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想考研 父母嫌浪费时间逼其放弃?父母掌控欲强孩子能走多远

2020-12-30 21:30:01
相关推荐

父母的掌控欲让孩子痛苦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儿子专科想考研究生,怎么劝他放弃?这位家长说,儿子高考的时候,刚过本科线10分,只读了专科,现在想考研究生,感觉考研浪费一年时间,应该怎么劝说他。

评论里有人回复:“我要是这个孩子真的太痛苦。想考研究生,父母都让放弃。”在成长的过程,父母总希望控制孩子的行为。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逼着孩子接受自己的安排。

为何想劝孩子放弃考研?是因为父母掌控欲太强。

哈佛心理学教授史黛拉.切斯说:“在家庭中,父母属于强势一方,孩子属于弱势一方,这种强弱悬殊的关系,导致父母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孩子进行各种形式的操纵。”这种操纵就是父母的掌控欲。

在短片《茉莉的最后一天》中,母亲为了监督孩子的一举一动,在家里到处都安了摄像头,如果做了不能让母亲满意的事情,孩子就会遭受一顿打骂,最终,孩子受不了这样的掌控,患了抑郁症,在深夜里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父母高强度的掌控下,孩子内心既恐惧又压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父母的掌控欲太强,才会想要孩子的所有行为,都达到自己的要求,不能做到让父母满意,就会想方设法折磨孩子,结果就是孩子心理出现严重的问题,甚至选择放弃生命。

掌控欲太强的父母是什么样的?

很多时候,父母并不认为自己有掌控欲,用尽全力爱孩子,结果却成为掌控欲太强的父母。

01 父母的要求太多,孩子没有自由

在一期《少年说》中,刚上初一的女孩说:“自从有了手机以后,妈妈要求我只可以跟学习好的同学玩,每天都查我的手机,跟学习无关的话,不可以说,学习不好的朋友,不可以交。”

女孩请求妈妈说:“您能不能给我留一点自己的空间?”

妈妈听了孩子的请求后,仍然态度坚决地说:“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不可以给你自己的空间。这个阶段,对于你的人生非常重要,如果时间用来聊天,会影响你的学习。”

听了妈妈的回答,主持人开始跟妈妈沟通:“不喜欢的聊天内容,她可能会在回家之前全部删除,你不喜欢的朋友,她可能在其他的地方交往,她上了大学以后,你看不到的地方,她会非常想要,结交你不喜欢的这些人做朋友。”

妈妈非常害怕出现这样的后果,跟女儿交流的时候,还问:“你不会删了所有的聊天记录吧!”可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妈妈这样严格要求女儿,却完全没有想过女儿内心的感受。一旦出现反抗,结果将会非常可怕。

想要完全掌控孩子的人生,只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对立情绪,当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会更想做妈妈不让做的事情,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并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02 孩子必须按自己的想法生活

《小欢喜》中的乔英子非常喜欢天文,还在天文馆当了讲解员,想报考天文专业,而妈妈却认为,一定要上清华北大,不同意英子报天文专业,英子喜欢玩乐高,却被妈妈全都扔到了地上。

英子的房间,妈妈为了随时能看到她有没有在学习,在墙上安装了一块大玻璃,英子完全没有自己的空间。后来,英子得了抑郁症,想要跳海,妈妈才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把决定权交给了英子。

生活在掌控欲强的父母身边,孩子内心很苦。能够有自己的梦想,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可是,父母忽视孩子的感受,只看到了孩子的分数,其他的方面全都不重要,必须按照父母的想法来做,否则,就会遭受一轮又一轮的折磨。

03 操控着孩子的一切

小说《无声告白》中16岁的女孩莉迪亚,被父母操控着一切,包括学什么专业,上什么学校,她像机器人一样由父母摆布,没有自己的梦想。直到重重的压力,让她学习成绩下降,最终选择把身体投入湖中,寻求得到最终的解脱。

控制孩子的一切,让孩子失去生活的勇气。期待孩子成功,逼着孩子必须考到高分,却没有人关心孩子在想什么,才会产生这样的结局。

在掌控欲强的父母身边生活,孩子内心非常压抑,自己的感受父母不懂,自己想选择的人生道路,父母认为是错的,甚至孩子情绪崩溃,父母也会强制要求孩子不要闹脾气,直到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才会停止对孩子的掌控。

孩子的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父母掌控欲

01 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

古人曰:“不以言教而以身传之”。东汉时期鲁国人孔融,小时候邻居大宽哥,撞到了孔家的墙角上,酒壶摔碎了,大宽要求孔家赔偿,孔融父亲没有责怪大宽,还主动把直墙角改为圆的墙角,避免使路人摔倒。

后来,孔融捡到了一个钱包,大宽哥说钱包是他丢的,里面有五十两银子,孔融没有说破大宽并不是失主,给了大宽五十两银子。大宽得到这笔不义之财后,内心极度不安,终于有一天,大宽主动还了钱。

孔融的父亲用行为,教会孩子正确处理别人的错误,用理解别人的行为解决这样的事情,孔融的父亲没有用掌控的方式来约束孩子,才让孔融能够更好的成长,最终成为著名的文学家。

02 耐心教导孩子终成大器

欧阳修小时候捡到一袋米,母亲教导孩子一定不可以要别人的粮食,让欧阳修找到失主。教导欧阳修,不接受不义之财。后来,欧阳修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跟母亲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不控制孩子的行为,而是教导孩子做到忠孝仁义,不是要求孩子如何做,而是自己内心有仁爱,耐心教导孩子走正确的人生之路。

03 内心坚定相信孩子一定能成才!

晋朝时期的李密,奶奶带他长大,李密九岁才能走路。在李密不能走路的时候,奶奶没有放弃对李密的治疗。坚定地相信,一定能治好李密的病。奶奶教导李密要自强不息。李密病好后饱读诗书,微服私访的刺使请他做官。

李密四十四岁的时候,为了照顾奶奶,上书《陈情表》,拒绝当太子的老师,回家照顾奶奶。李密的奶奶一直相信他一定能成才!所以,父母真的希望孩子能够成才,不需要过多的约束孩子,而是坚定地相信,孩子一定能成才!

当父母用要求和命令来约束孩子的时候,只会得到孩子痛苦,家长失望的结果。而当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耐心教导孩子,相信孩子一定能成才时,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

父母如何做才能避免控制呢?

其实,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克制掌控欲,避免控制也很简单,掌握三个原则就可以顺利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教会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代替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可以跟孩子提下面几个问题,帮助孩子找到解决的方法。具体的问题是:“你现在遇到了什么事情?你的感受怎么样?你想如何处理?如果不管用,还可以试哪些方法?”引导孩子自己想出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代替孩子去解决,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其次,在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及时肯定。

父母的及时肯定,使孩子主动坚持。孩子做对事情时,得到父母的肯定,孩子就会下一次还这样做。当孩子主动早起看书时,妈妈告诉孩子,你的这种行为就是自律,你的行为就是热爱学习,孩子才会愿意坚持去做。通过正确的引导,及时的肯定,让孩子主动坚持正确的行为,让孩子意识到做对事情,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教会孩子考虑后果。

教会孩子思考事情会产生什么后果。可以用故事接龙的游戏,跟孩子一起玩,接着讲故事的时候,家长可以发问:“那么后来呢?结果是什么?”当孩子习惯了考虑事情的结果时,他的责任感就会出现,做决定的时候,就会养成习惯,思考事情会产生哪些后果,做出来的决定,一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结束语: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会孩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用鼓励和引导为孩子加油,不要求孩子做到完美,而是期待他成为,在接受风雨的洗礼之后,仍然是勇敢追梦的少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生生日作文 记事优秀作文 各种英语作文 给我印象最深的人作文 蒲公英的自述作文 作文写景的 榴莲的自述作文 关于坚持作文的结尾 在逆境中成长的作文 小学生作文老师 看烟花的作文 推己及人作文 坚持的作文题目 青年 作文 化腐朽为神奇作文素材 新闻类作文400字 给妈妈洗脚作文450字 一次快乐的经历作文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 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夏至的作文 春节600字作文 爱画画的同学作文 我的叔叔于勒作文 网络暴力英语作文 信心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宠物的作文600字 春天来了作文四百字 关于性的作文 关于景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