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歙县徽州古城里的“大徽班” 没有徽班 就没有京剧

2021-01-01 09:20:01
相关推荐

接着分享徽州古城之行。徽州古城在哪里?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皖南的魅力,你来了就知道了!

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古城城内景区包含徽园、渔梁坝、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新安碑园、太白楼等七处。这里是感受徽派文化魅力的最佳景区了,今天我们去了解一下“徽班进京”的故事。

我住在了位于徽州古城里东南角的青旅,距离打箍井街很近,而今天要拜访的“大徽班”就在这条街上的曹氏二宅中,叫做“徽班纪念馆”。

"徽班纪念馆"门脸并不大,在一条叫做打箍井街的小巷子里,占地约2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2014年12月30日开馆。

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是一种重要的汉族地方戏曲,主要流行于古徽州府(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和安庆市一带,起源于明代,1949年后定名徽剧,2006年,徽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班”,顾名思义,当是徽人之戏班。 它有四百年的历史并有着辉煌的艺术创造与贡献,最突出的是它吸纳、融合、磨练出一个占了大半个中国和五十多个剧种的戏曲声腔——皮黄,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剧种——京剧,成为“京剧之父”。

“徽班”既有历史的辉煌,又有艺术的遗存,更有丰富的经验。对其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既是对历史做出真实的反映,又可对现实提供很好的借鉴,也当对未来留下有益的思考。 “四大徽班”,指清代乾隆年间活跃于北京剧坛的四个著名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的合称。

徽班,是以安徽籍(特别是安庆地区)艺人为主,兼唱二黄、昆曲、梆子、啰啰等腔的戏曲班社。开始多活动于皖、赣、江、浙诸省,尤其在扬州地区,更以“安庆色艺最优”(《扬州画舫录》)。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给高宗弘历祝寿,从扬州征调了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入京,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

此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中,六班逐步合并成为著名 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当时正是地方戏曲勃兴、花雅争胜的时期,一些新兴的地方剧种,如高腔(时称京腔)、秦腔等已先行流入北京。

徽班在原来兼唱多种声腔戏的基础上,又合京、秦二腔,特别是吸收秦腔在剧目、声腔、表演各方面的精华,以充实自己。同时适应北京观众多方面的需要和发挥各班演员的特长,逐渐形成了四大徽班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为:“三庆的轴子(指三庆班以连演整本大戏见长);四喜的曲子(指四喜班以演唱昆曲戏著称);和春的把子(指以擅演武戏取胜);春台的孩子(指以童伶出色)”。出现了“四徽班各擅胜场”的局面。

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习楚调之长,为汇合二黄、西皮、昆、秦诸腔向京剧衍变奠定了基础。因此“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清末宣统二年(1910),“四大徽班”已相继散落。

可以说,没有“徽班”,就没有“京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刷新自我作文600字初中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作文600字 英语四级作文万能套用模板 龟兔赛跑新编400字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300字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300字 三年级暑假作文3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300字 我的乐园作文200字 袁隆平作文600字 保护环境作文400字 妈妈的爱作文600字 我的理想作文800字 可爱的小白兔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大全 关于困难的作文 关于收获的作文 牡丹花的作文 关于文明的作文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踏青作文 怎样写作文 声音作文 作文素材大全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200字作文 假如我是一棵树作文 歌声嘹亮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