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021-01-03 06:15:01
相关推荐

前几天肖文飞博士一篇名为《一个小孩写成这样,然后就被家长骂哭了!》的文章在公众号一石激起千层浪。

文章分析孩子、家长、老师和社会这四个少儿书法生态环节,一篇文章把多少家长的“心儿敲碎”,又有多少“李鬼”夜不能寐,仿佛是少儿书法教学界的一块照妖镜。

网络世界反正不嫌事多我也来蹭蹭热点,令狐冲能不能成为武林高手,关键看他遇见的是“风清扬”还是“岳不群”,下面就少儿书法教育中的技法训练问题求教与方家。

1

对话基础

——何为书法?书法何为?

时至今日如何去定义书法是颇费功夫的事。

书法与写字不同,自不用特别说明。

然而谈到20世纪中国传统书法的遭遇,我们可以总结出各样的原因来谈其受到的多方面的攻击。大体概而言之有:卢辅圣《中国近代社会中的书法》“双重废黜”和“两大变易”的观点;陈振濂《现代中国书法史》认为“三个前所未有的冲击”;吴振锋《新中国六十年书法史记》列出“十个问题”;刘宗超《中国社会现代转型对书法创变之影响》提出“三个之变”。

但正因为“两大基石”遭到冲击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如果说在古代,中国书法是所有识字者日常必备的精英文化的代表,那么近现代以来书法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沦为了一种用艺术来进行定位和思考的大众文化。

(参考白谦慎“中国书法在20世纪最重要的变迁之一就是它已从传统社会的精英艺术变为现代社会中的大众艺术。”《从精英的艺术到大众的艺术:中国书法在20世纪变迁之一》,《书法研究》1997年第一期。)

书法成了一门纯粹属于艺术范围内的行当,书法作为一门学科、书法家作为一种职业是完全颠覆了传统书法“内涵”,由此也不禁反思习得书法技法的途径。

对少儿书法学习就更要因时因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实很多对话没有在一个频道的原因是:

A书法家之流说:这不是书法;B家长们说:我们要先写好字;C凡是不写楷书的都是耍流氓。

如不明白出门左转看“书法打假”——匠心的陷落

传统的书法教育在古代有官学和私学两条线,如唐代的科举里面设有书学一科,那就是官学了。

从最早的文献看《周礼·地官保氏》称:

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当然六书不只是简单的只教授书写技法。

私学的话就是师徒相授。而古代笔法的学习又是一个隐藏在重重迷雾中的经验之物。而且历代对此更是重“家法”——“盖书非口传手授而云能知,未之见也。”(唐卢携《临池诀》)

目前没有可靠的文献和实践证明,王羲之书法生涯的重要时间节点要如何标注。

传统的书法教育,无论是官学、私学,掌握书写的基本技术就是临摹,其目的是通过对范本的临摹掌握技巧。

张怀瓘这样总结:

盖无独断之明,则可询于众议;舍短从长,固鲜有败书,亦探诸家之美,况不遵其祖先乎!张怀瓘《六体书论》,《历代书法论文选》第214页

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初学者用描红、映写,专业的书家通过对经典法帖的不断临摹从而形成自己的肌肉记忆,以此获得定式性的动力。

少儿书法教育的特殊性,值得我们去深入分析千年来变与不变的的东西。

2

家长心声

——我们不需要学成书法家

中国人天然的有书法情结,因为有这样的基因。

梁启超曾妙论以书法作为娱乐的工具,有七大好处。而中国先辈,凡有高尚人格的人,大半都喜欢写字。

百分之九十的家长:“我只是想把孩子的字写工整写好”,不需要学成书法家。

近三十年来的书法热,把书法妖魔化,让写字匠(仅仅只会笔墨技巧)能够登堂入室。(当然时代潮流专业划分,也可以说江河日下,让仅仅拥有书法技法的人也可以“技高”为师。)

杨雄谓“书法小道,壮夫不为”,家长会拒绝成为书法家,但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没有教养,没有格调的人,书法是学识、是修养、是文化的体现,家长心里明白如镜。

“书者,六艺之一也。夫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书亦文中一事,是弟子不可以不学也。又曰,游于艺。是成德者不可以不事也。”

我国“书学”历来为国人所重,自古明王硕辅,瑰士英流,莫不留心笔迹,其寿于金石者亘千载而如新。

所以不要以为家长的书法审美低,家长选择有问题,家长其实是整个少儿书法教育生态中最重要的部分,家长揣着明白当糊涂。

杖藜持正书院的亲子学习是一种尝试,因为我们为家长和孩子安排了任务,在我们一贯坚持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之外还增添了“礼仪”。

这一幅作品是莹莹与妈妈合作完成,从练习到创作我们可以看到家长跟孩子的交流,少了那种命令式;孩子也不可能是“小皇帝”,拿笔、送纸、倒墨、洗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家长。

书法课堂上大家平等,彼此协商,共同完成作品,书法课的收获远远不只是一幅作品这么简单。

不要怪家长没有买单,他们为啥把最重要的“宝贝”托付给你。问自己有没有说服家长;问自己有没有证明给家长看。

有的教书“匠人”、甚至专业的书法家,浑身的本领不过点横竖撇捺,何以能满足家长要培养孩子“文理兼修、学贯中西,博通上下”的目标。

这就是我想谈的问题:

少儿书法教育怎么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

近代衮衮诸公从曾、李、左、胡到袁、孙、蒋、毛哪一位不是大笔如椽,有哪一位仅售笔墨间?

书法教育说穿了只是“大教育体制下的一环”,

而对书法老师却要求如此之高,

首先得是“能为人师”,

还要有一技之长,

要传道授业解惑。

经过一百多年的东西方的融汇碰撞,我们需要认识自己,还更要读懂别人。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里说“

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有接触的义务

而100年前的“80后”“90后”们(诸如胡适、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等)他们的旧学底子加国际视野才能成就其才。

试看那一代的读书人哪一位书法差?

郭沫若评价鲁迅书法:

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鲁迅书稿

蒋介石送胡适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书稿

书法现已成为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孩子用不用学书法已经不用考虑。

有书法家(真材实料者)们担心小朋友学“二田”之流,直呼取法乎上:“学习欧阳询是二田的师傅,学习魏碑则是欧阳询的师兄弟”。

那么谁来教,和怎么教才是最实际的问题。

只有明理的老师才能教出明白的学生。

长江后浪推前浪,每一位老师都只是学生的垫脚石。

3

科学的练习

——在少儿书法教育领域的反思

“五四”以后,“德先生”与“赛先生”成为最时髦最为流行的词汇。大批留学归来的学者热衷谈论中西方的问题和主张,最先打出“科学书法”大旗的陈公哲尝试建立另一种新的书法理论语言方式。“历代名家书论,言之有方,执之无物,以示高深,文胜于质,历代相沿已成风尚。今日之学术则重科学,言一则一,言二则二,可以按图索骥,无师自成,质胜于文,应时而生。”

如果我们承认书法是可以按照文化和物质分为两个形态(当然具体的指标还可以在同样的思维体系下进行对话),如此一来书法究竟是什么?

很“玄之又玄”的问题可以以最低的标准去排除:“什么不是书法”?

这一切是技法过关的“1”后面跟随的0。

0的无限多和意义的大小先决的条件是1。

我们必须建立起技术的标准,也只有那种物质形态的标准才是真正的“冥合天规”。

通过对物质形态的科学化实验,得出可靠的数据以此数据为标准,“把物理性质划分出来,有利于对作品形式的研究,有利于揭示被深深掩藏的理性、情感修养、功力等形式的联系方式,同时也将使我们对艺术才能的构成和判断、对如何深入作品,获得更深刻的认识。”(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版第203页。)

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书法技法测量是否可以像音乐一样定调,音乐的C调跟B调的区别如此客观。当然客观的技法达标不一定是简单的数值,我们就是要让书法技法或者说规律建立在数值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主观的、文学性的描述之中。

如果说冷冰冰的数值更甚于古代千篇一律的“馆阁体”(可恨的是我们普遍没有能写出馆阁体的能力),泯灭了书法的艺术特性,其实并不用担心。

书法跟音乐如此的相像。

建立在科学技术和科学研究之上的音乐不但没有“万马齐喑”反而更加的“多姿多彩”,

因为文化形态与物质形态的分离研究并不会有损于整体,反而会更加完善。贡布里希说过:“书法在中国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与西方文化中音乐所起的作用相似。”

西方小提琴练习,从开始入门到一步步进阶都有严格的分级和明确的考核标准。于是参考西方的音乐、美术教育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思想体系,现代书法基本技法教育也需要一个科学的体例。

而当代少儿书法教育又似乎还是没有脱离开“向传统经典(古人笔迹,经典样式)学习”的模式。

当代书法教育,尤其是少儿基础技法训练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就是把书法的规律脱离经典,科学化的抽离出来训练。

突然想到叶秀山,陈振濂等关于书法美学的思考,从高尚仁的实验出发,灵感来源于中西医的研究方法,整体上的“中”,具体上的“西”,(如此的中西结合理论抛开好不好的道德判断)用一系列的生命参数来告诉“人”即书法的问题。如测量健康与否的指标,参用医学的血压、骨密度、肌张力、BMI指数来诠释书法的劲骨血肉。

这其中包含了技术、规律,是一套科学的循序渐进的一个系列,通过这个系列就掌握了书法的技术,正如数学的基础知识之于科学研究,每个人掌握了这个技术以后,可以在书法艺术的海洋里去探索去创造。

科学化是什么?

就是以一定的标准规划而达到某一阶段是有明确的依据,是一种源于数学理性分析方法。郑晓华教授说:“现代书法教育目标:艺术教育科学化,借助理性工具,实现经典与艺术真理、艺术规律的剥离。”

遗憾的是现在的书法技法教育模式,都依然对传统模式亦步亦趋,就是让学生直接把“字帖”当做规律来学习。

“学成王羲之第二也没有意义”,对小朋友的天性尊重来说,不要“削足适履”,硬让螃蟹去走猫步。看着一张张成熟的“少儿描画字”、“国展题”、“小大人”的填鸭式教学,“庸医”杀手在展示成果,我只能内心如狂人般呐喊“救救孩子”!

书法的原创力体现在“探索客观规律基础上创新”, 用孙过庭的话来说这就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 我们应该教授技术规律,将这些规律通过经典进入孩子自身的学识系统,成为能够进行艺术创造的一部分,这就是对书法基础技法科学化训练这个问题的内核所在,也体现出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4

“能不能”“为不为”

——不是结语的总结

《孟子》:

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名言大家耳熟能详,就少儿书法学习来说。也可以,而且必须要这样检验:就高不就低。

文化>书法,是不是仅仅学技法?

书法>写字,是不是只能写好字?

是不是只能一种情况下书写?

是不是只能写一种书体?

是不是能够命题书写?

对于少儿书法教育的技法检验,我想各老师可自问。

笔者曾读到卓定谋的《用笔九法》,其“用科学的方法写汉字”思想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卓定谋生于晚清经历民国,是同时代打通中西文化的精英,是喝过洋墨水又对传统书法进行理性思考的学者,他在书法艺术理论上做出了非凡的成就,然而对此关注的人并不多。

卓定谋《用笔九法》图例

卓定谋认为用笔九法具备以下优点:

第一,字贵腕力,本法为练腕唯一之工具。无论学力之深浅,其腕力自生,下笔必趋流速;第二,本法下笔不受拘束,极合儿童心理;第三,本法全用几何形体,儿童练习既久,将来对于几何学,必一见即熟;第四,本法乃直接示人以直接写字方法,无迂回绕道之弊。可打破所谓“写字神秘”之说,使人人皆能写字,且能写好字。第五,本法能以最短时间收到最长的功效。第六,本法所取皆汉魏以上字体之精神,练习既久,可养成此种习惯。第七,本法可破除旧式写字之恶习(指馆阁体楷书)。第八,本法兼通书法、图案法、雕刻法,如欲研究此三者,亦可用本法练习。

这里不做评价想必自能各取所需。

我们过去传统的书法技法学习,是一种经验性的依赖样式,是从无数次的练习中去弥合规律。

然而现在有一种立足于科学的探索、试图揭示书法技法规律的教育思想:透过样式寻找技术。透过样式研究和学习已有的技术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发现还没有被发现的技术和规律,相信会对书法艺术技术中属于1的部分探索不断深化。

最后,谨以阿恩海姆的一段话结尾,希望与当代书法教育者共勉:

我们必须在人们强调差异的地方强调练习。在那些致力于培养感性能力的人中——尤其是艺术家中——有不少人对理性能力采取不信任的态度。认为它是艺术的敌人,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把它说成一种同艺术格格不入的东西。

附: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卓定谋:《章草考》,天津古籍书店1990年版。

孙洵:《民国书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苏),1998年版。

陈振濂:《中国现代书法史》,人民美术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陈振镰:《书法史学教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邱振中:《中国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邱振中:《神居何所——从书法史到书法研究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邱振中:《书写与观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郑晓华:《翰逸神飞——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曹建 等:《20世纪书法观念与书风嬗变》,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

向彬:《当代书法人才的类型与教育——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家出版社,2013年版。

卓定谋:《用笔九法》,1931年《美术周刊》第一期。

马衡:《中国书法何以被视为美术品》,载《社会教育季刊》,1943年第2期。

龚启昌:《书法初步练习临写与描写之比较实验》,《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9期。

龚启昌:《书法小中大楷练习成绩之比较实验》,《中华教育界》三卷一期。

汤鸿翥:《小学书法之心理》,载《中华教育界》二十一卷一期。

李鸿梁《书法是否艺术》,《艺风》(杭州),1935年第12期。

李朴园《中国艺术的前途》,《前途》,1933年第1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什么我的最爱作文600字 偷玩手机作文400字 06年安徽高考作文 我家的春节作文400字 写一篇关于春节的英语作文 以看见为题的作文600字 那一次我真开心作文600字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作文 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400字 母亲节帮妈妈做家务作文 假如我是什么作文600字 打开一扇窗作文600字 英语六级作文必背范文 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600字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500字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500字 岁月的礼物作文800字 国潮作文800字议论文 写雪的作文400字左右 新年新气象作文800字 我敬佩的人的作文400字 高三英语作文范文10篇 是苦也是乐作文600字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的好朋友 六一儿童节看电影作文 昨天高考作文题目 换位思考的作文800字 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作文 我学会了洗碗300字作文 家乡的节日作文600字