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案例分享:我家有个乖孩子—过于听话的孩子更加需要成长空间

2020-12-30 04:55:01
相关推荐

小丽上初一了,从镇里的中学来到了县城,开始住校。临近学期末,学校老师开始频频打电话给家长,因为小丽上课总发呆,总是莫名其妙地哭。

“这孩子不会是精神有问题了吧?”从学校听到的这句话惊得小丽妈妈一身冷汗。她带着小丽从外地来到北京,在精神专科医院被诊断为轻度抑郁状态,医生说暂时不需要服药,建议她做心理辅导。于是,他们一家人找到了我的工作室。

(1)“我妈说要和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起玩”

小丽是个非常漂亮的姑娘,身高一米六左右,身体已经开始发育,眼睛很大,但是眼神略有些呆滞。

在咨询室的长沙发上,小丽拉着妈妈的手,紧挨着妈妈坐着。我和她聊几句,她每次说话前都要看妈妈一眼。妈妈说:“老师问你话,问你什么你就说,别老看我。” 妈妈又充满歉意地跟我说:“老师,这孩子就这样,不爱说话。”

我说:“刚才孩子说得挺好的,没关系,我们慢慢来。”

不过,妈妈多少有些按捺不住,总会在女儿说完后补充一些,我看到小丽索性不再说话,盯着窗外出神。

当妈妈代替孩子说话时,孩子就不再多说话。小丽就是这样,她觉得妈妈在,没有说话的必要。

坐在咨询室的沙发上,妈妈努力做出笑脸,尽量让自己看起来轻松一些。也难怪,孩子这样,妈妈怎么可能真正轻松呢?

妈妈时不时看看我,欲言又止。我知道妈妈有很多话想和我说。即便这样,我也需要先和小丽谈,我要了解小丽真正的状况。

妈妈离开后,我和小丽聊了起来。一开始是我问她答,慢慢地,我发现小丽的话多起来。她告诉我,她小时候挺活泼开朗的,后来差不多是小学二三年级吧,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慢慢成这样了。问她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没有,她说好像也没发生什么事。

小丽说,自己小时候成绩很好,但小升初时没考好,托关系才上的县里这所好一点儿的中学。知道家里费劲托人,就想好好学习。没想到在学校住宿舍后出现了不适应。

小丽突然声音大起来,气愤地说:“老师你知道吗?我们宿舍有8个人女生,有5个都在谈恋爱!谈—恋—爱!”

我有点诧异小丽对室友谈恋爱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于是接着问她:“他们谈恋爱,你怎么看?”

“很讨厌!她们都是县城里直接考上来的,那么小就谈恋爱,而且还总是在宿舍里说这事,烦死了!”

“那么另外两个没谈恋爱的同学呢?她们有什么反应?”我问道。

“她们无所谓。我就看不惯,我都不理她们那几个谈恋爱的人。”小丽说。

“哦,那你在宿舍里有好朋友吗?”我问。

听到我这么问,小丽的眼神又黯淡下来,声音又变小了,说道:“我不理宿舍那几个,她们联合其他人一起不理我。我在班里也没有朋友。”

“你和同桌关系怎么样?”我又问道。

“老师,我给你讲讲我们教室的样子。我坐在后边靠门的位置,我们是三个人同桌。”

我让她拿些彩色石子摆摆,这样更清晰些。

小丽很快摆好了教室的布局。她说她因为在女生里算个子高的,坐在教室最后。三个人同桌,一个是男生,天天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小丽说自己不想理他。另一个女生同桌和前排的女生关系很好,两人在一起玩。所以虽然三个人是同桌,但彼此不怎么说话。

我说:“听上去,好像你对于自己看不惯的同学就采取不理睬的方式。”

“嗯,我妈妈说要和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起,不要和那些学习不好的同学一起,她怕我学坏。”小丽说。

“那你和学习好的同学关系怎么样?”我问道。

小丽回答道:“不熟,他们学习好的都坐在前边。”

“哦,那么你有不会的题问他们吗?”我继续了解小丽的人际关系情况。

“没有,我怕他们不理我。”小丽声音有点儿怯怯地说,“我学习没有以前好了,他们肯定也喜欢学习好的人。”

“嗯,不问同学,那你不会的题就去问老师?”我接着问。

“不,我觉得我升学成绩不好,又坐在后边,和差生坐一起,老师也会认为我是差生。我不敢去问。”小丽说。

谈话至此,我大致了解了一些小丽的情况。

(2)“我觉得没人可说话”

看到小丽的情绪不太高,我岔开了话题。

我说:“小丽,有没有人夸你长得好看?”

小丽看看我,眼睛里有亮光,她问我:“老师,你觉得我好看吗?”

“好看呀,所以我才问有没有人夸你好看嘛。”我说。

“老师,真的呀?你说我好看,我特高兴。可是别人要这么说,我就会生气。”小丽高兴地说。

“生气?”我重复确认了一下。

“因为我妈从来没说过我好看,她说小孩子就是要好好学习,那些长得好看的、爱打扮的,都是不学好的学生。以前我们村有个姐姐,打扮得可好看了。我妈总说让我可别学她,说她不是正经人,不好好念书,早早就谈恋爱。”小丽说道。

我恍然大悟。

小丽说:“老师,我其实也不是不爱说话,你看我就爱和你说话,我是觉得没人可说话,尤其在学校没人说话,慢慢地,我觉得同学也不爱理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和他们说话了。学校平时管得严,不让给家长打电话。眼看要期末考了,我觉得我没学好,心里难过得不行,总忍不住想哭。”

两周回一次家,没有朋友,没有好成绩,没有地方说话,家庭的支持又不能及时给予,对于一个刚上初中的女生来说,人生实在遇到了太大的困难。

我需要和小丽妈妈单独谈谈。我问小丽,刚才我们的谈话内容哪些可以告诉妈妈,哪些需要保密。小丽说都可以告诉妈妈。

(3)“是不是给孩子太大压力了”

再次坐回沙发上的妈妈殷切地看着我:“老师,孩子怎么样,您有办法吗?”

我请她讲讲她怎么看待孩子的状况。

小丽妈妈说:“孩子从小就乖,听话,家里大人让干啥就干啥,左邻右舍都夸她。我以前家里穷,没上几年学,就想让小丽和她哥都好好学习,将来上大学。本来家里都挺好的,就是村里的普通人家,生活都过得去。小丽上小学三年级时,她爸爸在工地上出了事故,现在就不能干重活了,天天在家,心情不好,也不说话。这样我自己一下子压力就大了,虽然有亲戚资助,可我心里急呀,生怕孩子不好好学习,将来再和我一样在村里受苦。”

“老师,是不是我给孩子太大压力了?”小丽妈妈问。

“生活的担子一下子压在你的身上,确实不容易。小丽是个懂事的孩子,她能看到妈妈的不容易,所以她对自己要求也高。而且,她真的很听话,你对她说的话她都记得。现在,在学校和同学关系出了问题,有很大原因是受你给她传递的观念的影响。”我说。

谈到小丽受妈妈影响的那些观点,妈妈很自责,觉得自己一是观念老旧,二是考虑不周,只想到不影响孩子学习,没想到对孩子影响那么大。

我请小丽回来,我们三个人坐在一起。妈妈认真地对小丽说:“刚才老师和我说了。妈妈现在后悔呀,妈妈没什么文化,给你说的那些话有些跟不上形势了,没想到对你有那么大影响,以后妈妈再也不那样说了。”

我告诉小丽,妈妈也没有错,只是时代不同了,观念可能要有更新,需要适当灵活些。回去可以好好整理一下,看看哪里还有困惑,下次咨询时可以再来和我谈。

小丽看到妈妈,又恢复了乖巧的样子。我告诉小丽。她已经不是一切都要依靠妈妈的小小孩,她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要学会长大。

同时,我也邀请陪妹妹一起来咨询的小哥哥在假期和妹妹多聊聊,顺便给妹妹补补落下的功课。

由于还需要调整,小丽暂时住在亲戚家休养,没有返回学校。小丽开始定期来我这里进行心理咨询。她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问了我很多她想不明白的问题。我与她一起对她以前的一些观念进行了讨论,比如以前看同学不顺眼就不理人家,可以考虑求同存异,多发现同学优点等,帮助她调整对学校的适应度。同时,我也从行为方面对她进行训练,比如,模拟如何开口问同学问题,如何主动和同学聊天等。

转眼暑假到了,小丽的亲戚帮她报了个夏令营。夏令营这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带给小丽宝贵的体验,这样的体验,给她增加了投入学校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小丽回来后告诉我,入营的第一天,她还是不敢和人说话,在小组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下,咨询室里的演练也帮了忙,总之最后终于突破了自己,和大家相熟起来。她说,这个夏令营让她终生难忘。

开学后,小丽重返校园。

由于在外地,她之后一个月会来见我一次,直到现在。她说每个月的这一天是她的节日。

(4)想对父母说的话

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观念、看法,很多时候会通过日常的言行深深地根植于孩子的心中,成为他们的价值观的基础。有些孩子,自我发展得很好,他们会思考这些价值感。而另一些孩子,他们的自我还没有成熟,当环境改变,那些来自父母的价值观与新环境发生碰撞时,他们会无所适从,无力应对。

在本文的案例中,年幼的小丽离开熟悉的爸爸妈妈,独自进入一个陌生、全新的环境,适应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尤其是当她遇到困境时,父母对自我的反省和努力改变的态度,让孩子看到了希望,进而有勇气和动力进行改变。

而心理咨询之所以能够起作用,并不全是咨询师的功劳。小丽、小丽妈妈、咨询师,以及小丽的整个家庭,大家目标一致,一起工作,让改变得以发生。与此同时,提供一个全新的、放松的、充满友爱的环境——夏令营,让孩子有机会边学边练习,可以很好地帮助到孩子。

总之,当围绕在孩子身边的系统都启动,都向良性方向发展,孩子的状况就会有很大改观。

(5)课后练习

练习:“社会适应能力”测试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成人需要社会适应能力,孩子也是如此。对于孩子来说,社会最主要的就是学校和家庭。

看看这些场景,你的孩子的表现怎样呢?

场景1:转学或转到了新班级。

孩子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2:参加课外活动,周围全是陌生同学。

孩子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3:准备学习新知识和新科学。

孩子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4:当众发言。

孩子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5:老师在场的时候做事。

孩子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孩子在以上情景中感觉紧张,那么就需要提高一下孩子社会适应能力了。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进行技能演练,鼓励孩子大胆突破。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体验,以后就会容易很多。

本文节选自:师晓霞老师著作《别让“家”伤了孩子的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 咘特成长)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关注宝宝知道超级频道,了解备孕、怀孕、育儿更多精彩内容:专家直播、日刊知识、胎教电台、儿童故事、动画片,还有宝妈们最爱的社区圈子!宝宝知道与千万妈妈在一起,科学孕育,为爱成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四百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600字 从此改变作文600字 与春节有关的英语作文 抽打阴部作文 动物园一日游作文400字 总有属于我的春天作文 为六一做准备 作文 大爱无声作文600字 珍贵的礼物作文450字 成长中的美丽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600字作文 今年高考安徽作文题目 以礼物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的引路人作文600字 关于写事的作文300字 题目自拟的作文500字 我最尊敬的人作文400字 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作文 关于孤独的作文800字 妈妈真辛苦作文400字 关于坚守的作文800字 感谢父母的作文300字 以背后为话题的作文 我的死党作文600字 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作文 端午节作文200个字 元宵节作文100个字 我的卧室英语作文5句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