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世界读书日郑州!记者带你走进名人大家的书香世界

2020-12-30 07:20:01
相关推荐

中原网讯(记者 杨丽萍 秦华 左丽慧 苏瑜/文 李焱/图)伴随着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关于阅读的话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今天,记者将带你步入王蒙、乔叶、梁鸿、周大新等名人大家的书香世界,听他们谈谈读书之乐与选书之法。

读书永不过时

今天(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但对于热爱读书的人们来说,每一天都是“读书日”,因为无论这个世界如何变化,读书,永远不会过时。一如王蒙、周大新、阿来等作家所言,读书早已是种深植于血脉中、自然而然的习惯。对于阅读的益处,他们也有着独到的人生体会。

“现实只有一种可能性,但从理论上讲,人生有多种可能性。这就像走在路上,眼前不断出现岔路,每一次分岔,都代表一种可能。现实中我们却只能走一条路,但文学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作家阿来认为,通过阅读,人们能在短暂的生命中经历更多的可能性。

“人类的文化、智慧集中保存在书里面。真正能够提高素质、推动思维、改善人的精神品质的方法,只有读书。”作家王蒙对“阅读”的作用极为肯定,他认为,读书不但能帮助我们了解信息,扩展知识,培养精神集中、动脑筋的习惯,还教给我们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概括不同的知识、不同的规律的共同道理。

谈及阅读对人的影响,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周大新说:“不阅读也可以正常生活,但是读书会让你生活得更清新、励志、多彩,人的一生有限,而书却太多了,那么读什么书呢?我认为一定要把好选择关,读糟糕的书是对光阴的浪费。”

“读什么”比“读不读”更重要

梁实秋曾说:“人生苦短,而应读之书太多。”当我们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该如何选择、如何阅读呢?周大新建议:专业书读最前沿的;文史哲要读经典;还要读当代最新的作品,读口口相传的专家推荐的好书,这样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

在王蒙看来,读书就该读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经过传播的经典。

“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的孔子、孟子、庄子、屈原、苏轼、曹雪芹……国外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笛卡尔、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他们曾经在精神上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上达到什么样的深度?了解他们的道德心理,对民众的关切和爱,他们对国家对同胞对亲人的忧患,如果不阅读这些经典,你就不了解这种高度。”

省作协副主席乔叶认为,青少年阅读时也该“多读经典”。“经典是久经考验的、一代代读者读出来的,它可能会有些晦涩,读起来不那么‘爽口’,也不那么刺激,它却是非常耐读的、能真正培养你非常纯正的审美趣味,它对你的影响不会立竿见影,但等时间再长一点,你终会深切地感受到读经典的好处。”

此外,王蒙和《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作者,著名作家、学者梁鸿都建议大家多读“烧脑”的书。

“我接触的一些学生,阅读量挺大的,所以我认为千万不要小看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给他们推荐低层次的浅显的书籍,那样会局限孩子的思维,青少年时期正是思维活跃的时期,引导他们读一本有深度有思想的书,对他们影响深远,家长和老师大可不必担心他们读不懂。”梁鸿说。

读书交流日趋多元

近年来,郑州的书店越来越多,阅读氛围越来越浓厚,市民读书的渠道、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各种线上线下的读书会、朗读会、分享会等视听阅读交流活动让全城沐浴在馥郁书香之中,还有人热衷于利用开车、走路、候车等碎片化时间听书,读书确确实实成为一种很普及的精神享受。

“各种阅读方式的出现并不是坏事情,它是这个多元化时代的产物。我认为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也能为读者提供很多精神上的滋养。”梁鸿说,读者见缝插针地阅读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不过,她也认为,仅仅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是需要有一部分读者去深入地持续地阅读。

面对时下兴起的各类读书朗读会,乔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朗读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但有时容易表演化,它带给你的收获和你真正安静地、深入地阅读,还是不太一样的。如果在举办朗读会的同时,大家能围绕一个主题在一起交流探讨,就更有意义。”

阿来也认为,读书交流本身是好事,但如果太急于交流,反而失去了交流的初衷。“比如我们常看到在一些阅读交流的场合,有人读书没有足够的深入,就急于发言,但其实很多谈的都是表层。所以,我们也应该提倡,首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把书看完、读透,思考深入以后,再来发表意见,这样交流才更有效,而不是为了交流而交流。”

读唐诗活动在郑州文博城举行

4月21日下午,由河南省阅读学会推选的2018“河南十大优秀朗读者”带来的“读唐诗”大型公益活动,在古色古香的“郑州文博城”国学大讲堂举行。为献礼“世界读书日”,郑州市著名舞蹈家特意以“重返大唐”古典舞,前往助兴。

此次活动,由郑州市文明办指导,河南省阅读学会、河南省中外经典朗诵艺术团、郑州大学出版社等联合主办,精心挑选出唐代各个时期的代表作。

活动当天,吸引了不少的郑州读者。值得一提的是,4位5岁左右的幼儿园小朋友也登上舞台,用稚嫩甜美的童声,读起了家喻户晓的《咏鹅》和《春晓》,给观众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最后,李商隐那篇耐人寻味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在悠扬典雅的古筝音乐伴奏中,不仅被集体朗诵,而且还集体演唱,使得全场的热烈气氛推向了高潮。

“全民阅读,我们在行动;全民阅读,真正读起来”。这次活动总策划陆进良先生对记者说:“‘世界读书日’读唐诗活动已经持续多年,今后会继续开展,争取一年比一年更精彩。” (记者 苏瑜)

考古新发现 讲给公众听

4月22日上午,“启封中原记忆,感知河南考古——2017年度河南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首场活动在河南博物院举办。

本次报告会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社会各界群众数百人聆听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樊温泉以“中原古都又现辉煌”为主标题,讲述了刚刚荣获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的新郑郑韩故城遗址考古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海涛以“华夏第一王都再现独特宫室”为题,介绍了荣获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宫殿区5号基址考古新发现;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王咸秋以“探索东汉皇帝的长眠之地”为主标题,讲述了荣获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的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考古新发现。

3位学者在近3个小时的时间里作了精彩纷呈的报告,详细介绍这些备受关注的考古发现的发掘过程、出土文物、历史文化价值等,并与听众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

据悉,5月5日还将在河南博物院西配楼多功能报告厅举办第二场报告会。届时,将向公众报告荣获“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许昌人考古发现研究新突破、荣获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的开封北宋东京城顺天门(新郑门)遗址考古新发现和荥阳青台遗址考古发现。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去免费聆听。 记者 苏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静作文 灯的作文 香港作文 爱作文400字 爱好英语作文 旅程作文 成熟作文 优秀作文300 尊重的作文 春风作文 二百字的作文 小学生活作文 作文 我长大了 小草的作文 作文400个字 秋季作文 我的好朋友的作文 作文泪 回忆作文开头 初三600字作文 写想象作文 万能开头作文 小学300字作文 简单作文 廉洁作文 作文青春800字 三年级小学生作文 五篇作文 青春作文开头 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