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汉语词典中都找不到“早恋”的定义?为何我们却认定这是错的?

2021-01-01 15:40:01
相关推荐

导语:早恋的定义是什么?早恋究竟错在哪了?家长应该如何处理孩子的早恋问题?

早恋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早恋一词最早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即,我国政府推行计划生育的时期。其目的则是为了限制过早生育,以免造成国家人口负担。而在1982年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后,早恋这个词也随之广泛流传。

关于早恋这个词,我翻阅了很多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找到具体的定义。于是,我只能尝试从互联网信息中搜索。

百度百科中关于早恋的解释是:“早恋在表面上理解为“恋爱偏早”,深入理解为“高中以下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早恋”带有长辈一方的否定性感情色彩,并且世界范围内只在中国内地广泛使用。早恋指未满15周岁的未成年人之间发生的爱情。”

经过调查和分析,我只确认了这个解释中的两条信息:

1,早恋是一个贬义词。

2,早恋这个词只存在于中国。

然而,这却远不足以让我完整的定义早恋这个词。于是,我又查找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一些资料。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并没有对早恋做出任何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只是对未成年人之间的“过度亲密”行为有着明确的处罚标准。即:与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发生关系,无论其是否自愿都以强J罪论处,具体量刑内容参考《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刑期为3-10年有期徒刑。

至此,我们又可以得到两条确认的信息:

1,我国政府对于早恋的态度为,不支持、不反对。即,民间自发。

2, 14周岁以下的青少年是不适合恋爱的,因为恋爱中难免会有亲密的肢体接触,而当这种肢体接触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会触犯刑法。

综上,早恋的定义应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早恋,是中国民间自发的,对于14岁周岁以下青少年的恋爱行为,存在贬义色彩的动词/名词。

早恋究竟错在哪里了呢?

根据早恋的定义和我国文化背景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点:

1,早恋有很大概率会触犯国家刑法,这无论是对青少年本人还是家庭,都是无法接受的事情。

2,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因早恋而影响基础教育的稳固,是极不明智的行为。

3,早恋容易让青少年形成过于偏激或错误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从而影响成年后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处理好青少年早恋的问题呢?

这是一个家长普遍关注的课题,无论网络上还是现实中,关于早恋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是千奇百怪。而经过笔者的分析和总结,大致可以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仅供诸君参考。

1,对于没有发生早恋的子女,要尽早的普及两性教育,以及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以防患于未然。

2,永远不要强行阻止已经发生的早恋。

3,对于已经无法阻止的早恋,要在表现包容和支持态度的同时,严肃的阐明早恋中可能发生的危害,绝不能让子女在早恋过程中“偷尝禁果”。

所谓,“食色,性也。”

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早恋其实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一个人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体内的荷尔蒙变化会让他从生理和心理上主动地受到异性的吸引,这是一种即使经过了数百万年进化也无法改变的原始冲动和本能。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对早恋行为放任自流了。

首先,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在表示理解的同时,选择"软处理"的态度,来慢慢引导。比如:科普一些有关两性关系的基本常识,透露一些国家法规在这方面的限制,以及讲述一些自己年少时有关早恋的真实故事等等。

其次,青少年已经形成的主观意识是极难发生动摇的,所以家长们想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必须要循序渐进,不要妄想能一蹴而就。任何极端行为和语言在此时都只能起到反作用,切记,切记!

如果直到最后,子女依然不肯放弃已经发生的早恋,那么我们也只能顺水推舟,做好一切防患于未然的打算。毕竟,在没有“过度亲密”行为出现的前提下,能让子女的早恋动力和学习动力相挂钩,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笔者言:古今中外,青涩年纪的爱情故事相传已久,早恋不是洪水猛兽,只是一种游走在禁忌边缘的美好。正确的认识早恋,引导早恋,才是所有家长们应该关注和学习的方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恐怖作文 我的玩具作文 我的幸福 作文 作文大纲 约定作文 作文我想对你说 我的幸福作文 勤劳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的作文 跑步的作文 作文批注 作文300字四年级 日常生活作文 乒乓球作文 逆境作文 英语作文七年级 后悔的作文 动物园的作文 青春600字作文 分手作文 励志作文素材 的自述作文 的那一刻作文 作文好题目 展望作文 母亲节 作文 作文好的开头 初一下册作文 沙滩作文 成长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