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广东近年高考录取变化趋势分析 新高三如何绝地求生?

2021-01-01 16:25:01
相关推荐

来源:高考直通车原创制作

2020广东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已进入尾声,高考直通车对今年广东高考投档情况及高考形式进行简要分析,供参考。

广东2020高考本科投档情况分析

1.高层次院校(985、211)排位普遍上涨,包括分校区、中外合作办学、分校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等

高层次院校,尤其外省院校排名普遍上升原因综合如下:

高分段生源相对以往可能增多。自主招生取消,推测该部分生源小部分由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渠道消化,大部分流入统招;疫情和局势原因导致原本准备就读国外本科或港校的考生转向境内高校,这类生源中绝大部分综合素质较高,流入高分段概率较大。广东省内考生更能接受省外的高校。交通网络的迅速发展、珠三角交通便利性、考生家长大部分为70后甚至80后,视野不再局限于省内,同样的分数放眼全国之后能选择的院校更多,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这些地理位置相对不太理想的院校都有较大幅度上涨。考生和家长愈发重视专业。同等排位就读省内985无法选择专业只能被调剂,但如果选择省外的学校,专业选择的余地会大很多,甚至可以就读同层次学校的热门或优势专业。部分院校的招生政策设置有“套路”。冷门专业放在提前批次招生、其他计算机、电子、自动化等相对较热门专业或本校优势专业放本科批招生,同时大类招生打包专业。如北理工,提前批招生专业是材料方向,而本科批专业多为宇航、机电、智能制造等相对热门专业;南开大学,本科批次招生均为热门的计算机、数学、金融、医学;生、化、环、材等“天坑”专业均放在提前批招生。这样操作下,本科批排位自然好看。高层次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和分校区等投档单位排位上升:

中外合作办学和分校区等办学模式日渐成熟和规范,为数众多的985、211高校纷纷加入该行列,社会认可度日渐提高。不少中外合作办学或分校区,文凭都与本部无区别,或近年文凭上取消中外合作或培养校区字样,低分高就,大受欢迎。受疫情影响,原本准备就读国外本科或港校的考生转向境内高校的生源增多。不少高校积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如中国海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增开计算机等专业、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新开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中国海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升幅最大,主要原因在于该投档单位往年招生专业为海洋科学、法学专业,今年新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等相对较热门专业;东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跌幅最大,猜测主要原因在于:①地理位置无优势②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毕业证同本部完全一致,地理位置更好,排位近几年持续上涨,对东北大学校本部有一定冲击 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外合作办学)为今年新开设投档单位,对东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也有一定冲击;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也有下跌,人大苏州在广东招生人数一直是个位数,投档情况有小幅波动属正常,今年理科新增两个招生计划,对应排位后退3000名左右,文科稳定,综合考虑均不算意外。

(点击查看大图)

2.面临转设的独立学院(如华广、厦大嘉庚)、普通本科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如东莞理工中外合作、粤台联培等)、学科优势不明显、优势学科不“热门”(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优势专业为农林类)地理位置无优势的院校排位总体下跌。

对于转设形势不明确的独立学院,绝大部分考生、家长了解此政策,且持保守态度,避免遇到像北师大珠海分校停止办学的情况,导致像吉珠和厦大嘉庚这类的优秀独立学院排位均有下滑。鉴于当前疫情和局势,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的2+2,或者3+1模式,绝大多数家长持保守态度,但若选择4+0模式,高价学费,非985或211的普通本科文凭,性价比又不再有吸引力。

(左方数据是2020年,右方数据是2019年)

3.普通公办本科院校(如南华大学、湖南文理学院、兰州财经、湖北理工)、不涉及转设的老牌民办院校(如吉林外国语大学)、已完成转设的独立院校排位总体稳定(如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广州理工学院)

普通公办本科院校,学校发展稳定,部分院校在部分省份即将升级本科一批次招生。如湖南文理学院,且院校发展时间较久,都有一定的积累和相对优势学科,比如兰州财经大学的统计、南华大学的核科学等。本来就没有“挂牌”的老牌民办学校,典型如吉林外国语大学,办学年限较长,办学质量不错,在语言类高校中实力中上,所以虽然是民办,但认可度较高,且不涉及转设问题,所以保持稳定态势。已完成转设的独立学院,如浙大宁波理工,广州理工学院(原广师大天河学院),排位均无意外波动,尤其广州理工大学在成倍数扩招的情况下排位只下降了1712。

4.学科优势明显的普通双非本科院校,排位明显上涨(如有A+学科的南京医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有A或A-学科的哈尔滨医科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有B类学科的安徽医科大学)

考生和家长越来越重视专业的选择,尤其是没达到985/211层次的考生。越来越多学科实力强劲的“双非”院校被大家发现,如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学科A+的南京医科大学,地理位置也不错,但是“双非”,19年排位只有43643,而今年直接涨到20397;还有财经牛校江西财经,也属于实力强但是没头衔,今年也直接上升7000多。但随着大家对专业的重视,以及新高考新的填报模式,“捡漏”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甚至没有。

5.师范类院校排位总体上涨

当前就业形势下,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寒暑假等原因导致师范类专业热度持续上升。新政策影响。教师资格证是入行门槛,而新政策允许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毕业即拿证。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院校排位涨幅都很大,层次最高的北师大较稳定。其他有地理位置优势和专业优势的师范类院校涨幅也很大。在此形势下依然有下跌的师范类院校,原因可归类为两类:面对广东省招生的专业一般,地理位置太偏僻。

6.医药类院校总体上涨

7.省内院校排位变动归因总体跟上述几点相同

①省内高层次院校

哈工深扩招近一倍,但是排位上升,主要原因有:①珠三角高分段生源增多(原出国、港校生源等)②哈工大优势专业匹配深圳高新行业,机会多,发展好,热度高③哈工深有保专业政策,见下图(图摘自高考出分前的高考直通车宣讲会,分数为预估,与实际分数有差距,但政策确实存在)。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略有扩招,排位上升9832。985高校+珠三角地理环境优势,跟去年相比大幅度上升是因为去年为北师大珠海校区第一年招生,招生专业目录和计划甚至没有写入大厚本,今年正式列入招生专业目录大厚本,珠海校区和分校独立学院的区别也被大家逐渐了解。随着独立学院的终止办学,珠海校区的扩招、专业的增设,预计后续北师大珠海校区排位会继续上升。

中山大学,位次稳定,略有上升。本科批次微缩招+排位略上升,综合考虑无意外。中大今年也采取了一定保证排位的“手段”——把护理学,以及新开设的农学(深圳)相对冷门专业放在提前批招生。排位在中大最低投档排位以上考生,2019年有2427位进档其他学校,2020年这一数据为2676,综合以上,中大今年高分段生源相比去年稍有减少。

华南理工,排位降低1782,综合分析,主要原因:没有采取“冷门”专业放提前批的保排位操作;出省考生增多;优势专业不够“热门”。

②暨大、华师、深大、广外,较为稳定,其中深大排位稍降,其余三所院校均有不同幅度上升。主要原因:考生和家长回归理性,不再一味地看地域优势、“网红学校”;考生和家长更加注重专业,更看重学科实力,“双非”但学科实力强的广外涨幅最大,多门学科有优势的暨大涨势也很高,而其中相对学科实力较弱的深圳大学热度下降,排位下降。

③省内普通本科的中外合办/联合培养等投档单位排位下降。

④省内无专业优势的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排位总体下降;汕头大学、汕大医学院、东莞理工、佛科等均有较大幅度下跌。

⑤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升幅较大原因:医药类+专业优势。

8.省外高校情况

①独立代码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特别是985/211院校,逐渐都在开设这类的院校,如今年新增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河海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等院校以独立招生代码形式在广东省内进行招生。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其实是越来越被大众认可的。

②省外院校在广东省的招生计划数一般比较少,且变化不大。总体来看,今年师范和医药确实是两大热门方向。

③一些985/211院校的分校区(同一性质、同一层次) 的低分高就的路径也是逐渐被大众认可的,所以报考的热度也逐渐增加,排位也呈上涨趋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广东省的考生越来越愿意出省求学了。

9.院校投档排位的涨跌主要影响因素总结

①招生计划数增减。一般来讲,招生计划的增加,会导致院校的投档排位相对降低,而招生计划数的减少,会导致院校投档排位相对上涨。今年省内第二梯队的省属特色高校和地方本科的招生是非常火爆的,但是文理科的排位大多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扩大招生。另外,由于院校的地域原因,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即使扩招,但是院校热门程度居高不下,也会导致即使扩招,也有可能出现排位上涨的现象。

②小年现象。总的来说,大小年现象体现得比较突出的是985/211等院校,以及批次线附近的院校,然后是某些省属重点院校。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招生体量比较大的省属重点院校,大小年的现象对其影响不是特别大。所以,在做985/211或者一些批次线边缘院校的报考选择的时候,大小年现象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析因素。其实不管是旧高考还是新高考,这都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

③批次线(省控线)的影响。对于一些处在批次线附近的院校,批次线的划分也是影响其排位的因素之一。比如说2019年理科优投线对应的排位在7.7w左右,2020年理科优投线对应的排位是8w多一点,所以,对于在边缘的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这些院校的投档排位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④分市内市外招生的影响。一些分市内市外招生的院校,这种政策也是影响排位的因素之一。近几年出现的情况是,市内人逐渐认可,而市外的人不一定认可的现象,所以,一定程度上,市内招生的排位反而上涨了,而市外招生的排位有所下降。

⑤相关政策的影响。如独立学院转设政策,目前已经申请转设更名已经公示的院校受影响相对较少。

⑥时事因素的影响。如2020年新冠的爆发,导致医药类院校排位上涨,因省内这类院校都在扩招,所以比较明显地体现在省外的一些医药类的院校。

⑦院校地理位置以及院校名称的影响。珠三角地区高校热度最高,如第二年招生且扩招的深圳技术大学,理科一次性满额投档。而粤西、粤东地区,明显的如汕头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办学实力强劲,但是排位却逐年下降。

⑧专业更重要趋势的影响。对比了2020年已经出了专业分数线的学校的专业录取分数与2019年的专业录取分数,从数据的角度分析,热门专业还是会因受热捧而出现高分的现象,而学校相对冷门的专业,排位趋势与往年差别不大。虽然整体上还是呈现出热门专业录取分数高,冷门专业录取分数低的现象。但是由一些名校排位稍跌,我们可以知道,目前还是有学生在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上会更加倾向于专业,如华南理工大学的排位下跌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这一点。

⑨考生出省意愿的影响。与前几年不同,越来越多的考生愿意接受出省读书, 省外一些办学实力不错的院校也成为了省内考生的心仪院校,这一定程度上使得省外的一些院校的排位呈上涨趋势,加上省内的一些院校扩招,所以省内的部分省属特色高校和地方本科的排位呈下降趋势。

低年级升学规划建议

透过2020年的高考录取情况,2021届高三、高二、高一乃至初中考生该如何进行升学规划?

1.无论是哪一阶段的考生,都要夯实基础,提高高考分数竞争力,加强对高考知识的全面掌握程度和解题熟练程度。新高考改革省市考生应把竞争焦点放在语数外3科主科上。

2.成绩优异的考生可重点关注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夏令营、冬令营等多元升学机会。在高考分数越来越扁平化的趋势下,分数的筛选价值减弱,高水平大学很难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高校招生势必会逐渐会向多元化升学倾斜。

3.新高一及初中段考生,建议尽早进行升学规划,在夯实课内文化课成绩的同时积极拓展科学素养,目的在于可以实现统招+特招双路径升学规划模式。

4.预计新高考后,专业的选择会越来越受重视,学校的选择相对会淡化,建议提前根据选科了解各高校对应的招生专业。

—END—

版权声明

1、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2、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书房作文400字 厚积薄发作文素材 出发与到达作文 以回忆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端午的作文题目 你是我最敬佩的人作文 温暖的瞬间作文600字 写一篇关于风景的作文 关于写景的作文400字 关于美食的作文300字 写物的作文100字 描写春天的作文100字 以月亮为主题的作文 沿途的风景作文600字 为别人喝彩的作文 越长大越什么作文 带着微笑前行作文 元宵节英语作文带翻译 写景作文400字五年级 妈妈真好作文400字 我家的小猫作文400字 创新作文大赛范文 挠男孩脚心作文 顶鸡蛋作文 被后妈打屁股作文 她笑了作文600字 为环卫工人点赞作文 六级作文评分标准 我的愿望200字作文 我的童年往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