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纪念河北日报创刊70年 讲述“我与河北日报”的故事:情相系 心相依 梦相连

2020-12-30 21:30:01
相关推荐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邵华泽寄语本报创刊70年—

融合发展 再创佳绩

邵华泽,著名新闻学者。1933年生于浙江淳安。现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曾任解放军报社副社长、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社总编辑、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一句洪亮的“你们好啊”,让我们瞬间感受到这位中国新闻界前辈的平易与亲和。

在本报创刊70年纪念日前夕,我们专程赴京拜望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邵华泽先生。

说起来,邵老与河北日报有着不舍的情缘、深厚的情谊。

回忆起17年前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时的往事,邵老仍然记得十分清楚。2002年9月28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成立,时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的邵华泽应邀题词“与时俱进谱新章”,并亲临集团与河北日报新老记者进行了座谈交流。他说,续写河北日报的光荣是新一代党报人的使命,希望大家牢记“两个务必”,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精采精编报纸,把事业做大,把产业做强。

“还是在很多年前,我就知道河北日报。”多年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邵华泽曾回忆起上世纪60年代他在解放军报工作时,河北日报推出的一批重大典型,如劳动模范耿长锁、吕玉兰等,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时代同行”——2009年,本报创刊60年之际,邵华泽又应邀题写了贺词,表达了对新中国河北新闻界摇篮的祝福和期冀。他说:“党报要与时代同行,在不断增强权威性、指导性和前瞻性的同时,还要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实用性和读者亲和力,更好地发挥党和人民喉舌的功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鼓与呼!”

新闻永远在路上,新闻人永远在路上。在邵老身上,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位学界巨匠对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同时也感佩于他对新趋势、新事物的敏锐感知。身为一名新闻人,邵老特别关注当今新闻界融合发展的进程。今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的同志来到人民日报社,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这让邵老感触很深:党报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坚定不移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才能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让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更加高昂,从而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全媒体是大趋势,媒体融合是篇大文章。当本报再度请邵主席为创刊70年寄语并登门拜访时,他将已经写好的“融合发展 再创佳绩”8个大字展示在我们面前,表达了一名新闻老兵对新一代党报人在新时代守正创新、续写新篇章的殷殷厚望。

(采访/记者赵兵 贾恒)

我的童年记忆与职业生涯□米博华

米博华,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现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

童年生活片段总是留在记忆深处。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清晰感到人生的选择与成长,往往萌发于童年的志趣与经历,并可能就决定了一生路向。

由于我父母都曾多年在河北日报工作,所以童年记忆中,对于报社、报纸、新闻、记者、编采等等,刻痕牢固、体悟尤深。

在我的印象中,河北日报岁月峥嵘、创业维艰:保定—天津—保定—石家庄,几十年中,河北日报一路走来,跋山涉水,辛苦备尝,但直到今天,那种朴素大气、坦诚直率、有情有义的“燕赵风”始终没有变。

记得——

1959年,天津市赤峰道小洋楼,每天都会看到堆成小山一样的电报纸带子,那时的通稿是需要翻译的。1964年天津市尖山道大院,第一次在报社印厂看到新式轮印机,用现在的眼光看那就是蜗牛速度。1973年的石家庄市裕华路新址,眼见红砖楼盖起来,但与大楼相比,就是一排简陋的小楼。然而,这就是筚路蓝缕的创业史、奋斗史。

伴随着改革开放,报社、报纸、报人都在发生改变。但那个让我们熟悉的报头没有变,那些留着前辈赤诚报国足迹的社风报格没有变。我童年、少年时期对河北日报的理解可以不断更新,但始终不会删除;正如父母辈的报人们,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永远都留在了这个报社和这张报纸上。

一个人的职业与成就未必可以自己做主,但往往与人生经历紧密相关。比如,九岁起,就帮助父母誊抄稿件,所以比别人更早地了解何谓“本报讯”“编者按”,何谓简洁明快、文通句顺;每天回家都可以看到一份当天报纸,这份难得的“奢侈”,在那个年代足以使人“耳聪目明”;拿着报纸阅读父母写的稿子,认识了吕玉兰、耿长锁、王国藩等劳动模范,也更懂得了记者的辛苦和写作的乐趣……所有这一切,对于年少的我都是指引和滋养,使我对记者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十年前,我作为人民日报特邀嘉宾,参加了河北日报创刊60年纪念活动,见到了许多报社的领导和前辈。一晃十年过去了,我也退出了职业岗位,做一点教书育人的工作,从自身经历得出一点认识:就是一个人的成长与家庭和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人当然不是自己父母的复制品,但天然秉性、三观取向,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至深;人当然也不全是环境的动物,但环境对一个人职业的选择关系重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感谢报社这个特殊的环境,是这种成长环境激活了我的新闻梦想。也感念前辈们的嘉言懿行,让我看到老一辈共产党人所具有的纯洁和坚贞,让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更感恩能够生逢这样一个伟大时代,并有机会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参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每念及此,就会想起那些为报社发展和党的新闻事业作出贡献的一代代河北日报人。相信走过70年不平凡岁月的河北日报,必将在伟大中国梦的追梦之旅上,在新时代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与河北日报的理论情缘□周振国

周振国,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兼省社科院原院长、党组书记,教授职称。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曾任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记得1979年,河北日报编辑成少安同志编发了我撰写的关于农业联产计酬责任制的文章,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从此,他时常约我写些东西刊发,有的文章还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也对理论宣传提出了新的重大任务。我与河北日报理论编辑讨论设计组稿计划,并协助约稿。河北日报理论部编辑还曾参加我主持的“我国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调研活动,由我主笔撰写了长篇论文,理论版用整版篇幅刊登,《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后来入选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后来,河北日报理论版又陆续刊发了我撰写的《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推动一切工作的“总阀门”》《警惕“思想上脱党”》等文章,读者反响良好。

我写过一篇评论《留下正定大街如何》,谈了地名历史文化保护问题。此文编发在河北日报上后,引起了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关注并予以回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日报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的宣传,理论评论部时常约我撰写学习体会,其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我在河北日报发表多篇文章,如《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好新长征路上的主角》《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等,这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文章,在阐发解读中也提出一些研究性观点,被多家主流网站转载。去年底,我将这些文章和在其他报刊发表的文章收录到一起,编了一个专题文集送人民出版社,出版社今年向国家新闻出版署申报了重大选题并获批准,这将是我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四部专题文集。

回首走过的路,真的很感谢河北日报几代理论编辑,是你们的关心鼓励,让我一直保持着理论思维的习惯,并从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我曾与理论评论部的编辑们多次交流,党报的理论宣传如何既有理论新意,又能接地气,努力做到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老百姓能明白的道理,使不同层次的受众都爱读。谈笑切磋,不无益处。

植根于新时代生气勃勃的生活之树,河北日报理论宣传一定会在新征程上开新篇,赢得更多读者喜爱。

化墨香为粟香□赵治海

赵治海,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原所长,现为河北省杂交谷子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通过多年的研究,赵治海攻克了谷子杂优利用的关键技术并应用于生产,使杂交谷子最高亩产达到810公斤,填补了世界空白。杂交谷子是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又一重大贡献,赵治海也被称为“杂交谷子之父”。

从1982年我到当时的张家口地区坝下农科所搞谷子研究,到现在已有近40年的时间了。这其中,前20年主要是埋头搞科研,后20年则是推广“张杂谷”。2005年前后,“张杂谷”的研究开始引起外界的关注,这时,我遇到了河北日报。

2005年8月,河北日报一位名叫张丽辉的记者前来采访我。当时,我与媒体接触不多,也没把采访放在心上。没想到,8月23日,一篇题为《赵治海:奋斗在燕赵大地上的袁隆平》的稿件刊发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位置。

这篇报道深入、细致、全面地展现了“张杂谷”一步一步艰难成长的历程,对一名基层科研工作者的默默付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看到这篇报道,我的心情很复杂,有激动、有兴奋,也有一丝意外。对于正在从事“张杂谷”研究的我来说,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肯定。

报道刊发之后,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我本人和“张杂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国各地的种植户以及企业来电来访咨询谷种购买以及种植技术,“张杂谷”的名气迅速蹿升。与此同时,许多地方开展的“张杂谷”项目获得了各级政府的支持,我粗略估算过,有一个阶段,有几百个张杂谷项目在全国各地先后启动。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个人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许多荣誉,还曾被河北日报评选为“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

这么多年,河北日报始终对“张杂谷”高度关注。辛强、郭伟记者曾到过“张杂谷”海南基地,和我骑着摩托车去田间地头采访,十分辛苦。这些年来,各级各类媒体对我的报道很多,但我最看重的就是河北日报,每一篇有关“张杂谷”的报道我都精心珍藏着。

如今,很多人都知道“张杂谷”、赵治海,这与河北日报一路的关注和呵护分不开,可以说,没有河北日报就没有“张杂谷”发展的今天。

(采访整理/记者李艳红)

共同见证“中国速度”□张雪松

张雪松,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厂金蓝领和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技师。中国中车首席技能操作专家、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在中国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生产高速动车组的过程中,他攻克大量技术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标杆”。

我是七十年代生人,从小生活在一个铁路社区,当时生活环境简单闭塞,那个年代信息传播渠道又相对较少,读书看报成为我了解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

我记得,那时候的报纸经常会刊登一些劳动模范的事迹——侯占友、艾有勤、侯振清……随着他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感人事迹的入脑入心,这些响当当的人物也成为我心中的“偶像”。那时我心里常会冒出一个念头:要是有一天我能成为他们那样的劳动模范、上报纸,该多好啊。

应该说,是中国高铁事业的发展成就了我的梦想,也成就了我和河北日报这张党报的“情缘”。2008年4月的一天,我正在车间干活,厂党委宣传部的同事领来了一位年轻小伙儿,介绍说是河北日报记者李斌,要对我担任班长的铆钳班的工作进行报道。当时我们班组正在进行高速动车组的试制工作,见到记者,我有点紧张,不自信地说:“能不能等我们试制成功再报道我们?现在我们还没做出什么成绩。”李斌记者的回答至今回忆起来仍令人感动,他说:“我们要报道的不一定是你们辉煌耀眼的成就,而是你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奋力拼搏的勇气和‘5+2’‘白加黑’的干劲!”就这样,当年5月5日,我和我的伙伴们登上了河北日报头版,报道的题目是《河北钳工第一班》。

2010年5月,我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河北日报以《张雪松:挑战世界先进技术的“金蓝领”》为题,对我进行了报道,我的名字终于和我的“偶像”们并列在了一起。

就在那一年年底,我被河北日报评为“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颁奖仪式上,评委会给我的颁奖词给了我极大的鼓舞:“风一样奔驰的动车组,承载着他的理想,飞扬着他的青春。知识改变命运,创新造就奇迹。无论何种科技设备,都离不开螺丝钉,无论时代如何进步,都离不开劳动工人。”那一刻,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党和国家对普通劳动者所作社会贡献的充分认可。

此后的十多年里,河北日报对我和我的“金蓝领工作室”报道很多,这些报道不仅记录了我个人的成长,更同我一起见证了高铁“中国速度”的炼成。(采访整理/记者汤润清)

我一生的良师益友□林秀贞

林秀贞,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她40年如一日赡养孤老、捐资助学、扶危济困,树起了大爱无边的道德标杆。

1971年10月25日,在臣赞公社(现已合并到王常乡)的会议室内,我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从那时起,每天读河北日报学习党中央和省委的最新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了解国家大事,成了我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1976年,我们村一对七十岁的老夫妻,无儿无女,生活十分困难。于是我就和丈夫商量,咱做人要走正道,啥是正道?咱是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正道。我俩就决定赡养这两位老人。从那时起,我又接连赡养了4位孤寡老人。还在自家创办的小工厂安置了8名残疾人职工,在救助他们的同时,还教他们学技术学本领。

我是一名党员,做这些事,都是发自内心的,从不图什么回报。可没想到,我做的这些小事,却引起了河北日报的关注。我清楚地记着,2001年11月15日,一篇名为《党员闺女》的稿件刊登在了河北日报上。看到自己的事儿被党报报道,当时真的十分激动。我就觉得这是党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的激励。

有了党报的鼓励,我干得更有劲头了。村里修路、打井需要筹款,只要我能做到的,就会全力支持。谁家孩子上不起学,我也倾囊相助,让14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30多年来,河北日报始终关注着我的成长,《30年如一日倾情奉献》《知荣明耻的道德楷模》《走进林秀贞的内心世界》等报道陆续在河北日报刊发,每一次报道都很有分量,也带动了很多人做好事、做好人。

如今我岁数大了,但每天读党报的习惯一直都没有丢下。现在读报也越来越方便,除了纸质报纸,每天打开河北日报的客户端,就能看到当天的新闻。河北日报不仅是我的精神指引,也是我的良师益友。衷心祝愿河北日报越办越好。(采访整理/记者焦磊)

“柏粮”的精神食粮□尚金锁

尚金锁,柏乡粮库主任,连续五届(第九届至第十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他坚持诚信立业,演绎了“柏粮”传奇——连续30余年无亏损,年年盈利上台阶,成为全国粮食系统的一面旗帜。

1974年,我刚到粮库工作时,是一个临时工。库小人少,管理也不太好。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受过苦,挨过饿,对粮食有感情。干一行,爱一行,咱既然干了粮食保管员,就下决心把这辈子都交给“粮食”。我用了6年时间,绘制出《粮食保管一年早知道示意图》,引起包括河北日报等媒体的关注。

与河北日报“结缘”,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从老一代的记者到年轻一代的记者,一次又一次的面对面采访,我和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诚信为本话经商》《转向市场经营的金钥匙》《不在软硬上搞平衡 要在结合上下功夫》《86条诚信守则为企业铸魂》……这些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的报道,粗略算来竟有十多篇。如果再算上河北日报其他版面上的重点报道,就更多了。每一篇报道我都精心保存着。

因为河北日报强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这些报道不仅宣传了“柏粮”,让“柏粮”品牌更加响亮,更重要的是,一篇又一篇报道就像一个个强大的磁场,给“柏粮人”铸了魂,鼓起了大家的精气神儿,给“柏粮”发展注入了无穷力量。

40多年来,河北日报持续关注“柏粮”,报道“柏粮”。河北日报记者扎实的采访功力、出色的写作水平和踏实的工作作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米保广记者来“柏粮”采访时,曾在“柏粮”的员工宿舍住了好几天,跟员工们交流时,问得非常仔细。写稿子时又反复核对,初稿写完后,还要再三调整、修改。正是有了这种精益求精的劲头儿,他的稿件质量很高。其中一篇刊发在人民日报的二版头条,我现在还记着稿子的标题:《一个电话,一封电报,问题解决,买卖做成。这并非奇事,因为这里有一支——市场中的“联合舰队”》。

除了工作,在生活中,我和河北日报不少记者都保持着联系。有时遇到一些想不明白的事儿,我也愿意听取他们的想法。每一次,他们都倾力相授,让我感动。

河北日报就是“柏粮”的精神食粮。

(采访整理/记者邢云)

信得过的朋友□蔡亚林

蔡亚林,奥运世界冠军,现为省体育局射击运动管理中心负责人。1977年出生,1997年进入国家队,1998年曼谷亚运会获得男子10米气步枪冠军。2000年悉尼奥运会,蔡亚林获得男子10米气步枪金牌,实现了中国在该项目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2004年退役转型成为教练,培养出了世界冠军杨皓然等名将。

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男子步枪是中国射击的弱项,虽然1998年我拿到了曼谷亚运会的冠军,但对于我在奥运赛场的前景,当时许多人并不看好,队里为我设定的目标是闯进决赛就算完成任务了。

或许因为不是夺金重点,我打预赛的时候现场的国内记者很少,打决赛的时候也不多。但因为外界期望值低,压力小,我在决赛中发挥还不错,最终拿到了中国男子气步枪第一枚奥运金牌。

站上领奖台的时候,我真的非常激动。我为中国射击队男子步枪班骄傲,也为家乡河北骄傲。令我感到温暖的是,在现场为数不多的记者中竟然就有河北日报的记者,第一时间为我送上了家乡人民的祝贺,这让我感觉河北日报非常亲切。

后来我开始关注河北日报,也渐渐与河北日报的许多记者交上了朋友。我发现,河北日报的记者非常敬业、专业。他们经常下队采访,不但采访细致、深入,而且和教练员、运动员打成一片。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射击运动的特点把握得很好,对项目理解非常到位,知道什么时候采访效果好,会尽力配合而不是打扰运动员比赛,这才是专家式的记者。

2017年全运会,我带的运动员杨皓然要参加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了,几个外省记者风风火火到了赛场,碰到我就问杨皓然预赛的细节。当时我正要去叮嘱一下杨皓然决赛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感到很为难。这时,多亏一旁相熟的河北日报记者站出来打圆场,说他可以讲述杨皓然预赛的细节,及时为我解了围。那场比赛最终杨皓然拿了金牌,我觉得也有河北日报记者的一份功劳。

这么多年来,我与这份报纸建立了深厚感情。在我心里,河北日报就是一位让人信得过的朋友。

(采访整理/记者王伟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上册作文二单元 明孝陵游记作文 帮妈妈做家务的作文 关于旅游英语作文 关于野炊的作文 深秋的公园作文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享受快乐作文 给自己一个赞作文 我家的小猫咪作文 写民间故事的作文 写事的作文900字 心酸的滋味作文 放风筝作文250字 鸟鸣涧作文400字 2012年重庆高考作文 战胜自卑的作文 冬奥作文 迎接第一次月考作文 暑假英语作文50词 下雪了作文300字 拐杖作文600字 难忘的一句话作文200字 我梦想的大学英语作文 欢乐谷的作文 描写秋天桂花的作文 四川风俗作文600字 坚持的意义作文 关于观察日记的作文 压力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