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唯大不破 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式的“大车文化”?

2021-01-01 19:40:01
相关推荐

有人说,“文化”二字最不值钱。任何名词后面加上“文化”,都可以升级为一种值得推敲的社会现象,诸如酒文化、二次元文化、表情包文化,或者键盘侠文化等等。调侃归调侃,但凡可以形成一种文化圈,底层基础是不可轻易回避的。我们常常会追问,中国的汽车文化是什么样子?角度多了,也会有不同的答案,譬如今天的话题“大车文化”,除了拿来挡箭的“中国人好面子”,难道就没有别的原因了?

▎ 汽车的“第一印象”,要从轿子说起

轿车的说法,和轿子息息相关。由于三厢车“有头又有尾”的造型与“前后有人抬”的轿子更接近,在很大程度上,这也影响了国人对于汽车造型的选择偏好:三厢车比两厢车卖得更好。这一观点在昨天的文章 《不断细分的差异化产品策略,能拯救下滑的两厢车市场吗?》 中已有提及。

我们回头想想,在以前,“轿子”是有一定财力和地位的人有机会乘坐的,轿子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尊卑划分。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偶尔还会在一些习俗中显露出来,印象中,在老家地区,讲究的婚娶是要乘高头大马,用八抬大轿才能把新娘子迎回来的,后来,也渐渐被婚车取代了。

从“轿子”到“轿车”,无意间成为了国人对于汽车的“第一印象”。轿子天生自带的尊卑属性,也转移到了最初的轿车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一开始,国人对于汽车的认知,“乘坐属性”就大于“驾驶属性”,对后排的重视程度也远胜于前排。

这也恰好解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内很难形成赛车文化,而对比欧洲,几乎所有汽车品牌都热衷于在汽车赛事中一较高下。很显然,我们的确没有赛车文化兴起的文化土壤与舆情环境。赛车是注重驾驶的,而国人更加看重汽车作为乘坐工具的使用价值。

▎“唯大不破”的市场观是怎么来的?

在汽车市场中,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的道理,“唯大不破”。只要新车在同级别中尺寸做得更大,就有可能夺下更多的市场份额。尤其是豪华品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也会“接地气”地选择轴距加长。

如果追根溯源,这与汽车在中国刚刚开始普及之时,“官车文化”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官车文化”,或者称之为“公车文化”,这在全球各地都很普遍。在中国的官车历史上,基本走过了一个从进口车到合资车,再到自主品牌兴起的三个阶段。但无一例外的,官车也是以后排为先的。

这是一片庞大而稳定的潜力市场,奥迪就曾是官车文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继丰田皇冠、日产公爵之后,奥迪100慢慢统治了最初的官车市场。而当汽车慢慢走入寻常百姓家之后,官车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普通消费者的购车选择:车要大,后排要舒适。

而且,国人偏爱“大车”,也与我国常见的家庭结构息息相关。站在传统的角度上,我们都有一个“大家庭”的观念,三代同堂的情况并不稀奇。家庭人口多了,集中出行的时候,诸如休息日外出郊游或者过春节长途回家等,也就需要一辆空间更大的车了。所以,头部空间、后排空间才会成为很多消费者选车的硬指标,甚至于,后排脚部位置的凸起高度也备受关注,因为后排中间位置的使用率还是比较高的。

再加上多购入一辆车的成本投入比较高,在一些城市中限牌限号,停车位又比较紧张,如果有一辆“大车”可以满足家庭出行的各种所需,何乐而不为呢?但不可避免的,消费者对这辆车的要求也近乎苛刻而全面,尤其是载人载物的空间,一定要足够。

再对比欧洲市场,父母和子女常常是分开居住的。我们在一些影视剧中也可以发现,上了年纪的老夫妻,也会开着小车外出购物。和留学欧洲的朋友们同样聊过这个话题,欧洲消费者使用后排座椅的情况相对比较少,很多时候,你会注意到,一辆轿车里只有主副驾是有人的。所以,既然后排很少坐人,也就对后排空间没有太多要求了。小车更省油,操控更佳,为什么要说不呢?

▎ 我们终究会形成中国式的汽车文化

如果放眼全球,但凡汽车工业强盛的国家和地区,也一定会有强势的汽车文化输出,或者说,会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特色文化标签,诸如,美国的皮卡文化,欧洲的赛车文化,日本的K-Car文化。

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本土品牌的崛起渐成一种必然之势,中国式的汽车文化也在慢慢成形之中。只是,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或者广泛传播开来的标签化印记。但有一点早已成为“潜规则”,如果想在中国市场如鱼得水,外来品牌一定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造,要迎合中国消费者所需,本土品牌亦如是,毕竟,懂中国人的一定是中国人自己。于是,才有了“轴距加长”的大车文化,SUV敢顶半边天,以及新能源备受宠幸的中国式现象,当然,不可回避的还有争议颇多的车内挂件、路怒症、碰瓷、键盘侠等特殊现象。

所谓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当我们的汽车工业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中国式的汽车文化也应该越来越健康。任何国家的汽车文化,一定是国情的归属,没有必要从一个文化的模式,强行套入另一个文化的模式。中国式的汽车文化,也要有中国式的文化自信,我们在影响全球,也终究会影响全球。那场席卷全世界的新能源革命风暴,中国不就是一个最有影响力的风暴之眼吗?

终有一天,我们会形成中国式的汽车文化,随之而来的一定还有中国式的文化自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那次我陶醉了作文 与人为善作文600字 小学作文我的朋友 没有水的日子作文 消防演练作文 菊花的样子作文 快乐的星期天作文200字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作文 我的读书生涯作文 英语作文提建议 二年级关于玩具的作文 我心爱的物品作文 我正开启未来作文600字 诗歌形式作文 什么的力量的作文 无锡南禅寺作文 自由与规则作文 小学生写信作文 诚实最珍贵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怎么写 写人作文方法 作文我眼中的 考研英语作文看谁的 人与自然作文300字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怎么写 消防安全作文350字 守护生命之源作文 作文校园里的桂花树 我的经历作文600字 四年级作文写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