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职业规划:从鲁迅“弃医从文”说起 谈谈你的职业导向

2020-12-29 15:35:01
相关推荐

导语:

选择专业和工作,以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导向,这无疑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兴趣和特长有时候也有偏差,就像鲁迅,他最初立志从医治病救人,但是后来发现医学不能真正拯救国人,从而弃医从文,成为了一代伟大的文豪。因此,做人要有弹性,不能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过早地给自己下结论,在尝试过多种工作后,你就会发现,原来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工作,却是真正适合自己的。

从鲁迅“弃医从文”说起

有些人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孰不知,这份工作并不一定就是真正适合他的。有的人即使发现了,也缺乏勇气作出改变,而有的人却果敢调转发展方向。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先从鲁迅弃医从文说起吧。

18岁那年,鲁迅到南京求学,后又留学日本学医。鲁迅为什么要学医呢?他认为中国之所以遭受世界列强的欺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人的体格太弱,“东亚病夫”真是奇耻大辱。同时,中国的医学也太落后,鲁迅的父亲就是因庸医所误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鲁迅想学好医学,平时解除人民的病痛,增进大众的健康,战时则上前线做军医,为反侵略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在日本仙台学医的第二年,一个教学电影后加映的时事短片改变了他的一生。

当时正是日俄战争期间,一个中国人被俄国人收买,充当奸细,被日本兵抓获,于是要将他砍头示众。许多东北同胞围观。

“好啊!”当刽子手举起屠刀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和掌声。银幕上和银幕下的这一幕,使鲁迅受到很大的刺激。那个被砍头的同胞,身体不是也很强壮吗?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我们的领土你争我夺,他们都是侵略者,都是我们的敌人,而他却去做一方的奸细, 为虎作伥,亲痛仇快。活得糊涂,死得也糊涂。而那些围观者,把屠杀同胞当热闹看,他们的精神状态麻木到了何等可怕的地步!

经过痛苦的思考,鲁迅得出结论:身体健壮,还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提高大众觉悟,才是当务之急。学医不能救国,学医只能医治人的身体,却不能解救人的精神。人们的身体,即使健壮了,但不知道爱国,不知道反抗压迫,又有什么用呢”要唤醒民众,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文艺作品来感染他们教育他们。于是,鲁迅中途退学,弃医从文,开始了他伟大的文化事业,终于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孙中山学医的初衷和鲁迅很相似。1885年,昏庸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投降卖国的《中法条约》。这个屈辱的事件,激发了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情感。他决心学医, 掌握治病的本领,以保障国民的健康。从而使国家强盛起来。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孙中山很快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医生,从此走上了艰险的民主革命之路。

从鲁迅和孙中山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最初都立志从医,做一个好医生,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热情,而且“小有成就”。应该说,坚持下去,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并不是难事。但是,他们却敢于做出调整,放弃当下喜欢的工作而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地方去。

放弃眼前所拥有的,去投身一项未知的事业,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识。这是一般的人所做不到的,也正是伟人和凡人的区别所在。所以,人并不生来就是做某一项工作的,大胆尝试,说不定你可以成为比你预想中更为伟大的人!

兴趣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从鲁迅弃医从文、孙中山弃医从政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兴趣并不是天生的,也是可以培养的。记得这样一个寓言:

动物们开办了学校。开学典礼的第一天,来了许多动物,有小鸡、小鸭、小鸟,还有小免、小山羊、小松鼠。而学校为它们开设了5门课程: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游泳。老师宣布,今天上跑步课。小兔子兴奋地在体育场跑了一个来回,并自豪地说:“我最喜欢跑步了!"可其他小动物却有的撅着嘴,有的耷拉着脸。放学后,小兔回到家对妈妈说:“这所学校真棒!我太喜欢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兔子飞跑到学校。老师宣布,今天上游泳课。小鸭子兴奋得一下跳进了水里,天生恐水的小兔傻眼了,其他小动物更没了招儿。接下来,第三天是唱歌课,第四天是爬山课。以后发生的情况,便可以猜到了,学校里的每一堂课,小动物们总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不能让猪去唱歌,让兔子学游泳。你是兔子就应跑步,是鸭子就该游泳。是小松鼠就得爬树,也就是一个人要做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事。这个道理很简单,所以很多人把它引申到企业里。大概的意思是:你是外向性格的人,就应该做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你性格比较严谨,就应该做内部管理和财务之类的工作。从逻辑上来说,好像也对。再引申一下,你是基层员工,就要按照职责,做好财务工作,做好销售工作,做好行政工作。不要总想着创业当老板,更不要做财务的总想着做销售,做行政的总想做市场。

现实情况果真如此吗?你要是员工,你会认同这样的道理吗其实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不是兔子、鸭子、山羊,我们的潜能是无限的,没有人限制你做什么,更没人限制你成为什么人,你的父母没有这样的权力,你的老板更没有这样的权力。如果你不尝试一下,你怎么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呢?你怎么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呢?

选择职业听从天性的召唤是没有错的,性格和兴趣虽然很难改变,但还是可以改变的。其实,有很多的人对最初接触到的工作不一定都很有兴趣。香港杰出企业家李嘉诚是成功的经营者,他肯定自己对做生意很感兴趣,但他也承认,他最初喜欢的工作是教育。当年开办“长江”时,他计划只做三年,然后像祖辈、父辈那样去从事教育事业。李嘉诚后来回忆说:“讲心里话,最初我是根本不喜欢做生意的。但后来,生活环境的改变,理想是回事, 现实却又是回事,慢慢地,我就强迫自己定下心来,培养自己做生意的兴趣。然后,真的有了兴趣,这样才一路不停地发展到今天”。

在尝试中及时调整

在人生之路真正开始时,我们也许要面对两个盲区做决策:一个是外部的世界,这360行中各自独特的酸甜苦辣、艰难险阻以及所要求的素质条件,这一切我们都所知甚少;另一个盲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自身的性格、特长、知识积累等条件,恐怕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和锻炼,我们很难给自己一个定论。

伟大的文学家歌德在年轻的时候曾经立下志向,要成为一名世界闻名的画家,为此他一直沉溺于那变幻无穷的色彩世界中难以自拔。他付出了10年的艰辛努力去提高自己的画技,但是最后却收效甚微。

在40岁的那年,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真正绘画大师的杰作之后,他被震醒了,他终于明白,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恐怕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在痛苦和彷徨中度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毅然做出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

晚年的歌德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时,就告诚那些头脑发热的青年,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跟着感觉走。歌德感慨说:“要发现自己多不容易,我差不多花了半生的光阴。”

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样,只有在最初多做几份工作,才能知道你适合做什么,才可以知道你想做什么。你要多尝试,多思考,然后投入百倍的时间和精力,用三年到五年的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唯有多做,多尝试,才能发现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有些兴趣是天生的,另一些兴趣则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天生的兴趣,几乎不需要别人的指点,就会很明显地表现出来。而后天培养的兴趣,则需要时间与耐性去观察发现。一个人能够及早发现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并且将兴趣培养成为专长,是一种挥洒自如、淋漓尽致的人生幸福。而这种幸福,只属于勇于尝试、果敢调整的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赞颂老师的作文 勤劳的作文 我与谁的亲密接触作文 新概念作文大赛作品集 活到老学到老英语作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初二作文评语 描写雨的作文800字 描写家乡的变化的作文 读后感三年级作文 描写仙人掌的作文 关于爱作文开头 塑造人物形象的作文 兰州白塔山作文 作文精选片段 2006高考作文 我原谅了他作文 捉迷藏的作文四百字 网络安全作文800字 秋雨中的校园作文 爱情作文400字 别开错了窗户 作文 蜻蜓作文 我最怀念的人作文500字 我爱我的母亲作文 向生命鞠躬作文 关于充电的作文 描写植物生长的作文 作文《我的妈妈》 艺术作文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