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听歌觅本体法

2020-12-31 03:05:01
相关推荐

这篇文章的缘起来自于一位道家师父。

对于修行人来说,终其一生,千辛万苦领悟大道,而说出来时不过三言两语,真恍如隔世。

我不知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需要多大的机缘,任何世俗赞美都是有所不及,难以言喻的——如果朋友您能藉此文而顿悟自心。

缘起:

《求道传道都难》

作者:青衣江道长

无为法直指本体。本体是没有办法讲述的,所有找到本体的人,想尽一切办法,都不能够使别人明白。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讲述描绘让别人知道的,就不是那个永恒的本体。道德经一直围绕着这个本体阐述,而明白本体的人仍然极少。 我的师兄在20年前找到了,其后那么长的时间,也没有办法让我们明白。我知道的时候,守证证守,非常的明白,却没有办法告诉希望修炼的道友。我很理解过去那些明白人他们的无奈。我想,自己也只能够把这个明白烂在肚子带进棺材了。遗憾也没有办法。就这样平常做人,把其他验证的道理提供给走在后面的人参考。这是我唯一可以做的了。但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了一种方法,几乎可以让所有喜欢修炼的人找到这个本体。我也赞叹这方法之奇妙。或许真是我身边许多人修行的福缘到了,让我忽然得到这样奇妙的方法。我告诉了身边熟悉的几个人,其中一个,因为早知道当下就是,所以当按照我的方法去做了之后,很快就找到了。并且在极短的时间便验证了。我很高兴她这样快就找到本体。她也一样感谢生命,感谢此生竟然有这样的机缘识得本体。她认为不枉此生了。我决定把这个方法告诉所有追求生命本体的人。 于是,我告诉了另外的朋友,因为他们平常也非常喜欢道的。在他们学会之后,其结果却完全出人意料。他们说这样明白之后,生命就没有乐趣了,甚至没有任何的意思了……我推迟了传法时间,因为朋友的反应不得不让我思考:接受传法的人, 该具备什么样的背景条件,本来就觉得世界有意思,根本就舍不得这个世界任何美好的人,传法与他们,是不是一种浪费。不但没有带给他好处,反而把神圣的道清净的本体给低贱化糟蹋了。千百年来,人们虔诚的追寻本体而不得,如今我把道这样轻易地交给不需要的人,是我之愚蠢犯贱吗。大道平常,不平常的就不是大道。庄子说道无处不在。道之平常,人人都本自拥有。而我想传的方法,更是简单得不可思议。大道的次第,流行口诀是这样的:求道容易近道难,近道容易得道难,得道容易守道难,守道容易证道难,证道容易了道难。求道本来就很不容易,修海茫茫,你找不到哪里是方向,只能够人云亦云的摸索、寻找师傅,众多的师傅,每个人告诉你的都不一样,于是戒于是定于是清于是净。礼斗拜经,打坐参玄。无数的方法,你弄不清真道在谁手里。所以求道容易近道难。后来终于知道一切方法都只是通往道的过程,不是道的本身,只有道德经说的魂魄相交才是道,只有佛教说的当下才是道,只有本体才是道,只有佛性才是,只有混沌才是,只有无为才是,只有真空妙有才是……却怎么也找不到。一辈子悟啊悟啊,老师在旁边指点啊比方啊,都绞尽脑汁,那个本体还是隐蔽不显,只好求加持,求子午卯酉……这就是得道(悟道)之难。得道之后,初时非常喜悦,对一切红尘事情都有了抵抗之法,可以制服七情,可以脱离五行,可以把轮回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以不受轮回的约束。这时候发现没有了人心,只有了道心。许多人就觉得生命完全的没有意义,他们受不了,于是放弃。坚持的人也过活死人关。这是得道容易守道难。在守道过程,诸多的宇宙生命问题开始出现,外在的,内景的,纷纷扰扰的呈现。各种神通异能的验证,各种世界的再现,世间有的传说和一切修行体验,只要在自己意识有过疑问染著的都会在内世界重新演化经历。一直坚持本体的方法验证性功和命功,这是漫长的过程。我过去讲述的内景道理,你可能都忘记了。或者不理解。所有白日飞升啊、虹化啊、舍利子啊,坐化啊,甚至刀解兵解水解之类,诸多问题都需要自己验证明白,这是证道之难。一切明白验证完之后,最后的了道,又没有人帮助你,回头做众生还是自己在面对处理。一直到离开。本体是不死的。了道的过程需要自己清楚明白自己的归宿。完全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这个过程,宇宙、世界、个体的一切过去未来,都会清楚的展现。看明白之后,对世界就完全的没有留念,所有一切修行的书籍方法,都没有障碍。 走得洒洒脱脱。由于上面的原因,我需要思考对想接受传法的人做出规定和要求。

(二)听歌觅本体法

以下方法,便是根据上面文章的青衣江道长所传授的“听歌法”整理而成,类同于佛家的观音耳根圆通法门,但比耳根圆通法门更贴近时代,如果在听歌的同时有人直接指示,可能在当下就能明见自己的本来面目——据说最快的20分钟就明白了。

(注:对于学佛人来说,正确的念佛应是心念耳闻,返闻闻自性。这个方法善巧的地方就在于——不用心念,让歌曲自己“念”,省了一部分心力,我们就只是着力于“返闻闻自性”。歌声来由它来,歌声去由它去,能听到歌声的这个,却不随歌声动摇的是什么呢?找到了,这一生大事便有了着落,又岂是修心炼心可比拟的呢。)

听歌觅本体法:

带耳机听歌最容易体会到——真有一个不随歌声走的、不为歌声所动的,那就是“心”。

一,听歌时不必去听它唱的是什么,就是纯粹的听而已。

二,听歌时如果被歌词与声音带走了,自然回转过来继续听就是。

三,不要去观察那些随歌声所产生的情绪、想法——因为这些情绪、想法也是‘歌曲’。

四,听歌的时间尽量长一些,半小时或一个小时。

五,空闲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声音都可以是‘歌曲’。

重点:歌声来来去去,而能听的这个是谁呢?是不是空空洞洞如如不动呢——不为声来而响,不随声去而寂,动静本不相干——听歌的过程中如果体会到有一个不随歌声走的“东西”,那个就是了。

引用一段最直白的话来讲:

你不是说哲学是死胡同吗?

道理就是这样。修道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放下思维,放下逻辑——看看还剩下什么。剩下的那个就是了。无念就是放下思维、放下逻辑,但还能听见,这说明什么?

这就是所谓的悟道了啊——悟了一些道了。

偈语:如空谷音,声来则响,声去则寂,动荡不起。

要把那个体会到的存在或者不存在的,用在一切情绪里面。你看见那个没有同歌曲走的,就是。然后用他不同电视走,不同愤怒走,不同身边的一切事情走,不同睡觉旁边的噪音走……一切的不满意、一切的情绪,都是“本体”最好的修炼对象。

越是感动的、越是讨厌的、越是伤感的、越是向往的——所有情绪,都是歌曲。

找到这个没有走而且有许多念头的、他也不被念头带走的是什么,如果可以,就彻底明白了。

关于本体法的对话与对本体的描述:

注:

本体:即道,自性,觉性,真如,本源,本来面目。同一物而异名。

体用:体即本源,用即诸象(一切物质精神现象的存在)

问:面对面的时候,道长您是如何用听歌法唤出他们的“本体”的呢?

答:我尽力表达一下本体,希望你可以明白。你已经知道我利用歌曲而不是音乐调出他们的本体,然后教他们去认识本体是谁。最短时间有人20分钟就知道了---你要知道认识那个本体不是想象中的简单。当你没有被歌曲带走而又知道自己存在的时候,那么,你和歌曲都在,心也同歌曲一起,同时我又不停问你:歌曲在吗,你在吗,歌曲在吗,你在吗。

我问你的时候,歌曲也在,我问完之后歌曲和我也都在,你被我和歌曲带走没有,没有被歌曲带走的那个本体,如果我让你把你最难接受的往事记忆痛苦悲伤展现在内心当中,你能够轻而易举的就像不被歌曲的带走,那么,这个就是本体。

一定要认识这个,这个不是寄托,不寄托于歌曲和我的问题存在的那个,明白了,就是她、他、它。一旦明白,你自己很清楚,世间还有什么事情可以把你带入它们的成败得失之中,成败得失的情绪完全被本体打败了、消融了。这时候,坚持本体到如如不动,然后继续平常的生活,这么让自己完成生命历程——回头做众生,开始了真正的修行。

问:找到本体之后,这个本体与一念不生有什么区别呢?

答:通过歌曲的方法明白本体之后,发现歌曲只是一种比喻,世界任何注入我们心中的物、事、像、包括情感记忆都是歌曲,现实之中任何引起我们情绪的一切,都用本体对应,这样情绪全部就化掉了。情绪就是轮回之根。所以本体不是一念不生,而是不随念头而起情绪。一念不生是修炼的误区。本体起步高的人,完全可以不生一念,不生一念却不是根本。明白本体之后,有事情遇问题拿起就用,直奔事情问题而去,解决好或者没有解决好,都过后便丢。这是初明白本体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附:一念不生是禅宗直指入道方便。如六祖坛经所说:汝摒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慧明处于这种不接纳外境,内不生念想的状态中良久。六祖说: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明当下顿悟。禅宗以无念为宗,真正的无念是于念离念,念头生起则生起,只是念念不停留念念不执着。)

问:听歌不随歌声走(纯粹的听)后,然后把歌关掉,这样反复几次,然后你会发现不随歌走的时候的自己和歌声停下后的自己没有区别,也跟平常的你没有区别,见到后你懂的……

答:是的。然后回忆自己最生气最屈辱最悔恨最揪心的记忆,把记忆调出来,用歌曲的方法不要同那些揪心的记忆走。于是你发现,歌曲在,揪心在,你也在。你在就是本体在了。找到这个本体之后,用揪心去修炼本体,修炼所有存在的一切。见舍修舍,不同一切去。这样本体就加固了。加固好之后,衣食住行都不离开。就是道。

问:用是不是体呢。是不是直接可以把用说成是体呢?答:本来也可以直接说用即是体,体用无二。当初容易混淆于修不修炼都一样的命题。修炼和不修炼的分别在于,一个在掌握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主导着自己的生死,神不会散去。一个在随波逐浪,他们不知道死后去哪里、之后又将怎么样。所以只有找到本体修炼到比较牢固的时候,才说用即是体。

关于本体的文字描述:

1,修行千百度,证悟刹那间——道就是体和用,再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存在。而在任何一个境界上面能够真正回头当下,便是道体,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哪里需要什么能量积累知识积累。

2,道长好,训练听歌时,一开始很容易随歌声而去,但当放松下来时,就不会随歌声走,之后把放松也放下,那个空空洞洞的,但什么都可以知道的,是不是他他他呢。或者平时彻底放松(不思维了)的时候,好像发呆的感觉。但是此时可以看,可以动,可以听。此时空空灵灵,是不是他呢。3,引用《道德经》中的一句话: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令思想不再游离于过去与未来,而是朗然照彻消融于当下,处于这种状态之中能不产生分离吗?这个才是真真切切在自身上才能有的体会——明白当下的自己,拥有着怎样一个本来面目。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思想情绪随便升起,都好像云卷云舒,朝起暮落,于虚空而言,本来是没有生死与增减的。不是没有世间万事万物,而是万事万物尽管来去,我自真常本体以应之,抱其一以为天下式,无为而无不为是也。一切修行上的道理,即使讲得再高深再透彻,如果没有明白当下这个没有思想的,但又不妨碍思想来来去去的“明了”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那么这样的修行还是无根的浮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务作文 海边作文 风筝作文 感谢的作文 面对 作文 作文心愿 找作文 350字的作文 感人作文 平凡作文 足球作文 诗词作文 长大 作文 长大 作文 作文赏析 上海作文 作文积累 手机作文 作文软件 作文英语翻译 体育作文 人物的作文 名人作文 二年级的作文 作文记叙文 青年作文 作文250 未来的 作文 新 作文 作文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