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拍6部电影6次获奖 堪称影帝影后制造机 导演陈可辛凭啥这么牛

2021-01-01 00:55:01
相关推荐

今天,万众瞩目的电影《夺冠·中国女排》上映了,拍摄这部电影的是大名鼎鼎的陈可辛。

如果实在是没有听过这个人,相信你应该对这些电影不陌生,例如《甜蜜蜜》《如果爱》《十月围城》《中国合伙人》等,是既叫好又叫座,而且拿奖无数。

冲着陈可辛以往的口碑,加上国家情怀、中国女排这个大IP,很多人很看好这部电影,电影还没上映,热度是炒了一波又一波。

而陈可辛让很多同行羡慕的地方在于,他可以把商业、市场和自己拍摄风格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还能把控电影的质量。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就像我们无法很好兼顾兴趣爱好与工作一样,但是陈可辛导演做到了。

01

1962年,陈可辛在香港出生。父亲陈铜民是导演和编剧,年轻时非常热爱电影,还专门跑到北京去念一个电影专业。毕业后,辗转到长城、凤凰左派爱国电影、国泰、邵氏公司做编剧和宣传。

受父亲的影响,陈可辛从小就喜欢电影,四五岁时,就帮着父亲拎着公文包辗转奔波于各个剧组,电影片场便是他最大的游乐园。

70年代,陈铜民一直梦想着做导演,可是天赋和人脉资源有限,苦于没有出头的机会。于是一咬牙,从电影公司辞职,准备自己单干、拍电影,可是没人愿意给他投资,资金缺乏。

陈铜民没有因此放弃,为了节省成本,他就让儿子陈可辛出演,后来陈铜民好不容易筹拍了一部电影《赤胆好汉》,10岁的陈可辛还在片中客串过男主角的儿子,有一场洗澡的“半裸”戏。

可惜的是,这部电影最终没能在香港上映,版权还卖到国外去了。后来陈可辛翻拍了这部电影,改名《十月围城》,算是弥补了父亲的遗憾。

陈铜民辛苦奔波了十几年,一部问世的电影作品都没有,电影梦想碎了一地。

在陈可辛12岁的那年,抑郁不得志的陈铜民,放弃了梦想,带着一颗支离破碎的心,离开了香港这个伤心地,举家搬去泰国。

从小就一直对父亲崇拜有加的陈可辛,无法接受父亲这个决定,也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放弃,并向父母表明自己是香港人,不愿意去泰国,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抗议无效。

陈铜民放弃了电影梦想,可是陈可辛却继承了父亲曾经的意志,依然非常热爱电影。陈可辛无法阻止家人搬迁的决定,可是却用行动默默抗议着。

在泰国待了六年,他只读国际学校,不肯接受当地教育,不学泰文。所以至今,陈可辛只会说泰文,不会写不会看,就是那时候“反抗的结果”。

每到假期,便跑回香港,去熟悉的电影院看电影。期间往返的费用,都是从零花钱里节省出来的。

用好友曾志伟的话来评价他,“别看他表面很有礼貌,实际上脾气倔强得很。”

02

高中毕业后,18岁的陈可辛到美国洛杉矶读书,陈铜民认为电影专业没有前途,希望他读酒店管理,陈可辛听取了父亲的建议,读了一年之后,发现酒店管理实在是太枯燥了,私自改成了电影专业。

陈可辛平时勤工俭学,到餐馆去当服务员,电影《中国合作人》有这样一个场景,孟晓骏(邓超饰演)到美国留学,生活非常拮据时,就到餐馆去打工,一些老员工对他非常苛刻,使唤他干着干那的,非常辛苦,而高额的小费都被他们拿去了,只给孟晓骏一丁点硬币。

餐馆里有一位英国老太太看不下去,偷偷塞给孟晓骏20美元小费,孟晓骏说,“不行,我不可以收小费。”

老太太对他说了一段让人泪目的话,“这是你应得的,你还年轻,你会走得很远,而她(老员工),一辈子都只能呆在这里。”

其实这段镜头,是陈可辛的亲身经历,他说当时那位太太塞给他20块美元,对他说的那段话,他感动得都快哭了。在80年代,对一个穷小子来说,20美元可是一笔“巨款”。

陈可辛第一次去好莱坞拍电影时,也是四处碰钉子,没有话语权,后来适应不了美国那个工作环境,最后还是回到了香港。这就像意气风发的孟晓骏,想要在美国闯出一片事业却四处碰壁一样。

后来孟晓骏和成东青们创业成功,登上了美国时代广场的版面,陈可辛到那里取景,看着孟晓骏远去的背影,陈可辛哭得不行。此刻,电影与过去、与现实重合,孟晓骏的成功,何尝不是他自己的成功。不过,这都是后话。

1983年,读大三回香港打暑假工的陈可辛,正好碰上吴宇森在拍电影《英雄无泪》,需要泰语翻译,陈可辛阴差阳错地进了剧组做事。

在剧组做事的这段时间,陈可辛发现实践学到的东西,远比课堂学到的知识丰富、有用得多,于是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放弃了学业。

随后,经曾志伟介绍,去了嘉禾影视公司工作,担任过蔡澜等人的副导演和助理制片,学习一段时间后,开始监制《神行太保》《咖喱辣椒》等影片,开始崭露头角。

之后,陈可辛凭借《金枝玉叶》《甜蜜蜜》等电影,大获成功,不仅票房卖得好,还斩获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03

就在陈可辛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时,1997年,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香港电影市场不但萎缩严重,影视行业也全面受阻,成龙李连杰等远走好莱坞。

没有资本的支撑,陈可辛也掀不起浪花,也转去美国洛杉矶发展,加入了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

于是,有了第一部好莱坞制作的电影《情书》,但是陈可辛在好莱坞发展并顺利,不但没有话语权,与当事人的拍摄理念也不同,他感觉自己不像是在创作,而更像是工具。

处境与《中国合伙人》里孟晓骏一样,陈可辛心灰意冷,婉拒了上司开给他的丰厚报酬,甩头就回到了香港。

这期间,陈可辛尝试拍摄不同题材的电影,有喜剧、恐怖片,还有他擅长的爱情电影,像《见鬼》《金鸡》等,都有获奖,但是票房一般。

直到2002年,张艺谋的一部《英雄》横空出世,一举收获2.5亿票房,让陈可辛意识到大陆电影市场的潜力,陈可辛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原来内地可以是这么大一个市场。”

2005年,陈可辛开始转战内地,不过当时这么做的,可不止陈可辛一人,香港许多导演都看中了内地的资金链,但他们的做法是,用内地的资金,拍摄自身擅长的港片。

陈可辛不同,他拿的是内地投资,讲的是内地故事。但陈可辛可是“华裔二代”,成长的背景也很复杂,他的做法,相当于一个“外来人”来讲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故事。

当爱情歌舞片《如果·爱》出来之后,大家发现一个“外来人”,原来也可以把内地故事拍得这么好。陈可辛大胆启用内地演员周迅,还让周迅获得了“三料”影后。陈可辛可谓是“影后影帝”制造机器,演员想要拿奖,就找陈可辛合作。

陈可辛内地试水成功,让他信心倍增,于是他准备拍鸿篇巨制《投名状》,电影的故事大纲改编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张汶祥刺马案。

请到三位大腕李连杰、刘德华和金城武做男主,女主用的是徐静蕾。陈可辛一改往日武侠片飞檐走壁等花里胡哨的动作,坚决不用吊威亚等,想要还原战争的真实性。

在拍摄的过程中,陈可辛与美国制片人安德鲁·摩根双方意见不合,安德鲁·摩根有自己的想法,认为太写实了,观众看电影,就是来娱乐放松的,你搞得这么严肃压抑,万一没有票房怎么办?

陈可辛的执拗让他丝毫不肯妥协,依然坚信自己的拍摄理念,于是两人争执不断,一度让陈可辛患上了急性焦虑症。

《投名状》上映时,冯小刚的《集结号》尾随其后。原本陈可辛很轻视《集结号》,“一部拍解放军的电影,老百姓怎么会认呢?还没明星,从头到尾都是脏兮兮”。

他信心满满,铁定《投名状》可以秒杀冯小刚的《集结号》。当时内地的发行方都很亢奋,一致认为《投名状》票房会冲破三个亿,即便不破三个亿,也会到2.8亿。

没想到剧情来了个神反转,冯小刚带着他的电影上阵后,陈可辛和他的电影惨败而归。原先被瞧不上的《集结号》,杀的《投名状》的票房和排片断崖式下跌,票房上升停滞。

最终冯小刚创造了内地电影史的纪录,陈可辛的电影没有赚到钱,白忙了一场。

04

陈可辛偏偏不信这个邪,继续延续之前的写实风格,连续拍了《十月围城》和《武侠》,当时正值古装大片风靡之际,陈可辛却连续遭遇票房滑铁卢,这回投资方博纳总裁终于忍不住了,直接与他中断了合作。

那段时间,陈可辛非常痛苦,事业陷入了谷底。其实从电影艺术来讲,陈可辛是成功的,《投名状》让李连杰获得影帝。

《十月围城》获得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摄影等多个大奖,让谢霆锋成为最佳男配角,《武侠》让甄子丹继续获得最佳动作设计奖,更别提之前的《甜蜜蜜》《如果爱》等电影了,更是获奖无数,成就了一大批演员。

但是对投资方来说,看重的是商业价值,如果你不能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就是鸡肋。但对陈可辛而言,他所追求的一直都是电影的艺术表达。

其实像《投名状》和《武侠》都是远远被低估的电影,陈可辛当时拍摄手法太超前了些,因为当时的武侠电影都是飞来飞去的,你太写实了,观众就觉得不够精彩,放到现在,观众就觉得不错,真实、深刻、有深度,打斗也很精彩。所以电影评分一直在往上涨。

陈德森凭借陈可辛说,“他内心其实很反叛的,但是他聪明,不会硬着去对抗。”

梦想并不能当饭吃,陈可辛也深知这个道理,如果一味坚持“你的艺术表达”,而不能获得商业价值,最终没人投资,就会面临无电影可拍的境地。

所以他需要在“艺术表达”和商业价值中找到一个平衡点,陈可辛痛定思痛,最终找到问题所在,坚持拍好电影并没有错,但好的电影应该与时俱进,同时也要接受和参考别人给予的意见。

“当然你不是说要讨好观众,但是你要跟他沟通,要了解这个社会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陈可辛顿悟出:“一部好看的主旋律片上映,可以得到的支持是更巨大的。”

找准方向之后,陈可辛重回战场,这次没再跟风拍武侠片了,于是拍出了《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等叫座又叫好的电影,既能拿奖,又能赚钱。

黄建新打趣陈可辛说,“如果你能放下你的纠结,下一部肯定多3亿票房。”

陈可辛则笑,“我没要赚大钱,但是我的电影好,我就觉得行。”

这或许正是陈可辛能够成为大导演的可贵之处。

今年备受期待的一部电影,要数陈可辛执导的《夺冠·中国女排》,最近正在热映中,超燃,很多一进影院,最后都是哭着出来的。连观看首映礼的那英和梁静都哭得满脸泪水,“80年代女排夺冠时我才十几岁,电影唤起了很多年没有的那种热泪盈眶”,那英说。

单从演员的阵容来看,就让人耳目一新,巩俐演郎平,为了完成这个人物角色的转换,巩俐用了四个月的时间,从内到外,完全成了郎平本人。

就连惠若琪等女排姑娘们一看到巩俐,都惊呼“真的好像!”

《夺冠》全片所有的排球运动员,几乎皆由职业球员扮演。朱婷、惠若琪等女排姑娘们本色出演自己。

陈可辛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不是模仿秀”,我们是玩真的。

而看过的观众,都给出超高的评价,“太燃太热血了!”“年度十佳预定!”“会被时代记住的作品!”

今天,《夺冠》领跑国庆档,它会创造出什么票房奇迹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春雨的作文 读书的作文500字 谈诚信作文 我喜欢小猫作文 满分作文700字 友情的作文600字 种子作文600字 愉快的周末作文 难忘的节日作文 春游作文二年级 四年级下册英语作文 过年春节作文 日落作文600字 谢谢你作文600字 九年级作文600字 江南水乡作文 正视自己作文 漏作文 做家务300字作文 描写弟弟的作文 观察生活的作文 青春是什么作文 游厦门作文 红烧鱼作文 我的姥爷作文 美丽的夜晚作文 三年级上册同步作文 美好的春天作文 美丽的遇见作文 希望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