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华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 何谓节何谓气

2021-01-01 07:15:01
相关推荐

(中华传统文化 000期)

说到24节气,相信每个中国人,甚至是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华裔都是耳熟能详的,要是详细问,大部分也能说上几个来,比如立春,清明,夏至,冬至什么的。

但24节气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中国的?

具体是哪些?又是依照什么划分的?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呢?

节气节气,节是什么?气又是什么?

今天就来和大大好好介绍一下。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的一种概念。

而农历,不是阴历。

“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又可叫做华历,是阴阳历的一种,在民间通常被错误地称作阴历。

农历是以华历(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

取月亮的变化周期为月的长度,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并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所以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根据地球在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

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什么是节?什么是气?

把一年总天数分成二十四段,每段约15天;

每月有两段,月首叫“节”,月中叫“气”

每月有一“节”一“气”

“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当月之终。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渊源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根据天体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而划分出的廿四个特定节令,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而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

汉武帝时,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从这天开始,蛇虫鼠蚁开始了新一年的生命。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北半球各地开始昼渐长,夜渐短。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太阳到了北边太阳能到的最及至的地方(北回归线)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太阳到了南边太阳能到的最及至的地方(南回归线)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风的作文 关于战争的作文 高中生优秀作文 猜猜我是谁作文 触动心灵的作文 报答作文 玉兰花作文 500字写事作文 铭记作文 写作文的技巧 观察植物的作文 大学生活英语作文 描写学校的作文 六年级毕业作文 作文网站 四级作文题目 作文美丽的校园 成长故事作文 校运会作文 高中作文素材大全 民间故事作文 时评作文 我是谁作文 美育作文 心声作文 母亲节作文 暑假英语作文 礼仪作文 乌龟作文 爱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