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夺冠》:三场比赛 两个时代 同一种“女排精神”

2020-12-31 16:00:01
相关推荐

电影《夺冠》以一个具有争议性事件的作为开篇。事件中,本片主角郎平率领的美国女子排球队即将在2008年的奥运会赛场上对战中国队。

电影本身同样收获争议。“争议”几乎是当代所有拥有宏大主题的艺术作品的必然宿命。更何况其所要展示的主题即“女排精神”同样发轫于当代,距今不过四十年。它并非虚悬天际的云彩,而是伴随于几乎每一位观众的经历,在记忆中、在新闻报道里,似乎伸手便可触及。

对于公众如此熟悉的主题以及背后的事迹该如何理解,又该如何表达?

导演陈可辛采取了一种相当别致的方式,在这种方式当中,我们能够看到纪录片的若干特征,以及作为一部剧情片的清晰的结构分野。而就一部电影的成片水准而言,此类方式本身亦会带来争论。

但即使争议与争论存在,这部电影仍然堪称佳作。

在结构上,创作者通过三场比赛将影片分割为两个气质迥异的段落。两个段落所对应的,乃是不同的两个时代。通过美术、布景和妆化,以及宋世雄的声音,电影《夺冠》对于两个时代都尽己所能地做出最大程度的还原。

这种不免会让人产生割裂感的结构对于一部体育励志电影来说,无疑是具有风险的。但若想展示如此丰富壮阔的女排精神,除了像这样的剑走偏锋之外,恐怕暂时也找不出更加合适的办法。

第一个段落,起始于1979年。彭昱畅所饰演的陪打教练的视角下,训练场外是漳州温暖而有生气的南国风光,训练场内则是热血汗水灌注而成的坚毅气象。

无疑,作为随后徐徐展开的一整个时代,那幅画卷也同样正是由这种生机与坚毅一起绘就。

这不止是时代的气质,也是电影所展现的女排姑娘们的共同气质。以“体能”和“下意识”为目标的负重深蹲一百公斤、扣球一万次,以及过程中呼喊与排球撞击的声响(即使是梅林茂的配乐也会被这些更加动人的声响所掩盖),让排球这项运动成为一种“道”的存在。

看主角如何一步步超越体能和意志上的极限,正是这类体育竞技片提供热血观感的最重要途径。

登上大赛赛场,满眼所望无他,就是要赢。在以夺冠为目标的过程中,无需其他思虑,只需要在规则中变得强大。这种简单,有时会让人怀念,有时也会令人羡慕。

1981年,在世界杯赛场,当时以郎平为代表的中国女子排球队经历与强敌日本队的艰苦对决之后,最终获胜。

一部体育励志片所能提供的热血观感通常在这种时刻达到极致。然而这一刻结束之后呢?

被女排运动员所付出的血汗和斗志所感动、所震撼,在银幕里的获胜一刻共此喜悦与痛快。但须知电影此时才刚进行到三分之一左右。

《夺冠》的这种略显反套路的结构,多多少少会让人觉得有些冒险,会让人捏一把汗下一步的故事该拍什么,该怎么拍。

在此,陈可辛虽然一改体育励志电影的惯常形式,但就自己对于时代特征与变化的瞩目这一点,却从不忘继承和发扬。毕竟这是一位在像《甜蜜蜜》这样的古老的爱情片里都不忘通过时代特征来讲故事的导演。

电影《夺冠》着重刻画两个时代,分界线是2008年。那一年,郎平率领美国队战胜中国队。电影在此,形成前后不同的画风。

先说女排。这支队伍就像一位剑客,在达到巅峰的无敌态之后,陷入沉郁蹉跌,拔剑四顾心茫然。而群体之内,每个人亦各有茫然。同样茫然的还有一身伤病的郎平。

当郎平试图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和目标的时候,2010年之后的中国女子排球队同样也在努力寻找。

在这一阶段,《夺冠》对于女排队员群像的展示更加用力,如朱婷、张常宁、丁霞等人。即使之前并不经常关注女排赛事的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能够迅速捕捉到她们每个人的特点。

更具有国际视野的郎平为中国女排带来变革。在经过若干曲折之后,这些不无冒险的变革终于奏效于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赛场。电影在这里戛然而止。从1981年的世界杯,到2016年的奥运会,我们的女排从赢到赢,剑客重回巅峰,“夺冠”成为一个完美的圆环。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郎平的视野和变革都是必要的。因为“时代变了”。对于时代变化这一点,电影《夺冠》当然不会放过,在片中体现出来,最重要的还是队员的变化。

从当年“五连冠”时代的五零、六零后,到此时的九零后,两代女性、两代排球队员,从心态到身体素质,变化是全方位的。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个体价值更需要被承认、被尊重的时代。电影中郎平的意识和变革正是有基于此。这也就是电影在这一阶段,群像做得更为扎实的原因之一。

除了人之外,时代变化的关键词还有技术。影片中的里约赛场,中国女排最终绝地反击获胜,关键因素之一是郎平适时利用计算机来分析场上数据,然后及时调整战术。

这让人联想到1979年的漳州训练场,当有人对当时教练提到对手会用到计算机来分析赛场数据的时候,教练也只能无奈地继续通过加大队员训练强度的方式来增加赢的机会。

通过1979年和2016年的“计算机”,《夺冠》剧情产生对照,这让二十七年后的场上逆转获胜变得令人信服。

但获胜的更重要因素,仍然是“女排精神”。影片中与此对应的情节是,里约赛前,郎平将队员带回到当初的漳州训练场。她们在这里找寻女排精神。这种找寻,也可看作是重新唤醒。

然后大家走上赛场,迎接战斗。

我们将“女排精神”概括为“顽强战斗、勇敢拼搏”。

战斗和拼搏的终点,当然是赢。

片中提到,这一时代的“夺冠”已经没有办法像上个时代那样,能让大家锣鼓喧天地去庆祝。但这并不能就说,“夺冠”这件事就此失去意义。因为它仍然是对每一个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个体的最好奖励和证明。

在这个时代,夺冠这件事或许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并且应该以一种更加现代的心态去审视;但一旦你站上赛场,它就又变得无比重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国歌的作文 初三语文作文800字 花作文500字 青岛景色作文 使我快乐的一件事作文 成功的作文400字 一次难忘的家长会作文 关于母爱的作文300 有关选择的作文素材 二年级短作文 中考英语作文多少分 鼓浪屿的作文300字 春天写景作文 初一期中考试语文作文 关于旅游的作文800字 诚信伴我成长作文400字 读水浒传有感600字作文 台儿庄古城作文300字 描写布达拉宫的作文 小事不小作文开头 保护环境的作文四百字 全国卷二语文作文 干农活作文400字 再给我一次机会作文 回味的作文 我的家风作文500字 我的学校作文700字 五年级作文漫画老师 绿水青山图作文 闲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