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工智能时代 老师如何利用AI让教育变得更好?

2021-01-01 01:30:01
相关推荐

语音识别技术,转眼间将一段对话转化成了字幕;虚拟现实技术,让孩子在课堂上体验知识的海洋;大数据,让教学与测试数据形成柱形图;人脸识别技术,让学生们的校园活动、课堂表现进入数据系统......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可能。

从数据中也能明显看出这一点,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7.6%,学校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93.4%,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惠及边远贫困地区400多万孩子。中国上线的在线开放课程达1.25万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91门,选学人数突破2亿人次……

正如教育部长陈宝生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所以近几年来,有关教师职业是否会被取代的讨论近年来热度不减。技术和教师如何完美结合,如何更好地发挥技术的作用,也一直是们所关注的焦点。

人工智能无法代替人民教师

1、人工智能只是帮助我们学习的一个工具

人不是一台精准的机器,会受到情绪波动、疲劳、学习压力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对于大部分儿童而言,这些负面因素的排解与宽慰是需要成年人参与的,他们需要被理解,而非浅薄的了解;需要共情,而非简单的倾听;需要设身处地的建议,以及言语之中透露的关切。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上的灌输,故而人工智能所做的事情,从根源上来说算不上是教育,它只是帮助我们学习的一个工具。

2、人工智能无法进行德育工作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工作,更多的是完成那些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重复机械的工作。但是有些工作可能人工智能技术无法完成。

德育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意识活动,可以说是一项需要创造力的活动,情况瞬息万变,应对的方法也无法提前预估,无法进行创造活动的人工智能在这项工作面前也只能望洋兴叹了。而且德育工作最重要的一项是同理心的激发,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像人类一样有丰富的心理活动,这一点还是需要教师来完成。

老师如何利用AI让教育变得更好?

1、老师不应被人工智能左右

“人工智能在采用多种模式增强学生的互动性方面效果明显。”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穆特卢·丘库罗瓦(Mutlu Cukurova)认为,和传统模式相比,人工智能能够很快判断出学生对课堂的反应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但是,是否采用这种复杂的方式来判断学生,最终的决定权在于教师。

人工智能只是教师使用的一种工具,能带来发展动力但不能取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能力来选择工具,不能对每名学生采取同样的人工智能手段;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有选择的自由度,而不能被AI(人工智能)牵着鼻子走。

2、老师应更重视核心素养

在智能化教学的试点中,学生家庭作业的平均时间已经大约减少了50分钟,错题的解决率从原来的45%提高到了80%,也就是说,做作业时间减少了,但知识掌握的效率却提高了,学生们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正好去发展自己的特长。

智能化教学情境下,教师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既要实现人机协同,提供个性化、多样性和适应性的教学,又要关注学生思维方式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后者更加重要。

“只有当教师真正关注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用尽量少的课程达到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郭绍青说。

3、让AI为老师、学生所用

“教师与辅助教学智能机器交互产生新的空间。”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说。

一方面,教师与辅助教学智能机器交互产生的新空间。在这种空间范畴下,除了师生关系外,还存在教师与辅助教学智能机器的关系;辅助教学智能机器将部分扮演以往教师的角色,如承担自动出题与批阅、学习障碍诊断与及时反馈、问题解决能力测评、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与改进等功能。

另一方面,学生利用辅助学习智能机器交互产生的新空间。在未来,学生除了与教师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外,更多的情况是与辅助学习智能机器共同学习、相互提高,如学生将在智能学习伴侣、个性化智能教学机器的陪伴下完成自主学习。

人工智能的教育将由学生、教师、智能机器共同参与,其中,学生是探究者、发现者、合作者,教师是支持者、引导者、组织者,智能机器在物理世界、虚拟信息世界并存,而且将长期存在。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当如何增升自我?

1、充当“连接者”和“创造者”

教育教学活动是面向学生个体的复杂性工作,而且伴随着大量的人际交往与情感互动,这是人工智能目前还无法解决的领域。

教师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充当“连接者”和“创造者”的角色上。

2、成为学生成长的激发者和未来发展的预见者

教师在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人与机器等要素信息的有效沟通和连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做出清晰的判断,成为学生成长的激发者和未来发展的预见者。

3、做到差异化和个别化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极大地发挥创造性智能,使“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性工作”成为可能。做到差异化和个别化,这样能够有效改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的教育生活更人性更幸福。

人工智能正使教育高速变化着但有一点不会改变:以先进技术助力教育远远不够。从根本上说,教育仍是老师对学生灵魂的点燃。

因此如何用好人工智能这盏灯去照亮教育的未来,值得每一位老师在践行中思考,在总结中前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作文 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 什么的启示作文500字 成长的味道作文600字 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作文 关于国庆的作文450字 我们是一家人600字作文 关于六一的作文三年级 一个什么的人作文400字 里的微感动作文600字 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100字 可爱的小兔子作文400字 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作文 雪中情作文800字 以酷为题的作文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游黄鹤楼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自己作文600 全运会作文800字 一个有趣的人作文600字 我真的很棒作文500字 作文怎样算套作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那次玩得真高兴300字作文 难忘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我的梦想作文600字老师 写作文听什么歌写得快 与书为伴作文500字 成考作文大全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