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14岁女孩手机成瘾 早恋 对妈妈拳打脚踢 是谁给孩子的“胆”

2021-01-02 06:10:01
相关推荐

大家好!我是致力于孩子手机游戏成瘾研究的廖老思。我们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案例主角,是一名14岁的女孩,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我们把她称呼为小珍(化名)。小珍是一名初一的学生,现在休学在家,一天大概玩15个小时手机游戏,不仅吃饭得玩手机,甚至连上厕所也必须得带着手机,妈妈真不知道如何是好啊!小珍学习一直处于中上水平,现在却不想上学了。这无疑是把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了家人心上。小珍的妈妈是一名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爸爸做生意失败,目前没有参加工作,也没有收入。夫妻关系很不好,分居两地长达12年。根据小珍妈妈反馈的信息,小珍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手机成瘾严重,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玩手机。据小珍妈妈反馈:孩子从早上9点钟到晚上12点钟都一直在玩游戏,一刻也不停歇,不喝水也不走动,甚至边吃饭边玩游戏,连上厕所也必须带着手机。她无比担忧地说:“小珍的眼睛都有点直楞了(神情呆滞),就是因为老盯着手机屏幕玩游戏导致的,要是后面眼睛直接瞎掉了那该怎么办呀,因长时间玩手机导致眼睛失明的新闻不是没有啊!”

在焦虑恐惧心理驱动下,小珍妈妈也曾想方设法去让孩子放下手中的手机,可是孩子不但不听劝,反而讨厌起她来了,目前亲子关系处于破裂边沿,亲子沟通更是少得可怜,用小珍妈妈的原话说就是:“真的很担心孩子在手机的游戏泥潭里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呀!一辈子可就毁了!”

2.曾学业优异,现在沉迷游戏,休学在家。当问起小珍的兴趣爱好时,小珍妈妈心里五味杂陈地说:“以前我家小珍,擅长做手工,会吹笛子,喜欢画画,还会木工活;现在就只喜欢玩手机了。”当问起小珍的学习情况,小珍妈妈既开心又惋惜地说:“小珍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上水平,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强,在文艺、美术、田径项目都拿过奖,而且在手工方面还荣获过区一等奖;”

小珍妈妈继续补充说:

“她在学校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和现在相比真是天差地别——沉迷游戏,脾气暴躁,有两次发脾气时还把家里最贵重的物品都摔碎了,我们真的拿她没办法,现在休学在家了。”在妈妈心里,孩子曾经是一颗明亮的星星,散发着要耀眼的光芒;而如今“陶醉”在游戏的世界里,萎靡不振,家人得有多难受啊!”

3.孩子出现早恋行为,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小珍妈妈回忆说:“孩子有早恋行为,在学校和班上几个同学的关系也有点复杂。她的班上有个男同学,上体育课肘关节不小心弄折了,我女儿在学习和生活上帮了他一个多月,日久生情,这个男同学对我女儿产生了好感,后面开始追求她,我女儿慢慢也对他产生了好感。

但是,这个男同学早就和我女儿的闺蜜(同班同学)确定了关系。后面她闺蜜知道后,总是会无故去打她的耳光,勒她的喉咙,用眼神威胁她,并叫她离那个男同学远一点。

这件事情之后,我家孩子心情极度低落,有一次回到家还哭得很伤心,后面就和这个男同学剪断关系了。”但是小珍天天看闺蜜在朋友圈发她和那个男同学的甜蜜照片,心理更加接受不了,情绪变化无常,后面导致她对学习也失去兴趣了,去到学校感觉很尴尬,也很伤心,最后就开始畏惧去学校了。

4.作息紊乱,脾气暴躁,敢对妈妈拳打脚踢。在谈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如何时,小珍妈妈伤心欲绝地说:“我以前和女儿的关系很好的,我们无话不谈,她内心的很多小秘密都会跟我讲;但自从她喜欢上手机游戏后,她经常12点多才睡觉,早上很早就起来,作息紊乱,整个人变得烦躁,爱发脾气;

有一次我让她少玩点游戏,她竟然敢对我动起手来,拳打脚踢,打得我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我在想呀,我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了?老天要这样子来惩罚我?”

经过和小珍妈妈的深入交流,我们逐步还原了小珍所在的原生家庭环境以及父母错误的管教方式,并针对性给出建议如下:

错误管教一:妈妈因忙工作焦头烂额,常对孩子进行打骂管教。

剖析:由于孩子的思维往往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当问起小孩妈妈在孩子小时候,是否有过打骂教育是,小珍妈妈回忆说到:“在她6岁到12岁阶段,因为工作和家庭原因,父母感觉压力很大,内心很焦虑,心里特别浮躁,对孩子缺乏耐心,经常对孩子有打骂行为。”

慢慢的,小珍也发现问题在自己身上,于是继续补充说道:“自己非常重视事业上的发展,经常需要出差和到处应酬,导致自己身心疲惫,根本静不下来和孩子好好交谈。错失了孩子太多心理养育以及情感思维的建设,对于孩子的情感需求,更是常常忽略不够重视。

建议:尽管我们父母的内心是爱孩子的,但不得不说,在行动上不仅没有让孩子感受到爱,反而体验到满满的痛苦和伤害,别忘了著名心理学家梅尔兹的善意提醒:

“我们的孩子压根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体验出来的,他通过体验父母的爱,从而建立积极思维与自我认同!”

而6-12岁期间,恰恰是孩子思维形成的最佳补救时机,换句话说,如果这个阶段,父母没有对之前的错误管教进行深刻反思,及时补救的话,孩子的逆反思维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而以上案例中,在孩子6-12期间,由于孩子妈妈不仅把重心在工作上,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思维建设,反而给孩子传递了大量的负面消极体验,例如焦虑烦躁的情绪示范、以及气急败坏地打骂教育,这对孩子的自尊心以及自我认同感无疑是摧毁性的打击;这无疑是导致孩子后来敢于对父母大打出手的主要根源;

切记,孩子的思维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体验出来的,因此,想要对孩子施加正向有效的影响,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停止一切错误、消极、负面的管教,终止孩子一切不良痛苦的体验,并且,重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结论:青春期孩子的问题,其实并非真正的问题,而是父母错误管教的警示灯以及正确教养的风向标,如果父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孩子就会在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问题也会更加恶化。今天敢把妈妈打得鼻青脸肿,明天就敢对父母痛下毒手,对于青春期孩子的错误管教的态度,“及时止损”是永远不过时的经验技巧。

错误管教二:父亲经常控制不住情绪,喜欢发脾气,翻旧账。

剖析:当谈及父母在情绪管理方面做得如何时?小珍妈妈对爸爸的评价颇有微词:“孩子她爸爸总是咄咄逼人,鸡蛋里挑骨头;总是无理取闹,办事又粗糙;而且还不认为自己有问题。”

小珍妈妈越说越来气:“孩子爸经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喜欢发脾气,翻旧账……另外,孩子爸的情绪对我和小珍都有很大的影响,最近小珍和爸爸经常争吵,父女关系降到冰点。”

小珍妈妈最后说:“我很担心继续这下下去,爸爸的情绪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情,这样的话,孩子改变起来就更加困难了!”。

建议:正如某位著名教育专家曾说:

“爸爸、妈妈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就像是稳固的三角架,你融入我,我交汇你。任何一方的情绪波动,都会影响到这个三角架的稳固性。”

换句话说,当父母不善于管理情绪的时候,甚至压根控制不了情绪的时候,那么,亲子关系就犹如陷入到了“地震般”的情绪动荡之中,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谁还顾得上自身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发展呢?此时我们的大脑估计满脑子只剩“保命”这一当务之急;

同理,当父母情绪不稳定甚至失控时,孩子就会自动进入“自我保护”的模式——最大程度地远离危险源,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青春期孩子,在于父母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会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闭门不出,黑白颠倒,通宵游戏;

13招让孩子心甘情愿放下手机廖老思父母加油栈购买专栏

从孩子的行为语言角度来说,孩子之所以这样做,真正说明的并非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是多么的快乐或享受,熬夜通宵游戏也并非多么的让人停不下来(如果游戏真的那么好玩,大可以作息规律,在白天的时间玩),孩子真正的内在动机实际上是“自我保护”——毕竟呆在房间,比呆在客厅被父母催促、唠叨、批评、责骂要安全得多。

当然,隔着门同样可能面临焦虑父母们的隔门说教,索性白天呼呼大睡,眼不见心不烦,晚上通宵达旦,独享一个人的狂欢。

一个听了我建议的妈妈,在坚持60天智慧教养实操训练后,给老师发来孩子近期改变的反馈,内容如下:

“廖老师,早上好!孩子最近也是一直不停的进步,开学考比上学期期末进步了20个名次,对比疫情后的成绩最低谷到现在更是进步了100名。情绪上更是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每天都很开心,虽然每天的作业也是很多,老师的要求严格,但没有像以前一样的大吵大闹,自己能比较轻松的应对,厌学情绪是有很大的改善。昨天晚上回来跟我和爸爸说:跟一个同学成立一个帮扶小组,相互实劣势的科目,发现她真的有把学习放在心上了。谢谢廖老师这段时间的详细解答,总是能让差点迷失了方向的我又回到了正轨,看到孩子一点一点的进步确实是很高兴,有时真的很想拉她一把,让她进步更快一些,我知道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现在及时纠正,让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活出自我。孩子的一点一滴的进步离不开廖老师的详细指导,您就是我教育孩子的引路人,真的非常感谢您!相信佳睿后续会有更大的进步!期中考试后我给你们汇报喜讯!”

多年的青春期手机游戏成瘾案例研究经验告诉我们,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解决父母的情绪问题,除非父母能够真正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安全、充满爱意与接纳的积极成长环境,否则,孩子变发展不出高自尊自我认同状态,以及积极正向思维观念,更发展不出对自我以及未来有益的积极行为;

而父母学会管理情绪的最难点则在于,我们要从源头认识到孩子的问题所在,必须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论调,只有从孩子成长的原生家庭以及父母的错误管教上入手,才能够真正拨云见雾,洞见教养的智慧与正念!

错误管教三:夫妻关系紧张,经常因小事争吵不休,长期分居。

剖析:当问起小珍妈妈她与老公的关系如何时,小珍妈妈介绍说:“我们夫妻关系很不好,已经分居12年了,之前夫妻俩在一起生活的时候,基本没办法正常沟通,经常因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

说到这,孩子妈妈还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小珍小时候每当看到邻居的小朋友一起和她爸爸玩耍的时候,总是扯着我的衣角说:“妈妈,我的爸爸呢?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有爸爸陪,而我没有呢?爸爸什么时候才可以陪我玩呢?哪怕一个小时也行啊!”

从小珍妈妈分享的这一件小事我们可以发现:父爱和母爱就像是孩子的左膀右臂一样,缺失任何一方,孩子在人生旅程上走起来总是会感到摇摇晃晃的,而常年缺乏父亲的关爱与陪伴,无疑是造成小珍情感缺失的主要根源,更是孩子出现早恋行为的核心因素。

建议:著名家庭教育治疗师萨提亚曾在其著作中提到: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或者一个面部表情都是一种信息,会影响孩子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更何况,小珍父母常年向孩子示范不良的沟通、淡漠的关系、甚至是消极负面的情绪模式,这就难免导致小珍压根没办法从父母身上,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有效表达情绪的技巧;

但是,人天生就有情感分享以及排解的需要,一方面,孩子有样学样以错误的情绪模式和父母对抗,另外一方面,因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更无法适应集体,就难免发展处不愿上学、自我封闭等消极病态心理,长期以往,就有可能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这无疑是需要我们父母引以重视的。

当然,需要解决的问题远远不只是孩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父母的问题,正如俗话所说:“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当父母把婚姻经营得支离破碎,一败涂地时,我们的子女们同样失去了重新修复婚姻关系的有效示范模板(当然,这一点往往在孩子未来的人生中才逐渐体现);

因此,相比我们奢望老天赐予我们一段幸福婚姻生活,或者虔诚地向老天祈求孩子未来能够成龙成凤,更有意义和价值的是,我们自己先成龙成凤,我们先赋予自己感知幸福、快乐的能力,先赋予自己积极正向的思维视角,切记,真正的高手,并不奢望老天总给我们发一手好牌,而在于我们能够把一副“烂牌”打好,这才是父母应该在孩子面前展现出来的自信从容的最佳形象!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廖老思父母加油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白云山作文 作文万能题记 奶奶过生日作文 端午的粽子作文 坚持作文开头结尾 西安作文600字 改作文的软件 你的和我的作文 关于和平的作文 和解作文 难忘的事英语作文 珍惜时光作文 人物的作文300字 再也没有 作文 笑作文500字 二三事作文600字 关于追求的作文 亲爱的妈妈作文 关于长大的作文 学自行车的作文 写松树的作文 幸福的瞬间作文 有关风景的作文 450字的优秀作文 劳动感受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和结尾 窗外即景作文 瘦西湖作文 幸福的陪伴作文 最喜欢的季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