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诸侯史话番外篇二:一则不太常用的成语 竟源于聚会上的一场争斗

2020-12-31 07:35:01
相关推荐

经历了隐公十年一系列的诸侯国大会战以后,在下讲故事的进程也推进到了鲁隐公姬息在位(或者说在世)的最后一年。只不过,姬息的离世要发生于该年的年底,咱们才刚刚进入隐公十一年,暂时还不需要开启如此沉重的话题。因此,鄙人还是继续按照时间的顺序来给各位叙谈故事,说一个于这年年初,发生在鲁国国内的很有意思的小插曲。

或许细心的朋友会问了:“闲叙”童鞋,你不是说这个小故事发生在鲁国国内嘛,为什么你的题目却不是“鲁国史话”,反而放到了“番外篇”当中呢?在下要说的是,能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问得可真到位,因为我在写本文之前也犹豫过,的确是考虑要将其归入到“鲁国史话”之中。但随着鄙人反复推敲了一下故事的全过程以后,觉得在这段插曲中,鲁隐公并不是绝对的主角。并且,这段插曲最后还为后人留下了一则成语,而成语的四个字里也根本没有“鲁”字什么事儿。所以,还是将其并入“番外篇”更加妥帖。

鲁隐公不是今天故事的绝对主角

那到底今天故事的主角是谁?又留下了什么样的成语呢?我可以先把这则成语告诉给各位,即“滕薛争长”,看过之后是不是有种特别陌生的感觉?好像根本没用过这则成语似的,甚至有的童鞋都要质疑这四个字凑在一起到底算不算是成语了。在下可以很肯定地保证“滕薛争长”是一则成语,且今天故事的两个主人公刚好就在这四个字当中,他们便是“滕薛”二字所代表的滕、薛两位诸侯国国君。

一看到这两个诸侯国,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在下把这篇文章放入“番外篇”的原因。他们两国的确不是什么周代的大国,史料也比较稀少,很难替他们独立撰写“史话”。但是,他们毕竟是今天的主角,对两国简单介绍一番还是有必要的。因此,接下来我打算先给大家说一说滕、薛两国的大致情况,再来讲述这一次两位国君到底发生了什么。

咱们先来说说薛国,这个国家鄙人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到过了。他们并不是周天子所封的诸侯,早在夏朝之时,便已经因功受封有了自己的土地。当时大禹身边有一位能人名叫奚仲(乃黄帝的后裔),发明了两轮马车献了给禹王,大大提升了我国古代车辆运输的能力。正因如此,大禹对奚仲好一番嘉奖,既任命了他为夏朝的车正,还赏赐给他一片土地,建立了薛国(在今山东枣庄市西北部官桥镇一带)。并且,奚仲的儿子吉光也继承了父亲的本领,发明了带木质车盖的高档马车,成为当时君王、大臣们出行必备的座驾,让薛国人在夏朝大放异彩。

薛国始封国君奚仲

除此之外,薛国不仅在夏朝有着辉煌的过往,到了商朝依然是君王的左膀右臂。商汤开国之时,身边就有两位贤相,其中之一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右相伊尹,另一位便是当时薛国的国君仲虺。他们共同辅佐成汤,建立了不世之功。再往后到了商朝末年,仲虺的后人祖伊依然秉承着先祖的品格,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去劝谏纣王,也留下了一段佳话。可以说通过薛国人的不断努力,让他们在商朝又登上了新的高峰。

商汤的智囊仲虺

那薛国与商朝国君关系如此亲密,到了周朝是不是会被打压呢?答案是不会的。因为,薛国的国姓为任,相传仲虺的后裔中有一位名为任成的人带领部分族人迁徙到了中原一带,建立了一个名为“挚”的任姓国家。而任成的女儿太任机缘巧合地嫁给了周国国君季历,并生下了文王姬昌。正因如此,武王正式建立周朝以后,当然要对祖母的娘家多加照顾,让任成的后裔任畛接管薛国,开启了亲周薛国的新篇章,也就是今天文章里其中一位主角薛侯的国家。

讲完了薛国,咱们再去看看滕国。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姬姓宗国,乃文王之子滕叔绣的封国,大致处于今山东滕州市西部一带,即刚刚讲过的薛国西北方向一点儿,两家可以说是邻居。只不过,滕国可能是由于建国较晚的原因,所以并没有薛国那么辉煌的过往。再加上滕叔绣乃武王、周公的异母兄弟,并没有受到朝廷的足够支持,因此滕国发展得一直很一般,基本上就是倚靠在鲁、宋等大国身边,求个安稳。要真想说一说滕国的话,还是有两点可以拿来讲一下。

滕、薛两国位置关系示意图

其一,滕国国君应该一直是周朝的卜正(即卜官之长,在《左传》中滕侯自己有提到过)。虽然史书中并未给出周天子为何会让他们一族担任这个职位,但在下理解应该与滕叔绣有关,很可能叔绣是文王几个儿子之中比较擅长占卜之术的人。并且,由于叔绣年纪稍小,又是庶出的缘故,武王没有将军政大权交予他,就把这个既重要、又不太影响国家发展的职务安排给他们一族。另外,从滕国封国的位置也能进一步佐证,因为该国离泰山不远,周天子祭祀泰山前需要通过占卜来确定吉时。所以滕国被封在山东,并不是让他们像鲁、齐两国那样监管东夷,完全是为了让其替王室做好祭祀前的准备。

其二,就是滕国刚刚失去了国君,即《春秋·隐公七年》提到的:“滕侯卒”。从这个记载中的称呼来看,孔夫子并没有详细记录下刚刚离世滕侯的名字和谥号,显然鲁、滕两国只是同宗的友好往来,还未达到同盟的关系。因此,新继位的滕侯很可能是为了拉近两家关系,在丧礼、守孝期满后,前往鲁国去拜访鲁隐公。

滕国始封国君姬叔绣

正是由于新上任的滕侯赶来拜访鲁隐公,又好巧不巧地与邻居薛国国君同时到达,便引出了咱们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即“滕薛争长”成语的出处。因为,一般有诸侯国君主动拜访的情况下,受访方的国君作为东道主,会摆下宴席招待来宾。而当有多位来访诸侯同时到达的情况,毕竟受访国的国君无法分身,也不能怠慢任何一方,通常会邀请所有来宾共宴。所以,在宴席上的座次安排便成了一门学问,也是各位来宾争抢关键。

滕国、薛国两位国君正是为了主宾的席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薛国国君搬出了自己国家的“老资历”,说薛国立国早、建国久,理应成为主宾。而滕国国君也不甘落后,把自己为姬姓宗国、周之卜正的显赫身份给摆了出来,来证明本国才该成为这次宴会的主宾。并且,这位新继位的滕侯可能也是年轻气盛,不光说了自己的优势,还特意贬损了一下薛侯,称他乃庶出(可能就是因为上面提到的任成这庶出的一脉,在离开薛国后又接管故土的这件事),没资格跟滕国相比。

滕、薛两国国君为座次争得不可开交

两位访客互不相让,争得不可开交,为了缓和双方的紧张气氛,老好人鲁隐公只得出面调停一番了。姬息派羽父代表自己前往薛侯的馆驿,告诉薛侯这次毕竟是两国来到鲁国做客,应该按照姬姓宗国的礼法来办,即同姓之国国君排在前面,异姓的国君在其后。正如鲁隐公若是去拜访薛国,肯定要排在任姓诸侯之后来参加宴席,是同一个道理。希望薛侯能理解这样的安排,让滕侯做主宾吧。薛侯听了主人一番劝导,当然要给这个面子,不再和滕侯“争长”,宴会这才顺利举行。

这下大家应该明白“滕薛争长”的出处,以及这则成语所表示的含义了吧?按其本意来看,有争斗的意思,略带贬义。加上此次事件发生于两个不太知名的诸侯之间,且事件最终得到了和平解决,并未引起更大的纠纷,逐渐被人们淡忘,成为一条不太常用的成语。

杨万里《看笋》赏析

不过,别看“滕薛争长”本意不太美好,但也有一位大诗人将它运用得淋漓尽致。大家可以去找一找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名为《看笋》的六言诗,其中“笋如滕薛争长,竹似夷齐独清”这一句。不仅把笋子竞相生长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还把“滕薛争长”变为了一个褒义词,足见诚斋先生对这则成语有着他独到的见解。大家今后在写文章或诗歌的时候,不妨也学习一下杨诚斋的用法,把这则不太常用的成语运用起来,没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滕薛争长、非常用成语、薛国、奚仲封国、立国悠久、滕国、姬姓宗国、周之卜正、同访鲁国、竞争主宾、隐公调解、诚斋看笋。

关键词云图简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经历之后作文 艺术的意义英语作文 四年级作文童年的回忆 动物200字小作文 有教无类作文 摔跤作文 让我难忘的一件事作文 游南京中山陵作文 不一样的老师作文 高中邀请信英语作文 关于新年作文 扶不扶作文 文明就在我身边作文600字 介绍自己四年级作文 写深秋的作文 鹦鹉的作文100字 我为朋友点赞作文 爱你在心口难开作文 北京游记英语作文 关于旅行的英文作文 我喜欢吃葡萄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菊花作文400字 小小消防员作文400字 雅思小作文线图 玩沙子作文 我的家作文350字 11见闻作文 诗词之美作文 不该忘记的美丽作文 暑假去北京旅游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