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英雄回家!回顾朝鲜战争中让美军痛彻骨髓的那条血腥走廊

2020-12-31 21:00:01
相关推荐

117位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祖国用最高的礼遇迎接英雄回家。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准备在异国他乡与装备精良的美帝展开一场殊死的搏斗,他们都是第一次走出国门参战,很多人留在了那片寒冷的雪原。那场战争之残酷,牺牲之巨大,让我们今天也觉得不寒而栗。

朝鲜战争是中国的立国之战,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享受着那场战争所带来的红利。

这场战争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洗刷了中国百年耻辱,中国志愿军以低劣的装备强势把号称第一军事强国的美国按在了谈判桌前,让美国人为此心有余悸了几十年。

这场战争的胜利,让我们获得了苏联156个援助项目,这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两国间转移全套工业体系的案例,中苏关系再好,也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把这些东西给我们,这完全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付出的代价而换来的国家发展基础。

回顾那场战争,最为惨烈的就是长津湖战役,也是美军的一段痛苦回忆。

出兵朝鲜

朝鲜战争爆发的非常突然,这是中国方面没有预料到的。

朝鲜人民军开局不错,很快就击溃了三八线附近的韩国军队。朝鲜人民军在初期战场上一度非常顺利,李承晚的军队战斗力非常成谜,在正面战场上根本顶不住朝鲜人民军的攻势。

眼看汉城就要被解放,李承晚赶紧向美国人求救,而此时的美国也完全忘记了自己不派兵干涉别国的承诺,撸起袖子就跑到朝鲜战场给李承晚镇场子。

最初派到朝鲜战场上的美国大兵多是刚入伍的新兵蛋子,很多连瞄准还没学会,根本挡不住朝鲜军队,很快联军就被朝鲜人民军逼到死角,再后退就要掉到海里喂鱼。

这时的麦克阿瑟使出了一个奇谋,让美军在仁川登陆,并且很快切断了朝鲜军队的补给线,把朝军分割包围,使其相互间失去联系,没了补给的朝鲜军队很快崩溃,乱哄哄的向北溃逃。

仁川登陆示意图

其实这个被美国人吹上天的仁川登陆,很早就被我军第13兵团司令邓华所预料到了,而且通过三种手段通知了朝鲜方面,只不过当时的朝鲜一代目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完全无视了我们的警告。等到被美军打得溃不成军,才玩命的发电报向中苏求救。

大家可能不知道,苏联在二战后非常虚,主要是觉得自己在东北亚占了便宜,所以什么事都非常小心,生怕美国人反悔。斯大林以担心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理由而拒绝出兵朝鲜,但反过来却鼓励中国出兵。

毛主席作为大战略家,深知朝鲜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大明丢了朝鲜,致使清军入关,大清丢了朝鲜,结果被日本占了东北,随后就引发了全面侵华。现如今朝鲜如果被美国人统一,那么我们的东北工业基地将直面美国人的射程范围,到那时还谈什么和平发展?

毛主席在权衡利弊后决定出兵朝鲜。

朝鲜战争初期,中央军委就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把13兵团的第38、39、40和42军,以及炮兵第1、2、8师等部队共计25万余人摆在鸭绿江边上,组成东北边防军。到了8月中旬,这些部队已经完成部署,中央军委觉得还不够,又把50军编入了东北边防军,加强东北边防的力量。

联合国军参战后,毛主席对朝鲜战争的预判非常不乐观,于是又亲自点兵,将第9兵团和第19兵团调往山东,准备随时进驻东北,策应东北边防军。

毛主席对于是否出兵划了条底线,那就是联军不能越过三八线,并且让周总理通过印度向美国发出了警告,美国人对于我党的警告完全当成了耳边风,到了10月1日,南韩的部队首先越过了三八线,接着美军也大大咧咧的跨过三八线并且一路向北挺进。

彭德怀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美军一过三八线,我就知道不打不行了。”

宋时轮的第9兵团

第9兵团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的1纵、8纵、9纵,“纵”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种特殊建制,类似于“军”,华东野战军的一个纵大概有2-3万人,一般辖3个师9个团外加1个炮团。

9兵团被大家熟知,是因为在解放上海的时候,这支部队纪律严明,被称为霓虹灯下的哨兵。

这支部队在解放战争中从山东一路打到了上海,横扫整个华东战场,特别是在孟良崮战役中,第九兵团全歼了国民党整编第74师,这个74师被称为蒋介石的“御林军”,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全部是美械装备,在抗日战争时期,几乎参加了所有大型战役,如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等等,张灵甫就是该师的师长,而且就是在这场战役中自杀“殉国”的。

在淮海战役中,第9兵团还给杜聿明表演了我军拿手的包抄合围,一举围歼了杜聿明的部队,并且送杜聿明去了“功德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9兵团的司令兼政委是宋时轮,就着辣椒喝酒的湖南铁汉,打仗不含糊,脾气也是相当的火爆。战争年代,宋总是剃着光头,站在一线指挥战斗,这位将军酒量特别好,以至于他手底下的人也特别能喝,也都留着光头,其他部队都称他们为“光头兵团”或者“酒兵团”。

宋时轮

宋时轮是黄埔五期,这在国民党中的辈份都不算低。1926年他加入国民党,第二年便转为了共产党员。后来老蒋反共,宋时轮参加了数次反围剿,后来又经历了长征、东征、西征、抗日及解放战争,是我党一路拼杀出来的猛将。

解放上海后,9兵团一直驻守在上海周边,主要任务就是演练登岛作战,准备把校长从台湾请回大陆。

到了9月初,毛主席钦点9兵团入朝作战,9兵团立即解除了攻台任务,部队开赴山东,随时准备入朝参战。

按照毛主席最初的计划,如果遇到战略上的急需才会调用第9兵团。但到了第一次战役结束,彭德怀认为美军仍然不太清楚志愿军入朝作战的人数,为了集中兵力在西线和东线同时给予联军重创,彭德怀向中央军委建议让9兵团负责东线作战,毛主席也非常同意这个安排,就这样第9兵团在物资等尚未准备完毕的情况下,便仓促进入朝鲜。

1950年是朝鲜半个世纪以来最为寒冷的一个冬天,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30度。由于准备仓促,9兵团根本没来得及换装,穿着南方的薄棉衣就踏入了朝鲜的土地。一个班里只有一两条棉被,到了晚上,战士们只能把棉被铺在地上,相互搂抱入睡。入朝的第一天就冻伤了800人。

由于对朝鲜的冬天缺乏认识,一些部队穿着胶鞋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中急行军,战士们的脚都被冻坏了,更严重的是,很多士兵们都有泡脚的习惯,结果被冻伤的脚经热水这么一泡,第二天浮肿的非常厉害,根本穿不上鞋,到后来战士们睡觉就不敢脱鞋了,都是穿着鞋睡,大家排成一条直线,每个人都抱着上面的人的脚睡觉。

而美军的士兵每人都有一件大衣和一个鸭绒袋,晚上钻进去把头一蒙,睡的那个香。

到了11月底,长津湖地区下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雪,最低气温降到零下30多度,志愿军里很多战士还没投入战斗就被朝鲜的严寒活活给冻死了。

志愿军的补给也非常困难,入朝初期,美军掌握了朝鲜的制空权,美国的飞机可以毫无顾忌的对志愿军的补给线进行轰炸,而志愿军在入朝时每人只背了五六斤的高粱米作粮食,大概也就能维持个六七天,等到部队赶到战场,身上背的粮食也就基本吃光了。

战士饿的受不了,就只能抓一把雪塞进嘴里,或者直接吃附近的树皮,好不容易找到些土豆,等送到前线的时候,土豆都冻成了冰坨子,战士们只能把土豆捂在怀里,化出一点吃一点。而美军有饼干罐头和饮料,不仅饿不着,还营养十分均衡。志愿军在后来的战斗中,团灭美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吃的。

军用物资的严重匮乏导致9兵团在后来的长津湖战役中大量减员,很多战士在开战前,就失去了战斗能力。

王牌对王牌

毛主席的用兵思想可以概括一句话,那就是伤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具体操作就是让一支部队顶住救援的大军团,集中数倍于敌军的兵力歼灭被分割包围的小股敌军。

这种战术在解放战争中被运用的淋漓尽致,在后来的朝鲜战争中被演变的出神入化。彭德怀不仅继承了毛主席的这一用兵思想,而且他的作战风格以勇猛著称,善打攻坚战和遭遇战。从第二次战役的部署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彭德怀就是要和美军打一场硬碰硬的攻防战。

整个战役的部署分为东西两线,西线的战斗最先打响,志愿军一举歼灭了韩军第7师和第8师大部,以及土耳其旅和韩6师一部,重创美军骑1师、美2师和美25师,共计歼敌2.3万余人,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也在跑路的过程中翻车身亡,不过这哥们是在南撤的最后几天摔死的,基本上马上就跑到汉城了,所以有点悲催。12月6日,西线部队配合朝鲜人民军收复了平壤,而此前美军占领平壤不过才47天。彭德怀通令全军嘉奖作战勇猛的38军,并亲笔在嘉奖电报上加了一句:“38军万岁!”

彭德怀在朝鲜战场

就在西线打的火热的时候,东线的长津湖地区却异常的平静。

长津湖,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海拔在1000-2000米,群山围绕,丛林密布,山路崎岖狭窄,朝鲜人给这些山头起了很多贴切的名字:什么雪寒岭、荒山岭、死鹰岭等等,简单一句话,这里不是人待的地儿。

为了躲避美军的飞机轰炸,9兵团昼伏夜出,10万人悄无声息的进入长津湖战区。志愿军平均每天的行军距离是30多公里,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一共走了8天,共计200多公里,才到达指定作战区域,达成了战役的突然性。

而美国方面完全没有发现志愿军的动作,按照麦克阿瑟的计划,联军先以地面部队进行试探性攻击,然后以美第10军和第8集团军分为东西两线同时向北发起总攻,希望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

麦克阿瑟想的很美,在他的计划里西线为主攻方向,而东线则是要绕到志愿军的后方,切断志愿军的补给和交通,从而形成对志愿军的合围。由于之前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麦克阿瑟一度非常的膨胀,居然把作战计划公布在了西方的报纸上,这让我军连侦查工作都免了,只要通过日本或者韩国的电台就能知道美军的动向。

宋时轮针对麦克阿瑟的计划也做出了相应部署,他计划以2个师切断长津湖美军与两翼第7师和第3师的联系;集中5个师的兵力,首先歼灭美军陆战队第5团和第七团,然后视情况歼灭陆战第1师增援部队,以及位于新兴里以东的美军第7师第31团。

9军团在26日抵达作战区域,此时的东线战场天气异常恶劣,气温降到了零下三十度,志愿军在雪地里趴了一天一夜,当冲锋号吹响的时候,很多战士已经被冻的神智不清,还有一些人根本没能爬起来。

整个战斗过程只能用惨烈来形容,美军并不是某些文章所说的不堪一击,虽然志愿军很快的把美军分割包围,但被围的美军中有很多是二战的老兵,他们很快就从慌乱中镇静下来,利用坦克组成环形防线,用强大的火力抵挡志愿军潮水般的进攻。

志愿军基本上全是轻步兵,除了每个团配备八九门的老式火箭筒外,没有任何反坦克武器。志愿军在冲锋前,往往只能依靠小口径迫击炮做掩护,连一门重炮都没有。更无奈的是,由于气温太低,迫击炮的炮管经常被冻裂,三分之二的炮弹打出去成了哑弹。战士们唯一能够使用的重武器是手榴弹,但这需要有一定的投掷距离,战士们顶着猛烈的炮火跑到投掷范围,掷出大量的手榴弹形成瞬间的火力压制,紧接着冲进敌人的阵地和对方进行肉搏。

长津湖战役的战场主要在柳潭里、新兴里和下隅碣里三个地方,整个过程就是双方对几个山头的反复争夺。

由于美军拥有飞机、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志愿军的伤亡非常大,另外还有大量的非战斗减员,有近一半的战士被冻伤而无法战斗。即使这样,志愿军在白天顶住美军飞机、坦克的狂轰乱炸,到了晚上还要对美军进行反冲锋。以至于战争结束后,美军开始疯狂的研究夜战,而我军开始迷恋火力压制。

由于缺乏反坦克武器,志愿军战士在腰间捆上数颗手榴弹,仰卧在公路上阻击敌人的坦克,用血肉之躯阻挡美国人的钢铁战车。

血腥走廊

等到麦克阿瑟确定中国主力兵团已经参战,马上下达了南撤命令,但撤退并不容易。

为了阻止联军南撤,志愿军在零下三十度的崇山峻岭中和美军的机械化部队赛跑,二百多公里的南撤道路上到处是埋伏好的志愿军,因为无法对坦克造成有效杀伤,志愿军把联军的轻步兵杀的那是哭爹喊娘,后来美国人专门给这场撤退起了个形象的名字——“血腥走廊”。

在长津湖战役中,美国的王牌部队陆战1师遭受惨痛打击,这支部队可以追溯到1846年,美军为了征战海外而专门组建的海军陆战第1团,从组建到参加朝鲜战争,这支部队已经成立了16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字号。1942年扩建为陆战第1师,随后在太平洋战场上负责登陆打前锋,所向披靡,是美军中的王牌精锐。就是这样一支队伍,被我军一路围堵,遭到志愿军毁灭性的打击。我军一直有个传统,要打就要打歼灭战,看中的敌人是不会轻易让他跑掉的,美陆战1师在南逃的路上被志愿军轮番教育,等到美陆战1师跑回三八线的时候,这支部队已经折损了近1.2万人。

美军战争史称,这是一次地狱般的经历。

长津湖战役中,9兵团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同美军浴血奋战了十几个昼夜,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落后了美军几个代差,也没有像样的后勤补给,但就是在这样的极度困难的条件下,9兵团付出了4万人的伤亡代价(其中近半是非战斗减员),歼敌1.4万,几乎打掉美军陆战第1师和第7师整个建制,非常出色的达成了东线的战略目的,保障了西线部队侧后方的安全。

回顾这场战役,我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仍然能够把装备精良的美军击溃,如今70年过去了,中国的军事力量不知道提升了多少个数量级,足以面对外部的任何威胁,只要我们内部不乱,没有谁能挑战我们的底线。

那些在朝鲜牺牲的英雄们,你们可以安息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秀记事作文600字5篇 初二600字作文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作文 以一句话为话题的作文 延安枣园作文 你是我的依靠作文 什么怎能忘记作文 我的家乡菜作文 作文如果我是一只小鸟 安全用电作文300字 手机怎样制作文件 写羊驼的作文 九峰公园作文400字 过秦论作文素材 我要养成好习惯作文 闲不住的老妈作文400字 挑战作文600字 我的爸爸700字作文 写景的作文300字 新学期我的计划作文 有趣的游戏作文200字 写初冬的作文 不一样的作文800字 关于选择的英语作文 苦与乐作文 八年级期中语文作文 桂林游记作文 春天里的故事作文600字 写人的作文我的妹妹 山水游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