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聚焦MTOS|贵州:体育与文化相融 健康与发展共生

2020-12-29 18:10:01
相关推荐

数百年前,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来到贵州,目睹了万峰林的盛景后,写下了“天下名山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的诗句。如今,这句诗已成为万峰林旅游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10月30日,2019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开幕,万人徒步走过徐霞客广场。山地运动在这里蓬勃发展、方兴未艾。

六盘水市国际马拉松比赛(贵州省体育文化宣传信息中心供图)

千峰林立,云霞灿烂,小桥流水,岁月如诗。徐霞客的塑像,景区内错落有致的民舍,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布衣人家世代传承的手工纺织,无不展现了古往今来的乡愁之旅文化。当运动健儿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如诗如画的景区,体育和文化的融合,让古老美丽的贵州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万峰林景区热气球表演(贵州省体育文化宣传信息中心供图)

贵州有历史悠久、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有不畏困难、勇攀高峰的体育健儿,新时代“体育+文化”的发展模式,让贵州的体育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显得愈加生机勃勃。体育是身体健康的保障,文化是精神健康的保障。“体育+文化”,更是彰显出昂扬向上的精气神。2017年5月,贵州籍运动员黄春燕和陈岩成功把带有“中国·贵州”字样的红旗插在珠穆朗玛峰峰顶,弥补了贵州省高山探险这一空白。 2017年9月,“阿西里西杯”首届中国美丽乡村广场舞大赛在“贵州屋脊、夜郎古都”赫章县举行。赫章县夜郎代表队凭借一曲《阿西里西》代表贵州省在“谁是舞王”中国广场舞民间争霸赛总决赛中荣获“舞王”称号。

激情乌蒙音乐节(贵州省体育文化宣传信息中心供图)

2018年3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残疾人射击世界杯上,贵州省残疾运动员娄小龙以581环的成绩夺得10米气手枪项目冠军,打破了由韩国人在2015年创造的579环世界纪录。2018年6月,在全国第十六届“屈原杯”龙舟锦标赛暨第五届中国南宁龙舟国际邀请赛中,下司中学参加青少年组250米、500米直道竞速两项赛事,均以优异成绩夺冠。 一系列体育成就,充分展示了贵州体育健儿敢于胜利、后发赶超的精气神,彰显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体育文化和人文精神。

铜仁市中华龙舟大赛现场(贵州省体育文化宣传信息中心供图)

把体育融入文化建设中,把文化注入体育发展中,是贵州体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走进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展现毕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各民主党派帮扶毕节的同心文化的金海湖公园碧波荡漾、落英缤纷。金海湖公园不远处,是毕节市体育“一场两馆”和文化“三馆一中心”,即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和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演艺中心。 2018年6月,金海湖新区首届“金海湖之夏”文化旅游季启动暨金海湖公园开园活动当天,60000余人齐聚金海湖公园,开展了环湖赛跑、自行车赛等体育健身活动。据金海湖公园游客服务中心负责人李虎生介绍,从那以后,到金海湖公园跑步、骑自行车、阅读的人越来越多,公园的文化气息和体育健身氛围愈发浓厚。

乌蒙大草原公路自行车比赛(贵州省体育文化宣传信息中心供图)

“体育+文化”,带来的是文体旅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作为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举办地,黔西南州依托喀斯特山地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优势,大力培育开发徒步、自行车、越野车穿越、野钓、漂流等各类山地户外运动赛事活动,不断丰富山地旅游文化内涵,带动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有力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民众增收。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黔西南州旅游人数从1526.68万人次增加至6338.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12.01亿元升至509.01亿元,年均增速达30%以上。近年来,贵州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发展之路,大力实施“3个100工程”,连续举办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紫云格凸国际攀岩节、环梵净山国际自行车赛等山地户外品牌赛事,广泛掀起山地运动、户外休闲和体育旅游新热潮,不断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扶贫融合发展。在贵州,有一种民间运动,凭一根竹子,人站在上面畅游江河,人们称它“独竹漂”。据了解,2011年的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独竹漂正式成为比赛项目。在贵州省第九届运动会上,黔东南州下司民族中学高二学生文治慧一举夺得青少年组独竹漂项目的两块银牌。如果说独竹漂展现的是飘逸灵秀,那么黔南州荔波县的打陀螺则给人以力学之美。在黔南州,打陀螺运动已成为中小学学生学习的体育校本课程。在凯里学院,陀螺作为民族传统体育课校本课程在开展。旋转、力量、精准,竞争性和娱乐性相结合,使得打陀螺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最主流”的体育运动。在多彩贵州,像独竹漂、打陀螺、龙舟、射弩这样的民族体育运动大概有250多项。贵州借助浓厚民族文化的优势,通过建立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训练基地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方式,近年来培养了大量的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民族传统体育整体水平明显提高。2018年,在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上,贵州新增7个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总数上升到65个。 如今,贵州正不断加快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以文化引领体育产业发展,以体育产业发展丰富多彩贵州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与体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以项目、赛事活动、组织体系为抓手,丰富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使体育更具风采。体育和文化相融,让贵州的文体旅事业更加繁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上一层楼。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见习记者 汪瑞梁

编辑 汪瑞梁

统筹 周文君

编审 付 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精选 感恩老师作文600字 以梦想为主题的作文 母爱作文300字 与爱同行作文 描写荷花的作文 家规英语作文 月亮作文600字 描写雨的作文 回报作文 演讲稿作文 短篇作文 旅游英语作文 600字初中作文 童年 作文 我爱我家作文500字 书伴我成长作文 以成长为题的作文 我与书的故事作文 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 春暖花开作文 赞美老师的作文 我的家庭英语作文 关于音乐的作文 路作文600字 乡村美景作文 感恩作文800字 升国旗作文 新鲜事作文 五年级作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