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胡春宇朗诵/猴哥小圣:粽子飘香(太感人了 太震撼了)

2020-12-30 15:20:01
相关推荐

图片说明:记录中国TV主播/胡春宇

胡春宇朗诵/猴哥小圣胡春宇朗诵/猴哥小圣49:12来自环球旅拍

【记录中国讯】粽子是端午节的美食标签,相当于月饼之中秋节,饺子之春节。端午节发源南方,北方只是舶来,如同圣诞缘于西方,非基督国家过圣诞就是个应景。计划经济时期,物资贫乏,吃了上顿没下顿,节日没现在这么多、这么热闹。北方的端午节基本被人忽略,特别是我生活的这个地方属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华夏传统节日更没有太多的讲究和仪式。但每当这个满街粽子飘香,端午节到来之时我都要想到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妈妈。母亲应该是孩子最熟悉的亲人,但至今我感觉也没读懂母亲,或者说没有真正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母亲。母亲是商业系统的普通职员,经历应该也算简单,参加工作是售货员后来成为烟酒公司财务干部。但母亲对民俗的知晓和对生活常识的稔熟至今让我们难以忘怀和惊诧。妈妈在的时候,每当端午节临近,家里就开始有了节日的气氛,北方不产粽叶糯米,马莲也很少,但妈妈每年不知道从哪里买来的粽叶和捆粽子的马莲,当时糯米我们叫江米,北方很少,用黍米我们叫黄米代替,亲戚们感觉稀罕也愿意过来帮忙,在妈妈的亲授下,各种不同规格的粽子林林总总呈现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节日的气氛和亲情在准备过端午包粽子的气氛中弥漫开来,每人带走的粽子也把妈妈的温情和汨罗江畔的故事传递出去。端午节的清晨,我们要早早起来跑到蜿蜒的锡林河,鞠一捧凛冽的河水洗洗眼,薅一把河边的艾蒿,匆匆走向来路。家中锅里翻腾的粽子和粽子一起煮熟的鸡蛋才是我最惦记和上心的。假如家家都是粽子飘香,也就罢了,全家属院几乎就我们一家有粽子,不沾沾自喜就不是我这个年龄的表现了。缘于妈妈生活常识的丰厚,我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吃了带有芦叶和艾叶清香的鸡蛋能让孩子一年不生病不长疮。我们对对屈原投江,伍子胥过昭关,艾蒿驱病辟邪,,破五之前不能倒垃圾,正月剃头妨舅舅等俗习俚礼,小小的年纪却已熟记在心,在同龄中貌似懂得很多。当时年少,我们只记得粽子的醇香和鸡蛋的诱人,根本不知道做粽子的辛苦和劳神。今年自己家做粽子方知做粽子需要提前泡发粘米粽叶,且不说包扎成堆的粽子的费事耗时,就是煮粽子也要一夜。在当时没有煤气和高压锅的情况下,为了让全家人在端午节的清晨吃上热乎可口的粽子,妈妈在孩子们的酣睡中肯定要起来几次添火加水续鸡蛋,而妈妈第二天还要上班。端午节的清晨,孩子们在妈妈的催促下不情愿的起床,满屋飘荡的粽香、枣香让我们醍醐灌顶两眼放光,没有人注意妈妈睡了多长时间,更不会体贴妈妈有多辛苦。妈妈是高小毕业,年轻人对这个学历看不懂,现在的电脑词汇也没收这个词条。我当时也不敢确定高小是啥学历,后来听老人说,高小就是小学四、五年级,因此妈妈的学历至多是小学毕业。但在解放前夕,算是有文化的了,这应该仰仗妈妈出身的家庭还算开明和殷实。妈妈的父亲,我的姥爷是祖传中医民间郎中。姥爷医术不是很高,但新中国成立前,在缺医少药的小县城维持家里温饱还能勉强,不然姨姨舅舅们不会都能读书。但姥爷终因识字不多,全凭临床经验和死记硬背药方得以传承医术。姥爷因为文化的限制没能在中医领域有所建树和发展,妈妈一直为此唏嘘叹惋:你们可要好好学习,你姥爷要是有文化…妈妈不说了。实际传达的意思我们也都明白了。妈妈很少说教我们,喜欢用身边的事或传说故事来警示孩子们和自己的丈夫:

图片说明:侯世平

一位母亲纵容儿子,最后犯了杀头之罪的儿子临刑前要吃一口母亲的奶,将母亲的奶头咬下,责怨母亲不能及早管教约束自己。“孩子小错不管最后就会犯大错。小时偷颗针大了就敢偷头牛!”…… 有一位母亲娇惯孩子,什么好吃的都给儿子留下自己舍不得吃,一天有人送来一碗猪下水,这位母亲饿的忍不住吃了,儿子回来得知母亲吃了猪下水竟然磨刀要杀了自己的母亲。“妈妈以后要吃了你的好吃的,你会杀了妈妈吗?”讲得我们眼泪汪汪。类似的故事和传说在妈妈的怀里我们就听到过,故事的启迪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血液里,现在仿佛还能嗅到妈妈的体温,望见妈妈温存而期待的眼神……在妈妈故事的导向和行为的影响下,几个孩子和下一代虽然没有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但也没有一个违法乱纪辱没家风的。哥哥姐姐上山下乡,来回近千米给家里担水的重任就落在了我身上,在我的提议下,妈妈决定给家里打一口压水井,这在当时是重要和复杂的工程,不说不菲的投入,而且当时全凭人工砸井眼和请亲朋邻居来帮工完成,压水井一波三折最终艰难落成,在没有自来水年代,家里有压水井自然成为稀缺资源,来我们家打水的人每天几乎是络绎不绝,平时来打水也罢,但午休时间来压水就会影响全家睡午觉,特别是爸爸午休雷打不动,比吃饭还重要,但妈妈坚持家里的院门中午不能关!就是怕有人来打水看到院门紧闭不好意思来打水。妈妈不仅饭菜做的好,腌菜也十分拿手。这里东北人居多,也缘于当时生活的贫困,加之这里盛产湖盐,各家腌的咸菜都齁咸,一根咸豆角就一碗粥还能剩半截。可妈妈腌的咸菜不但不咸,还有酸、辣、甜,味道各异。每年冬季家里都腌很多咸菜酸菜,实际我们自己顶多吃一半,大多被妈妈送人和被人要走。每年秋末腌菜时节我就生气,因为我们知道这不仅仅是在给自己家里储存腌制咸菜,而是兼顾给亲朋好友准备咸菜。家里没有在工厂上班的人,但家里的生活用具一应俱全,姑且不说榔头改锥钳子板子这些日常生活用具,气筒,杆秤,梯子,木锯,钢锯,饸饹床子,理发推子乃至熬药的罐子,种菜的家什等等也备至齐全,而这些东西谁来借也不拒绝。当时生活的这座草原城市没有养猪场,加之物流落后,市场上很少见到猪肉,在妈妈的坚持下家里还养过一头猪和几只鸡,这在城市职工家属院是很少见的事,妈妈和爸爸为了鼓励我和哥哥及时捡拾鸡蛋,宣布谁捡到的鸡蛋归谁,有段时间我总是一无所获,怀疑一定是哥哥从鸡屁股里直接掏出了鸡蛋,我向爸爸和妈妈告状,我的神想像不但没有得到认可还成了后来的笑料。喂养的这头憨猪和几只小鸡不但孩子们带来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快乐,也给春节的饭桌带来了希冀,家里的剩菜剩饭也得到了合理的处置和华丽的转身。这一年过年,饭桌不仅仅有牛羊肉,还吃上了解馋的红烧肉扒肉条酸菜汆白肉。在妈妈的主持下,在那清贫的年代,家里的日子过的可算是红红火火井然有序。妈妈对外人真诚宽厚,对家人体贴关爱。姥姥、姥爷好长时间都和我们一起生活,就住前后排,每次家里做点好吃的妈妈就会让我们叫来姥姥、姥爷上桌,一定吩咐我们给姥姥、姥爷烫壶酒。(看到媒体报道有的人有的家庭,有好吃的竟然背着老人我们不能理解)。妈妈病重去北京看病回来,听说姥姥、姥爷回到老家,十分不快,但病魔缠身又无能为力。妈妈去世的第二年我去看姥姥姥爷,满头白发的姥姥嘤嘤的哭:你妈不死姥姥能回来吗?我真的太想我大姑娘了,还不如我替她去死......姥爷眼含泪花吧嗒吧嗒抽烟一言不发。不到十年姥爷、姥姥也相继离开了人世。妈妈每次吃饭都要最后上桌,家里吃鱼吃鸡的时候,妈妈每次都把鱼头和鸡头鸡爪子夹进自己的碗里,“你们不会吃,妈妈爱吃鱼头鸡头。小孩吃鸡爪子不会写字!”而鱼头鸡头里面的富有营养的胶原蛋白质常常被送进孩子们的口里。后来长大了我们才慢慢明白,妈妈是把鱼肉鸡肉留给孩子们吃,为了让孩子们喜欢吃,富含蛋白质卵磷脂的鸡脑子也被赋予了秦桧的化身。现在鸡头鱼头鸡爪包括下水已经莫名其妙的受到了食客的青睐,而在当时副食供应紧张的时期,相对大鱼大肉这些下货肯定是最不受人待见的。父母都上班的伙伴们也很多,但客人突然到访不用上街采购就能从容摆上一桌酒席的人家很少,妈妈有这本事,亲戚邻居都说妈妈会过日子。家里蘑菇,蕨菜,黄花,木耳,咸鸡蛋,乃至花生米,海带,咸鱼,虾片这些在边陲小城很难见到的稀罕物家里就几乎没断过,而这些东西平时妈妈是不给我们吃的,只待来客人才能见到。

图片说明::侯世平与母亲合影

“家里来人现出去买?那叫过日子吗”?妈妈没有说教更没有大道理,人生哲理居家之道都在日常的生活小节中彰显出来。过年时,来家里拜年的人很多,妈妈把家里平时积攒下不舍得吃的好酒好菜稀罕物全部慷慨呈现。我现在请朋友们来家吃饭常调侃的话也是“这可都是我们家准备过年的”!如今物资丰富购物便捷,但家里的孩子们过日子还是秉承了妈妈的习惯,平日不浪费一点东西,但对客人不能吝啬。贮藏各种食材,啥时来客人也不会手忙脚乱捉襟见肘,美食也愿意和至爱亲朋一起分享。当时家里虽然孩子多,但烟酒从来不锁不藏,孩子们也自律没人去动,就是当时属于奢侈品的点心罐头妈妈也从不刻意隐藏起来。上小学时的一个中秋节前夕,妈妈给要回老家过节的姥爷准备的二十个月饼只剩下了两个,经排查和推测,近期晚饭吃的很少的我成为了最大嫌疑犯。“偷吃姥爷十八个月饼”成为哥哥姐姐奚落我的软肋。那十八个失踪的月饼是不是都落入我的腹中已经无法考证了,但后来见到月饼包括各种糕点我是躲得远远的。妈妈说,那是吃伤了。后来我试着想喝伤过酒,但至今也没啥效果。门香趋若鹜,主雅客来勤。我记事开始,家里就不断来亲戚。不仅舅舅姨姨投奔妈妈,妈妈帮他们成家立业,老家的街坊邻居还有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也纷纷而至,有时家里地下睡的都是人,为此我和哥哥常去同学家借宿。妈妈从小就给我们灌输了,能帮人一把就不能推人一下。“过日子,不能房顶开门,房笆打井”!这是妈妈最爱讲的一句话。受妈妈接人待物的影响,现在我的家也常常成为同学战友朋友的驿站和酒徒吃货们的据点。妈妈很小就参加了工作,在她的同龄中也算有出息的了,但妈妈对来自老家的亲戚朋友和没有工作的街坊邻居,从来也没有表现出优越和距离,妈妈在家时,家里总是人来人往欢声笑语,爸爸一回来大家就都散去。因此说爸爸后来好多的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维系都和妈妈的为人之道乐善好施是有关系的。你妈可是个好人!这是和爸爸有过节的人亲口对我说的。孩子们在外打架惹事和爸爸护犊子相反,妈妈总是责备呵斥的是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们和自己的娘家人发生芥蒂,妈妈一定是站在娘家人一方:再不对那也是你舅舅!而当自己的弟弟妹妹和弟媳妹夫发生矛盾时妈妈又会批评自己的弟弟妹妹。妈妈在家里是大姐也是大嫂,但从未看到她和自己的弟弟妹妹还有爸爸家里的人红过脸,弟弟妹妹妯娌姑叔也都十分尊重这位大姐大嫂,这让我们这一代感到很汗颜和惭愧。在这种家长里短的处理和身份转换中,我们也默默的学会了如何应对家庭和生活中的琐碎和矛盾。妈妈的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树立了基本的是非观和接人待物的礼数,她自己也赢得了同事邻里和亲人的尊重和爱戴。每到年终妈妈都能带回奖状,这既是对妈妈辛勤工作付出的回报也何尝不是同事对妈妈人品的认可。孩子们和自己的丈夫在那无数的运动波涛中能够独善其身规避风险,当然也一定和妈妈的为人贤良与人为善有关。过去孩子们的新衣基本都是家里自己做,女工在当时是成家妇女的基本技能,如同现在女人的化妆技能。但裁剪衣服却是技术活,不是所有女人都敢下剪子的。每到春节临近来找妈妈裁剪衣服的一拨又一拨。一天放学回来,看到地中央的火炉子上坐着一铝盆,里面翻滚着清水,几盘羊肉片摆在旁边的柜子上,妈妈给小碗里依次兑进酱豆腐汁,韭菜花,还有我见过却不知如何吃的芝麻酱。这是什么?我指着形似辣椒油的液体,妈妈头也不抬:虾油。全家人兴奋而开心的围坐在一起吃了我有生以来的第一顿涮羊肉,也是我一生中记忆最深吃的最香的涮羊肉。锡盟不缺牛羊肉,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偏僻落后不通火车的边城,能在家里吃涮羊肉肯定是极其小众的。就是这第一次见到的虾油也让我终身难忘,至今也不知道这虾油妈妈是从哪淘弄来的,更无法想象妈妈怎么会知晓吃涮羊肉要配虾油的?因为时至今日也不是所有的涮肉店都配备虾油的,只有后来到了东来顺方知虾油是传统涮羊肉必备调料。现在每次吃涮羊肉,必先不动声色煞有介事的问一句,有虾油吗?貌似骨灰级吃货。实际日后的发烧级吃货和美食家标签,应该也是从妈妈那口传心授来的。不说妈妈过节或来客人常做的什锦火锅,葱爆羊肉,口蘑肉片,海米白菜,拔丝土豆,糖醋酥鱼,木须肉这些大众菜,单单这些现在也很少在当地家庭现身的虾酱豆腐,芙蓉鸡片,腐乳肉,就足以让客人和伙伴们目瞪口呆的了,要知道这可是远离海边的草原深处,我所在的这座城市当时很少有人坐过火车。大海?去过一次秦皇岛的发小就让我们羡慕的吐血!我们生活的这座小城属偏远落后地区,居住的大部分是支边过来的内地干部或周边逃荒过来的农民。蔬菜水果海鲜十分缺乏,一车从张家口运来的蔬菜和水果瞬间就被抢购一空,水萝卜黄瓜在孩子们的眼里不次于今天的榴莲山竹!由于妈妈职业的便利,妈妈尽可能多的给孩子提供水果和蔬菜,弟弟没有出生时听到妈妈的脚步声,我总是第一个扑向妈妈的怀抱,总能在妈妈身上摸到苹果鸭梨抑或是带有妈妈体温的宾果。虽然锡林浩特远离大海,但家里经常有海带虾皮吃,还能偶尔吃到叫不上名字的海鱼,草原人习惯吃牛羊肉,对鱼,特别是海鲜不习惯吃,主要也不会做,但妈妈做的家常炖海鱼却香飘邻里诱人至极,放学的路上当嗅到醋香中夹杂着海鱼特有的鱼腥味以后,我就自信满满的知道这是妈妈做的醋溜带鱼,我的步伐不由得加快,回到家基本不会让我失望。长大以后,看到周围人有甲亢黄牙,才知道妈妈在我们年幼时提供充足的海带海鱼的英明和良苦用心。在周围人眼里我属于有厨艺的,但我知道自己至多就是个吃货,喜欢炒菜炖肉,有强烈的创作欲和表现欲,对主食不屑一顾,除了蒸米饭借助饭煲的助力还算得心应手,包饺子蒸馒头对我来说至今都是外行。可看到妈妈做饺子蒸馒头简直就如同变魔术,兑碱拌馅根本不用烧面尝口,一气呵成。我在部队擀饺子皮可以供全班人包,但有一次给妈妈一个人供饺子皮,妈妈在等我饺子皮的空隙还能帮我揪剂子。几年前,邀请外地的姐姐哥哥全家来呼和浩特过春节,我特意请来了本地的京剧票友在家里安排了一次京剧堂会,也算戏迷的爸爸和兄弟姐妹们高兴开心之余,内心里肯定都想到了我们热爱京剧的启蒙老师-妈妈!姐姐轻轻叹口气说,要是妈妈在该有多好…大家泪花闪烁,良久无语。当年妈妈走的时候家里电视都没有,喜欢京剧的妈妈从收音机里听到京剧就如醉如痴不让换台,给我们讲空城计,铡美案,穆桂英挂帅,在妈妈的熏染下,家人包括亲戚朋友也都慢慢成为了京剧爱好者。妈妈一张穿戏服扮妆的照片漂亮至极记忆犹新。妈妈英年早逝,姥爷姥姥白发人送黑发人。短暂的48个春秋,妈妈可以说没享几天福,经历了共和国最能折腾的岁月,饥饿、运动、学习、批判、备战……,记事时感觉爸爸妈妈每天晚上下班都很晚才回来,我和哥哥姐姐没到上学的年纪就都会自己生火烧水做饭。应承了妈妈的教导和师范,在爸爸高悬的巴掌下,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也从小就养成了独立独行独思的性格,和现在上中学的孩子还要接送陪读的情势下,我们可算是年少自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下一代也都秉承了这种基因和习惯,无论是出国求学还是小学走读都能独立完成无需接送。家庭是人生最终要的课堂,父母就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爸爸妈妈的工资一发下来首先要计划把一个月的口粮和食油买回来。除了要养育五个孩子,妈妈还要考虑孝敬年迈的双亲和婆婆。爸爸妈妈在家都是老大,协调妯娌关系操心弟妹家业理所应当的也要承担起来。妈妈从北京看病回到家,爸爸单位给爸爸分了一套楼房,坐在温暖的房间里妈妈开心的说,以后再也不用生炉子了,在家里就能洗澡了。可是不到半年,凶险的癌症就夺去了妈妈年轻的生命!1983年6月23日这一天,妈妈永远离开了人世,永远离开了她牵挂的亲人,离开了这刚刚温暖并已经开始走向更温暖的家。当年我刚从部队复员分配到银行上班,妈妈住院时我去集宁参加单位金融业务培训。当年锡林浩特还不通火车,一待结业,我便经过两天火车汽车转换匆匆赶到家,马上冲到医院的重症病房看望生命垂危的妈妈,听到我的脚步声,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妈妈慢慢睁开双眼,少顷对我说,给叔叔阿姨们倒点水。接着又闭上了双眼。妈妈病的如此严重,对半年未见的儿子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竟然是给探望他的客人倒水。第二天我去浴池洗了个澡,准备在妈妈的最后日子里为妈妈献上孝心一片。可是噩耗却猝不及防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降临了,妈妈没有给她的不孝之子床前尽孝的机会,就如同妈妈生前不愿意给别人找麻烦一样,妈妈前一天还和我交流,安顿我待客,第二天就毫无征兆的就匆匆与我们作别了!不知是上苍刻意安排我们母子见上最后一面,还是妈妈想让她最不省心常惹她生气的儿子带着愧疚和忏悔度过一生?每每想到此我都心如刀绞悲痛万分。妈妈您走的太早了,没有看到孩子们的成家立业的风光,没有享受到儿孙满堂含饴弄孙的快乐。喜欢孩子的妈妈,假如看到挺拔帅气的孙子,高大英俊的外孙,阳光快乐的孙女,还有聪明活泼的重孙子,个个都安居乐业健康无忧,该会多么开心幸福呀?妈妈很少当面夸孩子,这应该是妈妈的性格使然。我也总觉得妈妈不喜欢我,横竖看我不顺眼,夸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因此我也有种逆反,和妈妈冲撞的越来越多。一次不经意听到妈妈的同事和妈妈说单位的某女孩不错,妈妈说单位的女孩一个我也没看对,我们家世平眼高不会找她们的,我这时才感觉到妈妈内心里儿子的份量。母子之间缺乏的是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更不懂每个女人都要经历更年期的困扰,妈妈是母亲但更是女人呀,每当我想起这些就悔恨不已无法原谅自己的不懂事和不理解。当时我在一个不知名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记得妈妈经常在有亲戚或朋友来家时翻阅,现在想起妈妈一定是在貌似不经意的炫耀自己的孩子。我年少无知,顽劣任性,经常挨爸爸打离家出走,妈妈每次都是嘱托我的玩伴四处找我。我当兵,妈妈是坚决支持的,临走妈妈亲自下厨把我的同学伙伴请到家里,当我要离开家里要去招待所统一集体居住时,一直对我很铁不成钢的妈妈,在她最不放心的儿子背起行装走向远方,走向未知的时刻瞬间掩面而泣.......而现在意识到妈妈对儿女的厚望和深深的关爱时已经是时过境迁,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时候了。妈妈去世以后,当得知妈妈在北京看病时就已经给我和哥哥准备下了日后成家的被褥,当时的痛苦和内疚愈加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时光的飞逝,我对妈妈的思念不减反增,有几次仿佛听到妈妈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恍惚听到妈妈熟悉的支气管炎咳嗽声。常常幻想陪疲惫的妈妈喝几杯酒解解妈妈身上的乏累,带妈妈去全聚德吃妈妈经常给我们讲的北京烤鸭。经常遐想妈妈并没有离开我们,就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就是推门走进家里的瞬间,就是赌气出走很快还会回来,看望她割舍不下的孩子和丈夫......(再次泪流满面视线模糊)妈妈还时常走近我的梦中。一次出差到一个陌生的小城,竟然看到了妈妈熟悉的身影,我拼命追了过去,大声喊着妈?妈!可是妈妈听到我的喊声却加快了脚步,在一个角落我终于追到了妈妈,我哭喊,妈,妈!你为什么躲着我?这是啥地方?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您走了这么多年为啥也不告诉我们?我和爸爸哥哥姐姐快想死你了……妈妈说,我太累了,你们也不听话,我不想在你们家了,我和你们的缘分到了!我哭喊着:妈妈,妈妈都是我们的不懂事惹你生气,我们再也不会不听话了,再也不敢和您顶嘴了,求你了和我回去吧!在争执中,妈妈突然说你看你爸来了,我一回头妈妈却不知走进了哪一个门洞里,我嚎啕大哭……梦中醒来,枕巾泪水早已打湿......想到自己慈爱勤勉的妈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想到劳累一生的妈妈再也不可能回到我们身边了,想到殷切关爱我们的妈妈永远也不给我们孝敬她的机会了,想到所有的幸福快乐荣誉成功妈妈都不可能和我们一起分享了,止不住悲从心来放声恸哭。妈妈,如果有来生,假如您不记恨我们,妈妈,我们还做您的儿女!做世上最孝敬的孩子,我们给您包您没吃过的南方肉粽子,请您到大剧院看您最喜欢的京剧,也一定要对您大声说出埋藏在心里的话,妈妈,我们想您! 妈妈,我们爱您!……眼泪再一次流了下来。

图片说明:侯世平与父亲合影

后记:写一篇怀念妈妈的祭文,一直是萦绕在我心里的心结。情重笔如椽,爱深口无言。每每动笔都感到心跳加速大脑空白,好像一个饥饿的人面对满汉全席不知从哪下口了。妈妈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扑面而来,情感的贲张思念的真切,让我无法落笔,几次都泪眼模糊,呆坐静思。岁月的冲刷,在对妈妈的思念中好像不起作用了,时间的流逝,在对妈妈的缅怀中好像也静止了。日前,身体一直还不错的爸爸也住进了医院,看到渐显老态的老爸,尽快写一篇怀念妈妈的文章的冲动再次被唤起。在这临近妈妈忌日的时候,在这满街粽子飘香的季节,代表姐姐哥哥弟弟还有爸爸,向天堂的妈妈送去深情一片爱意一腔!今天,在妈妈离开我们的第36个端午节到来之际,为妈妈献上一首挽歌,表达不了儿女对您的思念和感恩之万一。天堂没有病痛,天堂粽子飘香,妈妈您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您一直没有走出儿女的心里,您的目光也一直在注视着我们,用您的宽容和慈爱在保佑着我们!

作者简介: 侯世平,笔名,落架的拉拉秧子。博客名:猴哥小圣拍言博客。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主席,内蒙古静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创作小说,散文,杂文,游记,诗歌,歌词等。主持、策划多台文艺晚会、产品发布会等。创作的歌曲《重返锡林歌》入选建国五十首草原优秀歌曲。流行广告“饿了吃青草馋了吃蚂蚱”出自其手。现供职央行。

朗读者介绍:

胡春宇,笔名白羊,别署寄蜉堂主。1972年出生,祖籍天津。著名导演、书法家、画家。精通音乐、朗诵、体育、厨艺。师从著名书画家、作家、诗人滑国璋先生。胡春宇自幼喜爱书法,楷书初学柳体,颜体。行草主攻二王一路,勤功米芾,兼习书谱。每天笔耕不辍,书风俊逸洒脱。国画主攻花鸟,山水,抑或人物,尤擅梅花和白派山水。现为内蒙古通俗文艺研究会副部长、内蒙古青少年书画协会副部长、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五台山清凉书院副秘书长、兰亭书友会会员、实力派书家,近几年崭露头角其作品多次入展入选各大展事并获奖,书画作品可馈赠收藏,极具升值空间。

责任编辑 赵志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读书真好作文 高考优秀满分作文 微笑作文450字 赞美学校的作文 点滴真情作文 写风景的作文400字 留住什么作文 小学一年级作文大全 我的朋友作文800字 静待花开作文 初二作文题目大全 状物作文400字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 饺子的做法作文 九年级作文800字 包容作文800字 写景作文开头和结尾 初中作文400字左右 青春的味道作文 为什么点赞作文 爬长城的作文 最温暖的陪伴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题目 橘子洲头作文 一年级作文30字 红色革命作文 梅花的作文300字 描写油菜花的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500 珍惜当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