实,让你劳累的,不是前方的道路,而是疲惫不知停歇的心;让你痛苦的,不是生活的打击,而是深不见底的欲壑。

知足不是随波逐流,也不是不求上进,更不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消沉。而是对生活,对自身的一种思考。

《增广贤文》中有一句: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意思是,一个知道满足的人,会常常感到满足,终身不会做屈辱自己的事;一个适可而止的人,会常常克制自己的欲望,终身不会做让自己可耻的事。

真正的智慧,便是如此。不求外物,内心丰足,“布衣桑饭,可乐终身”。若真正做到,生活便会多一份从容,多一分达观。

人生是五味成杂的。有酸甜,就会有苦辣,有得失,便会有好坏,有阴云密布,便会有万里晴空。

而我们需要的就是多一份知足,少一分贪念。心若平静,生活便不起涟漪;心若安宁,人生就轻松写意。

哪怕明日阴雨渐凉,也要享受今日暖阳。

活在当下,便是最好的知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关于秋的作文 欣赏自己作文 自然景物作文 家乡的秋天作文 听雨作文 说明文400字作文 关于实验的作文 中考作文满分范文 我们的校园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 我爱妈妈作文 教师资格证作文 800字作文大全 研究报告作文 初一作文大全 英语六级作文 美丽校园作文 一瞬间作文 传记作文 专升本英语作文 综合素质作文 小伙伴作文 感悟人生作文 作文评语大全 往事作文 竞赛作文 见闻作文 初中作文范文 作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