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教授呼吁删除《出师表》 指责诸葛亮有称帝野心 事实真是这样吗

2020-12-29 10:50:01
相关推荐

自古以来,诸葛亮被视作忠君爱国的模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世每提及忠君爱国的英雄,也往往拿诸葛亮与之相比较。

如南朝宋的檀道济,如唐之张巡,如宋之岳飞、文天祥,史家在为这些人作评价时,免不了以诸葛亮作为标杆,对他们进行评分。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被司马懿拖垮累倒于五丈原,夜里强支病体,巡察营帐。

时值晚秋,凛凛秋风,不绝如缕,迎面吹拂。

诸葛亮机伶伶地打了个寒战,顿觉秋风透衣如水,遍体生寒,自知大限已到,不由得泪湿衣襟,仰天长叹:悠悠苍天,待我何薄!亮此生不复能临阵讨贼矣!

出师未捷死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大凡天下仁义忠贞之士,读史至此,莫不动容落泪。

然而,近世有教授发奇文、出怪语,认为诸葛亮是个将个人野心藏匿得很深的权臣,和王莽、曹操、司马昭是同一类人。

此教授甚至上书教育部,建议中学语文课本撤销《出师表》。

说起来,此教授还是很有来头的,其人姓胡,名觉照,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后在陕西省西安市委党校从事教学工作,出版了许多小说,还发表有许多历史、哲学、经济学等方面论文。

胡教授称自己研究三国历史已十五六年。他说,诸葛亮的《出师表》是穷兵黩武的表现,没有考虑到百姓的利益,应该改用华歆的《止战疏》代之。

为此,胡教授还写了一篇题为《〈出师表〉做的是皇帝梦》的长文,指责诸葛亮明知“出师”不可为而为之,打着愚忠的旗帜,是想自己篡位做皇帝。

胡教授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诸葛亮要篡位做皇帝。

一、诸葛亮呈《出师表》北伐,是因为自己有做皇帝的念头,宫庭内部争斗的变数很多,权臣往往会成为砧上鱼肉,他已没有耐心等待下去,而通过北伐建立功勋是登上皇位的捷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置蜀国九十余万民众的根本利益于不顾,置敌强己弱的基本态势于不顾,一味穷兵黩武。

二、在陈寿收编的《诸葛亮集》中,有李严劝诸葛亮接受“九锡”(锡”即“赐”的意思,加“九锡”,就是要皇帝赐给九件特别贵重的东西,这是古代大臣少有的最高荣誉,通常也是旧王朝的丧钟,王莽、曹操均受过“九锡”。)进爵称王的书信,诸葛亮作书回答说:假如能灭掉魏国,杀了魏明帝曹睿,迎皇帝回到洛阳,我和你们共同升迁,十锡也敢接受,何况九锡!(原文为:“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诸葛亮对心腹说杀掉曹睿之后可以接受“十锡”,超出“九锡”之礼,表明诸葛亮想做皇帝。

三、《三国志谯周传》记载,谯周有口吃毛病,他被诸葛亮召见应对时,惹得周围的侍者讪笑不已,事后,有人建议究办讪笑者。诸葛亮却说:“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

胡教授称,查遍《三国志》,除皇帝之外,臣下敢称孤的仅有三人,一是已经公开称帝的袁术,二是曹操,然后便是诸葛亮。诸葛亮以“孤”自称,是不把刘禅放在眼里,早有取而代之之意。

一石击起千层浪。

胡教授的文章和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许多新锐文史学家予以有力的支持,纷纷称,是时候该把诸葛亮从神坛上拉下来了。

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员党治国说,诸葛亮军事才能有限;西安文理学院教授车宝仁说,诸葛亮虽有很多可以肯定的地方,但后期有很大失误;西安科技大学副教授同温玉认为诸葛亮长于政治、短于军事;西安行政学院经济学副教授刘军平认为……

为此,胡教授笑意盎然地补充说,《隆中对》的主题是“分裂华夏”,下一步我还要向教育部建议把它从中学语文课本里删除。

实际上,上面那些指责诸葛亮“长于政治、短于军事”、“军事才能有限”、“后期有很大失误”等等,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明明白白地这样写着:“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诸葛亮连年出兵北伐,都没有成功,大概临阵应变打仗不是他的特长吧?”

所以,真正骇人听闻的论点,还是胡教授提出的那三点。

不过,胡教授说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是要当皇帝,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么历史上北伐呼声最高的祖逖、宗泽、岳飞、陆游、辛弃疾这些人,他们都是想要当皇帝?

根本不是这样,这些人都和诸葛亮一样,有责任、有担当,不愿眼看神州陆沉,一心收复故土。

收复故土、南北合一的思想,和今天的统一路线可是完全一致的。

胡教授说诸葛亮有说过北伐成功后可以接受“十锡”,即诸葛亮流露出了想做皇帝的心态。

但受“九锡”礼只是王莽率先玩出的花样,在诸葛亮时代尚未成为禅代的固定格式,诸葛亮说出此语,只能表达出他对北伐艰苦前景的预见和内心的坦荡,谈不上什么野心。

胡教授说在《三国志谯周传》的记载里,诸葛亮有过称“孤”行为。

胡教授又说自己研究三国历史已有十五六年。

其实,记载诸葛亮称“孤”的,并非出自《三国志谯周传》,而是出自附于该传的裴松之注。原文为:蜀记曰:周初见亮,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请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

这条记载说的是,刘禅登基的建兴年间,任丞相诸葛亮为益州牧,任谯周为劝学从事。谯周第一次拜会诸葛亮,因为笨嘴拙舌,让在场的人讪笑不已。等他离开以后,有司看不下去了,请求诸葛亮惩治那些讪笑谯周的人。一贯严肃的诸葛亮却回答:“连我自己都忍不住要笑了,何况他们呢,算了罢。”

首先,早期的“孤”,并非帝王君主的专用谦称,也适用于公侯相伯。

东汉高诱注《淮南子》说:“贵者公王侯伯,称孤寡不谷。”

东汉赵岐注《孟子》同样标注:“王侯自称孤寡。”

杜预注《左传》也说:“孤寡不谷,诸侯谦称。”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秦始皇首创皇帝称号,专用谦称为“朕”。对于孤,仍然适用于封侯者自称。

赵高就曾对李斯说:“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

汉承秦制,孔明为执政丞相,武乡侯,称孤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曹操得封武平侯,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就赫然写:“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

孙权封吴侯、任车骑将军,写信给曹操,上有“足下不死,孤不得安”之句。

甚至依附于刘表、仅有一县之地的刘备,因为有宜城亭侯爵位,在隆中对时也有“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的说法。

所以,贵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开府署事的诸葛亮开口称孤,并非什么大惊小怪的事。

胡教授说自己研究三国历史已有十五六年,却又说“查遍《三国志》,除皇帝之外,臣下敢称孤的仅有三人,一是已经公开称帝的袁术,二是曹操,然后便是诸葛亮”,想是功课做得还不够。

胡教授之所以认为诸葛亮称孤就是想称帝的前兆,多半是直接或间接受清代史学家赵翼《陔馀丛考》中《说孤》条文的影响。

该条文说:“《史记》、《汉书》文内亦不见有称孤者,至汉末及三国群雄之割据僭窃者始称之。《三国志》曹操下教:‘使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又孙权虽已僭帝位,惟诏命称朕,而对臣下言尚称孤。”

在赵翼看来,有僭越之心的人才会称孤。

但赵翼所生活的清代距离东汉末年也有一千多年,赵翼的见解,未必就是真理。

话说回来,诸葛亮尽管可以称“孤”,但其为人恭谦谨行,其称孤事仅见于裴松之后添这条记载,而裴松之也是以《蜀记》为依据,《蜀记》今已失传,属于孤证,不足为信。

现在,遍观诸葛亮文集以及《三国志》正文,都没有诸葛亮自称孤的文字记录!

诸葛亮在书信里用谦称“吾”、“臣”、“臣亮”,在给盟国君臣的书信还自称“仆”;诸葛亮文集里面丞相的各种官称、自称、敬称都非常得体,可谓谦而不卑、威而不怒,谨守规矩,有法可依。

《出师表》真会被移除出中学课本吗?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南宋与文天祥、陆秀夫并称为“三忠烈”之一的谢枋得在《文章轨范》抚然称:“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不知胡教授读了谢枋得此语,又作何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好人好事作文600字 关于分歧的作文 开门见山的作文开头 作文可爱的熊猫 猫和狗的童话作文 描写自然美景的作文 我最喜爱的运动英语作文 作文动画片 写艺术的作文500字 课余生活作文300字 合川钓鱼城作文 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美丽的花园作文500字 这一刻作文600字 在党的阳光下成长作文 持之以恒作文400字 立夏作文 描写黄瓜的作文 绵山一日游作文 2018全国一卷英语作文 探索作文800字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作文 我多想当一名老师作文 我的爸爸作文300字五年级 读书笔记作文 创造一个节日作文 观赏荷花的作文 堆雪人的作文100字 介绍妈妈的作文300字 家风家训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