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大山中的可邑小镇 阿细人心中的桃花源

2020-12-30 18:10:01
相关推荐

可邑小镇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境内,是大山深处的一个古老的彝族小村落,这里生活的阿细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自称“阿细璞”,聚居在云南省 红河州 弥勒县的西山一带。阿细人能歌善舞。“阿细跳月”是他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

可邑,是彝族阿细语的译音,意为:吉祥如意之地的意思。小镇的寨门原来修筑是用来防御土匪用的,现在成了小村的地标性建筑,当有客人光临时,村民们就会在寨门口载歌载舞,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热情迎接八方来客。

敬酒,一直就是少数民族中待人接客必不可少的礼仪,听完了长老为我们唱完驱魔辟邪的咒语,看完村民们热情的歌舞,美丽的姑娘端上满满的迎宾酒,在这热情的仪式中可以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感受到阿细人的友好。

阿细人敬拜火神,火神“木邓”的“钻木取火”给彝族人带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所以很多彝族人每年都会有一个祭拜火神的“火把节”。在可邑小镇寨门口,有村民会特地戴上火神的面具,装扮成火神的模样迎接客人。

可邑古村已有360年的历史,彝族传统民居、民族文化和古朴的民风民俗保存比较完整。村子里,无论是石板铺设的街道,还是墙壁都被涂成暖暖的橙色,阿细人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及民俗、宗教绘在墙上,行走其中,在感受到视觉盛宴的同时,还能领略到浓浓的阿细文化。

可邑村,面积只有9.67平方公里,海拔1930米,年平均气温15.30℃,村里主要农作物是 玉米、烤烟、小麦等。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89户,有乡村人口735人,其中农业人口728人,劳动力58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00人。

大山中的可邑,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宁静的山村、古朴的民风、好客的村民、精美的壁画,酿成一杯浓浓的彝族阿细文化的美酒,那样甜美、醇厚,让人久久回味、 流连忘返……

该村到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弹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道路通了,交通便利了,来可邑小镇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近几年,随着可邑小镇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经过整饰后的可邑小镇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改观,成了旅游、休闲的好地方,也吸引了不少新人来这样拍摄别具一格的婚纱照。

“阿细跳月”原称“ 跳乐 ”,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且有求偶的含意,故避开长辈,于夜晚相约到村外的山野林间趁着月色、或围着篝火跳,抗日战争时期始称“阿细跳月”。

“跳月”来历传说颇多,但都与火相关:一说源于劳动,在古代刀耕火种时,烧过的灌木桩容易刺伤脚掌,撬窝播种时常跳起跳落,演化而成舞蹈;一说阿细山寨因“天火”成灾,阿细儿女阿者与阿娥率民众奋勇扑火,因大地被烧烫,便双脚轮换弹跳,而形成今天“ 跳月 ”的基本动作。

传说很早以前, 彝族人民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每 当春耕时节,他们白天给土司头人干活,夜间才能借着月光赶种自己的“火地”。在火灰尚未熄灭的地里,人们光着脚板劳动,脚被烫疼了就抬起来跳两下,还“啧啧”地喊两声,这就形成了舞蹈的基本步伐。由于这种舞蹈是在月下跳的,后来又演变为青年男女娱乐和恋爱时跳的舞蹈,所以就叫“阿细跳月”。

乡村里不会没有炊烟,少了炊烟的乡村就缺乏生气。可邑小镇建筑风格一脉相承,错落有致环绕在山林之中,当饭点时间即将到来时,炊烟开始从一座座阿细小屋中袅袅升起,可邑小镇充满诗意、充满画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事一议作文 写自己的作文400字 作文大本营 中学生作文500字 中秋话题作文 新年的作文500字 六级作文结尾 未来的我作文400字 我身边的榜样作文 创意作文500字 爱国为主题的作文 挠脚作文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 参观博物馆英语作文 冬天作文450字 那时花开 作文 关于钓鱼的作文 董存瑞作文 出发作文800字 我有一个想法的作文 打扫房间作文 亲情作文200字 放风筝的作文怎么写 自我介绍日语作文 身边有特点的人作文 成都旅游作文 关爱老人的作文 拔河作文300字 诗与远方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