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2万字 三赴延安 走访百人吴克敬新作聚焦“小海的梦想”

2020-12-29 19:00:01
相关推荐

有着共同的乡村生活阅历,经历过几近相同的磨砺,所以心灵相通,所以惺惺相惜。吴克敬,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著名农民作家。柯小海,一位闻名全国的乡村脱贫致富带头人。他们二人相遇,会擦出怎样深刻的火花?近日,吴克敬用22万字的报告文学《小海的梦想》,让“最美奋斗者”柯小海和乡党们的真实故事跃然纸面,并经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吴克敬力透纸背的文字,串出一幅幅乡村画面,读来时而激荡人心,时而令人潸然泪下。

吴克敬 记者 尚洪涛 摄

这么多年来,著名作家吴克敬以对乡村生活的深度熟稔,和对文字的驾轻就熟,完成了一部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描写乡村生活的《初婚》在央视热播之后,延安市及黄陵县的相关负责人专程到西安拜访吴克敬,希望他能到延安去采访柯小海和乡亲们的故事。

其实有12年时间,吴克敬一直沉浸在小说和剧本创作中,几乎再没写过报告文学了。拗不过两位陕北人的一份真情,吴克敬被拉到了延安。第一次见柯小海,花了三天时间来走进他的生活。在这短短三天里,吴克敬以一个农民的视角去看柯小海,感觉到他的确是农村走出来的少有的能人。“有过长期乡村生活经历的我,被柯小海的所作所为打动了。”吴克敬说。

《小海的梦想》书封 出版社供图

写小说,依赖的是对生活阅历的积累和对素材的剪辑。写报告文学,必须每个细节都来源于真实。这次真正动笔之前,吴克敬分别两次去延安再深入了解情况。第一次是去延安市八一敬老院,与老八路、老革命重温了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第二次是柯小海从北京参加70周年国庆庆典回到索洛湾村,带着吴克敬去了索洛湾村修建的峡谷寨景区,听村里老人们讲索洛湾这二十年的变化、听年轻人讲他们现在的生活。吴克敬与实地走访的百位乡亲,都经历过相同的困窘与无奈,期望过同样的目标与心愿,构筑过同样美好的蓝图。乡亲们告诉他最知心的话,感慨着自己赶上了这个时代的繁荣昌盛,遇上了好的政策,选对了正确的领路人,过上了好日子。

索洛湾村曾经非常贫困,贫困的根源与其他山区几乎差不多。这里属于桥山林区,依山傍水,风景绝美但耕地面积少,道路不通。2000年以前就是个“烂摊子”,用村民们的话说,“吃水半里路,雨天两脚泥”、“玉米换面,靠天吃饭”、“村里留不住人,有本事的人都往外跑”……2000年,在外经商的柯小海回到了村里,25岁的他扛起了振兴乡村的重任,一心要将这个村子从贫困的泥沼里拖出来。吴克敬在深入挖掘这个故事的时候,被柯小海身上这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深深打动了。

在三赴延安的吴克敬看来,当时25岁的柯小海还是个娃呢。但这个娃有想法,有主意,将这个娃的经历写出来出版成书,也让外地读者们看看咱年轻一代陕西农民的本事。柯小海当时是村里的“名人”,能吃苦,能挣钱,会跑运输生意。可以说,这个能行的农民娃已经在山外闯出一片天地,生活也挺富足。就连他们村里人都没想到,他能放下自己的生意回到村里,当了支书,而且没工资,这个阶段很多人都觉得他“傻”。

柯小海真的傻吗?吴克敬说:“这个人身上闪光点很多,最打动我的就是他的那颗心。小海的梦想、初心是啥,没有什么宏大愿景,就是让村里人能过上好日子,娃娃们有学上。这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我跟八一敬老院的老革命、老八路们聊,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让百姓吃饱穿暖。这不是嘴上说一说,也不是一件事,是几万件事累积在一起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吴克敬说:“柯小海虽然是个男人,但是他特别细心,发展当地经济,改善村民生活,提高娃们教育。他把村民放在自己心里最重要的地方,村民心里都有杆秤的。”

吴克敬激动地对记者说:“这样的干群关系,不正是党所提倡和坚守的吗?有柯小海的带头,索洛湾村人的集体意识空前强烈,主人翁的情操和境界空前高涨,这就是他值得所有共产党干部学习的地方。柯小海真真切切地坚持了自己的初心,他不看重眼前的利益,盘算自己的利益,总是先把一件件小事干好了,慢慢就干成了大事。我写出来的,是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一代农民兄弟姐妹意气风发,共同为脱贫而拼搏的故事。”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职茵 实习生张晓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的味道作文 从未走远作文 作文本封面 榜样作文800字 关于乐的作文 满分作文500字 优秀初中作文600字 腊梅的作文 好久不见作文 申请信英语作文 开学作文300字 假期作文300字 描写事物的作文 妈妈的唠叨 作文 关于热爱的作文 做饭作文400字 关于情感的作文 校园生活英语作文 我的爸爸英语作文 写菊花的作文 我们一家人作文 最熟悉的人作文 小学生作文春节 英语作文30词 仙人球作文 突破自我作文 西湖美景作文 二年级优秀作文 优秀作文100字 告别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