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英雄少年赖宁救火故事 为何从课本中删除 连照片也被学校取下?

2021-01-01 08:45:01
相关推荐

近年来,不少好文章都从课本中移除了,比如《满江红》、《谁是最可爱的人》、《刘胡兰》等经典作品。而理由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太血腥了、不符合人物定义了等等。同时,也有人发现,就连少年英雄赖宁救火的故事,也被删除了!

这下,很多人坐不住了:曾经在全国都掀起过“学习少年英雄赖宁”的活动,现如今怎么赖宁也被删除了?难道是“专家”们发现赖宁身上也有“问题”吗?

这次,可是误会那些专家们了,少年英雄赖宁救火的故事被删除,的确是有一定道理的。

少年英雄赖宁救火的故事

1988年3月13日,石棉县一处的电线杆被大风吹倒了,吹倒了的电线因为短路便引起了大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在大风的下,大火很快蔓延开来。

熊熊的烈火眼看着就要向森林烧去,而附近的油库也面临着着火的危险。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县里很快便组织起了一支灭火队伍。而这支队伍中,有个十四岁的少年,他便是赖宁。

赖宁是偷偷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的,尽管在灭火开始时已经有人阻止过赖宁的行为,但是一心为了灭火的赖宁还是不听劝阻尾随而来了。最后,大火被扑灭了,十四岁的赖宁却永远地消失了。

后来,赖宁救火的故事一经爆出,便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尤其是当国家教委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称号后,学习赖宁的活动便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赖宁成为了新时代的楷模,他的照片被挂在了学校的宣传墙上,而他的故事也被写进了课本,赖宁成为了全国中小学学生的一个共同榜样!

到底应该不应该学赖宁

然而,这位曾经的小英雄,如今却被课本给删除了。有人对此很不解:这样的英雄少年,难道不正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榜样吗?的确,赖宁的优秀和贡献不可否认,但究竟该不该学习便值得思考了。

十四岁的少年,在面临大火时能临危不惧、勇敢灭火,这的确很了不起。但是,十四岁的少年,在思考问题、在体力支撑上,的确是不如成年人有优势。

那么,学习这样的一个孩子,去面对不是这个年龄会面对的危险,真的对吗?难道,我们不是应该教育孩子们:在危险面前,先学会自保吗?

相信,今年夏天的时候,大家都看过这样一个报道:重庆一名小学生溺水,其他的七个伙伴前去救助,结果也都不幸遇难。

看到这样的报道,不少人为这七个孩子的有担当感到佩服,但是又忍不住为他们感到痛心。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在面对危险的时候,对危险程度的判断,可能还是有些不足。

而这七个勇敢的孩子,和当年赖宁的救火行为,有何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相同的。他们足够勇敢、足够有爱心、足够有勇气去帮助别人。但是,他们缺少的也恰恰是一样的,那便是面对问题时候的冷静思考,缺少的是对危险程度的判断。

当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们:面临危险时,先得冷静思考,要明白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去解决眼前的问题,假如不能解决的话,应该怎么办?应该等大人的救助。

赖宁的行为的确是够勇敢,但是也足够悲剧。起码,我们不应该再鼓励一个不具备自保能力的孩子去做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

比如当初的司马光砸缸,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司马光在看到自己的伙伴掉进水缸以后也是十分惊慌,但是他却能冷静下来然后用石头砸破水缸。试想,当初的司马光要是草率地从上方跳进水缸的话,那么这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学到的便是:在面临危险时,首先要学会冷静思考问题。要不然,我们可能不仅帮不了忙,反而还会把自己搭进去。

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课本中删除了赖宁救火的故事,就连赖宁的照片也被学校摘下了。因为,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首先要学会的便是冷静思考问题;其次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再考虑去救助别人。

有人会说:这难道是在教孩子们自私吗?赖宁救火不值得学习,那么消防员救火值不值得学习?要是把这样两个问题放在一起,那便是大错特错了。

首先,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可能受局限,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够全面、不够准确。比如赖宁救火,当时的赖宁看到熊熊大火以后,便拿起松枝奋力灭火。假如换成一个成年人,是不是可能就会有更有效的办法?

其次,消防员救火那也是在做好了充分准备以后,才踏进火场的,他们不会像赖宁那样莽撞。虽说也有很多的消防员像赖宁那样牺牲了自己,但是他们的牺牲却换回了更大的价值!

当然,不管是赖宁还是消防员,我们都是不愿意看到他们牺牲的!赖宁的勇敢值得提倡和学习,但是赖宁的行为,却也是可以换种方法学习的。

比如,培养青少年见义勇为的美好品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见义勇为。要知道,学习赖宁并不是一定要青少年们不顾自身安危地去救火,而是要学习赖宁身上那种利众的精神。而这样的种利众精神,便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永恒的价值追求。

结语

删除赖宁的救火故事、摘下赖宁的照片,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已经明确了这样一个任务:教育青少年助人为乐,也要走出那种不切实际地鼓励孩子去做超越自身能力的事,从而恢复青少年教育中的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

况且,不管课本上还有没有文章、学校里有没有他的照片,赖宁都是活在我们心中的:2009年9月14日,赖宁被评为了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9年9月25日,赖宁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因为,英雄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而不单单是某个时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不再胆小作文 防侵性作文 春节英语作文80词 以遇见为题的作文 心里话作文400字 元宵节作文初中 感恩作文800字高中 三年级作文下雪了 关于孝道的作文 学校打屁股作文 我与社会作文 感恩作文600字初中 我喜欢画画作文 我的好朋友400字作文 优秀中考作文600字 学习的意义作文 学滑雪作文 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在阳光下成长作文 我战胜了困难作文 四年级作文我的自画像 记事的作文400字 圆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日语作文 日语作文我的一天 周记作文500字 我最爱的食物作文 我的阅读故事作文 新年活动作文 你是我的榜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