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国泰君安证券:从今天起 为“扔垃圾”付费

2020-12-31 11:00:01
相关推荐

来源:金融界网站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购买商品需要花钱,处理垃圾亦然。

但与污水处理、电力、供热等公用事业服务一样,在过去几十年中,垃圾处理被定义为政府统一统筹供给并限制回报率的公益性服务行业。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垃圾处置由地方政府付费,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基金&;电网补贴,居民仅支付清扫、运输环节的成本,或者根本不用支付。

居民在产生垃圾时没有任何成本约束,这也是过去几年中过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日起,新版《固废法》正式开始实施,既标志着垃圾处置“大锅饭”时代的一去不复返,同时无疑也为低迷已久的固废产业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国泰君安环保团队发布多篇报告分析认为,新标落地后,固废全产业链受益,其中首推垃圾焚烧龙头标的。

01

垃圾处置“大锅饭”时代

一去不返

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统计,2004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

以目前的生活垃圾产出量,未来几年我国生活垃圾新增产能约为10万吨/日,对应45万元/吨的投资强度,我国每年将投入450亿元进行垃圾焚烧产能建设。

2019年6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京举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大会审议。

修订草案规定,“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实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情况,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差别化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并在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后公布”。

垃圾收费的做法在国外早已经普及。

早在1995 年,英国颁布了填埋税的收费政策,对倾倒垃圾者征税,并于 1996 年开始实施。

以家庭为单位,每个月固定缴纳 5 英镑的垃圾税。但这一政策并未有效阻止英国人均生活垃圾产量的上升趋势。

直到2004 年,英国又对这项政策进行了大力改革,将垃圾税从此前的是定额征收,改为对每户家庭未分类的垃圾按重量征收费用。

2004年立即达到了英国人均生活垃圾产量的历史峰值,并在随后迅速转为单边下降趋势。

▼ 1995—2016 年英国人均

生活垃圾产生量(吨/年)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而国内在启动垃圾处置收费后,精准定量与收费必将反向制约居民垃圾产生过程,减少不必要的垃圾产生,避免社会资源的空转浪费。

02

新固废法

八大看点

现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于1995年制定,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13年、2015年、2016年分别对特定条款进行了修正)。

2020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第二次修订,是时隔15年以来的第二次重大修订。

除强调使用者付费之外,新版固废法还有以下几个看点:

1、加强医疗废弃物监管

今年以来的新冠疫情狙击战中,大量医废处置问题成为社会关心问题。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关口,医疗废物能否安全处置,关系着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防止二次污染的关键。

应疫情防控要求,新版《固废法》增加了对医疗废物的监管要求,包括加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建设、明确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和主体责任、完善应急保障机制等内容。

2、“水、泥”共治

新版《固废法》鼓励污泥、污水协同处理,因地制宜实现“水、泥”共治。

政策规定,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或污泥处理单位应当安全处理污泥,对污泥的流向、用途、用量等进行跟踪、记录。

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应当将污泥处理设施纳入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同步推动污泥和污水建设,鼓励协同处理,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和补偿范围应当覆盖污泥处理成本和污水处理设施政策运营成本。

3、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垃圾分类

在目前较为松散的垃圾处置管理框架下,垃圾的不合规处置给社会带来了多方位的外部性成本。

自19年以来,全国已有2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启动了垃圾分类,其中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到53.9%,其中上海、厦门等14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70%。

实践证明,垃圾分类作为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防治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

本次政策也提出,各地政府应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并提出按照产生着付费原则,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体现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等差别化管理。

4、建筑垃圾科学回收、综合利用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迅猛壮大,在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建筑垃圾也不断增加。

据统计,我国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总量约为15-24亿吨之间,占城市垃圾的比例约为40%。

未来,随着加速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建筑垃圾总量会越来越多,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工作亟须推进。

新《固废法》加大推进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力度,在加强建筑垃圾污染防治、分类处理、科学回收、综合利用等全过程管理方面作了相关的规定。

提出建立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行为,推进综合利用。

5、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行可降解替代产品

伴随网购和外卖的风行,过度包装和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问题比较突出。

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600亿件,同比增长26.6%,仅快递所耗胶带就可以缠绕地球1200余圈。

新《固废法》针对过度包装问题,鼓励绿色包装、制定相关标准、加强包装物回收、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等方面作了相关规定,鼓励和引导减少使用、积极回收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广应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

6、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新《固废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国家建立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简称EPR),指的是生产者对其产品所承担的环境责任包括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

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应当按照规定以自建或者委托等方式,建立与产品销售量相匹配的废旧产品回收体系,并向社会公开,实现有效回收。国家鼓励产品的生产者开展生态设计,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7、逐步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

2017年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2019年全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为1347.8万吨,同比减少40.4%,禁止洋垃圾入境改革的各项举措和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赞誉。

新《固废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逐步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商务、发展改革、海关等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8、最严格法律责任

新《固废法》在法律责任这一章,从过去共21条,增加到现在共23条,增加了处罚种类,提高了罚款额度,对违法行为实行严惩重罚。

对于违反固废法规定的行为,新固废法的罚款力度明显提高,多项违法行为罚款数额是现行固废法的10倍,还增加了按日连续处罚、限产停产、或停业关闭的处罚措施。

此外,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固废生产、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主体的信用记录制度,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引导固废全产业链的企业规范化经营。

03

固废产业链全受益

首推垃圾焚烧

目前,我国主流的固体垃圾处理方式,主要分为填埋和焚烧两种。

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2016》,2015年我国垃圾无害化处理总量18013万吨, 其中填埋量11483.1 万吨,占总量的64%。

▼ 2015年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填埋空间的逐渐萎缩,未来一段时间,垃圾焚烧将成为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主流方式。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目标要在2020年底达到59.1万,相比2017年底的34.3万吨/日,这意味着2018~2019年的产能复合增长率为20%,即在现有产能规模基础上增加72%。

而填埋产能达到47.71万吨/日,较之2015年回落5%。

▼ 焚烧处置量年复合增速20%

数据来源:《“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2019垃圾焚烧新中标产能同比增51%,行业在快速放量的同时,仍维持优良的项目质地,仍处于量增价涨的黄金发展期。

▼ 年度新增产能

市占率继续向龙头集中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采购与招标网、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除首推的垃圾焚烧行业之外,固废全产业链也值得关注。

具体来看——

1、湿垃圾处置

垃圾分类全面推行后湿垃圾处理市场将爆发,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放量值得关注。厌氧消化与好氧堆肥有望分别在南方与北方地区迅速推广,带动相关设备销售放量。

2、环卫

垃圾精细分类后,将带动不同品类垃圾的配套收集与转运设备投资,利好环卫设备类企业。

环卫服务将在市场化率稳步提升的同时,业务内涵逐步泛化为“城市综合服务”,在清扫、清运与公厕之外,拓展至消毒杀菌、绿化维护、路灯等基础设施维护等,“环卫+”有望激发市场倍增潜力。

3、危废

行业高景气周期即将进入业绩放量阶段。

04

板块低估值

有望修复

短期来看,目前行业估值仍然处于历史低位。

环保板块整体估值仍然处于历史底部区域:目前环保板块估值为PE TTM 29.04倍,处于历史上29.43%分位点。

优质细分龙头板块今年估值有所提升,但也仍然在历史底部区域。除了环卫龙头以外,其他龙头公司涨幅相对小,估值仍然低,平均估值仍处于2020年15-20倍区间,2020年预期净利润增速在15%-30%左右。

长期来看,随着全国各地垃圾分类政策的普及渗透,将会极大影响中游环卫系统的运作方式,同时有价组分的分选也会降低终端处置环节的垃圾热值,如何通过统筹分类-环卫-处置三个环节,将价值最大化,将成为未来垃圾焚烧行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龙头企业将凭借行业口碑、融资渠道与产业链协同等综合优势,在市场拓展中率先展开“环卫+”示范项目,并快速复制,扩容业务维度,拉开与中小企业的差距,实现强者恒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30年后的我作文 安昌古镇作文 作文我的好朋友500字 北京作文培训 抓周作文 龟兔赛跑英语作文 介绍自己的作文400字 收拾房间作文 我的同学作文800字 关于背后的作文 我的父亲作文800字 迈出这一步作文 写人作文550字 机智的我作文 写景的作文150字 关于油菜花的作文 以暖为题的作文 描写家乡风景的作文 滑冰作文600字 篆刻作文 作文成功之路 环境与健康作文 美在路上作文 语文考试万能作文 写景的作文五百字 假期游记作文 作文小白兔100字 班级大扫除作文 默默无闻的人作文 爱我国防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