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好文阅读推荐|壮怀之旅——北疆印象之上篇

2021-01-03 00:55:01
相关推荐

卷首语:这是一段壮怀之旅;在这里,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遗憾。这里的疆土以车轮丈地,动辄驰骋数百公里。这里的路一往无前,直驰天际堪称天路。这里的水珍贵而不失慷慨。这里的草原雄伟壮阔又不失精巧细致。这里的城景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勾人心魂动人心魄。新疆无须造景,无须仿旧,无须虚构故事,大自然给了她太多情有独钟的馈赠,俯拾即是,魅力四射。

朋友,不知你去过新疆没有?都说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大。最近,我刚从北疆回,算是真正领略到了这一点。

01

这确是一个可以给人以无限遐想的地方。

论面积,在拥有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国,她占有六分之一,内地十多个省市加在一起,也没有她大;论位置,她既是中国的边疆,欧亚的接合部,又深处整个欧亚大陆的腹地;论亘古之变,她隆起的山脉,竟曾是地中海的海底,如今,成了离大海最遥远的地方,“沧海桑田",是之谓也。

形其概貌,莫过于一个“疆"字。“弓"加“土",有人说是表示宛延的陆地边界;有人说是示意用弓矢丈量大地。“畺",则正是全疆"三山夹两盆"的形象概括:上面最北,是阿尔泰山脉;下面最南,是昆仑山脉;中间的天山山脉分出南疆北疆;北疆中部是准噶尔盘地;南疆中部是塔里木盆地。

我们这次,就是沿天山北麓,从乌鲁木齐,经玛纳斯西行,经赛里木湖,到最西端的霍尔果斯口岸;然后回折向东,在天山穿行,经那拉提和巴音布鲁克草原,走险峻的独库公路,北出天山,到奎屯;在天山盘了一个大三角后,一路向北,沿准噶尔盆地西缘,经克拉玛依,到阿尔泰山南麓;然后,在布尔津,从五彩滩,到喀纳斯湖,到禾木古村,围绕号称北疆之魂的精华景点,又划了一个小三角。

此行,从“畺"看,不过是在两横的起笔处,略作盘桓;在“田"的左竖,一划而过。然而,在实地,却是九天三千多公里的车程。一路风和日丽。极目远眺,无不心旷神怡。

古人常以矢射丈地,极言地广;我们则是以车轮丈地,动辄驰骋数百公里。

02

无车不游疆,风景在路上。小路不说,这次,给我印象最深的,有纵横两条大路。

一是G30,即连霍高速。这是国内连接欧亚大陆桥的主干线,全长四千多公里。如果司机轮换、车不休息,可四十八小时内横穿六大省域十多个城市,从连云港直达霍尔果斯口岸,即从"雄鸡"的前胸到尾尖。

我们入疆第二天,看完塔西电站出来,就走了这条路最尾端的三百多公里。

宽阔的路面,看上去笔直平坦。实际上,车上高度仪显示:从海拔几百公尺到二千多公尺,在一路向上。

跑了几十公里后,我惊地发现:相邻的对向车道,每隔一段车程,便分叉出一截断头的上坡。问司机,才明白:这是漫长的下坡途中,特设的避险车道。当载重大车刹不住时,可以临时转入,利用徒坡停车。

继而我又发现:对向车道一会在我们左侧抛向远方;一会在我们右侧抛向远方;每隔一段路程,又在我们前面以桥的形式横跨一次,形成直线与曲线呈$形的反复交织。司机告诉我,这也是为了减缓下行的坡度。我笑着说:恐怕也只有新疆这样开阔的旷野,才能作如此铺张的设计。

心里却想:不在其行,不知其难,所谓坦途,并非无险。

在赛里木湖畔流连后,越果子沟,入天山。我哼着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诗句,正感到耳鼓有点高差反应时,平实的G30突然给人一个入门的惊艳:一座漂亮的拉索大桥出现在夕晖斜映的群山中。奇怪的是:我们进一座隧道前,明明是在高处看着桥;出隧道,竟到了桥下。

盘旋过桥后,便是伊犁平原。接下来,你说是塞外江南也好,你说是世外桃源也好,总之,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路白杨,一路庄稼,一马平川,很快便使人忘了:这是在崇山峻岭中。

另一条路,是G217。这是纵贯南北疆的一条国道。其中,从独山子到库车,穿越天山的一段,便是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之一的独库公路。

第四天,我们从那拉提草原到巴音布鲁克草原,再到奎屯,走了独库公路。

记得从那拉提出来,刚上路不久,我们两台越野车的司机,便在一处右有牧牛草坡,左有临涧毡房的路边停歇了一下,与对向来的另一位司机交谈了一会,狠狠地抽了一枝烟。

也许,他们每过一次,也都是一次需要铆足劲的自我挑战?

一路上,崇山峻岭,盘上盘下:忽而盘上山顶,远处无比辽阔,延绵的峰头冰雪闪耀;忽而盘下谷底,涧水幽深,白浪哗哗;忽而仰视,见前车一点,绕过山腰,一边是峭壁,巨石逼路,一边是悬崖,下临深渊,偶有几株瘦劲的高松斜出,阳光映成剪影;忽而俯面,见山道弯弯,时隐时现,如飘带横舞。

路边标牌,竟有连续急弯坡道数十公里者。

沿途植被和地貌,一变再变:从那拉提到巴音布鲁克,云杉挺拔,郁郁葱葱;从巴音布鲁克到独山子,需翻过几个达坂(即山头山口),树木逐减,沙石渐多。

山型有的浑圆,线条优美;有的敦实,肌理粗犷;有的如刀削,如斧劈,如锯崩,如浪冲风蚀,叠岸流沙。高大的云杉,恰似水墨画的长点,沿着山纹石理,密浓疏淡,云蒸霞蔚,气势冲天。

翻过第一个达坂,连续下坡后,出现了一片平缓的开阔地:一条河,一座桥,有匹棕色的马,在桥下河畔,悠闲地甩着尾巴。路右侧,立着一个巨大的标牌:"乔尔马"。

路牌不远处,显出一个竖着白色纪念碑的烈士陵园。

这条全长五百多公里的军备公路,开山凿石,十年建成,牺牲了一百六十八位官兵,使穿越南北疆缩减了近半车程。

据说,这里有一位自愿守陵人,就是当年修路的战士。有一次,一行三人执行任务,困于暴风雪,班长和另一位老战士,以命令的形式把最后一个馍让给了他,最后他活下来,两位战友全部牺牲。退伍后,他发誓一辈子为牺牲的战友守陵。

因为司机急于在天黑前出山,我们没去寻访这位战士,稍作停顿,便又赶路。

每一个平缓的山谷,都意味着更险峻的山口在前。出乔尔马,明显的植被更少,沙石更多了:路面屡见有山石滚落后被清理过的痕迹。第二个达坂,竟是个又长又窄,黑漆漆的隧道。会车灯亮了刺眼,暗了不辨路,只能谨慎慢移。

过后再下坡,见一流瀑,山石显出两个红漆大字:"天瀑"。流瀑跟山路一样曲折,到谷底,汇入一条浅河。河对岸一幅奇景,意外吸引了我们:从笔陡的草坡上,下来一群羊,有如蚂蚁,积点成线,源源不断,从坡顶延绵到河边,漫成一片,越来越多,越来越近。温顺如羊者,集聚而行,也会有大军压境之感,令人惊异。

大家不约而同用手机拍了下来。

向最高的达坂进发,已近雪线,几乎全是裸山了。司机告诉我们,在新疆,地上不长草,地下就有宝,发红的是铁矿,发绿的是铜矿。用这种眼光远近一看,阳光下,果然异彩纷呈,到处有红斑绿锈。

雪山近在咫尺。司机指着沿路立着的带着红色向下箭头的标牌问我:知道那是作什么用的吗?我说不知道。他说:下雪天,看不见路,只能靠它掌握路幅宽度。不过,这条路,到十月,就全线封路了,没有车进来。

最高标的哈希勒根达坂,倒是过得轻松:也是隧道,但很短,两头见光,宽而平坦;隧道口外还建有一截坚固的防墜石护廊。出来后,是个山头平台,积雪就在脚下。也许这个季节是融雪的尽头,也许是踩踏的人太多,雪真到了脚下,反觉得不如远看着白了。但放眼四望,仍满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自豪。

后听说有骑单车过此者,汗颜!

过了最高点,险境依旧,老虎口一带,头上峭壁,有巨石斜出凌空,司机说,每次穿过,都胆战心惊。

直到接近独山子市,才一路缓坡,宽敞坦然。

就在将进市区的那一刻,夕阳西下,衬着夕阳,一个牧童,骑着马,赶着一群牛,从路边的旷野走过。大家下车拍下了这牧归剪影,作了独库公路进行曲的最后一个音符。

第五天,从奎屯出发,沿准噶尔盆地西缘,经克拉玛依,直奔阿尔泰山南麓,走的仍是G217。

但这一段,与独库公路的感觉,有天壤之别。

数百公里,近乎一条直路,两边全是一望无际:一望无际的葡萄园;一望无际的包谷地;一望无际的棉田;一望无际的向日葵;一望无际的牧场;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不,不是荒漠,地上无草,地下有宝,这是一望无际的油田;还有一望无际的风车。

眼前的路,两条有透视感的直线,也是无限的向前延伸,聚焦消失于天际线,天边是一线隐隐约约的阿尔泰山脉。司机说,这是不是有点像美国著名的66号公路?

我说:66号公路未必有这么壮阔!

路直并非无奇:穿过茫茫戈壁时,我们看见了机敏的狐狸;经过艳阳高照的牧场时,我们多次看见撞死的牛。时而惊喜,时而惊骇。

车风拂面,远望前路,我心胸里时常涌动着四个字:天路纵横!

盘上雪线的是天路;一往无前,直驰天际的,又何尝不是天路?

03

水是生命之源。

在离大海遥远的新疆,水,尤为珍贵。难得的是:新疆的水,珍贵而不失慷慨。

新疆的水,绝大多数源自于雪山;奔流于河谷;流连于湖泊;消失于大漠。冬聚夏散,无所吝惜。

可以说,她滋润哪里,哪里就一片富饶。

河流与路,时而并行,时而交织。

从霍尔果斯往那拉提草原的途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伊犁河胸怀的坦荡。居高临下望过去:河床很浅,很宽;阳光下,水色清澈,水流湍急,撞着河中的种种浅滩、灌木和卵石,激起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疏疏密密,白花花的无数波浪;对岸连着湿地,几乎分不出岸线,只有成片成片的胡杨、白杨和红柳,千姿百态,漫无边际。其壮阔,真不愧为当地的母亲河。

美丽的伊犁河由冰川之泪似的无数细流汇入,又派生出众多渐多渐细的支流,恩泽她深爱的大地。

如果说伊犁河是众多内流河的代表;额尔齐斯河则是唯一由东往西,流出境外的国际河。她由禾木河、喀纳斯河、布尔津河递增后,饱涨情怀,却辗转流浪多国,最后流入寒冷的北冰洋。几步一回头,不无怀乡的寂寥。

我在北疆所见河流,几乎全为天然河岸。无论是山谷、原野,乃至于市区,河流都显得能屈能伸、任涨任落、自由奔放。

湖泊是河流停歇的脚步。

如果说河流美在动势,则湖泊美在静态。河流似激情,湖泊如沉思。

海拔两千多公尺,方圆近五百平方公里的赛里木湖,被人诗化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是我迄今为止,见过最大的高山湖泊。

从玛纳斯驱车过来,老远老远,便望见了她如镜的水平面,车行了近半个小时,还没能从湖东走到湖西。

下车后,踏着原木的景观步道漫步到湖畔,一个“静"字,浸透我全部的感官:巨大的湖面,平平的;远山,平平的;右边远处一道缓坡曲线,也是平平的;缓坡上有两匹吃草的马,似乎已经定格,一动不动;左边远处,是天边的云,有几只鸟在云缝的阳光中轻轻地掠过;脚下的湖水,轻轻拍打着浅滩,形成波光若隐若现,进进退退的湖岸线;近水清澈见底,水下卵石历历可数;远水与蓝天同色,似一尘不染。

朋友们拿着手机,在琢磨着如何能将身后的夕阳与眼前的湖光山色都收入镜头。我则想:这湖,若是在月夜,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呀?可以静透灵魂地思考宇宙和人生;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地与天地融为一体。

相对于赛里木湖的胸怀博大,阿尔泰山脉的额纳斯湖,则更显得目光深邃。额纳斯至少有四个湖,白湖、黑湖和双湖,为主的额纳斯湖,水色粉绿微蓝,略显忧郁。湖水最深处,竟深达近两百公尺,近二十个十米跳台呀,怪不得这里时有水怪出没的传说。

有人说:"天上的星,地上的湖"。但在大漠为主的新疆,再多的湖泊,也弥足珍贵。

如何能让珍贵的水,更多的造福于人?

我们在号称"金版玉底"的玛纳斯,参观了朋友所建的塔西河水电站。

那天,车驶出国道,驶入了一条崎岖的沙石山路。盘上盘下,尘土飞扬中,一座落差上百米的拱形水坝赫然耸立在眼前。爬上坝顶,水库颇为壮观:远处有巍峨的雪山,两边是火焰般的红色峭壁,库水幽蓝。

因为正在放水清沙,水位已落到山体水线以下,否则,会更显雄伟。

清沙的水从坝下一个闸口轰然喷出,吐向奔腾而去的塔西河下游。朋友告诉我,下游那片古木丛中,还隐着他两个分级电站。其技术特点是:在河岸的山坡上,修条渠,引一部分河水过去,与原河道形成陡然落差。

我前后望着这湖河一体,天人共造的壮景,边听着朋友的介绍:这是他十五年前入疆建的第一座水电站,尽管后来又建了不少,但还是这个最有成就感。

他说:别看脚下这坝不大,由于地质复杂,技术含量极高。你看这个拱,幅度为什么这样夸张,就是为了充分利用两边山体的整体支撑。围绕这些攻坚技术,中科院都出了好几篇院士论文。

下到发电机组参观时,朋友不无得意的笑道:都说小心银子变水,我这可是水变银子哦。当然,事业不只是赚钱,要说赚钱,当初我们如果去卖基建中挖出的玛纳斯碧玉原矿,也许比搞水电,赚得轻松得多。

中午,朋友在二级电站的食堂,做了一桌正宗的哈萨克族大餐招待我们。餐桌就摆在大坪的果树下。

我一边品尝着鲜美的大块水煮羊肉,一边想象着朋友十多年来创业的艰辛;体会他夜晚在旷野的星空下,想念家人的孤独。

朋友说,他在这里看过最美的月亮,巨大巨大,澄黄澄黄,似伸手可触,又远在天边,他独坐石上,轻揺蒲扇,畅饮啤酒,听着隐约的狼嚎,那种感觉,没有语言可以表达。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自古出关从业,不是充军,就是发配;或者说:响应号召,组织委派。而他,却是完全自愿,且如鱼得水。这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变迁?这要怎样的一种动力呢?

我不由得又想起他那银子变水、水变银子的戏言来。是啊,"上善若水"!在地广人稀的新疆,资金、技术和人才,也象水一样珍贵,能象水一样造福,也须象水一样:能流能驻,珍贵而不失慷慨。

从塔西水库,到赛里木湖,到伊犁河畔,到额纳斯湖,以至到此时此刻,我一直在想:水利,历来极具争议。如惟一由东往西流出国境的额尔齐斯河,我们每有拦河修坝之举,就有下游各国抗议;更有人把荒漠化的侵蚀,与水利之滥直接联系起来。的确,水气循环,地表的改造,必然导致天地之间整体生态的变化。人该怎样作为?

我的看法是:人于自然,须有敬畏。不可妄言人定胜天,只能明天理,尽人事。

新疆亿万年的沧海桑田,无人能敌;三峡工程那种生态巨变,必须慎之又慎;而因势利导的不断完善,则当勤勉为之,方可功显当下,造福千秋。

个中道理,世事皆然,岂独水焉!

04

我早就知道,草原,尤其是高原草甸,是新疆最显著的特色之一。但我从未想到,真正踏上草原,心胸会是那样的开阔。

记得那天穿过湍急的伊犁河(也许是伊犁河的支流),进了景区大门,在那拉提草原长驱直入时,我喊了一声:真大!司机笑了,说:还早呢,这是河谷草原,我们要上空中草原。

草原远看,齐刷刷一片绿;车开进去,还是有不少溪流沟壑,起起伏伏。越野车奔马似的驰骋了好一会,开始盘旋,攀高。邻近山峦圆浑,草皮如植,山褶有松,时见牛羊点缀。忽有徒坡,如用黄绿相间的油彩,绘出满坡漂亮的回形图纹,令人惊艳。司机告诉我,这是打草机刚刚打过,牧民们在备冬草了。

不经意间,豁然开朗,空中草原披着阳光,撞入眼帘。

越野车再次长驱直入,从有路开到没路,直接在草甸上东摇西晃,左冲右突,绕过一个毡房,又一个毡房,在远远一处升着炊烟,门前歪着一辆摩托,栓着一匹枣红马,圈着一群羊的白色毡房前停了下来。我们预约了到这家哈萨克朋友家做客。

打开车门,绿草如茵,仰望蓝天白云,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带有青草味的空气,回头对妻子说:真想在这草地上打个滚。

进了毡房,脱鞋,盘腿坐下,主人已将奶茶,酥油,馕饼摆好,准备去宰羊。我们几个自知消受不了一整只肥羊,连忙制止,就他现有的料,只点了烤羊肉串和拌面。

高原做饭慢,我们趁此间隙,到处拍照。

毡房在一块倾斜的坡地,大朵大朵的白云就在头上,似乎伸手可触。往坡上看,阳光刺眼,高大的远山夹着几小块闪耀的白雪。

我仰拍了两位朋友上坡的剪影,人拍得很小,云拍得很大,颇有气势。

往坡下看,一头牛在静静地吃草,一条牧羊犬在自个儿撒欢,远山很淡,延绵在一线薄雾之上。

我以毡房、汽车和摩托作前景,把这些背景收在一个很宽的画面里,又是另一种气势。

斜坡两侧有一些高高低低的松树,错落有致;树林里有一曲湍溪,传出哗啦哗啦如瀑的水声。

我钻进去,才发现草原深处并不单一,有许多丰富的内美,可以拍出各种角度水、石、树、草交错的光影和变化。

我想起不久前刚读过的《人类简史》来,作者的渊博,我钦佩至极;但对其种养时代未必是狩猎釆集时代之进步的观点,却不以为然。眼前的情景,顷刻使我动揺起来:是的,在这种环境中,猿人们釆花拾果,不是比终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者更惬意?但又想过来:哪能到处都有如此广袤而富饶的天地呢?

记不得是谁,第一个骑上了那匹枣红马。马意外的温顺。大家纷纷效仿,轮番上马,摆出了各自认为最英武的姿势,让大家众星捧月似的拍照,笑得前俯后仰。

烤羊肉的香味扑鼻,午餐就在草地上铺开。大家站的站,坐的坐,野趣十足。

也许是为了让我们更多的感受草原之大,下来时,车并没有走下盘的来路,而是横向斜移。越走,天越高,地越旷;越走,人越如织,车越成串;四面旷野,有人骑马甩索,赶着马群、牛群、羊群;云天上,翱翔着雄鹰。

走着之字路穿过旷野,到一个路口,松树簇拥的小山包上,显出一个木质的观景台。停车登台,我看了一眼标牌,原来这里是草原与林原的交界线,怪不得下面的松树明显高大茂密起来。登至台顶,忽然发现围栏上站着一只我喜画却罕见的猛禽:鹰!它戴着黑皮眼罩,被旁边一位汉子牵着:原来是专给人照相的。机会难得,我马上在鹰主人的指导下,戴上专业手套,把鹰奋力举起,前后微摆,让它展开双翅,照了一张我从未有过的照片。主人见我老说"鹰",忍不住纠正道:这可不是一般的鹰,是金雕,比鹰厉害,逮得到狐狸抓得起羊。

妻子随即把我这张照片发到了她的朋友圈,并附了一句:

“想不到一个骨灰级的宅男,会如此喜欢自由翱翔的鹰!"

马上有朋友回应:"可见他内心狂野"。

我笑着心领了。

“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若有思"。身的沉静与心的放飞,本就一致。

司机告诉我,其实,下面的河谷草原也很好看,主要不是草,而是花。可惜你们错过了最好的时节,早些时候来,大片大片的花海,五颜六色,有薰衣草,有格桑花,有野菊,特别是野百合花,漂亮极了。

“明天我们去的草原更高更大",妻子说。她是第三次入疆,比我有数。

第二天,我们从独库公路向南,转过一个叫“和静界"的地标,去了地处南北疆之交的巴音布鲁克草原。

这是仅次于内蒙古额尔多斯的全国第二大草原,海拔二千五百多公尺,面积两万多平方公里。

因为已在独库公路高处,进入草原并没有特别攀高的感觉;但大,则超乎想象。路,直线伸展;两边,溪流、湿地、草坡,分辨不清;平缓的草坡上,一片一片游走的羊群,乍一看,竟像漫山遍野开着的小花。

司机说,这里的羊,吃的是中草药,拉的是六味地黄丸。我笑了,说,幸福的羊啊!多少生物,终年关在笼子里,也叫一生。

路是如此直,如此平,边上任何护栏都没有。我对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开车,真是种享受。司机说,这是景区外面,一到景区,这车就拒之门外了。

我们就这样说笑着,在草原上行驶了很久,才远远看到景区大门。

看来,这是个比那拉提成熟得多的景点。买票,进景区,所有的人都只能选择骑马、徒步,或换乘游览车。我们换乘后只选了两个景点:“天鹅湖"和“九曲十八湾"。从大门到天鹅湖,车行了个多小时,从天鹅湖到九曲十八湾,又行了大半个小时。一路过去,草原都望不到边,只有极遥远极遥远一线雪山,隐隐约约环抱着。

天鹅湖是草原中一个沼泽湖,极幽静,圆曲有致,是野天鹅南来北往自然形成的栖息地。据说全世界四种著名品种,在这里停歇的就有三种。湖面有木质曲廊,供人游览。可能是季节使然,所见天鹅仅三五只,离人很远,优雅而高傲。倒是一大群白鸥,更愿与人亲近,在游廊边,时而戏水,时而低飞,时而翔集扶栏,人至不去。

九曲十八弯是登上高坡向下俯瞰的一大景观。洼处仍为草原,但高低起伏,如无边的盘景,山水宛然。最美,是茵茵绿草上那条如缎带挥舞的曲水,九曲十八弯,尽收眼底,在阳光下闪亮。

车在草原上已直驶两个多小时,站在这里,仍一望无尽,远处唯有淡淡的雪山,足以想见草原之大。但尽管如此之大,画面却十分精致:满眼的鲜绿,随其远近高低,云影开合,有着细腻的渐变,偏蓝,偏黄,偏橙,偏赭,如渲如染,微乎其妙;河弯的线条,清晰婉转,象用最细的锋毫,精心钩勒的工笔画。

如此壮阔与精致的统一,着实罕见。

我有那么一刻突发奇想:成吉思汗的铁骑是否路过这种地方?千军万马在这样的锦绣上厮杀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场景?和平之美能否会让铁血的欲望止步?

说心里话,巴音布拉克草原虽然更高更大,但相比之下,我似乎还是更喜欢那拉提草原。相对于一望无余的舒展,我更喜欢逐步攀升的激昂;相对于天鹅的优雅,我更喜欢鹰的矫健;相对于九曲十八弯的清秀,我更喜欢毡房和马背上的粗犷;相对于成熟而规整的游览线路,我更喜欢一脚踏入草原之中的亲切感。总之,再可心的观赏,也不如忘情的拥抱。

也许,这一切,只是因为我们直接随哈萨克朋友,去了尚未完全开发的地方。

其实,更多的草原,在新疆随处可见,无论在山区还是盆地。

说到山,我忍不住要重复一句:从赛里木湖,到霍尔果斯口岸,到独库公路,到那拉提和巴音布鲁克草原,跑了如此一圈,回到"畺"之象形,还只是在天山这中间一横的起笔处,转悠了一下。

山之雄伟,就任你去想象了,恕不多言。

05

也许,以“市"为题更确切?

因为此行全程,只在伊犁途中,远远的看到过一截有箭垛的城墙。不知是不是左宗棠时期留下的遗迹。

但说“市",又容易与一级行政区划混淆;而我这里,真想说的,却只是个“集聚"的概念。

在新疆,人群聚散,疏密对比极大:在弥足珍贵的天然宜居城市之外,有大片大片的无人区和少人区。

城市起缘,多为两种:一是抱团御外,所以有城,二是互通有无,所以有市。而长期以游牧为主的新疆,二者似乎都不成传统。他们的传统是游动的牧场。因此,新疆各类城市,有很多的外来性及显著的发展中的特点。

广义的“集聚"现象,在新疆却触目皆是:植物,一棵一棵,组成一望无际的,黄色的粮田、白色的棉田、红色的辣椒田;生畜,一头一头,组成罗马军团似的羊群、牛群、马群、骆驼群。这种规模效应,可以说,比我以前到过的任何地方,都动人心魄。

在独库公路,一聚上千头的羊群,把我们怔住了。但司机告诉我,这在新疆根本算不了什么,有机会你看看冬夏两季驼马牛羊转场的情景,那才叫壮观。

这种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否也会折射到城市发展上呢?

此行我们路过和停留的城市不多。除乌鲁木齐这样的首府城市,霍尔果斯这样的囗岸城市,伊犁平原的天然宜居城市外,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几种具有发展里程碑意义的城市。

一是“兵团城",由戍边军垦而兴起。如石河子、奎屯等。边疆屯兵制,由来以久,汉、唐、清,都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壮举。但形成具有产业根基的城市效应,则是新疆建设兵团入疆之后。在这片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你往我来,多种文化此消彼长的边区,必须有内地与边区的深度交融,必须有国家意志强有力的主导。这次给我们开车的司机,有一位就是兵团第三代子弟,他现在已有自己的旅游公司。在回忆第一代创业之艰辛时,仍唏嘘不已。他说,奎屯这样的城市,当初完全是一片荒漠,前辈们每天开荒回来,连住房都没有,住的是土窝子,就是在地上刨个坑,上面盖上不让风吹走的东西。尔后,为稳定军心,有过"八千湖女上天山"之可歌可泣。而今,作为个人和家庭,他们有了成百上千亩地,有了房有了车,依靠组织,在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土壤上立了足生了根,子孩后代的繁衍和拓展,将成为边疆越来越强大的向心力。作为组织,全疆十多个师,数百个团,无不具有大小城市的集聚效应,聚合每个人的奉献精神,已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成为各民族大团结的中流砥柱。二是"石油城",因油田的发现和开釆而兴起。如独山子和克拉玛依。我们走完独库公路后,从独山子市区穿过,市区不大,建得很美,是我一路上感觉最有现代气息的小城。克拉玛依我们没进市区,但在G217国道上,一截漫长的路都是从克拉玛依油田经过。在紧邻克拉玛依的“魔鬼城"游览时,听现场导游绘声绘色地介绍着神奇的雅丹地貌,渲染着风蚀沙岩之间,夜晚狂风大作,如鬼哭狼嚎的恐怖氛围;我的思绪却在不断想象着当年油田的勘探者在沙尘戈壁中行进,军垦的拓荒者在狂风中回到土窝子的情形。当我们从雅丹地貌的“魔鬼城"出来,由一个匝道转上国道时,我被眼前的一个壮景震撼了:从那里居高临下,几乎可以看到克拉玛依的全景,无数的磕头机在不停的磕着大地,远看小得有如一颗颗铁钉的机器,密密麻麻的排列,左看不到边,右看不到边,前面也看不到边,无限宽广。我曾在俄罗斯的列宁山看过莫斯科的全景,以为是够壮阔的了,但与此相比,可以说不及几十分之一。除了“震憾"一词,我想不出任何其它的词来形容我当时的感受。这不是鬼斧神功的自然景观,而是人力的集聚呀。

三是“旅游城",由旅游业发展而兴起。如那拉提,如布尔津。目前,这类城市还刚显端倪,未见规模,但前途无量。首府城市、口岸城市和天然的宜居城市,都属不可多得;军垦城市,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产物;石油城市,终将有资源枯绝的时候。而旅游城市,则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上,有着无限的开放性。而且,贵在利用和强化特色,不会割裂传统。在新疆,目前仍占绝大多数地域的少人区甚至无人区,都能以此将劣势转为优势,正如已深受旅游摄影爱好者青睐的“魔鬼城"一样。

新疆无须造景,无须仿旧,无须虚构故事,大自然给了她太多情有独钟的馈赠,俯拾即是,魅力四射。但目前,象我在上海迪尼斯看到的那种对整个城市建设影响巨大的项目;或者反过来说,城市建设对旅游发展的综合配套,在新疆还不曾看到。

新疆旅游城市发展最明显的不足,是居住条件跟不上:一流的观赏,二流的玩乐,三流的居住。我们那位兵团第三代的司机,最近买了几台房车,可以在车上吃喝拉撒睡。他说,一方面是丰富业务,增添旅客的兴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很多远客不适应这边卫生间的设施,特别是所谓"旱厕",完全不能接受。我们在赛里木湖,本可以住一晚,但只有毡房,拉撒不便,只得改变计划。阿尔泰山脉南麓的布尔津,我们是晚上到的,一早就走。早晚看市容,相当不错,道路、灯光和绿化,已经拉开了旅游城市的格局;但宾馆设施,却不敢恭维。居住条件的改善,服务产业的延伸,多层次服务设施的配套,无疑会带来旅游业与城市建设的双向促进。

布尔津仅一个县,就有五彩滩、喀纳斯湖和禾木村三个北疆顶级的景点;其中一个小小的禾木村,就出现过汽车出村排队达四个小时之久的奇迹。可见其旅游发展的潜力之巨大。下篇《醉心之旅》,将带你走进这片融河流、湖泊、草原、森林、村落于一体的集中景区,分享更多的感受和思考。

我期待着:迟早会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集聚效应,从新疆旅游城市的发展中爆发出来。

朋友,这三类城市,是否可视为新疆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缩影呢?

作者:朱克俭

(本文摘自作者新出的散文随笔集《随缘》)

文章来源:红网

图片来源:500px.me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文 作文范文10篇 智能机器人英语作文 一次烧烤作文400字 学滑板作文400字 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作文 作文自强不息 白雪公主的故事作文 雾霾作文600字 提升自我的作文 美丽的景色作文400字 这也是美作文600字 关于开运动会的作文 人生路作文 我真能干作文 宿舍安全作文 感谢云台山作文 乐乐作文大全 难忘那次掌声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跟哪个老师 记叙作文500字 写兔子的作文500字 竞争使人进步作文 学会面对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最喜欢的老师 春天让我陶醉作文 秋天的枫叶作文600字 听听那冷雨作文 北京研学旅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