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美术研究|山水画重要的是有景 有意 即立意定景

2020-12-30 14:45:01
相关推荐

编者编者按:郭熙首先提出要“以林泉之心”,对待理想的生活环境和作为欣赏对象的山水。他很强调山水画作为一种生活环境而具有“可居可游”性。——王慕石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他在论述中,山水与山水画的概念常常不作严格的区别。在谈山水形象时,是把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的。他说的许多地方是指山水的内容,但是用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名词实际是一个意思。

山水画的描画对象,经过创造的山水画内容与表现,究竟怎么样?郭熙有几句名言,可视作具体的说明:

“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局泉石而思游。看此画令人起此心,如将真即其处,此画之意外妙也。”

这一段是全面概括。是说山水画重要的是有景、有意,即“立意定景”,要能使景生意,得景外之意,进一步想行动,这是“意外妙”。不只思想感情受影响,甚至使人产生行动的愿望。这就是强调山水画意不是一般的感染力,而要能促使观者思行、思望、思居、思游。重要的是前面这四句话,这四句话写的是一种能生意的景,他提倡的是和谐的感情化的世界。亦即“意境”。不过“意境”一词出现较晚,郭熙用过“立意”、“境界”等相近的概念。

郭熙认为这样一个环境是多样的统一、和谐的整体。应以大山大树为主,山水气象的表现不限于世界的一角,自然的一角,而似乎是整个的世界,无限的空间。

他主张表现大的空间,他说:“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须远而观之,方见得一障山川之形势气象。若士女人物,小小之笔,即掌中几上,一展便见,一览便尽。此看画之法也。”在这里关于大小,郭熙未完全讲清楚,即画幅的大小与画面表现出的空间两者的关系未讲清楚。这两者之间有区别的,幅面小而画的空间可以很大。当然两者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他认为“铺舒为宏图而无余,消、缩为小景而不少”,区别在于是否以“林泉之心”临之。

“山水大物也”。“物”在道家,可指世界万物的总和。一个客观的物质存在,但不可理解与控制。这个“物”不是日常所说的“物”。这个“物”本身就包含大的意思,是个包罗万象的空间,但不是空的。

关于空间感,郭熙在《画诀》中曾说:“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谓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强调留出天地,中间布置万物。天地之间的山势水势,由于天地的衬托作用,产生广阔、深远的空间感觉。

郭熙着重从六个方面对山水画作了深入的探讨。

第一、广大的空间。他说山有三远——高远、深远和平远。谈山的形势、颜色……都从“远”来谈山的表现,也是讲空间,强调表现空间的广大。“正面溪山林木,盘折委曲,铺设其景而来”,也是讲一个广大的空间。郭熙的主要意思是说画的空间是一个广大的世界,无限的空间,这个空间不是空洞的,而是以大山为主的万千景象。

第二、以大山为主的全景。郭熙列举出几种情况:“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长松亭亭,为众木之表”;“山水先理会大山,名为主峰。主峰已定,方作以次近者远者”;“林石先理会一大松,名为宗老。宗老已定,方作以次杂窠小卉"。他认为画“高山”,除画出主峰外,还要注意用峦岭相连加以烘托,方可使高山“不孤"、“不什”。而画“浅山”则不同了,要求达到“不薄”、“不泄"。

“高山”和“浅山”形成了山水的不同体裁。郭熙对山的主要表现也有一些描写,如:“山大物也,其形欲耸拔,欲偃蹇,欲轩豁,欲箕踞,欲盘礴,欲浑厚,欲雄豪,欲精神,欲严重,欲顾盼,欲上有盖,欲下有乘,欲前有据,欲上瞰而若临观,欲下游而若指麾,此山之大体也。这里讲的山势除“偃蹇”外,都是说明要表现出山的尊严,要“浑然相应”,则“山之美意足矣”。

第三、山与水的关系。画山要得到水的配合。山是静的,水是动的,静的形象要得到动的形象配合,用水来衬托山。要表现出水“宛然自足”,则“水之态富瞻也。”

第四、山与林石之关系。宋时林石或单独成幅,或作为山水画的一部分,无论如何,它也是有主有从,有虚有实。“林石先理会一大松,名日宗老。”具体分析了树木与山的关系。

第五、山与其它细节的关系。如人物、楼观、车船作为山水的点缀。从山水与细节的有机联系中表现出山水画的特点。

第六、烟云在山水画里的表现作用。“山无烟云,如春无花草”。“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都是重复说明一个思想,即认为山水画感情的表现,主要靠云烟,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他用的比喻不一定很确切,但意思是说其间有有机的联系,不必死扣其逻辑关系。他主要是通过这些词藻说明其间的有机联系,丰富和强调了总的效果。在完成共同的目的时,各因素的具体作用不同,最终以大山为主,形成多样统一的整体。

由此引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山水画的感情化问题,是郭熙对山水画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主张描画、欣赏大自然时不应把对象当作无生命的东西,而要体现人的因素,把对象感情化。这在理论上被肯定下来,是郭熙绘画理论中重要的一个贡献。

人的活动,郭未很强调。山水画中人的因素不在于画人和加进去的细节点缀。尽管郭熙用了许多拟人化的句子,也不是在提倡山水画中运用拟人化手法,只是在文章里运用这些话说明问题。

关于感情的表现,他十分重视烟云的描写,以体现山水画的人的因素。譬如,他说:“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着重说明山水画的感情表现。

自然界的这些变化,造成山水面貌的种种变化。他认为烟云是山水画感情表现的重要方面,烟云表现的层次与人的感情的细腻变化相适应,感情也有种种层次。他突出烟云是山水的“神采”——审美表现,这一点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把描写烟云作为表现山水画感晴的唯一方法。而在郭熙那个时代是一个发现。

这种感隋是诗的境界的一种,它还不是一般的抒情诗,虽在性质上相同,但容量比抒情诗广大得多。

从《画意》节看,郭熙很注重画的“立意”和“境界”。“古人清篇秀句,有发于佳思而可画”,可以看到他认为古人的诗篇可以启发创作,有帮助。他列出十六条古诗句为例,同郭熙当时的山水画表现的广大世界的丰富性不适应,倒象是小品画。当然,这些诗句都有鲜明的视觉形象、可视情节,可以构成一幅幅小画,也可构成大幅画的局部或细节,有可能通过这种佳思而发展成大幅的画。

这里涉及到古代绘画理论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问题。郭熙列举的这些诗至少可以成为绘画的重要细部,而不是说郭熙的山水画在容量上与这些诗相等。这是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一种理解,把诗里的可视情节翻译到绘画里来。这种理解指出在内容上诗与画有相通之处,这是一个进步。

但若认为诗、画关系仅只理解为互相翻译,则这种认识还有很大的缺陷,忽视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它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按自己的表现特点去表现同一内容,描写同一对象与境界。如马远《雪图》四段,每段有诗,就是诗与画各依自己的特点表现的。第一图的诗句表现了屋子里的人的感觉,画则是从外边看,描画了室外的视觉形象,这样的诗与画是对同一生活从不同方面加以表现,起到互相补充、丰富的作用。

摘引清篇秀句的作法,在诗人中很流行,初唐即有人这样做,各摘一联,当时有很多这样的书,选择诗中好的句子荟萃成编,书或即名《摘句》。至晚唐、五代非常流行,也有据此画成《摘句图》的。刘敏《中山诗话》中即说:“人多取佳句为句图,诗小巧美丽可取,皆指咏风景,影似百物者尔。不得见雄才远思之人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生活中的美景作文 励志类中考满分作文 关于风的作文500字 难忘的一周作文600字 体育锻炼的好处英语作文 慢下来作文 课余生活作文三年级 高考语文作文山西 维多利亚港夜景作文 初中作文精彩开头 细品书香作文 家风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心愿300字 如何面对挫折的作文 猜猜我是谁300字作文 给我一个什么就够了作文 去海边玩作文400字 青蛙捉害虫的作文 父爱450字作文 我的小狗200字作文 写童话的作文400字 素质的作文 二年级写动物的作文 童年的记忆作文500字 作文游乐园 中国的脊梁作文800字 我的小汽车作文 离不开你作文600字 描写英语老师的英语作文 孔子文化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