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拉拉话 搭把手 一股股暖流涌心头——包头市固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纪实

2020-12-29 09:40:02
相关推荐

看见邻居贺银兰推门进来,80岁的郝玉莲老人左手托着炕沿,右手拽着窗棂,屁股一挪一扭、一扭一挪,准备下地迎接。

“哎!大娘,您坐着,千万别下来,我是专门来陪你拉话话的。”贺银兰抢先一步,双手把大娘搀回炕上。

“咦,‘闺女’来了,我得给你拿杏吃,可甜了。”郝玉莲老人用那双变了形的手推着贺银兰,非要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宝贝”拿出来共享。

郝玉莲是包头市固阳县金山镇马路壕村村民,老伴20多年前去世,5个子女都在外地打工,自己一个人生活在这处100多平方米的院落里,着实有点冷清。

“我不愁吃,不愁穿,就是一个人太孤单了,要不是银兰她们经常来陪我拉拉话,我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现在。”郝玉莲说,“她们担心我跌倒,又怕我吃不上,顺手还帮我洗个衣服。唉,比亲闺女也管用。”说着,她握住贺银兰的手,强忍着的眼泪缓缓地往下流。

留守老人的孤单与困惑,是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各级政府着力解决又难以解决的一道命题,而活跃在固阳县72个行政村的74支“拉话话”服务队,彻底破解了这一难题。

在银号镇大圐圙村,50岁的高引弟盘腿坐在63岁的贫困户王秀枝家里,给王秀枝讲政策、议发展,谈笑风生。

“我昨天来拉话话得知,除了米面油,她家好几天没吃上蔬菜了,可村里距县城有15公里,又不通班车,恰好我今天去城里办事,顺手帮她买回来了。”高引弟说。

看着这些新鲜的豆芽、圆白菜、黄瓜,王秀枝高兴得合不拢嘴:“我3个孩子都在外地打工,老伴放羊,村里的志愿者不是来陪我拉话话,就是帮我干这干那,太感谢他们了。”

从排解孤寂到政策宣讲,从发现问题到“搭把手”帮忙,“拉话话”的效应能无限放大,又能精准聚焦。这不,通过“拉话话”得知,80岁的王占忠老人家里的炭房顶子塌了,急着修又没人手,志愿者杨青梅赶紧招呼村民李贵和张银伟,几个小时就把房顶抹好了。

“要不是他们来帮忙,真不知道该咋闹呀!”愁得好几天没睡好觉的王占忠长出了一口气。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红光告诉记者,“拉话话”服务队只是固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个缩影,还有“杀猪队”“代销队”“修房队”“理发队”等251支志愿服务队,参与志愿服务人员达到4万人,他们每天都活跃在城镇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县委副书记王玉明认为,老百姓的需求有时不是简单的给政策、给钱物就能解决,他们需要有人陪伴,需要有人“搭把手”,这就得有人来认领。那么,谁来认领?“领导带头、干部示范、群众跟进。”王玉明说。

在下湿壕镇白银合套村,57岁的贫困户侯占林正为自家已经荒了2年的21亩土地没人耕种而犯愁,村党支部书记许峰得知后,雇司机、捐拖拉机,仅用4个小时就把他家的地耕完又磨平。看着平整完的这片土地,侯占林眼睛一动不动,仿佛一个时代望着另一个时代。

走进白洞渠村,只见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上,村妇联主席王海连正推着一台轮椅由南向北慢慢前行。她告诉记者,坐在轮椅上的这位老太太得了脑梗,20多年不能自理,“今天看见老伴儿又推着她出来晒太阳,我就顺便搭了把手。”

“搭把手”,一股股暖流进心头。尽管老太太不会说话,但从她湿润了的眼睛里,我们能读懂她的温情。

“群众的很多事看似微不足道、鸡毛蒜皮,但恰恰是他们望眼欲穿又无法解决的急事、难事、大事。而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其实就是‘搭把手’的事儿,只是看你能不能意识到、愿不愿意帮,这就是素质与文明的问题。”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勇说。

素质需要培养,文明需要引导,那么,如何有效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服务意识和文明素养呢?

“这是考量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与智慧的一个重要选项,既无模板,又找不到参照。我觉得,无论干部还是群众,每个人只要坚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一切以人民为中心,这事儿就能做成!”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固阳县委书记赵君说。

2019年4月,由县委书记任主任、县长任志愿服务总队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主任、宣传部长任副主任的固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成立。紧接着,覆盖镇村两级的8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相继建立。

机构有了,场所有了,谁来干?

很快,15支县级志愿服务队、15支民间乌兰牧骑小分队、73支镇级13+N志愿服务队、74支驻村志愿服务队和74支“拉话话”志愿服务队相继成立。全县293名驻村干部也就地转化身份,成为志愿服务者。同时将这项工作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和工会会员等各界人士拓展。

队伍有了,干什么?怎么干?

“紧盯群众的所急、所需、所难,讲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信仰加油站、群众服务站。”县委副书记、县长杨二喜说。

于是,7支大学生村官宣讲团深入到121个基层学习讲堂开展宣讲;乡镇党委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干部送学到户;15支民间乌兰牧骑小分队撒网式进村演出。义诊的来了;法律服务的来了;农技师来了;广场舞教练来了;发展扶贫产业的来了……

不到一年,全县832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就业;留守老人不再孤单;群众有困难能得到及时帮助;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就连昔日的上访户也成为义务宣传员。

用心听,用情干,干部的热情高涨了,群众被感染了,村民之间也开始争夺名次了。

“今天,我们村隆重召开大会,表彰奖励了5名‘精巴媳妇’和5户‘干净小院’,在全村震动很大。村民之间‘比、学、赶、帮、超’的意识明显增强,这可是难得的文明乡风啊。”兴顺西镇哈达合少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忠说。

看到获奖的邻居人人戴着大红花、个个捧着证书和奖品,67岁的王大爷也不甘示弱:“下次我一定把奖夺回来,不能让人家笑话咱!”

听说哈达合少村的文明实践搞得风风火火,怀朔镇怀朔新村党支部书记曹柱小也不服输:“我们村搞得也不赖,就拿代销队来说,他们去年帮助村民卖了200多万斤农副产品,这可不是轻易能做到的。”

比,比的是效果和质量;争,争的是荣誉和幸福指数。银号镇德成永村65岁的村民刘棒树看到村妇联主席刘燕霞又来帮他剪羊毛,高兴地说:“不是她帮,就是你帮,我家300多只羊很快就剪完了。愁帽摘了,日子就幸福了。”

同样感到幸福的还有银号村村民高玲玉,她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为周边几个村的60岁以上老人义务理发。她说:“我对幸福的要求不高,能帮助别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最大的幸福!”

文明,也是一种习惯。而这种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催化出强大的正能量,既可以主宰自己,也可以影响他人。

郭勇认为,从温情陪伴到深情倾听,从热情服务到友情比争,贯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始终的就是一个“情”字,这情如同一股股暖流,融化着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74岁的村民刘候恩感慨道:“固阳过去是自治区有名的贫困县,现在来看,挺富有的。”

的确,对于常住人口八九万人的固阳县来说,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仅一年多时间,就有近一半的干部群众成为志愿者。这么多人的觉醒与改变,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文明新风,还有实实在在的良好社会风尚和政治生态。

赵君说:“作为中宣部确定的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之一,固阳县只有把这项工作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让党的执政根基延伸到山区最深处、扶贫最前沿,才能真正把人民至上、造福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相恒义 赵元君 吕学先 刘向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篇作文100字 趵突泉作文 游长城作文 逛街的作文 征途作文 健康饮食英语作文 滕王阁作文 a4作文纸 文化自信的作文 家乡的冬天作文 英语作文介绍家人 关于理解的作文 回家作文600字 传承家风作文 妈妈的生日作文 自拟作文 我的乡村作文 挫折作文800字 写北京的作文 污作文 游北京作文 作文法 人生哲理作文 劳动实践作文 我的家英语作文 小金鱼的作文 茉莉花作文 亲情作文开头结尾 仪式感作文 读后感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