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诺贝尔文学得主莫言 为何没有作品没有选入教科书?作何解释?

2020-12-30 19:20:01
相关推荐

“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是建设人才强国的基础。我们的国家要是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是多面的,我们不仅要让他成为理化生都精通的科技型人才,也要让他有极高的文学素养。

在义务教育的阶段,每一门学科都有它存在的意义。语文学科作为主科之一,教给我们读书认字,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让我们扩充许多文学知识。语文这门课,主要就是通过读一些文章来学习新的知识,所以,选什么作品收进教材,就至关重要。

开头这一段话出自现当代一位著名的作家——莫言。莫言绝对是现当代最火的一位作家了,他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份荣誉让莫言迅速在国内出名,许多人因此认识到了中国这位优秀的作家,争相去购买他的书籍。一时之间洛阳纸贵,人人手里都有一本莫言的著作,提到他每个人都能交谈几句。

诺贝尔文学奖是极具权威性的大奖,能够获得这样的奖项,代表着他的文学作品已经到达了殿堂级别,获得了国际的认可。就连老舍、鲁迅都并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可见,莫言的文学水平很高,也具备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他的作品应该很值得我们学习。

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从莫言获奖到现在八年了,他的作品从未被选入义务教育的语文课本。语文课本改版过很多次,每次鲁迅都是常驻,却一直都不见莫言的身影,这是什么原因呢?

“审丑”视角下的乡土文学

莫言出生在山东高密农村,农村的生活贯穿了他的幼年时期。莫言之后的作品,也大都是反映农村生活的。文学史上一般把描写农村生活的文学作品称为乡土文学。比如孙犁的荷花淀、沈从文的《边城》,都是描写他们熟悉的家乡生活,充满了一种温馨的氛围。

乡土文学的作家喜欢在作品中表现农村的淳朴,在他们笔下农村生活是充满温情的,像古代描述的世外桃源一样,远离了城市的勾心斗角。很少有人会在作品中揭露农村生活的丑恶面,更不会大规模地批判农村的现实。

所以我们会在语文的教科书中看到诸如《白洋淀》之类的作品,作品的语言优美,文风质朴,用大量的篇幅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以及对抗外族侵略的智慧。这样的文章,可以让青少年在欣赏美的文字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民族观,培养他们爱国的意识。

语文课本选用了不少乡土文学,带领孩子们走进乡村,感受数十年之前的乡村文化。那么,莫言有关乡村文学的作品,为什么不能入选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莫言不同于其他乡土文学作家,对农村的生活加以美化,而是十分露骨地对那个年代的乡村生活进行了描写。

莫言笔下的农村,让人感觉不到桃花源的美好,也几乎感受不到乡下人的质朴与纯情。他用一种“审丑”的视角,对农村阴暗又丑陋的一面进行了揭露。他的文字是赤裸裸的,不加任何唯美的修饰与包装。他的作品文学成就虽然很高,但弘扬真善美的篇幅实在太少了。

青少年需要的积极取向

我们知道,弘扬真善美一直是我们想要传递给青年的世界观。在语文课本中,大部分都是这样积极向上的文章占优势。我国的教育一直在探索该如何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三观,在他们心智还没有如同大人一般成熟的时候,他们还不具备对任何文章进行判断的能力。

我们应该合理地把握他们能够接触到的文章范围,不让他们接触一些超出了年龄范围的文字,以免他们从中学习到一些暴力血腥的知识。

莫言的作品为了揭露农村一些丑恶的现实,用的笔触就十分地灰暗粗俗。莫言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大师,他的作品特色就是通过一些“不舒服”的语言,来刺激读者,引起读者重视当时农村丑恶的现实。他的文章如同一盆冷水,浇透乡土文学粉饰的温情,将肮脏的一面完全展露在读者的视野下。

《蛙》、《丰乳肥臀》等,从标题来看就充满着暗示的意味。莫言为了揭露农村现实中一些男权社会思想,用的关于两性之间的描述语都十分低俗,这并不适合让本身就处在青春期的初中、高中生阅读。如果放在语文课本里,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鲁迅的作品也大都是在批判现实,但他的文章就经常出现在语文书中。很多人会感到匪夷所思,心想难道鲁迅揭露的那些现实,就不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吗?这其中的原因是,鲁迅用的笔触比较含蓄,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色彩。

鲁迅并不会采用一些粗俗的话语来进行直白地表达,而是多用象征的手法,来批判那个时代一些丑恶的社会现状。他和莫言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风格,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大受语文课本欢迎,一个完全不予采用的原因。

当然,文学的表达没有对错之分,我们不能说莫言这样粗俗的表达就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学,毕竟莫言的著作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认可,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的。莫言的作品没有花哨的辞藻堆砌渲染,也没有温馨的表达,但他的笔锋直指现实中丑恶的一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

一个作品能否取得殿堂级别的成就,能否流传到后世,取决于它的思想深度。我们不能用“有没有收录到语文课本里”来判断这个作品的好坏。因为在选择作品加入教材的时候,是需要多方考量的,我们要考虑未成年是否能够吸收理解在粗俗的语言背后的思想内涵。

未成年不能一直看真善美的文学,但也不能接受超出他们范围的批判文学。否则,我们的教育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学生们学到了里面血腥暴力的外壳,却忽略了其中传递的思想内涵。我们可以等到他们进入大学,再让他们去读莫言的小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模仿北京的春节写一篇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六一见闻作文500字 劳动的颜色作文范文 假期里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我的年度汉字作文800字 快乐的寒假作文600字 有真好半命题作文600字 我被表扬了作文300字 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暖作文600字六年级优秀作文 朝着阳光奔跑作文600字 端午见闻作文400字 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端午节作文400字以上 挫折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爱在细微处600字作文 我的假期生活作文800字 我的课余生活作文600字 从那以后作文600字 关于过年的作文200字 我懂得了感恩作文500字 征文和作文有什么区别 新时代新青年作文800字 学会忘记作文600字 高二英语作文范文10篇 打女生阴部作文 我懂得了珍惜作文400字 我学会了炒菜作文400 今年高考四川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