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圣马丁毕业的上海女孩 却到郊区当起了农民:田野是我最好的创作

2021-01-01 01:00:01
相关推荐

10年前,还在英国读艺术系的Rita,肯定想不到:

10年后的自己,竟成了一个「城市新农民」——在上海郊区经营着一个60亩的农场,以及两个桃园。

在没有客人到访的日子,Rita通常6点多起床,从市区的家到农场,开车需要1个半小时。

·到农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下挂在树上的竹篮,去鸡鸭棚里捡新下的蛋;

·然后去菜地里,看看有哪些菜可以摘,哪些菜适合最近播种;

·农场里还有两条狗、一头猪、一只羊,检查它们的生长状况也是一天之中必做的事。

经营农场之后,Rita才发现原来蔬菜花也能这么美丽

忙完这些差不多就到了11点,她通常会用一个自制三明治快速解决午餐。因为紧接着,她又要开始下午的巡视工作······

农场大面积的农作物均采用现代化机器收割

Rita平时干活主要是收一些自己要吃的菜

在农场里,零活儿是永远都干不完的。

晴天一不小心就会晒黑三个度,雨天稍微走两步就会弄得满脚泥;但Rita喜欢这样和土地亲密接触的生活。

对于Rita而言,「回乡务农」不是一个头脑发热的决定。毕竟这样的日子,她已经过了4年,并且未来还将继续下去。

01

归国后的迷茫

被一个农场治好了

用艺术的方式布置餐桌上的农业景观

Rita本名叫朱未末,今年33岁,上海人。

15岁那年,她就离开了家乡,前往英国留学。在英格兰西南读了3年中学,随后她又在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学了4年艺术。

2011年初,她成为了一名「海归」:

「那时候,总有人问我回来会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一脸迷茫,不知道怎么回答。大学时的教学方式是很形而上的,艺术也是个模糊的学科,都没有让我想清楚未来会做什么。」

Rita在危低马拉旧首都的手工中心,跟当地人学习纺织

Rita在艺术圈内权威的杂志社里当过编辑,也在4A广告公司任过职。另外,她还先后游历了30多个国家。

可无论是工作还是旅行,都没有让她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母亲陈女士却从没有给她什么压力,总是鼓励她说:「年轻人应该多看多尝试。」

Rita的母亲陈女士在田地里

直到有一天,母亲突然很兴奋地告诉Rita:「我找到一块地,我很喜欢,要做个农场。」

RIta并不觉得意外。母亲一直从事国际商务咨询的工作,时常带着农业代表团去荷兰、法国、以色列等国家考察。拥有一个乌托邦般的农场,是母亲的终极梦想。

仔细想想,这些年来,母亲从来都是那个一直在她背后默默支持她的人;而这一次,终于轮到她帮母亲实现梦想了。

2016年,初次改造后的日脚农场

不久之后,她们就在上海西南郊金山区,租下了那块60亩的地。

这里既有被绿色藤蔓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原始树林,也有一大片和村舍相邻的水稻田,还有一个可以养鱼养虾捉癞蛤蟆的小河塘。

总之,这片土地几乎聚齐了Rita和母亲理想中的农场需要的所有元素。

农场正在搭建活动平台

她们喜欢原生态的农场。因此,农场的大部分区域并没有经过大的修饰。

树林基本上维持原样,只是在一小块土地上搭建了平台,供平时农场做活动的时候使用。

水池则变成了真正的「鱼塘」。Rita在里面放养了不少鱼。她笑称自己是吃货,池塘里的鱼、棚里的鸡鸭羊、地里的蔬菜瓜果,都是为了自己吃才弄的。

户外活动非常考验天气,经常会因为下雨临时改期

果蔬大棚被放弃使用,尽管这能减少恶劣天气带给蔬果们的伤害。

搭建全封闭式建筑也不在她们的计划内,哪怕这能给来农场的客人们提供更好的就餐环境,给自己提供更好的休息场地······

Rita在改造后的花园里,种了山东平阴玫瑰和大马士革玫瑰

变化最大的,还得数那片水稻田。

在Rita的母亲看来,上海的天气和地理环境,并不适合做传统的生产型农业;更适合发展现代观光型农业。

于是,她们请来了景观设计师,把原本的水稻田变成了蔬菜花园,还划分了不同的区域,做了庭院式设计。

后来,她们又听说金山区的吕巷是中国最大的蟠桃产区,种植历史已经超过100年。

这里的蟠桃还曾被评为(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可像她们这样的上海本地人,却对自己家乡的特产一无所知。

刚好在距离农场10分钟车程的地方,有最后两个桃园要转租。Rita便立马接手了过来:「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上海有这么好吃的桃子。」

在农场待的日子越久,她对大自然和土地的魅力,领悟得越是真切。

偶尔逮到一个空闲的时刻,她喜欢听风从树林间呼啸而过,看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涌;还有挂在枝头的果实成熟后,隔老远就能闻到的那股香甜气息,最是迷人~

农场里的羊妈妈生了4只小羊羔

Rita给它们照了张全家福,有两只小羊躲在后面

渐渐地,Rita发现:

经营农场正是自己想要做的事。

她把农场和桃园都命名为「日脚」。在吴语里,「日脚」就是「日子」的意思。

不过,她更喜欢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含义,意为「太阳透过云层射下的光线,象征着恬静而又美好的生活」。

02

田园生活并不完美

但你得学会和解

来不及收拾杂草,还是赶紧把芋艿挖出来吃掉比较重要被淹没的桃园

Rita会在朋友圈晒在农场拍的美照,也时常提起在农场里的糟心事。

最让她头疼的就是农场经常杂草丛生。

上海郊区的劳动力匮乏。农场常驻的两个长工,通常的是六七十岁的老爷爷或是老奶奶。天气过冷或是过热,刮风或是下雨的时候,他们都不能出活。

农场里还曾养了几十只鸡,以及两只看鸡的大白鹅。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看守,先是丢了几只鸡,后来就连看鸡的鹅都一并被偷走了。

为了防止损失继续扩大,Rita一狠心就把剩下的鸡全杀了。

农场旁边的农民还经常拆掉农场的栏杆,在农场内挖出一块水塘用来养鱼、养鸭子;或是在农场内占一块地用来种菜······

被淹没的桃园

除此之外,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也是一个难题。为了不破坏农场原生态的景观,Rita并没有在农场搭建大棚。

这就导致农场里所有的农作物,全部都得「靠天吃饭」。最严重的,还得数今年长达42天的梅雨季,让桃园积水淹没了桃树,桃园的产量直接减半。

不过,既然选择了在上海郊外经营农场,选择了不用大棚等设备,就必须为此承担后果。

每到春天的时候,农场的花竞相开放,也是杂草比较少的时候;Rita会立马用相机记录下农场最美的样子;至于自然灾害,Rita相信自然自有其规律,也相信植物们有顽强的生命力。

此外,她还在农场种了大量的食用花卉。这样既能观赏,又可以用它们做出很多好吃又好看的菜式。

农场里有5亩地种的都是食用玫瑰

五月摘下的头茬玫瑰花品质最好

既能装饰蛋糕,还能做成玫瑰酱、玫瑰糖

将油菜花嫩茎在水中焯烫3-5分钟

就能为越南春卷增添一抹色彩

用茉莉花和梨子做成沙冰

或是搭配椰果做成甜汤

是最有仪式感的消暑利器

还有路边常见的二月兰

焯水后切碎可以做成饺子的内馅儿

也可以煮熟后切成小段,和豆干等食材一起凉拌

最近她还新研发了二月兰版本的法式咸派······

以前一个人在英国时,Rita就会爱倒腾美食,让自己不那么想家;如今回到家乡,她又尝试着用新颖的「食花」菜式,传达自己在国外学习到的美学知识。

之前农场的小狗土豆太温顺了,看不了家

Rita便又从旁边的稻米合作社抱回了一只小狗,取名米饭

当然,农场里也会有一些暖心的事发生:

比如前段时间她在地里拍视频,旁边的农民老奶奶会调侃她晒得太黑。

平日里,她们附近做农业的人,都喜欢互相串门;时不时就会把市面上已经买不到的蔬菜老品种,分享给彼此。

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对Rita来说,这些都是农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被城里人「差评」的田野

却能时时出大片

在日脚的生活,让Rita找回了儿时在高桥乡下的亲戚家,度过的那段美好回忆;也找回了当初在英国看到一大片金黄麦田时的那份欣喜。

这时,她不禁思考,会不会有很多城市里的人和以前的她一样,觉得乡村只存在于儿时记忆中,或是异国他乡的梦里?

从日本引进的现代化机器正在收割稻田

她迫切地想要让周边的城市居民意识到:哪怕是在被钢筋水泥浇筑出来的魔都上海,也是有美丽的乡村风景存在的。

这里不仅有东方明珠,还有闻名全国的雨露蟠桃,优质的松江大米······

因此,Rita将自己的宝藏自留地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进来感受上海原始的乡村。

今年大涝大旱之后,香草都枯萎了

可理想和现实总是会有差距的。

来参观的部分客人们会抱怨树林里面蚊虫太多,走的道路上没有铺上水泥,农场里面可体验的项目不够有趣。

Rita觉得很无力。毕竟自己在农场里时,经常是在麦田里走一走,吹一吹田野里的风,烦恼就会烟消云散;但显然客人们并不能接受这样「无趣」的体验。

所以,在收到「差评」之后2年的时间里,

农场都没有再继续对公众开放。

但Rita并没有因此放弃,只是转而通过写文章,拍摄照片和小视频的方式,拉近大家和乡村、农场、自然的距离。

可平时在朋友圈里分享了很多美丽的照片之后,她又转而会担心:

「说实话,大家来到日脚农场一定会失望的。这里真的就是一片普通的田地。每次我在地里走,哪怕是每一片杂草的种类和位置发生变化,我都会发觉。镜头记录下的永远是最美的角度、最美的时刻。」

直到今年国内疫情好转,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之前在家里憋坏了,忽然身边就有好多朋友都说要来农场看看。

Rita喜欢原生态的农场,但并不排斥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将农场更美好的一面呈现给更多的人。

于是,她在树林里放上了餐桌、烛台、氢气球、高脚杯,还在顶上架起了水晶灯,给女孩们提供一场爱丽丝仙境般的下午茶。

在农场的花草地上,她铺上了波西米亚风的地毯,挂起了灯带,还搭了简约的小帐篷。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喜欢这个场地。

Rita说,在很多人潜意识里觉得小麦是秋天丰收,所以当知道农历五月是小麦收割季时,都很吃惊。明年不种小麦了,但稻田也能布置餐桌。

而她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坐在麦田里中央,在麦穗装饰的餐桌上吃上一锅香喷喷的松江大米。

可每一次的户外体验,对器材的损耗都比较大;再加上Rita喜欢通过设计新的场景,来呈现自己对农场近期的感知,所以她经常要斥巨资,采购新的装饰用品。

Rita在上海闹市呈现的「菜园幻境」

到目前为止,日脚农场还处于亏损的状态。

对此,Rita坦言:「我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做农场也并不是为了赚钱。农业、种植、美食等等,都是我艺术创作的方式。」

2020年,距离Rita大学毕业,已经有近10个年头了。

前面几年,她不断地尝试新鲜的事物,急匆匆地赶往新的旅行目的地,只为探索自己的内心。

现如今,她坚守着脚下的这片土地,力求触达的,是更多人心中那片更宽广的世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我想拥有什么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电影英语作文 老师的作用作文 关于劳动的作文200 暑假作文题目大全29个 写人物作文300字左右 300优秀作文 二年级的暑假生活作文 描写飞机的作文 仿写作文评语 少年责任作文 改变自己作文 许嵩高考作文破记录 有关朋友的英语作文 放假第一天作文 感恩母校500字作文 我想有个星期八作文 足球比赛作文500字 公益活动作文 初二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假如我是一朵花作文 有趣的蚂蚁作文200字 打屁股作文1000000字 伟大的母爱作文400字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作文 和睦相处作文 紫叶酢浆草作文 先抑后扬写人作文600字 写景作文大全300字 当有人敲门的时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