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天眼时评 · 文化视界》让更多历史建筑“活”起来

2020-12-31 07:35:01
相关推荐

核心提示:保护历史建筑只能“在使用中保护”“在保护中使用”,要让更多的历史建筑“活”起来,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市100处文物建筑向公众免费开放。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现有的3435处不可移动文物中,80%为历史建筑,为了让市民亲近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日前启动,通过文物建筑免费开放、主题寻访、传统修缮工艺现场展示等多样化的形式,吸引更多人走进“老房子”,品读建筑之美、人文之美。

世界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城市的特色是先天的,它并不体现为千篇一律的摩天大楼,而是呈现为各个时代、各具风格特点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蕴含着地域文化特色,充盈着不同的建筑智慧。保留这些历史建筑,就等于保存住了小型历史博物馆,让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下,找到一个能辨析历史经纬的塔台,进入一个能安放心灵的花园。

在尊重历史、尊重原貌的前提下,使历史建筑或延续最初的使命,或融合新业态重塑功能,让城市记忆以凝固的形式保存,是历史建筑“活”起来的主要途径。上海现有3435处不可移动文物,作为一个世界特大型的城市,千方百计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充分运用城市已有的历史文物,不可能把这些历史建筑都空置起来进行保护。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保护历史建筑只能是“活化利用”,也就是“在使用中保护”或“在保护中使用”。如何让更多的历史建筑“活”起来,显然任重道远。

2017年11月6日,国家文物局颁发《文物建筑开放导则(试行)》,鼓励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顺应了历史潮流。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在实践中要因地制宜探索多元的活化模式,细化历史建筑活化指引,建立历史建筑活化机制,不断提高保护利用历史建筑的能力和水平,让更多的历史建筑“活”起来,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 袁浩

编辑 林晓明

编审 马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300字写景 作文读书笔记 梨花作文 励志作文题目 去海边作文 经历作文600字 亮点作文 描写景的作文 牛人作文 关于游戏的作文 中考作文多少分 作文快乐的一天 快乐时光的作文 关于精神的作文 历险记作文 给我的启示作文 高中作文500字 写景400字作文 写景作文300 400字写景作文 语文满分作文 写人作文开头 初三作文题目 草原作文 600字写景作文 朋友作文500字 爆笑作文 曹操 作文 爱国作文题目 600字作文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